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林则徐》里的“大清超级武器”,告诉你清朝为何会挨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杨基宁
中国历史题材电影的发展史上 , 1959年由电影大师郑君里执导 , 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主演的《林则徐》 , 堪称一部标杆力作 。不过比起其震撼人心的剧情与公认“大师级”的表演来 , 影片里的一些剧情 , 也让好些历史票友们 , 看后连呼天雷滚滚 , 比如第18分钟的“试炮”桥段 。
那一段的剧情是 , 在广州厉行禁烟的林则徐 , 担忧英国人侵略 , 于是在老将军关天培的陪同下 , 检查虎门炮台的火炮 。在虎门炮台一门“大杀器”级别的火炮面前 , 林则徐好奇的问这炮是啥时候造的 , 只见白发苍苍的关天培老将军大臂一挥:乾隆四十六年 , 比我还大三岁呢!
可惜这大炮不是武侠小说里的“宗师高手” , 并非是越老越能打 。林则徐下令试开一炮后 , 只见这乾隆年间的“老炮”一声轰鸣 , 炮弹就如任贤齐的歌中所唱:“慢慢的爬在沙滩上 , 数着浪花一朵朵” 。把林则徐等一干大清高官 , 瞬间看得心里哇凉……
如此桥段 , 也让好些“野史票友”们 , 看得愤愤不平:都1840年鸦片战争前夜了 , 大清真的还在用乾隆年间的炮?这会不会是刻意丑化“我大清”?
一、鸦片战争前 , 造炮技术依旧对西方有技术优势?
乍一看 , 《林则徐》的这段情节 , 似乎“过分了” 。因为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 “造炮”这事儿 , 就是大清朝傲人的业绩 。
与“大清弓马骑射取天下”的论调相反 , 当年清王朝能够得天下 , 重要一条经验 , 就是对火器特别是火炮技术 , 近乎不惜血本的开发建设 。虽然宁远城头的重炮 , 让努尔哈赤吃了血亏 。但当时的后金(清朝) , 也是十分记打 。皇太极即位后 , 就全力引进学习明王朝的重炮技术 , 到了崇祯年间明清松锦血战时 , 清军炮兵无论火力还是数量 , 都已全面反杀明军 。明朝辽东巡抚黎玉田就曾有痛苦哀叹:“奴之势力往昔不当我中国一大县,每临阵犹势相均力相敌也,迄於今而铸炮造药十倍於我之神器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久后清军入关 , 能够势如破竹 , 陆续击破李自成和南明等强敌 , 十分重要的本钱 , 也是“炮好” 。而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时 , 清王朝的“造炮”事业 , 更是到了高潮 。就连金庸老先生的《鹿鼎记》里 , 都把“康熙造炮”的典故代入进去 , 制造了一堆劲爆剧情 。
值得一提的是 , 虽然明末至康熙年间 , 中国的火炮研发 , 虽然一直在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红衣大炮”更堪称“整体技术引进” 。但当时的中国军工业 , 也有自己领先世界的独家优势:“铁芯铜体”技术 。
何为“铁芯铜体”技术?就得先说说明清同时期的欧美国家 , 一个公认的军工难题:成本高 。当时的西方列强 , 火炮技术强大不假 , 但冶炼技术却有限 , 铸炮通常只能用昂贵的青铜 。以《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里的叹息:“1650年 , 几乎所有的海军炮都用青铜铸造” 。昂贵的军工成本 , 也令火炮的装备规模受到限制 。但放在中国 , 有“铁芯铜体”技术就好办了:明朝嘉靖年间时 , 中国工匠就发明了“复合层火炮制造技术” , 双层体火炮内层是用熟铁制成 , 外层则铸以青铜或者生铁 , 是为“铁芯铜体” 。这样既能防止火炮炸裂 , 增加使用寿命 , 更能以低成本迅速推广先进火炮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从明末至康熙年间 , 每当引进先进的外国火炮技术 , 中国工匠都能快速引进研发 , 迅速“改装”出大批价廉且战力凶悍的“国产炮” , 就靠这“铁芯铜体”技术来消化 。
而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 这“铁芯铜体”技术 , 就是大清军工的独家秘籍 。以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 , 英国人也瞪圆了眼睛 , 誓要学到这一技术 。至今 , 在伦敦的伍尔利奇博物馆 , 依旧陈列英军缴获的两门清军火炮 , 其中一门是被剖开的 , 是因为当时英国人 , 特地把缴获的清朝火炮带回去研究 , 分析中国的复合炮管技术 。以学者刘鸿亮等人的观点:“欧洲火器界有此工艺 , 却是19世纪50年代的事情了 。”
从这一点可以了解到 , 仅仅从军工技术来说 , 甚至到了鸦片战争时期 , 中国对西方都是有独家技术优势的 。那是不是可以说 , 林则徐黑了“我大清”呢?答:真没黑!
二、对明朝火炮进行“技改” , 结果让人爆笑
虽然大清造炮 , 曾有悠久历史 , 但鸦片战争前的清军火炮 , 其实比电影《林则徐》里还要烂太多——鸦片战争前的清朝 , 并不是火炮发展停滞不前的问题 , 而是严重退化的问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首先一个重要原因 , 就是清王朝严重的文化专制 , 特别是经过经过乾隆时期 , 大规模的修撰《四库全书》运动后 , 类似《军器图说》的技术类典籍被焚毁 , 甚至把前代包容有兵器研制在内的各类兵书 , 比如《武备志》等书籍 , 也列为禁书 。而火器铸造这种工艺 , 如果没有技术资料 , 只靠工匠传帮带的话 , 那很有可能关键技术导致退化乃至失传 。
腐败问题 , 则是另一个心知肚明的原因 , 别管“铁芯铜体”技术如何降成本 , 造炮毕竟是个高成本的事儿 , 对于经办官员们来说 , 那更是个充满油水的事儿 。特别是从乾隆年间起 , 清王朝的腐败越发严重 , 偷工减料也就成风 。比如野史里“很红”的乾隆年间名将福康安就曾叫苦:当时清军精锐八旗的枪炮 , 都常见生锈 , 刀矛等冷兵器 , 也质量问题严重 , 甚至“铸造不精 , 锋芒顿挫” 。实在是辣眼睛 。
那福康安是不是胡说?乾隆皇帝的宝贝儿子嘉庆帝 , 就来了个“现身说法”:嘉庆四年 , 也就是乾隆刚过世那年 , 当时搜乾嘉之交的白莲教战争是最激烈的时候 , 嘉庆皇帝愤然而雄起 , 决定集合全国的技术力量 , 对前朝一百六十门“神枢炮”加以改造 , 升级“新炮”收拾白莲教 。这些“神枢炮” , 可是明朝为了抗倭造的炮 , 也就是说二百多年前的炮了 , 结果改了以后 , 该炮的射程不但没有增加 , 反而从百步开外 , 降低到百步以内 。这件事让嘉庆帝相当恼火 , 直接证明了当时的制炮技术 , 已经大为衰退 , 而火炮质量 , 自然比先朝低劣不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放在老电影《林则徐》里 , 看到大清火炮不争气 , 林则徐也很淡定 , 不慌不忙拿出了欧洲火炮图纸 , 要大家依葫芦画瓢 , 照着图纸造新炮 。说实话 , 就算林则徐真拿出图纸来 , 以当时大清工匠的技术 , 再好的炮 , 也是造不出来啊 。
以这个意义说 , 《林则徐》哪有丑化“我大清” , 分明是“严重美化” 。
三、病急乱投医?曾考虑用郑成功“台湾炮”来救命
事实上 , 历史上的林则徐 , 面对大清“烂炮”扎堆的问题 , 林则徐也是靠“密购西洋大铜炮”解决问题:造啥啊 , 直接买吧 。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比如那位壮烈殉国的关天培 , 以《筹海初集》上记载 , 1835年 , 他其实就重金招募能工巧匠铸造新炮四十门 , 希望能增强虎门炮台的防御力 。结果 , 在试放检验时 , 一共四十门 , 就炸了十门 , 还有5门新炮“碎铁渣滓过多 , 膛内高低不平 , 更有孔眼” , 其中有一孔洞 , 能“贮水四碗” 。
至是很多技术不仅是失传 , 甚至很多官员甚至是闻所未闻 。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 , 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时 , 陕西凤翔县进行了一次“考古挖掘” , 竟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 。左宗棠闻讯前去考察后 , 当时此类开花弹非常罕见 , 他不禁感慨万千 , 叹道:“利器之入中国三百年矣 , 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 , 何至岛族纵横海上 , 数十年挟此傲我?”
其实 , 大清山穷水尽时 , 清朝的那些糊涂官员们 , 真的动过用明朝的炮拯救大清的念头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法联军逼近北京时 , 大学士瑞麟想到一个好主意:“当年施琅收复台湾时 , 缴获的郑成功的炮 , 不还都在仓库里嘛 。那炮既然能打荷兰人 , 那现在肯定也能打英国人法国人呀!”大难临头 , 大清朝的第一反应 , 居然是想靠两百年前大明朝的火炮来救命 , 真是让人又可气又可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平心而论 , 同时期的欧洲在17世纪——19世纪初期 , 火炮的总体性能没有太大变化 , 改变的也仅仅是编制、射击技术和机动性的改进 , 火炮威力本身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 。但清朝火炮这二百年却是“越造越臭” , 一个是不断的前进 , 量变最终质变 , 另一个确是不断下滑 。老大帝国总是在虚妄的“老子天下第一”的念头中沾沾自喜 , 最终品尝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滋味 。
【『』老电影《林则徐》里的“大清超级武器”,告诉你清朝为何会挨揍】参考资料:刘鸿亮 孙淑云 张治国《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双层体铁炮技术的问题研究》、刘鸿亮 张建雄《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复合金属炮技术兴衰的问题研究》、子繇《为什么康熙收台的时候火炮那么猛 , 后来鸦片战争却那么孬?》、黄一农《明清之际红夷大炮在东南沿海的流布及其影响》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 李湖光《大明龙权下的火器战争》等
- 幽默感电影|交警为什么喜欢缴电动车摩托车,原来问题在这
- 见实里的童话|网红那些风,几款口碑爽肤水亲测浅评,送给正在种草的你
- 见实里的童话|多年护肤老阿姨,一路种草与拔草,这几款精华有你用的单品吗?
- 掘墓追电影|十二星座中,这三大星座鸿运驾到,福禄不缺,定有好事发生!
- 电影铺子|都在夸潘粤明的新剧,我却想泼点冷水
- 朝阳群众|【想和你看】电影《何以为家》
- 电影饕餮兽|刘恺威为小糯米庆生,父爱如山,杨幂缺席女儿生日会是事出有因
- 丰田|丰田这次良心了!7.78万降到6.38万,顶配仅9万,小型车里的小钢炮
- 达人J|在蒙古国逛超市,这里的物价再次刷新了三观!【J步天下之日常哔唧哔唧】
- 陈桂琛|厦门最难找咖啡馆之一,藏在小巷子里的古厝,仿佛走进了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