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


全职妈妈复出时 , 我30岁了 。 虽过去年年评优 , 1年6个月的空窗期却让我心虚 , 明明有5年工作经验 , 却只敢找执行岗 。
入职后才发现直属上司比自己小3岁 , 身边同事都是90后 。 我一大龄85后 , 格格不入 。

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
本文插图
工作不忙 , 天花板横亘在头上 , 我按下心中一丝不甘 , 自我安慰道:“这样安逸的人生也没有什么不好 。 ”
当时工作已有8年 , 拿着几千块的月薪 。 还了房贷 , 孩子买个啥都要掂量掂量 , 更舍不得给自己买什么 。
有一天 , 我带的新人吐槽薪水低 。 我才发现 , 新人认为的低薪 , 都比我高出一截 。
现实一把拍碎我安逸的白日梦 。
如果不主动打破安逸的舒适圈;外在的境遇会逼迫你面对自身的不足 。 此时 , 没有选择 , 就更痛苦 。

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
本文插图
一、每一次机会来临 , 都下意识退缩 , 原来中了“跳蚤效应”
回顾职业生涯前8年 , 发现自己一步慢 , 步步慢 , 错过很多机会 。
第一份工作在民营500强 , BOSS要提拔我 , 我觉得升职会太忙 , 孩子没人带 , 就拒绝了;
后跳槽新公司 , 商务部门新成立 , 需要人才 。 我认为性格不合适也拒绝了 。
找工作时 , 更好的行业或原行业的主管是可以争取的 , 但我觉得空档期是硬伤 , 从来没投过 。
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 把跳蚤放到1米高的玻璃瓶中 , 盖上盖子 。 跳蚤每次起跳都会撞到盖子 。 过一段时间 , 再把盖子拿掉 , 发现跳蚤虽然还能跳 , 但最多只能跳到瓶盖的高度 。
跳蚤原本可以跳到1米多高 , 但因为已经自动适应了瓶盖的高度 , 直到死去 , 它都再也跳不到原来的高度了 。
这种内心默认了较低目标 , 不再改变的状态 , 心理学家将它叫做“跳蚤效应” 。
跳蚤效应是一种自我设限 , 放弃对未来的更高期待 , 从而让自己的发展止步不前 。
原来每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 我的下意识退缩 , 都是中了“跳蚤效应” , 活在自我设限中而不自知 。 总是告诉自己:目标太遥远 , 我办不到;或者我还没准备好 , 等我准备好了再开始 。
现在这样也挺好?每天早晨醒来的空虚;看到他人充实的模样内心的羡慕;每次想到如果这就是一生 , 没有全力以赴过 , 问自己有没有感到一丝可惜?我看着熟睡中的孩子 , 迟迟答不上来 。

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
本文插图
二、“跳蚤效应”的本质 , 是陷入“固化型思维”
“跳蚤效应”下的人 , 很容易认为外在环境无法改变 , 而自己的能力也已经到这了 , 其实这是一种“固化型思维” 。 1.固化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智力都是固定的
弗洛依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的“结果”由过去的经历决定 。 当我们过度认同“原因论” , 认为过去经历和性格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 而过去无法改变 。 我们就会陷入“固化型思维”中 , 认为能力、情商、才智是不可改变的 。 2.固化型思维希望确保自己的成功
固化型思维认为所经历的事情 , 是用来证明自己是否“聪明”、是否“成功”的 。 而挫折就是失败 , 所以他们格外关注事情的结果 。 因此 , 固化型思维的人希望事情在自己的掌控中 , 避免不可控 。 3.固化型思维更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固化型思维的人特别在意他人的眼光 , 当他人有不同意见或质疑 , 固化型思维会自动判定对方在“否定”自己 。 为了避免别人认为自己不行 , 固化型思维常常逃避挑战 。 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目的论”说:因为某种目的 , 人们才创造了这么多无法逾越的“障碍” 。分页标题
挑战意味着可能失败 。 比起要面对的风险 , 固化型思维的人宁愿守着一定能成功的“阵地” , 却把不改变的理由推给了“外部环境”、“性格”或“天赋” 。 即使看起来是迫不得已 , 其实也是自己主动的选择 。
在没底气的领域 , 我也想要维持“正确” , 而不是“成长” 。 但这种固化的思维 , 恰恰让我总是“退后一步” 。

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
本文插图
三、用“成长型思维”看待世界 , 打破“跳蚤效应”《终身成长》作者写道: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 。 它们是强有力的信念 , 但它们只是你意志的一部分 , 而你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意志 , 做出选择的 。
固化型思维是一种信念 , 如果要打破“跳蚤效应” , 破除固化型思维 , 就要转变自己的信念 , 用“成长型思维”来看待自我、事物和他人 。 1.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发展的
《终身成长》中对“成长型思维”的定义是: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 。 就像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被给予什么不重要 , 真正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被给予的东西 。
过去的经历并不能定义一个人 。 即使过去的经历带来创伤 , 人天生的性格、才能、兴趣等各方面也都各有不同 , 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和成长 。2.面对挫折 , 成长型思维更看重能从中学到什么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 让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人一起做题 , 然后用仪器观测他们的脑电波 。 当公布答案时 , 固定型思维的人大脑最兴奋;而成长型思维的人 , 在讲解题目的推导过程时 , 大脑异常兴奋 。
一件事有没有做成 , 并不是成长型思维特别在意的 , 能否从中学到什么 , 才是他们最关注的 。 成功了 , 获得成功的经验;失败了 , 获得了教训 , 下一次再继续挑战 , 只要保持成长就行 。 3.比起他人眼光 , 成长型思维更关心能否提高自己
正因为成长型思维不将挫折和努力等同于失败 , 所以他们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 面对挑战 , 他们更在意这个挑战能让自己学到什么 , 而不是“如果我失败了 , 别人会怎么看” 。
对成长型思维的人来说 , 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成果 , 而在于成长 。 所以成长型思维会让人更积极主动地寻找挑战 , 让自己快速成长 。
在成长型思维下 , 即使有1年6个月的空窗期 , 即使大龄仍在做执行又如何?如果想跳出去 , 只要通过努力练习 , 仍旧能够跳出新高度 。

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
本文插图
四、转变思维后怎么行动 , 能战胜挑战?1.聚焦答案型策略提供改变的动力
每次有新的机遇来临 , 总是习惯性地联想到诸多困难 。 即使理智上知道迎接挑战也可以边做边学 , 内心还是会被恐惧劝退 。
此时 , 可以用“聚焦答案型策略”来解决 。 即不聚焦怎么解决这些障碍问题;而是聚焦达成目标的方法 。 在心理咨询中 , 这个策略叫做“奇迹问题” , 通过问自己三个问题 , 将对“障碍”的恐惧 , 转化为“达成目标”的动力和计划 。
(1)如果一觉醒来 , 发现已经实现目标 , 你自己和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2)我具体做了什么事 , 导致了这个结果的出现?
(3)回到现在 , 我下一步可以做什么行动计划 , 来达到这个目标?
比如希望升职加薪 , 我想象升职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 能力更强更自信 , 接触不同的人 , 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 家庭经济条件也好了 。 这个怦然心动的想象画面给我带来了积极暗示 。
然后展开想象 , 我是如何做到的?放下做完美妈妈的自我要求 , 让家人更多参与育儿;工作上挑战更难更大的项目;主动拓展商务资源等等 。分页标题
随着这些想象 , 我给当下的自己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 , 一件一件去实现 。
聚焦答案型策略是未来导向的 , 与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积极心理学一致 。 过去的原因或问题 , 与实现改变没有直接联系 。
达成目标的方式有很多种 , 逐一解开历史问题的策略 , 会让我们陷在造成问题的原因里 。 直接思考达成目标都有什么方法 ,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更有效 。

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
本文插图
2.梳理成就事件 , 给自己改变的势能
过去虽然制造问题 , 但也让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 。 即使慢 , 人也是在成长中的 。
用成长型思维看待过去 , 从过去的经历中 , 找到自己有成就感的事 。 从中整理出自己擅长的核心能力和才干 。
第一步:用STAR法则梳理成就事件 。 ST代表事情的发生背景 , 面临的任务;A代表行动 , 具体做了什么;R指代达成的结果 。
第二步:挖掘这些行动中 , 具体运用了哪些能力?
第三步:询问自己 , 当时做这件事的驱动力是什么?

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
本文插图
?成就事件并非是要达成多大的成绩 , 工作中每一个小的成果 , 生活中令自己感到自豪的瞬间 , 都是成就事件 。
比如以往工作中完成的项目 , 受到的好评;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生活中照顾好家庭 , 人缘特别好等等 。
成就事件整理地越多 , 越能明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 其中 , 重复出现的能力和才干 , 更是自己的核心才能 。 这些核心才能 , 就是我们挑战新目标时的“助燃器” 。 3.从目前能做的最小改变开始 , 积累信心直到成功
从制定好的计划中 , 挑选目前能做的最小挑战开始入手 。 每一次做成 , 都要再次梳理“成就事件” , 为自己的“助燃器”增加燃料 。 这个动作能从心理层面给自己正面暗示 。
逐渐增加挑战难度 , 给予自己新一轮挑战 。 如果失败了 , 可以用STAR-AR模型汲取经验教训 , 鼓励自己再挑战一次 。
这里的ST仍指代背景和任务;第一个AR , 指代错误的行动导致错误的结果分别是什么;第二个AR , 指代做什么样的行动 , 能导致好的结果 。

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
本文插图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复盘 , 咨询有经验的同事 , 看书学习等方式 , 找到正确的行动 , 再试一次 , 直到成功 , 由此积累更多的信心 。
比如当时我最怕的是跨部门交流和资源拓展 , 但是我的执行力很强 。 所以我把人际沟通当作做成项目的手段 。 通过达成一个个项目 , 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 随着负责的项目越来越重要 。 我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强 , 自信心也越来越高 。
一次一小步 , 同时观察有没有偏离目标 , 及时作调整 。 最后 , 把答案交给时间 。
我从刚进公司做最基础的杂事 , 到成为小我3岁的上司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后来他调离 , 我接替了他的位置 , 成为部门负责人 , 历时2年 。

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
本文插图
总结:约翰森·里根曾说过:生命中的挑战并不是要让你陷于停顿 , 而是要帮助你发现自我 。
突破自我并非要达成多高的成就 , 多受人敬仰 。 而是享受这个过程中 , 全力以赴的畅快 , 失败也不曾后悔的坦然 , 以及达成挑战时对自己深深的肯定:原来我可以!
对于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 我们要避免“跳蚤效应” , 迎难而上 , 用成长型思维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 。 3步行动帮助你聚焦实现目标的方法 , 增加驱动力 , 一步步挑战成功! 分页标题
1.聚焦答案型策略 , 选择直接达成目标的有效策略;
2.梳理成就事件 , 积累改变自己的“助燃器”;
3.从目前能做的最小改变开始 , 积累信心直到成功 。
【青禾说生涯全职妈妈1年半,重返职场没前途?3步破除“自我设限”的牢笼】我是@青禾说生涯, 品牌营销专家 , 职业生涯咨询师 。 在职场打怪升级的路上 , 与你同行!欢迎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