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生死劫:25岁陷阱

这两年 , 明星创业企业如流星般 , 闪耀过 , 又归于湮没 。 “人事有代谢 , 往来成古今” , 兴衰是常态 , 我们更热衷于探究兴衰背后的秘密 。是什么决定了一家企业之所以生、之所以死呢?我们通常谈起宏观环境、行业周期、内部机制 , 却常常忽略了用户行为 。在我们印象里 , 用户行为基本是稳定的 , 可事实恰恰相反 。 在本文中 , 我将向大家论证 , 正是用户行为的突然变化 , 将很多明星企业推向死亡的深渊 。25岁现象从生理上看 , 人的成长发育是渐变的 , 但婴儿期和青春期除外 , 在这两个高峰期 , 人会经历突变式生长;在社会心理上 , 人的成长成熟也存在突变期 , 突变期前后 , 行为模式剧变 , 成为企业兴衰的重要诱因 。如果仔细观察年轻人 , 经常能看到矛盾的两端:有些人是典型的月光族 , 追求消费与享乐 , 符合大众对95后的认知;有些人则吃苦耐劳 , 勤俭持家 , 与他们70后的父母并无二致 。 甚至同一个人 , 一年前还是月光 , 一年后就变得吃苦耐劳 , 让人困惑不解 。用户行为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先来看一个例子 。我认识一位理发小哥 , 两年前他过着“上一月、休一月”的自在日子 , 一个月赚钱 , 一个月花钱 , 时不时带女朋友去天津旅游(从北京到天津 , 低成本高效率) , 上班的那个月也是说走就走 , 和打零工一般自由 。可结婚后 , 一切都变了 。 穿衣吃饭全面降级 , 一年也舍不得休息几天;取消了例行旅游 , 苹果手机退役时也换上了华为 。于他而言 , 结婚导致了行为突变的发生——不是结婚让人成熟 , 是结婚让人缺钱 。结婚前 , 他和女朋友都有工作 , 父母也在打工赚钱 , 日子过得惬意;结婚后 , 女方在家备孕 , 父母(至少一人)辞工回家照顾儿媳 。 孩子两三岁时 , 妈妈会外出打工 , 爷爷奶奶即便身体强健(50岁左右) , 但扛着养育子孙的重担 , 再也不能外出挣钱 。一边是家庭收入的永久性下降 , 另一边却是家庭支出的永久性增加 。 购房买车(农村结婚必备两大件 , 县城买房+小汽车一辆 , 外加彩礼若干)的贷款分期、孩子的抚养教育、父母的养老支出等纷沓而来 , 骤然间就扭转了他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 。这位理发小哥不是个案 , 而是千千万万年轻群体的真实写照 。结婚之前 , 他们是无忧无虑的“后浪” , 追着星、唱着K , 追求精致小康生活 , 是众多消费潮流背后的男孩女孩;结婚之后 , 似乎瞬间从“消费主义”中挣脱 , 精打细算 , 埋头苦干 , 成了自己一度不理解的“中浪” 。以25岁作为蓝领群体的平均结婚年龄 , 从个体层面看 , 结婚前后判若两人;从群体层面看 , 25岁前后 , 表现也截然不同:25岁以下的年轻人 , 没有承受过生活的重击 , 心态更开放 , 愿意尝鲜 , 愿意追求个性 , 追随潮流 , 成就一批个性化小品牌;25岁以上的年轻人 , 回归熟悉的领域 , 变得专注 , 心态内卷化 , 不愿轻易改变 , 开始走向“保守” , 向经典大众品牌回归 。很多时候 , 正是这种鸿沟般的突然转变 , 让以年轻人为服务对象的企业措手不及!我们不妨称之为25岁现象 。要么成为头部 , 要么死亡25岁现象 , 未必是25岁 , 只是泛指人生的某个特定阶段 , 在这个阶段 , 年轻人或步入婚姻、或步入社会 , 面对新角色、新压力 , 行为模式发生了改变 。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埃里克森曾提出“人生八阶段”理论 , 将人的一生分为八大阶段 , 每个阶段对应一种需要解决的难题 。 本文讨论的25岁现象对应其中第五阶段——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期 , 年龄跨度12岁~25岁(第一次提出时为12岁~18岁 , 后修正为12岁~25岁) 。埃里克森认为 , 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独立接触社会 , 在新环境下面临一系列冲突 , 体验到的是困扰和混乱 , 克服冲突的途径就是和社会环境建立新的同一性 。 简单来讲 , 就是要在社会大环境中找到自我认同 。在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中 , 青少年喜欢尝试、追求新鲜事物、强调个性化和自我独立性 , 从商业角度讲 , 那些主打个性的小众商业品牌很对青少年的胃口 。 但正如埃里克森所讲 , 人在这一阶段面对的是“角色混乱”危机 , 而度过危机的标志就是形成“忠诚”的品质 , 即找到了自我与社会的同一性 。这种同一性 , 就会表现为心态上的保守和专注 , 向主流价值观回归 , 在社会心理上 , 表现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 。 在商业层面上 , 他们开始抛弃凸显个性的小众品牌 , 向大众品牌回归 。 这种突然转变 , 总能把品牌推向死亡的深渊 。手机市场 , 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015年之前 , 智能手机市场还算得上百花齐放 , 魅族、锤子、酷派等都还是响当当的手机品牌 , 分别俘获了一众粉丝;2015年以后 , 市场快速分化 , 只有进入TOP5的品牌挺过了最难熬的厮杀阶段 , 成为最后的赢家 。
商业生死劫:25岁陷阱
分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OPPO、VIVO的逆袭 , 让很多观察者看到线下渠道和下沉市场的重要性 , 但这无法解释靠个性化、小众粉丝生存的品牌为何如流星般陨灭 。每个小众品牌都有一个基本盘 , 即所谓的铁杆粉丝 , 我们需要搞清楚为何铁杆粉丝突然就不再支持情怀和创新了?为何没有人愿意为小众和个性化买单了?我们可以用25岁现象来解释 。2015年之前 , 智能手机还是酷炫潮品 , 成功吸引了一波追求个性化的年轻粉丝 。 当这些年轻粉丝长大后 , 从开放走向保守 , 更加注重实用型功能 , 品牌的情怀溢价大幅缩水 。 此时 , 小众品牌往往不能在性价比、主流功能等方面满足粉丝需求(否则也就不是靠情怀支撑的小众品牌了) , 慢慢失去对早期用户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 , 智能手机行业加速成熟 , 不再是潮品代名词 , 这些小众品牌对新的年轻粉丝的吸引力下降 。 就像一个存在出入口的水池 , 早期用户不断流出 , 新用户流入缓慢 , 水位越来越浅 , 慢慢地 , 这些小众品牌就凋零了 。从这个意义上看 , 没能及时变成TOP品牌 , 成为小众品牌凋零的原罪 。 一个靠年轻人崛起的品牌 , 如果不能尽快升级为大众品牌 , 迟早会被用户抛弃 。 一句话 , 情怀可以作为一时的策略 , 最终还要产品本身能打才有出路 。TOP品牌如何躺赢?那作为市场TOP品牌 , 该如何更好地利用25岁现象呢?我曾经询问一个快递员有没有申请过贷款分期?是哪家的?他给出的答案是招行 , 原因颇出我的意料之外 。原来三年前他在逛街时 , 在路上偶遇招行的信用卡营销人员 , 好奇之下填了张申请表 , 没想到顺利获批了 。 这是他第一张信用卡 , 就一直在用 。结婚之后 , 要还房贷、车贷 , 计件工资制下 , 时不时会出现工资缺口 。 有一天招行电话营销贷款分期 , 就办了贷款 。 之后就一直在用了 。这个案例背后 , 能看到25岁现象前后的完美衔接——在用户年轻、愿意尝鲜的时候接触他们 , 当用户变得成熟、保守时及时转化他们 。这也说明 , 机遇只青睐有准备者 。 主流品牌如果因循保守 , 并不必然能够享受年轻用户“回流”带来的红利 。 五年前 , “中华酷联”都是手机市场里的主流品牌 , 到了今天 , 还剩几个呢?很多银行就是如此 , 他们不重视年轻用户 。 如我在《很多年轻人 , 并不爱银行》一文中所说 ,“年轻人是银行眼里的高风险群体 , 银行的普遍做法是敬而远之 , 避免向年轻人放贷 。 与之相应 , 年轻人对银行也是兴趣缺缺 , 瞅准机会 , 不介意幸灾乐祸一下 。 ”相比之下 , 招行的策略就高明多了 。 即便是推出零额度信用卡 , 也要先把年轻人抓在手里 。 这样 , 当年轻人终于向主流金融产品回归时 , 他们想到的自然也是招行 。此外 , 支付宝、微信、苏宁金融等已经变身TOP选手的互金巨头 , 它们一路陪年轻人走来 , 同年轻人一样经历了人生第五阶段的“角色危机” , 并最终走了出来 , 从边缘创新者变成主流选手 , 在金融体系中找到了自身的“同一性” 。巨头与用户共同成长 , 用户也不离不弃;但互金行业 , 更多地却是令人悲伤的案例 。我写过一篇文章《互金平台 , 上市后为啥“变差”了?》 , 从财务视角解释上市互金平台表现为何越来越差?也可以换个视角 , 用25岁现象来解释 。创业平台的第一批用户 , 无一例外是求新、敢冒险的年轻人 , 当这些年轻人从校园步入社会、从单身走入婚姻时 , 行为模式发生剧变 , 变得更加保守稳健 , 向主流市场(如银行、互金巨头)回归 。一边是存量用户的加速离去 , 另一边则是监管趋严下 , 互金平台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 。 只出不进 , 只能走向衰落了 。不少头部互金平台 , 手握千万年轻用户 , 也曾规划用户生命周期模型——大学阶段 , 匹配现金贷;初入职场 , 匹配车贷;职场中年 , 匹配理财 。 并据此进行一站式布局 , 但多以失败告终 , 不能晋身主流市场 , 手握千万用户又有何用?当前 ,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 每家金融机构都在围绕用户做决策 , 但是 , 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的用户吗?来源:苏宁研究院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