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 成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 起草征求意见稿就花了近2月 看看专家们咋解读

5月25日下午,成都市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意见》提出“343”的重点任务建设:立足推进公共卫生法治体系规范化等三大建设、聚焦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等四大能力、着力互联网等三大要素,到2025年,将成都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的建设目标 。
该《意见》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将会有哪些实质性措施?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采访了该《意见》起草组组长、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罗哲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栾荣生教授,以及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主任医师祝小平,听他们讲述《意见》起草背后的故事 。 

红星新闻 成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 起草征求意见稿就花了近2月 看看专家们咋解读
文章图片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的防控措施
1、为何起草?
既是国家层面的需求,
也是成都自身的要求
受访者:《意见》起草组组长、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哲

红星新闻 成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 起草征求意见稿就花了近2月 看看专家们咋解读
文章图片
罗哲
《意见》起草组组长、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哲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的阶段性的胜利,但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与不足 。比如:公共卫生法治体系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有待完善;重大疫情预警机制尚不完善;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医疗机构处置重大疫情的能力不足,医疗物资储备不足;疾控机构普遍存在机制不活、动力不足等问题 。
在国家层面,要求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就成都而言,成都本身要建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超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所以务必要保障公共安全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由成都市卫健委牵头,邀请四川大学、省疾控中心、省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等方面专家进行论证,提出了该《意见》,并明确提出了要将成都市打造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的建设目标 。
罗哲表示,该《意见》的提出,他们前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开展调研,又用了约一周时间比较研究其他地区的方案,最后花了三周起草,才最终完成 。罗哲说:围绕建设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的目标,《意见》拟定了“343”重点任务体系 。“343”即三大建设、四大能力以及三大支撑 。三大建设即法治体系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以及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四大能力提升即应急反应、疾病防控、医疗救治以及科研攻关能力提升 。三大要素支撑,即信息支撑、物资支撑以及人才支撑 。
罗哲表示,在物资储备方面,大家都知道防护物资有一定保质期,长期储备会造成资源浪费 。而在以后的物资储备体系中,要秉持一个“蓄水池”理论,“医院不会长期储备防护物资,这批物资都要一直不断地流入、流出,进行均衡,这样也避免了浪费 。”
2、如何做?
加快部分地区疾控中心项目建设,
推进医防融合……
受访者: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主任医师祝小平

红星新闻 成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 起草征求意见稿就花了近2月 看看专家们咋解读
文章图片
祝小平
在疾控方面如何实施?作为长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专业人员,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主任医师祝小平表示,他先后参与了《意见》的讨论与修改,他认为,该《意见》着眼未来,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切合成都实际,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意义重大 。
祝小平表示,该《意见》提出要建设一个高标准,国内硬件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能力一流的市疾控中心,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综合水平,使未来在面对重大疫情时实现 “一锤定音” 。他表示,未来将加快天府新区、高新区疾控中心项目的建设,规划建设东部新区疾控机构,推进县级疾控机构能力提升工程,以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同时检测能力需全面达到三级乙等疾控机构标准 。
其次将推进医防融合 。祝小平表示:“医防融合是一个老话题,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更加充分地暴露出了医防脱节、医防裂痕问题 。”祝小平分析,成都在该《意见》中鼓励探索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公共健康需求和服务供给为导向的新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信息将共享联动,强化监测预警,同时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人员还将进行交叉轮训,促进人员的临床素养和公共卫生素养双提升 。”同时,还明确提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需设置公共卫生科室,增加人员配置比例;将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院等级评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范畴 。
加强基层医防融合,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双提升 。分页标题
此外,祝小平表示,要把今年抗击新冠疫情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出来,比如四川在全国率先把新冠核酸检测下放到医疗机构,为新冠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提升了类似重大疫情和新发传染病的发现和处置能力 。
同时,《意见》中的具体举措还包括支持在蓉建设P3、P4实验室、加快推进医疗机构P2实验室建设,构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联动协同的检测网络、提升重大传染病病原检测能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构建覆盖全市的基层预警网络等 。 
3、亮点是啥?
信息公开、人才队伍建设、防控指挥体系,
这三点让人印象深刻
受访者: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

红星新闻 成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 起草征求意见稿就花了近2月 看看专家们咋解读
文章图片
栾荣生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表示,从整个《意见》来看,他认为成都是经过反复调研、推敲打磨的 。首先是站位比较高,成都是一个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借鉴上海、广东等地经验,就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

红星新闻 成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 起草征求意见稿就花了近2月 看看专家们咋解读
文章图片
成都公卫中心医生在救治患者
栾荣生认为,整个《意见》有三点令他印象深刻 。第一就是疫情防控的信息管理系统 。他表示,疫情发生后,在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发布这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是不够 。”比如疫情信息在某一个关键节点卡住了,无法发布,而卡住的原因则是疾控系统没有发布权 。栾荣生表示,接下来这些问题也会在《意见》中进一步完善 。
“第二就是强调人才队伍建设 。”栾荣生表示,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就要进行人才培养,但现在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的待遇与同级临床医疗机构相比低很多 。他认为,这样会使这批人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他表示,要把这些人吸引来、留得住、用得好,就是一个待遇问题,所以在《意见》中也提出了人才培养问题 。
最后,在《意见》中也提到了防控指挥体系的进一步优化问题 。栾荣生表示:此次应对疫情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栾荣生说:“防控疫情需要多部门进行配合,仅凭卫生部门是无法协调各部门的,所以一定要通过党政出面协调 。同时‘群防群控’的意义在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在这方面,成都在社区治理层面做得很好,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下一步,还将为社区基层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培养专人兼职的卫生员,“他可能不是学医的,但通过基本培训,让他负责所在基层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同相应的部门进行配合 。”
【红星新闻 成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 起草征求意见稿就花了近2月 看看专家们咋解读】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胡挺 章玲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