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当心理学家在说“人格”时,他们是在说什么? |《成为更好的自己》


_本文原题:当心理学家在说“人格”时 , 他们是在说什么? |《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 | 阿呆
你是否曾置身于孤立无援之境 , 面对困难时踌躇不前 , 进退维谷?
你是否曾面对心爱之人 , 心生欢喜 , 最后却因深入了解三观不合而分离?
你是否曾徘徊在人潮涌动的街头 , 对于复杂的人性百思不得其解?
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惑 , 我们需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去提升人生格局 , 不断地在学与思的过程中成长 , 完善自己的处事方式 , 从而成为更好地自己 。
而在“成为更好的自己”之前 , 我们应该 首先学会认识自己 , 了解自己的人格 。
人格给了我们人生舞台多样的演技 | 内在我与外在我

人格当心理学家在说“人格”时,他们是在说什么? |《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插图
“真相只有一个 , 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 , 减轻自己的罪恶 , 掩饰自己的过失 , 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 。 ”
——《罗生门》
在电影《罗生门》中 , 同一个事实 , 在强盗、武士、武士的妻子、樵夫的叙述中 , 却被演绎成了完全不同的版本 。 他们每个人都选择了带上“面具” , 从而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在险境中求生 。
“面具”一词的古希腊文 , 正是“人格”这个词的起源 。 我们的人格既有像面具一样的 外在行为表现特征 , 也有面具背后的 内在真实自我特征 。
人格是多样而复杂的 , 我们往往会依据环境而改变自身的行为 。 比如在有着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 , 人们会很小心地遵守社会等级 , 遇见年长的人使用尊称 。 而在个人主义文化的国家 , 比如欧美国家 , 人们很少会留意社会定位 , 很多学生甚至会直呼教师的名讳 。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 , 而依据角色去做出适应性行为 , 有助于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融入集体 。
但我有时候很讨厌那个“冷漠无情”的自己 | 阳光下必有阴影

人格当心理学家在说“人格”时,他们是在说什么? |《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插图
通往权力的道路 , 是由伪善和亡兵铺成的 。
——《纸牌屋》
在美剧《纸牌屋》中 , 的主人公Frank为了登上总统之位 , 将他人视为工具 , 随意操纵 。 当“工具人”采访人员Zoe逐渐摆脱他的控制时 , Frank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杀害 。
Frank具备典型的暗黑人格 , 即: 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 。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人看重权力、忽视道德 。 当他们为别人带来痛苦时 , 内心会充满邪恶的快感 。 自恋的人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 他们注重着装和仪表 , 在大型公共场合极具煽动性 。 精神病态的人行为冲动、冷漠残忍 。 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时 , 会失去理智 , 不计后果地伤害他人(详见: 迷人而又危险的反派角色 | 「夜幕森林」暗黑人格 ) 。
这些令人讨厌的暗黑人格也会 或多或少在我们自己身上出现:在亲密他人相处时会收不住自己的脾气、说话没有边界 , 有意无意地出现“道德绑架”等等……

人格当心理学家在说“人格”时,他们是在说什么? |《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插图
这些行为似乎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更突出了 , 因为 我们与他人的人际交往的周期在逐渐地缩短 , 比如我们走出校园后 , 以往的同学便逐渐成为了躺在微信里的一个名字 , 既然以后再不相见 , 有些人就学会了快速对他人施加影响力 , 从而短期内在环境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样做 。 有人会想:这些黑暗面能不能消失呢?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 阳光下必有阴影 。 2019年积极心理学家Kaufman等人针对人格黑三角又提出了光明人格三角 , 即:重视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道主义、认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的康德主义 , 以及相信人性本善的人性信任(详见: 身立阴影 , 面朝光明 | 人格中的光明三角和暗黑三角 ) 。 你看 , 自己是不是也有着这么光明的一面?分页标题
不完美的我 , 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乐观、坚韧、希望

人格当心理学家在说“人格”时,他们是在说什么? |《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插图
有些鸟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 , 他们的羽翼太耀眼 。
——《肖申克的救赎》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 , 含冤入狱的Andy在黑暗的监狱中并没有沉沦 , 而是通过乐观的态度、坚韧的品格 , 以及向往自由的希望重获了自由 。乐观、坚韧、希望是人生发展中重要的人格金三角 。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 这是古希腊哲人赫拉克特利的经典之句 。 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 乐观决定幸福人生 , 坚韧决定成功人生 , 希望决定有效人生 。
对于乐观 , 我们需要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去看待世界 , 靠自己去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的心态 , 而不是依赖他人 。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 困苦与磨难是人生常态 , 关键是如何化解困境 , 提高翻转人生的能力 。 同时 ,乐观的人善于将坏事情归为暂时的、特定的、外在的、可控的原因 。 例如 , 乐观的人会认为数学成绩没考好仅仅是一次失误(暂时的)、下次努力了就会成功(可控的) , 这就会为下次取得好成绩做铺垫 。
坚韧性是人格金三角当中能够决定成功人生的一个重要核心品质 。 我们需要有 “我可以”的信念 , 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这便会提高成功的概率 , 让你感觉事事顺心 。
希望是人类生活动力的源泉 , 它包括三个元素: 目标、方法与动机 。 目标的确立需要是有意义的、明确的、可达成的 。 接着需要制定实现目标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方案 , 并认真思考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 明确规划后 , 就需要有较强的执行力 , 让高动机推着我们去实现目标 。

人格当心理学家在说“人格”时,他们是在说什么? |《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插图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有一句著名的箴言 , “认识你自己” 。 我们通过学习人格有关的知识 , 去对自我有进行深刻地洞察 , 可以是对成就的全新体验 , 也可以是一个改变自己的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 , 让我们用批判的思维约束直觉、准确地判断审视情感、深层地理解替代误解 , 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最美人生画卷吧!
专栏君

人格当心理学家在说“人格”时,他们是在说什么? |《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插图
《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0讲》
篇幅宜人性: ★★★★★
趣味可读性: ★★★★
科学严谨性: ★★★★★
“我是谁”这个永恒的命题 , 从古至今困扰着无数的人们 。 咿呀学语中 , 我们知晓了自己的名字 , 在父母的引领下探索世界;打闹嬉戏时 , 我们结识了朋友 , 体味着友情带给我们的温暖和苦恼;青葱岁月里 , 我们懵懂地学会了思念 , 感受着爱情萌芽生长的悸动和喜悦 。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逐步走向社会 , 承担着更多的角色 , 面临着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
本书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 带领我们应用心理学的理论 , 由浅入深地剖析自我 , 深度挖掘那些隐藏在表象下的人格;在不断的反思中 , 更好地了解自我和他人 , 也为之后的人生探索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
赠书活动
你对自己的人格有过哪些思考?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吧 , 截至2020年5月20日(周三)中午12:00 , 留言点赞数前三名的读者 , 每位可以获赠由 华章心理提供的《 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0讲》一本 。
作者 | 阿呆
编辑 | 959
【人格当心理学家在说“人格”时,他们是在说什么? |《成为更好的自己》】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 ,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 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