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上联:“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才子妙对下联,堪称绝对

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形式 , 其在对仗、音律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通俗来讲就是一字一音 , 上联与下联之间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 等等 , 此为对仗;在平仄上则是相反 , 比如上联为平音 , 下联则要以仄音相对 , 此为音律 。
一般对联中的上联都是以仄音收尾 , 下联以平音结束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对联是以平音收尾的 , 毕竟对联作为一种灵活的文学艺术形式 , 其具有较高的多样性 , 过于严格的要求反而失去了对联游戏的乐趣所在 。

[上联]上联:“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才子妙对下联,堪称绝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因此 , 在古代通常是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娱乐游戏 , 对联看似格调极为高雅 , 其实它也极具平民性 , 并不一定是才子佳人参与的游戏 , 在百姓中也是常见 。
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一则古代的对联故事 , 上联:“三更挑水 , 担回两轮明月” , 才子妙对下联 , 堪称绝对 , 这是怎样的故事呢?一、《红楼梦》经典对联
对联之所以让人感觉“高大上” , 主要原因就是在古代有着极高的要求 , 对仗、音律只是对联最基本的常识 , 能够完成一副水平较高的对联 , 讲究“意境”才是佳作 。
如果只是单纯的讲究对仗、音律 , 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 并且毫无美感可言 。要知道 , 对联本身是文学艺术的存在形式之一 , 既然叫做艺术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欣赏性、审美性 。对上一副对联比较简单 , 但要包含“意境”之美 , 却很难 。
《红楼梦》作为一种“红学”文化 , 除了具有较为完美的构架之外 , 最吸引人的便是其中诸多的诗词、佳句 , 让一个个才子佳人的个性与特点生动地映入读者的眼帘 。

[上联]上联:“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才子妙对下联,堪称绝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元春省亲”那几章里 , 大观园建成后 , 每个庭院都要写牌匾、作楹联 , 我们可以看到曹先生极深的文学功底 , 最为经典之一就是黛玉居所“潇湘馆”的楹联 。
“宝鼎茶闻烟尚绿 , 幽窗棋罢指犹凉” 。这副楹联对仗工整 , 音律考究 , 挑不出任何问题 , 最为精彩的是:上联与下联之间的呼应 , 完美地勾勒出潇湘馆的景色 , 不仅仅如此 , 更在其中影射着居所主人黛玉的那种忧伤之美 , 呼之欲出 。
竹中精舍 , 清泉股股 , 显得愈发翠涎欲滴;香烟缭绕 , 如梦如幻 , 亦忧亦愁 , 把黛玉清丽脱俗的人设鲜明的刻画出来 , 其意境之美令人赞叹不已 。二、对联的平民化
通过对“对联”的浅显了解 , 知道对联中包含着很大的学问 , 尤其这个“意境”则是对联中的神韵所在 。也可以说 , 对联贵在讲“意” , “意”达到一定的程度 , 其他要求都可以稍作“宽松” , 而这个“意”字 , 增加了对联的趣味性 , 使对联成为平民化 。
星爷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中与参谋对联的的经典片段 , 让人记忆犹新 。参谋提出上联“画图里龙不吟虎不啸 , 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 这副上联寓意是在贬低唐伯虎在画府中卑微的书童身份 , 而唐伯虎则对出下联“棋盘内车无轮马无缰 , 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 意指参谋过于高傲自大 , 让将军小心参谋图谋不轨 , 颇有“挑拨离间”之意 。

[上联]上联:“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才子妙对下联,堪称绝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严格来讲 , 平仄上略有欠缺 , 但对联中表达出的深层含义令人拍案叫绝 , 而这也正是对联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尤其在娱乐项目比较匮乏的古代 , 趣味性使对联趋于平民化 , 并使这个文学艺术逐渐传承下来 。三、才子妙对下联分页标题
在古代 , 但凡有点学问的人都能够随口对上几副对联 , 成为消遣的娱乐游戏 ,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发生在古代的一则关于才子对联的小故事 , 这个故事发生在具体年间已经无法核实 , 其经典的对联倒是传颂至今 。
我们都知道 , 古代男子只要家中稍有些经济条件的都会苦读诗书来谋取功名 , 也是改变一个家族命运的捷径 , 即使没有考上功名 , 毕竟经历过十载的寒窗苦读 , 大多书生都会有一定的文学功底 。
话说 , 有一书生进京赶考 , 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 , 进京就是一个长途旅行 , 基本是靠行走来完成“旅途”的 , 这个书生也不例外 。
【[上联]上联:“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才子妙对下联,堪称绝对】当书生跋山涉水快到京城时 , 由于身体过于疲惫 , 夜色已晚 , 想找一处地方投宿 , 恰好看到前面有个寺庙 , 便前去打听 。

[上联]上联:“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才子妙对下联,堪称绝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恰好有个和尚挑水往寺庙方向走去 , 书生急忙上前问宿 , 和尚见书生有几分书卷气 , 一时兴起说道 , “我这有一联 , 如果你能对出 , 就让你留宿一晚” 。书生听罢 , 忘却了身体的疲惫 , 来了兴致欣然应允 。
和尚说道:“三更挑水 , 担回两轮明月” 。这上联写的是当时和尚自身的情景 , 晚上挑水回寺 , 两只水桶分别倒映着明光 , 视为“担回两轮明月“ , 景色写实 , 比拟生动 , 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上联 。
出联容易对联难 , 很多时候在出上联的时候就像是出考题一样 , 能否对上其中的“心思”才是对联的精髓所在 。
书生思考片刻 , 吟出了下联:“傍晚洗衣 , 弄碎一片彩霞” 。书生同样以写实景色的手法描写出傍晚河水中倒映着彩霞 , 在洗衣时激起河水涟漪 , 扰了水面的平静 , 显得彩霞纷乱 , 用“弄碎一片彩霞”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 惟妙惟肖的写实 , 与上联借位的景色描述相互呼应 , 堪称绝对 。
这副对子 ,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 “三更”与“傍晚”不是十分工整 , “三”是数词 , 下联通常也要用数词来对 ,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 “三更”是一个时间段的描述 , 所以下联的“傍晚”与之相对 , 也算是对仗的 。

[上联]上联:“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才子妙对下联,堪称绝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主要的是 , 上联与下联之间景色的写实非常形象逼真 , 前面我们讲过 , 对联的趣味性体现在“意境”上 , 写“意”才是对联的核心内容 , 如果只是表面上的对仗工整 , 没有内含则毫无趣味可言 , 而此联恰好体现了对联的高雅与娱乐兼顾所在 , 也正因为如此 , 此联才被流传至今 , 成为绝对之一 。小结:
我们都知道的是 , 对联是中华文明流传下来的文学精粹 , 是一种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 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历史的发展与文明分不开 , 也可以说是文明的进步才会促成社会的进步, 而文明最主要的构成则是文学与艺术 , 因此成就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底蕴 。
在网络文学发达的今天 , 对联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瑰宝 , 以其高雅的、一字一音的特殊构成 , 让很多年轻人望而怯步 , 当然也不乏精通音律的佼佼者存在 。
文明在进步 , 社会在发展 , 像对联这样的传统文化应该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中得到很好的传承 。网络方便性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 更提供了极多的拓宽知识的空间 。当我们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时 , 应该关注下已经被遗忘的历史与文学 。
其实对联也具有较高的娱乐性 , 对上一副好的对联 , 就像吃鸡赢了打游戏、打球赢了打比赛 , 会有一样酣畅淋漓的体验 。分页标题

[上联]上联:“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才子妙对下联,堪称绝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老祖宗说的话不假“书中自有黄金屋” , 只有多读书才能更好的丰富自已的知识 , 开拓自已的视野;只有从书中不断汲取“营养”充实自已 , 才能在人才济济的社交圈中脱颖而出 。
参考资料:《红楼梦》《唐伯虎点秋香》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