家族|行者互联—每日分享《如何有效领导“佛系”员工?》


_本文原题:行者互联—每日分享《如何有效领导“佛系”员工?》
摘要:佛系的员工 , 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与祖先连接 。 一个人须先是孝子贤孙 , 其次才能成为优秀员工 。 正如论语所言:其为人也孝悌 , 而好犯上者 , 鲜矣;不好犯上 , 而好作乱者 , 未之有也 。 君子务本 , 本立而道生 。 孝悌也者 , 其为仁之本与!
编辑
【家族|行者互联—每日分享《如何有效领导“佛系”员工?》】

家族|行者互联—每日分享《如何有效领导“佛系”员工?》
本文插图
在一次《赋能领导力》的课堂上 , 有学员问我:“老师 , 有一类员工 , 把什么都看淡了 , 他们衣食无忧 , 刺激奖励对他们没有任何用 , 你问他们的追求和梦想 , 他们说就想很安逸和舒服地活着…… 请问如何有效领导这样的‘佛系’员工?”
我回答说: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 所谓的‘佛系’表面上是看破红尘、四大皆空 , 实际上是一种脱离社会、逃避责任、贪图享受的极端自私行为 。 请问 , 谁这辈子的生命只属于自己?谁又能彻底做到与社会隔绝、只为自己活着?找不到人生使命和未来愿景的最有可能是与自己祖先的连接缺失的人 。
我坚信 ,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着此生特殊的使命 , 只是有些已经找到了 , 有些人暂时还没找到而已 。

家族|行者互联—每日分享《如何有效领导“佛系”员工?》
本文插图
一、此生为何而来
斯坦福大学企管研究所个人商业创意课程教授迈克雷从其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发展出“最高目标”的概念 。 迈克雷在他的代表性著作《此生为何而来》中指出:所谓最高目标是个人的核心本质、协助我们的力量 , 通常可以用一个字词来表示 , 如爱、沟通、智慧、连结、能量、安宁、创意……等等 。
每个人的最高目标都不同 , 唯有找到自己的最高目标 , 为它而活 , 生命才能充实、圆满 , 也更有创意 。 实际上他讲的最高目标 , 很像教练技术中提到的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 并不是用传统的观点直接点明创意 , 而是深入心理层面 , 引导每个人从自己的天赋、内在特质出发 , 透过“最高目标”的概念 , 了解自己这一生来到世上的目的、能达成的贡献 。

家族|行者互联—每日分享《如何有效领导“佛系”员工?》
本文插图
《此生为何而来》是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人生课 , 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作者柯林斯曾在他的推荐序中深情地表示:他的人生就受到麦克雷老师很大的启发 。 他著作中所谓的BHAG (Big , Hairy , AudaciousGoal) 也是来自麦克雷老师的启发!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至高诉求 , 当你与之连结时 , 万物将只为你存在 , 你拥有无穷力量、莫大的价值 , 知道自己为何而生、为何而活;遇到困境时 , 永远不会绝望 。 这个秘密 , 斯坦福商学院的许多学生都已经知道 , 现在 , 只要翻开书 , 你就能拥有这个开启人生能量的秘密 。
每一个生命都是带着某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 找到自己生命的最高目标是最幸福的 , 西方有人比喻说人有两个生日 , 一个是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 , 另一个就是找到最高目标的那一天 。 找到最高目标的那一天起 , 新的生命历程就开始了 。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的价值 , 因为成功可以自己说了算 , 伟大却需要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
遗憾的是 , 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第二个生日的 , 鲁泰斯说:上个世纪 , 很多人没有活明白就死去了 ,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在这个世纪延续 。

家族|行者互联—每日分享《如何有效领导“佛系”员工?》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二、值得经常探究的三个问题
德鲁克先生曾谈到 , 他在13岁时 , 一位颇能启发学生的宗教老师曾给他上了一堂让他终身受益的课 。 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说出 , 希望将来过世后 , 最令后人怀念的是哪一点 。 大家当然都答不出来 , 因为当时都太年轻了 。 老师笑着说:“我并不期待你们现在能答复这个问题 。 但如果你们到了50岁仍然没有答案 , 就表示你们白活了 。 ”从那一天起 , 他时时刻刻在想这个关乎一生中生存意义的严肃课题 , 并穷尽毕生之力 , 寻找适切的答案:“我经常询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引导我不断作自我更新——因为这样会强迫我把自己看做另外一个人 , 也就是我能‘变成’的那个人 。 ”
德鲁克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级的大师 , 我想受那位老师的影响很大 。 老师成功地给孩童的脑海种了一棵理想的心锚 , 使其把思考人生意义当成一种习惯 。 如果他的学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 其对人生的决策力无疑就有很大的提高 。
受德鲁克经历的启发 , 我发展了三个探寻找到此生的使命和目标的三个问题 , 这三个问题值得像“日三省吾身”一样常常问自己 。
问题1: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 最希望人们怀念的是哪一点?(该问题直通人生的意义 , 探求自己能在哪一方面做出贡献 , 为他人带来的利益)
问题2:你做什么事情能让身心愉悦 , 很容易沉溺其中 , 有打游戏的感觉?(该问题直通情感 , 寻找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兴趣爱好)
问题3:你干什么事情较常人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探求自己的天赋才干 , 对成功而言 , 天赋比后天学习更重要)
此生的愿景目标应该在意义、兴趣和才干的交汇点处 , 找到的那一天便是精神生命的生日 , 没找到的话难免活得像浮萍 , 即便衣食无忧 , 精神上也很空虚 , 所以值得用一生去找 , 哪怕“朝闻道 , 夕死可矣 。 ”

家族|行者互联—每日分享《如何有效领导“佛系”员工?》
本文插图
三、不再用“半条命”活着
我在导师班第二阶段最后一天课上 , 会以我自己家族百年传承的故事为例 , 深度阐释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的著名观点:一个家族里存在着一个没有人格的摩羯(命运) , 它从父辈向下传承给子辈 。 实际上 , 我们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 , 而是属于自己家族漫长进化接力过程的一棒 , 接力赛的每一棒都有自己的使命 , 回到自己家族传承上寻找“此生为何而来”的答案变得非常必须 。 前年热播的电影《寻梦环游记》、《无问西东》都正能量满满 , 也生动地演绎了使命与精神在以神奇的方式隔代际、跨时代传承的奥秘 。
我讲完自己的故事后 , 让学员们探索自己的家族 。 每个人身上都继承着部分家族的模因(文化元素) , 用家族内向上追溯方式 , 学员们能找到自己继承的父母双方家族几代传下来的优势模因 , 而这些优势模因正是家族使命和精神传承的基础 。
当一个人用这种方式找到自己身上继承的父母双方家族的优势模因组合的时候 , 他会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不止属于自己 , 向前看 , 有责任和义务让家族的优势模因借助自己的生命得以精彩的绽放!向后看 , 背后是家族几代人做出极大努力而没有机会精彩绽放的殷切期待!在导师班第三次课的第四天我还会如法炮制 , 让学员找到自己的师承关系(师门传承) 。 我认为家族传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经线 , 而师门传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纬线 。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准确地定格在家族传承的经线和师门传承的纬线的交叉点 , 责任和使命一定让他努力上进 , 不苟且过每一天 。

家族|行者互联—每日分享《如何有效领导“佛系”员工?》
本文插图
这么多期导师班老师 , 在做完和家族的连接之后 , 很少有不掉泪的 , 有的学员甚至嚎啕大哭 。 有人与父亲的连接不是很好 , 以至于感觉多年以来只是用半条命活着 , 有人与原生家庭连接不好 , 感觉自己做什么都很浮躁……很多学员课后开始研究自己家的族谱 , 也有学员第三次上课时讲述了自己刻意加强家族连接之后的感受 。 课堂上我都能感受到部分学员一个多月来的改变:脸上有了血色 , 目光也柔和了许多 。分页标题
宗族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重要传承方式 , 每个人必须清楚自己是“谁家外甥谁家子” , 找到自己的“根” , 根正才能苗红 , 根深才能蒂固 。 没找到“根”的人生像浮萍 , 此生能量不能找不到发挥的出口 , 或者不能悉数发挥作用 。
正如荣格所说:正是因为失掉了“根”——这种情形才造成了人们对文明的种种“不满” 。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五千多年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 在文化传承方面 , 我们更有资格成为全世界各民族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