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计划五六代战机项目:乱花渐欲迷人眼


战机计划五六代战机项目:乱花渐欲迷人眼
文章图片

战机计划五六代战机项目:乱花渐欲迷人眼
文章图片
当前 , 尽管研发五代战机还是少数国家的专利 , 但一些国家对六代战机的研发似乎已迫不及待地开始预热 。 那么 , 在世界尖端战机研发方面 , 为何会出现这种两代战机规模化并行推进的局面 , 这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装备发展机理 , 值得细细思量 。
面对尖端战机研发 , 各国选择有所不同
当前 , 除已成功研发并列装五代机的美俄中三国外 , 其余国家新一代战机研发计划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 , 外购五代机 , 自研六代机 。 作为F-35项目的重要参与者 , 英国于2018年在范堡罗航展上对外界宣布了名为暴风的六代机研发计划 , 并展示了该机的全尺寸模型 。 随后 , 瑞典和意大利先后宣布加入该项目中 。 英国国防部计划2035年在皇家空军服役暴风第六代战斗机 。
二是以日韩为代表的国家 , 虽然通过外购并已经列装五代机 , 但还是大力发展国产五代机 。 今年 , 日本正式宣布将研发国产五代机F-3 , 计划2030年代中期让其投入使用 。 韩国五代机项目代号KF-X , 2015年正式启动 , 2019年首次展出全尺寸模型 , 原型机计划于2021年面世 。
三是以法德为代表的国家 , 跨过五代机直接研发六代机 。 在2019年的巴黎航展上 , 法德两国联合研制的六代机项目未来空战系统亮相 , 计划2035—2040年期间服役 , 随后西班牙也加入其中 。 事实上 , 该项目起源于2016年英法两国联合推出的未来空战系统技术演示验证项目 。 之后 , 研制主体变更为法德两国 , 并于2018年公开 , 只是当时没有将其定位为六代机 。 此前 , 法德西三国均未参与F-35项目 , 也未装备五代机 。
四是以印土为代表的国家 , 一直在同步推进五代机购买和研发工作 。 印度拥有两个五代机项目:与俄罗斯合作的FGFA和自主研发的先进中型战机项目 。 因前者进展不顺利 , 印度已就购买苏-57战斗机与俄罗斯展开洽谈 , 后者计划在2025年前生产出首架原型机 。 土耳其国产五代机项目下一代国家空中优势战斗机始于2010年 , 2019年在巴黎航展上首度公开全尺寸模型 , 计划于2035年左右服役 。
那么 , 问题来了:同样拥有五代机 , 英意和日韩的选择为何有所不同?同样是未知领域 , 印土为何没有像法德西一样直奔六代机?这其中有无规律可循?
不同决策源于各自的客观实际与需求
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联合推出六代机项目 , 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防务自主的需求 。 冷战结束后 , 欧洲内部对于摆脱美国控制的呼声持续高涨 。 随着美欧近年来矛盾分歧越来越大 , 欧洲各国推动国防独立的决心进一步坚定 , 加快自主研发武器装备步伐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
缺席五代机研发的法德两国试图通过研发高端战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 推动本国航空工业水平整体跃升 , 在抢占未来空战制高点的同时 , 为欧洲防务一体化注入新的强大活力 。
英国虽然对欧洲防务一体化不感兴趣 , 但F-35项目也使其饱尝受制于人之苦 。 与其囿于进退两难的五代机研发窘境 , 不如大胆迈出自主研发六代机的步伐 。
如果说欧洲主要国家集体发展六代机是为了相同的目标 , 那么坚持追逐自研五代机目标的国家则各有各的打算 。
【战机计划五六代战机项目:乱花渐欲迷人眼】对于日韩而言 , 发展国产五代机是本国装备建设策略的现实体现 。
日本一直保持着完整的战机研发体系 , 代际衔接相对紧密 , 发展国产五代机不仅是升级上一代国产战机F-2的接续行为 , 也是维持国防工业能力的现实举措 。 分页标题
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装备的国产化 , 先后研制了世宗大王级导弹驱逐舰、安昌浩级潜艇等一批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 , 通过研发新一代国产战机提升航空工业水平是题中应有之义 。 不过 , 由于其自主研发大多采取引进消化或集成创新的方式 , 因此 , 基于已有技术标准研制五代机是最佳选择 。
对于印土而言 , 国产五代机是同类国际合作项目的技术转化与延伸 。 两国均较早地参与到国际合作的五代机项目中 , 不仅承担了部分研发或制造工作 , 而且投入了巨额资金 。 考虑到自身航空工业底子比较薄弱 , 利用国际合作中获取的经验发展国产五代机较为合理 。 与此同时 , 还能借此展现自身不甘受制于人的鲜明姿态 。
此外 , 国际军贸市场上目前只有F-35闪电II这一款五代机在售 , 高端战机的市场潜力巨大 。 无论是发展五代机还是六代机 , 一旦在一定时段内取得成功 , 都有机会占有部分市场份额 , 由此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和政治利益 。
可以说 , 各国新研战机计划都是综合考量多重因素后作出的决策 。 看似杂乱无章的背后 , 实则是技术驱动武器装备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 。
选择的背后是围绕技术难度的博弈
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从少数人掌握到多数人掌握的过程 。 上升到国家层面 , 则是从少数国家掌握到多数国家掌握的过程 。 在此过程中 , 因各国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深浅不一 , 从而形成了同一领域各国发展目标高低不同的现象 。 客观上讲 , 技术难度越大 , 这种从少数到多数的普及周期就越长 , 武器装备研发中的排队现象越明显 。
显然 , 先发优势是每个国家都梦寐以求的 , 这意味着能够率先进入下一阶段的技术研究 , 进而有机会获得所谓的武器装备代差 , 对对手形成一定的降维打击之势 。 后起的国家如果要想跟跑进而变为并肩跑 , 就必须尽力缩短技术普及周期 , 而这正是占据先发优势的国家不愿意看到的 。
矛盾就此出现:占据先发优势的国家希望上述周期越长越好 , 后起的国家则希望这个周期越短越好 。 这其间充满着围绕技术难度的相关博弈 。 而这种博弈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 涉及综合国力、国际形势等各个方面 。
综合国力是决定能否攻克难关、掌握尖端技术的关键 。 尖端军事技术往往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 , 争得先发优势需要雄厚的综合国力作支撑 。 后起的国家如果没有抵御高风险的能力 , 就只能在占据先发优势的国家设定的技术路径和框架内亦步亦趋 。 欧洲主要国家抱团攻关六代机 , 也正是为了避免在这方面再次出现受制于人现象 。
国际关系与形势也是影响一个国家能否先行掌握尖端技术的重要因素 。 不同于一般的大众科技产品 , 军事技术具有显著的政治属性 , 特别是涉及尖端军事技术的武器装备 , 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筹码 。 如果符合占据先发优势国家一方的战略利益 , 那向关系友好国家网开一面也不是不可能 。 反之 , 就会壁垒森严 。 正因如此 , 土耳其先是被允许参与F-35项目 , 后来又被踢出F-35隐身战斗机出售计划 , 回到研发国产五代机之路 。
事实上 , 先发与后起并非绝对 , 这也取决于观察问题的视野和角度 。 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 , 发展六代机技术的国家无疑将占据先发优势 。 但如果把视野收回一点就会发现 , 对于仍在研究四代机甚至三代机的国家而言 , 研发五代机的国家同样占据了一定先发优势 。 这 , 也正是五代机与六代机研发能够同步推进的原因之一 。
六代机可能会成为不同维度的五代机
当前 , 各国在研发五代机和六代机方面的同步推进 , 势必会造成空中作战平台格局的急速跃进 。 两代战机规模化并行研发的结果很可能是出现大量准五代和五代半战机 。
一方面 , 部分五代机研发国的能力相对有限 。 韩国五代机KF-X的外形融合了多款四代和五代战机的特点 , 并且缺少内置弹舱 , 更像是一款最强四代机的准五代战机 。 分页标题
另一方面 , 六代机的技术标准还未形成共识 , 而五代机技术仍在深化发展 。 欧洲推出的两种六代机在外形上与现有五代机差别并不是很大 , 创新点主要集中在较高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上 , 这与日本F-3战斗机等部分五代机研发理念基本一致 。
准五代机的出现将可能淘汰掉部分老旧的三、四代机 。 同时 , 在人工智能和航空动力技术未发生更重大的突破之前 , 六代机或许就是五代半战机 , 甚至其很可能不再局限于装备的范畴 , 而演变为以特定形态的装备为基础的作战系统 , 即六代机泛指以五代半战机为核心 , 涵盖情报预警分析、战场态势感知、目标智能筛选、毁伤效能评估等支援平台的一套空中打击体系 。 例如 , 美国空军推出的忠诚僚机计划 , 就试图打造一个以F-35闪电II战斗机为核心、辅以无人机蜂群的战术编队 。 俄罗斯空天军也在测试以苏-57战斗机和猎人无人机组成空中编队的效果 。 当然 , 这要求编队核心具有强大的网络互联和信息交互能力 。 而这 , 正是五代半战机要超越五代机的主要提升点 。
按照各国五代机和六代机列装时间表 , 未来15-20年 , 空中作战平台的基本格局将从多代共存渐渐向五代为主转变 。 届时 , 五代机还是六代机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会更加清晰 。
图为英国推出的暴风第六代战斗机效果图
版式设计:梁 晨
供图: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