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02律师: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
钟南山“代言”一事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 有网友认为 , 涉事视频提及了具体的品牌以及商品名称 , 起到了“带货”的效果;而该微博被“追风少年刘全有”“回忆专用小马甲”“苍南派”等多家“大V”转发 , 也令人怀疑是否为刻意营销 。 而也有网友称 , 这则视频的背景情况未知 , 不能单凭音频和画面作为代言的证据 。
文章图片
“钟南山院士谈健康”视频截图
QR800你喵:最强安慕希带货出现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四条:
吴宣仪今天娶我了么:我本来不愿意相信这是一条广告 , 但是看了看转发的营销号数量 , 我笑得好大声 。
吾乃小小生:在新闻报道中提到具体的品牌厂家的名字 , 确定这个合法吗?
波卡皮卡:这就是代言的证据??说这话的目的和情形未知 , 没有上下文 。 即使真宣传了 , 那也要跟他的成就分开看 , 以此为证据全盘否定 , 真的不行 。 公众人物说话的时候还是别带商家名字了 , 会让人猜测利益相关 。
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 , 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 。 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 。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 , 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 , 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大白财经观察援引律师观点称 , 在新闻节目中出现品牌的名字 , 有可能是广告 , 有可能仅仅是新闻 。 对于最终判定还是要看动机:个人或者媒体跟品牌公司有没有事前或者事后的合意?该律师认为 , 广告法确实规定不能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 , 而这则剪辑后的视频就是广告 , 媒体也可以播出 。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樊成表示 , 在互联网深度嵌进大众生活的时代 , 所谓“广告代言”的场景更加复杂 , 一些言行的具体性质也变得难以界定 。 传播的方式问题可能恰恰就在于 , 即使一些专家学者没有商业代言之实 , 但客观上或将带来引导民众去购买的结果 , 甚至从专业性、权威性的角度看 , 专家学者的推荐可能比明星艺人更容易让人相信并购买 。
樊成认为 ,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 传播的每一个环节 , 都有必要对自己的内容更审慎 , 因为即便是小众环境、特定场合 , 也很容易经过传播后广为人知 。
文:赵佳然 标题责编:赵佳然 孙庆阳 罗琨
视频截图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封面图为资料图 , 来源:人民日报
▼
你认为“代言”应该如何定义?如何看待公众人物代言的行为?快在评论区给经纬君留言互动吧!
稿源:(中新经纬)
【】网址:/a/2020/0518/gxnews164731.html
标题:钟南山@钟南山给安慕希“带货”?伊利否认打广告,(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