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李诞诉一诉衷肠


_本文原题:未曾开言我先笑场 , 笑场完了听李诞诉一诉衷肠

李诞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李诞诉一诉衷肠
本文插图
“没有朋友多孤独啊 。 ”
“有了也一样 。 ”
一人独处就有点孤独 , 然纵使喜欢热热闹闹的呼朋引伴 , 散场之后的那一缕沉静 , 两相衬托倒显得更为孤独 。 何况身处热闹之中 , 难免需要经营维护 , 总有那么点不得已 , 说来说去怎么也逃不脱人生自有的孤独 。
这大约说的就是人生有如梦幻泡影 。
梦幻泡影是什么?
可不就是那么一场空 。
然而最近倒是有了点不同领悟 , 李诞说的 , 人生太美 。
为什么?
因为梦幻泡影 , 本来就是美的 。
寥寥数语 , 黑色幽默 , 倒是贴合了《笑场》封面的那几句话——
未曾开言 , 我先笑场 , 笑场完了 , 听我诉一诉衷肠 。

李诞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李诞诉一诉衷肠
本文插图
喜欢李诞 , 起码也有个四五年了 。
刚知道他时 , 是因为风靡人人网的那一大篇幅的“扯经” , 那时也不是这么个名字 , 题目五花八门的 , 大约叫得最多的还真是“某未被少林吞并的小寺的爆笑师徒对话” 。
那时候李诞还不叫李诞 , 叫自扯自蛋 , 记得那么清楚 , 是因为名字太糙 , 不好意思介绍 , 给别人推荐时就背那么两三句段子 。
【李诞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李诞诉一诉衷肠】多难得 , 《笑场》在网上大红大紫 , 我竟然也能背出那么几段 。
《笑场》这本书应该是李诞的第一本小说文集 , 写的简短 , 数量自然便多了 。

李诞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李诞诉一诉衷肠
本文插图
书里收录的文章一共被分成了四个部分 , 开头的“扯经”就是风靡网络的师徒间的对话和生活;之后的“奇趣”是李诞写的短篇小说;第三部分“想法”和最后的“缓一缓”则是李诞创作的散文随笔以及诗歌 。
从前有座山 , 山里有座庙 , 那庙叫遗寺 , 寺里有个小和尚 , 小和尚叫澈丹 , 他总喜欢讲话 , 讲着讲着就有了“扯经” 。
“扯经”是我最熟悉的部分 , 也是最初让李诞走入大众视线的一个契机 。
都说有寺就有禅 , 有禅就有禅语 , 禅语难懂 , 小和尚和师父的对话倒不难懂 , 一半的禅语总带着一半的生活 , 就像师父说起坐禅 , “时间每时每刻都在流逝 , 只是我们不太注意罢了 。 如果你像为师一样一痔疮的话 , 你就肯定能体会到时间的流逝了 。 ”
而就这么个每天念经扯经的小和尚 , 悟不出道理 , 也能说出一句“小北我就做你的退路好了 。 ”
“扯经”里有了悟 , 有真感情 , 更多的是幽默 , 大抵还是要把这生活过得幽默一点 , 哈哈一笑就是这辈子的最美之处了 。

李诞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李诞诉一诉衷肠
本文插图
“奇趣”收录了李诞写的38篇短篇故事 , 比起“扯经”更加荒诞 , 更加充满了黑色幽默 。
如果“扯经”是哈哈一笑发现生活一点美 , “奇趣”则是用幽默的手法写了普通人的一生 , 有悲欢离合 , 有人生八苦 , 看完之后还想去想想其中的道理 , 大约也算是笑场之后的诉衷肠了 。
“想法”不再是故事 , 是他随手写的散文 。
没什么光怪陆离 , 却也充斥着点幽默 。
“条条道路通罗马 , 可我不想去罗马 。 ”
“嗯 , 我也不想去 。 ”
嗨 , 那就别去呗 。
这也是一种生活之美 , 在无意义之中找到一点道理 , 想干嘛就干嘛呗 , 怎么就不是道理 , 怎么就不是美了呢? 分页标题

李诞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李诞诉一诉衷肠
本文插图
“缓一缓”是诗 。
李诞说 , 写得不好 , 就是爱写 。
我说 , 不太会看 , 就是爱看 。
多好的生活态度 。
《笑场》有单纯的幽默也有黑色的幽默 , 总之你看了 , 会笑 。
笑了 , 还能想想 , 这大约就是无意义中的有意义了 。
未曾开言 , 我先笑场 , 笑场完了 , 听李诞诉一诉衷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