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40年后,金一南将军这样评价林彪!

林彪与彭德怀相较 , 说勇林不如彭 , 说谋彭不如林 。
彭德怀是一团火 , 一团从里烧到外、随时准备摧枯拉朽的烈火;

[林彪]40年后,金一南将军这样评价林彪!
文章图片
林彪是一潭水 , 一潭深不可测却含而不露的静水 。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 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 前半句可形容彭 , 后半句可形容林 。
彭林配合 , 相得益彰 , 成为指挥中国革命战争十分得力的左膀右臂 。
林彪比彭德怀资格浅 。 红四军与红五军在新城会师大会上 , 朱、毛、彭都在主席台上讲话 , 林彪还只能坐在台下听 。
听着听着 , 讲台塌了 。 台下人都说刚会师就坍台 , 不吉利 。 朱德站到台架上大声一句:不要紧 , 台坍了搭起来再干嘛!大家一起鼓掌 , 才把热烈的情绪又恢复过来 。
林彪也在台下鼓掌 。 彭德怀坐在台上看不见他 。 他却把这个人未到威名先到的彭德怀看了个真切 。
从此开始了红军中这两位名将不错的配合作战历程 。
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广昌战斗 , 李德指挥红军与敌人正面硬拼 , 三军团伤亡两千七百余人 , 占军团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彭德怀当面骂李德“崽卖爷田心不痛” 。 翻译伍修权考虑到领导之间的关系 , 没有全翻 , 彭德怀便把三军团政委杨尚昆拉过来一字一字重新翻译 , 硬是把李德气得暴跳如雷 。
林彪则有另外一种方法 。 广昌战斗前夕 , 林彪个人署名写了《关于作战指挥和战略战术问题给军委的信》:
“对于敌人在五次‘围剿’中所用战略战术 ,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 过去有许多同志曾研究了这个问题 , 有些文章上也曾发表过这个问题 。 但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观察 , 还有些不充分不确实的地方 。 ”
林彪认为“敌人在战略上虽是进攻 , 而在战术上则属于攻势防御 , 或为固守防御” 。 他将敌人的推进方式归纳为“缓进形式”“跃进形式”和“急进形式” , 具体用何种形式 , “主要的是根据他当时对我军主力行踪的了解如何而定”;而坪上圩、乾昌桥、下罗泊港战斗都说明“短促突击”使我们成了“守株待兔”“没有一次收效” 。
他直指军委在指挥上存在四大缺点:
一、“决心迟缓致失了不少可以取得胜利的机会” , “这是军委最大的” , “最严重的缺点”;
二、“决心下后在对时间的计算是极不精确的” , 致各部队“动作不能协同” , “像这样的事实多得很”;
三、“军委对各部任务的规定及执行的手段过于琐细 , 使下级无机动的余地 , 军委凭极不可靠的地图去规定部队的位置 , ……一直干涉到很小的战术布置 , 则是无论如何不适用的”;
四、“军委对于战术原则还未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 未充分去分析当时当地情况上的特点 , 而总是一套老办法到处一样的照搬” 。
在信的最后 , 林彪写道:
“有些重要的负责同志 , 因为他以为敌人五次围剿中所用的堡垒政策是完全步步为营的 , 我们已失去了求得运动战的机会 , 已失掉一个战役中消灭(敌)几个师的机会 。
因此遂主张我军主力分开去分路阻敌 , 去打堡垒战 , 去天天与敌人保持接触 , 与敌对峙 , 去专门求小的战术胜利 , 以削弱敌人 , 想专凭在长期无数小的胜利中(每回消灭敌人一连或一营) , 就地把敌人的五次围剿完全粉碎 , 这种意见我是不同意的 。 事实我们没有失去运动战的机会 , 并没有失去一回消灭敌人几师的机会 。 ”
这是一封尖锐泼辣又不失于冷静分析的信 , 直指“军委最大的”、“最严重的缺点” 。 这样明确、大胆而具体地向军委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 在当时党和红军高级领导人中并不多见 。分页标题
林彪以冷静剖析对李德的批判 , 不亚于怒火中烧的彭德怀 。
林彪善思、善战 。 彭德怀由勇生智 , 林彪则由智生勇 。
从带兵伊始 , 他就与“主力”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
1928年2月 , 南昌起义部队到了耒阳城下 。 朱德听取当地县委情况汇报后决定:大部队正面进攻桌子坳之敌 , 抽出一个主力连队配合农军攻城 。 被抽出的 , 是林彪率领的连队 。 耒阳被一举攻克 。

[林彪]40年后,金一南将军这样评价林彪!
文章图片
朱德由此发现林彪的军事才能 。 这一发现此后反复被实战证明 。
他当连长的连队是全团战斗力最强的连 , 当营长的营是全团最过硬的营 , 当团长的团是红四军的头等主力团 。
如果一次、两次 , 还可说有那种不好排除的偶然性;几十年如一日 , 带出一批擅长野战的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 , 便不能全部归诸偶然了 。
研究林彪指挥作战的人 , 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上面这九条 。
“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和雄心”;
“闭上眼睛面前就有一幅鲜明的战场图影”;
“化冒险性为创造性”;
“要勇于穷追”、
“要跑步追 , 快步追 , 走不动的扶着拐棍追 , 就是爬、滚 , 也要往前追”;
“像铁锤一样 , 砸到那里 , 那里就碎” 。
语言简练、生动 , 有力度、有气势、有特色 。
当然 , 若以为以上九个“要”便是林彪指挥特点的全部 , 就大错了 。 数到第九个“要”的林彪偏偏漏掉了一个极其关键的“要”:要面对失败 。
他也有过“兵败如山倒”的时候 。
1929年1月 , 在红四军前委柏露会议上 , 决定红五军及四军三十二团守井冈山 , 内线作战 , 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 。 林彪刚刚担任团长 , 初战顺利 , 下山后便首先歼敌一营 , 突破封锁线 , 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大余 。
但很快便在小胜中露出破绽 。 红四军前委在城内天主堂召开的连以上干部会 , 确定二十八团担任警戒 , 军部、三十一团、特务营和独立营在城内及近郊开展群众工作 。 林彪领受了任务 , 带领二十八团进人警戒位置后 , 便分片包干 , 各负责一段 。 既没有组织营连以上干部看地形 , 也没有研究出现复杂情况后的协同配合 , 更忽略了这是一个没有党组织、没有群众斗争基础的地方 , 敌人来的时候 , 是没有人向红军报信的 。
赣敌李文彬旅悄悄逼近了大余城 。 攻势是突然发起的 。 因为突然 , 所以猛烈 。 二十八团在城东的警戒阵地被突破 。 “到那种时候 , 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 , 也会束手无策 , 只好三十六计 , 跑为上计 , 结果 , 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林彪就成了这样的“机会主义者” , 活脱脱在总结自己惨痛的经验 。 部队急速后撤 , 城内一片惊乱 。 后来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江华说 , 他当时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兵败如山倒” 。
那是一种失去控制的混乱 。 红四军士兵委员会秘书长陈毅正在街上向群众分发财物 , 城北街区已经出现了敌军 , 他连忙后撤 , 在城边才追上后退的军部 。 所谓军部 , 也只剩下和少数机关人员 。
要林彪反击 , 林彪犹豫不决 。 部队已经退下来 , 不好掌握了 。 大声说:“撤下来也要拉回去!”陈毅也说:“主力要坚决顶住敌人!”林彪带着身边的少数人冲杀回去 , 把敌人的攻势挡住了一阵 , 才勉强收拢起分散开来的部队 。
这一仗牺牲了三十一团营长周舫 , 独立营营长张威 。 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负重伤 , 用担架抬着行军 , 在敌军追击、部队仓促奔走的混乱中不幸牺牲 。 本来就缺干部的红四军真是雪上加霜 。 部队日夜行军想摆脱追兵 , 但祸不单行 。 平顶坳、崇仙圩、圳下、瑞金 , 红四军四地四战 , 结果四战四败 。分页标题
在平顶坳 , 向导把路带错 , 与追兵发生接触 , 造成损失 。 在圳下 , 军部险遭覆灭 。 当夜军部驻圳下 , 前卫三十一团驻圳下以东 , 后卫二十八团驻圳下以西 。 次日拂晓 , 林彪未通知就带二十八团先开拔 , 军部失去了后卫还不知道 。 警卫军部的特务营也未及时发现敌情 。
敌人进人圳下时 , 陈毅、毛泽覃还没有吃完早饭 , 谭振林、江华也正在喝糯米酒酿 , 晚睡晚起的则还未起床 。 枪声一响 , 醒来 , 敌人的先头分队已越过了他的住房 。
那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 后来消灭八百万蒋介石军队建立新中国的共产党领袖们 , 差一点就被国民党的地方武装包了饺子 。 是利用拂晓昏暗 , 随警卫员转移到村外的 。
朱德差一点让敌人堵在房子里 。 警卫员中弹牺牲 , 妻子被敌人冲散后也被俘牺牲 , 他抓起警卫员的冲锋枪 , 才杀出重围 。 陈毅披着大衣疾走 , 被突然冲上来的敌人一把抓住了大衣 。 他急中生智 , 把大衣向后一抛 , 正好罩住敌人的脑袋 , 方才脱身 。 毛泽覃腿部中弹 。
林彪率二十八团、伍中豪率三十一团急速返回支援 , 才用火力压住敌人 。 因未能履行好护卫军部的任务 , 林彪挨了个记过处分 。
1959年 , 陈毅对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人员回忆说:“当时红军人生地不熟 , 常常找不到向导……一走错路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 ”在1929年3月20日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说:“沿途都是无党无群众的地方 , 追兵五团紧蹑其后 , 反动民团助长声威 , 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 。 ”
就是在这些最危险、最困苦 , 不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 , 而是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的环境中 , 摔打出了一个林彪 。
那毕竟不是一个凭借关系上升的年代 。 一切成就 , 都需来自战争实践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没有人明确讲 , 做却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做的 。 红军中那些威名赫赫的战将 , 哪一个是通过听汇报看材料翻档案找谈话搞民意测验选出来的?
对他们的选择不是哪一个人的选择 , 是战争的选择 , 是战场上生与死、胜与败的选择 。
林彪同样如此 。 正是这些挫折使他放弃了个人的一切兴趣与爱好钻研军事 。
肖克将军回忆说 , 林彪喜欢读兵书 , 《曾胡治兵录》和张乃燕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他都读过;
红军打下龙岩后缴获的国民党政府1928年颁布的军队操典 , 林彪不但自己看 , 还选了一部分刻蜡板印发给大家看;最后干脆把干部集合起来 , 自任连长 , 带领大家实际操演 。
江西、闽西的红土地和茂密的山岭 , 成为这位日后百万大军统帅实践运动战的最好场所 。
伏击、奔袭、迂回、包抄、穿插、分割、围点打援、猛打猛冲猛追……没有什么高深理论的限制 , 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的束缚 , 也没有哪个德高望重元勋的阻挠 , 不用动辄讨论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 那是一张白纸 , 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
他画出了这样的图画 。 非凡的战争年代 , 造就了他非凡的野战才华 。
林彪的野战精髓归结为两个字:运动 。 他指挥的部队以运动神速、善于奔袭、飘忽不定为特点 。 运动是其指挥艺术的核心之所在 。 林彪忌固守 , 尤忌双方重兵相向的固守 。 这一点使他与彭德怀区别很大 。
伏击 , 特别是出其不意的伏击 , 对他来说不是等待的结果 , 而是运动的结果;他的战机 , 几乎全部在运动中创造 。 他指挥的部队的行军速度 , 接敌速度 , 扩张战果的追击速度 , 在红军中首屈一指 。
由此引发出许多传奇故事 。 例如说林彪在黄埔学校成绩优秀 , 深受一些军事教官青睐 , 被同学们称为“军校之鹰” 。
美国采访人员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也在其《长征 , 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林在著名的广州黄埔军校受训期间 , 也曾是蒋介石和后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勃留赫尔(加伦将军)的宠儿 。 ”分页标题
但却没有任何人能够为这些传说拿出可信的证据 。
黄埔军校从第四期起 , 按考生的成绩分为军官团和预备军官团 , 步兵科第一团是军官团 , 第二团是预备军官团 。 林彪恰恰被分在考试成绩不太好的第二团里 。
蒋介石知道他的黄埔学生中出了共产党人李之龙、陈赓、蒋先云、王尔琢、黄公略、左权、刘畴西、许继慎、周士第、赵自选、宣侠父、余洒度;
但直到1930年底开始第一次围剿 , 他亲自明令悬赏缉拿朱德、彭德怀、黄公略 , 还不知道红军中冉冉升起的青年将领林彪也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 。
历史在某些时候喜好开一些并非恶意的玩笑 。 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几个后来颇负盛名的人物 , 都集中在考试成绩并不太好的第二团里:
第二连有一个面孔文静(毕业照片上甚至还戴了副眼镜)、爱好历史的陕西学生——后来蒋军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
第三连有一个面孔同样文静、同样对历史感兴趣的湖北学生——后来的红军王牌第一军团军团长林彪 。
林彪从来不是那种在张榜考试中名列前茅 , 也不是那种登高一呼云集者众的人 。
卷面作答 , 沙盘作业 , 操场演练 , 他的成绩并不惊人 。 “军校之鹰”、校长“宠儿”之类的词 , 比他更合适的人比比皆是 。
他的军事基础得益于黄埔 。
但他日后真正的军事造诣 , 则几乎全部来自红土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战争实践 。
研究观察那段历史时 , 这一点必须明确:林彪不是黄埔军校的产物 , 而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产物;他不是军校的宠儿 , 而是革命战争实践的宠儿 。
以他黄埔四期的资历、孤僻倔强的性格 , 若在国民党军中 , 恐怕一辈子升到军长都难 。 在红军中这一职务他二十四岁就达到了 。 工农武装割据给他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
在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实战场所 , 终于得以施展他在卷面上难以施展的野战才华 。
这位黄埔四期生在红土地上与他的校长蒋介石、教育长何应钦、管理部主任顾祝同、战术教官刘峙、第四期炮科大队长陈诚、学员队区队长蒋鼎文 , 展开了一场生死战斗 。
胡宗南、李默庵、杜聿明、郑洞国、陈明仁……这些黄埔一期学生 , 也先后在各个战场成为林彪这个黄埔四期后进的对手 。
最终 , 他们都不是他的对手 。
1948年底 , 被林彪打败的杜聿明从辽沈战场跑到北京对傅作义大叹:关外共军的武器装备与战略战术 , 皆非关内共军所能比;从理论上说 , 国民党一年之内将丧失天下 。
蒋介石麾下这位四面堵漏的“救火队长”发出这样的感叹 , 确属国民党方面对林彪的由衷赞叹 。
不可否认 , 这其中有他对战争不能不说是相当刻苦、相当独到的琢磨与钻研 。 当他全神贯注于军事的时候 , 你不得不承认 , 这是一个优秀的军队统帅 。
军事钻研是一方面 , 还有另一方面 , 是其当时表现出来的革命坚定性 。 离开了这一面 , 也不成其为林彪 。
1928年 , 在井冈山斗争非常困难的“八月失败”中 , 二十八团二营长袁崇全拉走队伍叛变 ,
朱德、陈毅派红四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率林彪的一营追击 。 一营长林彪先前已经感觉出二营长袁崇全的动摇 , 提出追上去武力解决;
团长王尔琢相信他与袁崇全的私人感情 , 没有采用林彪的意见 。 结果王尔琢在追回袁崇全的过程中 , 被袁开枪打死 。
当年十九岁的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在八十三岁回忆那一幕时 , 感慨万端:“王尔琢去叫袁崇全时 , 我在场 。 他和袁有较深的关系 , 同学 , 还是老乡 , 一个是石门人 , 一个是桃源人 。
当有人提出要去打袁崇全时 , 王尔琢很气愤 , 说:岂有此理!他不认为袁会死心塌地反革命 。 他认为 , 他去叫 , 袁一定会回来 。分页标题
【[林彪]40年后,金一南将军这样评价林彪!】“听跟他去的人讲 , 进村后 , 他大声喊:我是王团长 , 是来接你们的!战士们听出他的声音 , 不打枪 。 找到袁崇全的房子时 , 袁拿着枪出来 。 王让他回去 , 他不回 , 俩人吵起来 。 吵着吵着 , 袁崇全揪住王尔琢的脖子就开了枪……”
杜修经说有人提出要去打袁崇全的“有人” , 便是林彪 。
王尔琢牺牲后 , 林彪很快出任二十八团团长 。 此后纵队司令、军长、军团长 , 一发而不可收 。 有人说王尔琢若不牺牲 , 最低也能评上元帅 , 说不定因此就不会有“九一三”了 。
可惜历史的一个最遗憾之处 , 便是它纵然容许假设 , 最终却只进行选择 。 选择从另一面看 , 便是淘汰 。 于是 , 过分相信私人感情的王尔琢 , 在革命生涯的早期遗憾地悄然出局 。
再于是 , 历史把主角分配给了一开始便提出“追上去武力解决”的林彪 。
本文摘自金一南《心胜》一书 ,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