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我们围坐在篝火旁:约瑟夫·布罗茨基诗5首

来源:凤凰网文化
那晚,我们围坐在篝火旁:约瑟夫·布罗茨基诗5首
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 , 1940年——1996年) , 俄裔美国诗人 , 散文家 。 1940年5月24日 , 布罗茨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 , 1955年开始创作诗歌 , 后移居美国 , 曾任密歇根大学驻校诗人 , 后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 , 1977年加入美国籍 , 198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主要著作有诗集《诗选》、《言论之一部分》、《二十世纪史》、《致乌拉尼亚》、以及散文集《小于一》等 。 1996年1月28日 , 布罗茨基在纽约因心脏病突发于睡梦中离世 , 享年55岁 。01那晚 , 我们围坐在篝火旁漆黑的夜空也比它四腿明亮;消融一切的黑暗也吸纳不了它 。那晚 , 我们围坐在篝火旁 ,看见一匹黑种马 。我在世界上没见过更黑的事物——它的四肢漆黑如乌煤 ,它的身躯漆黑如虚空 ,比黑夜还黑 , 从鬃毛到颤动的尾巴 。它的两侧 , 把一片漆黑摊分 ,从不晓得什么是鞍具下的擦伤 。它伫立不动 , 似乎在沉睡 。但恐怖弥漫它四蹄的漆黑 。如此黑 , 阴影投下也不留痕迹;染也染不出它这种黑 。黑如黑凛凛的午夜 ,黑如凶猛而不见底的针心——黑如耸立眼前的密林 ,黑如窝形肋骨间绷紧的空隙 ,黑如土地底下躺着种子的凹处 。我知道我们内部也一片漆黑——然而我们一望 , 它就更是黑得发亮!我的手表显示现在还只是午夜 。它丝毫也不移近我们半步 ,它腰身潜藏着深不可测的幽暗 ,它脊背完全从我们视野里消失;不留下哪怕一个小光点 。它两眼的白光像扫来两道闪电 ,瞳孔更是黑咕隆咚 ,仿佛底片上眼睛怪异的斜睨!但为什么它中止飞奔而停下来在我们身边留连 ,直到黎明来临?为什么它如此贴近篝火站着?为什么它呼吸空气的漆黑 ,踏碎落叶松脆的骨头?为什么它两只硕大的眼睛里射出黑光?——它想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 。1961译注:开头两行格言式引诗是布罗茨基自己为这首诗而写的 。02你又回家了你又回家了 。 那是什么意思?这里还会有任何人需要你吗?还会有人把你当朋友吗?你回家了 , 你买了甜餐酒 ,并且 , 望出窗外 , 你一点点地看出你才是有罪的人:那唯一的人 。 这很好 。 应该感谢上帝 。或者 , 也许应该说:“感谢这些小恩惠”这很好 , 没有别人可指责 ,没有什么亲戚来烦你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感到需要爱你爱到为你操心 。这很好 , 没有谁在某个暗夜挽着你的臂把你送到门口 ,这很好 , 在广大的世界上 , 独自从一个喧嚣的火车站走回家 。这很好 , 在匆匆回家时发现你自己在嗫嚅着一句不够坦诚的话;你突然意识到你自己的灵魂在领会已发生的事情时 , 是十分迟钝的 。196103房客房客感到他的新房子完全陌生 。他的目光掠过那些不熟悉的物件 ,它们的影子与他如此不相配就连它们自己也感到难过 。但这座房子无法忍受它的空荡 。唯独那个锁──它似乎有点没风度──很慢才觉察到房客的触摸 ,还在黑暗中抗拒了一会儿 。这个新房客像那个旧房客──他拖进一个五斗柜 , 一张桌 ,以为他绝用不着离开;然而他离开了:他那剂人生证明是致命的 。看上去他们没有一样相似:外表 , 性格 , 或心灵创伤 。然而 , 通常所谓的“一个家”是他们两人的共同点 。196204北波罗的海给C.H.当一场暴风雪把粉末铺满海港 , 当嘎吱作响的松树在空中留下比雪撬的钢滑板更深的印痕 ,何种程度的蓝可以被眼睛获得?从谨慎的风度中可以长出什么手势语?跌出视野以外 , 外部世界劫持一张面孔作人质:苍白、平凡、被雪封住 。因此一只软体动物把磷光留在海底 ,也因此寂静吸收所有的声速 。因此一根火柴足以令一个火炉通红;因此一个落地大摆钟 , 这心跳的兄弟 ,在停止了这边的大海之后 , 仍然要滴答 , 显示另一边的时间 。197505给一位考古学家的信市民 , 敌人 , 胆小鬼 , 寄生虫 , 十足的垃圾 , 叫化子 , 猪 , 犹太难民 , 疯子;一张头皮如此经常被滚水烫伤 ,使得双关语的大脑感到被煮熟了 。没错 , 我们住在这里:在这水泥、砖和木的破碎堆里 , 现在你要来筛 。我们的铁丝都是交叉、倒钩、纠缠或交织的 。还有:我们不爱我们的女人 , 但她们怀孕 。声音尖锐的鹤嘴锄令死铁疼痛;不过 , 仍然比我们被吩咐或我们自己说的温柔 。陌生人!请小心筛我们的腐肉:在你看来是腐肉的 , 对我们的细胞可是自由 。别碰我们的名字 。 别重组那些元音 ,辅音 , 诸如此类:它们不像百灵鸟而像一条发狂的大猎犬 , 它的胃口吞食它自己的痕迹、粪便 , 还有吠叫 , 还有吠叫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