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闲书舍打卡《何为良好生活》21-25


_本文原题:打卡《何为良好生活》21-25
第五章 知行关系
5-5-1
金句:王阳明有:未有知而不行者 , 知而不行 , 只是未知 。 一旦明白了道理 , 没有不行的 。 他又说:知者行之始 , 行者知之成 。 圣学只一个功夫 , 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
讨论主题:请伙伴分享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
回顾自己1-3 个人生小故事分享出来 , 相关副标题如下 ,
1. 《 》-知行合一才是真知
2. 《 》-知到深处便是行
3. 《 》-知而乐行方能远行
1. 知+ 行 = (真)知 ↓推出
行= (真)知 - 知
2. 知(深)↗= 行 ↓推出
行= 知(深)↗
3. 知+ (乐)行↗→→→(远)行↗
三个标题看起来都好难 , 我瞅了半天 , 不知道咋写 。 于是 , 我努力捋了捋(如上) 。 然而 , 我竟有了一个喜出望外的头绪:第3 题我可“略懂、略懂”呢!
正在琢磨如何分享这相关的故事时 , 我竟又有了喜出望外:我不再需要追忆素材 , 刚刚这捋顺的过程与结果 , 恰合第3 题的故事本身啊!至少 , 可以作为故事的前篇 。 不信?你看:
我虽不知欲写为何、如何涂写 , 然我知我行(坚持打卡) , 且乐行(认真共读) 。 虽茫茫然不知咋行 , 我且苦行演算一番...... 未求其效 , 竟成故事(找到题目 , 完成打卡——至少一半)!
真是:行走在途 , 知乎为先 , 而乐行试演 , 未觉可能 , 已近远行 。
好吧 , 我补充完成故事的另一半(后篇):
还是打卡 。
依着这样的打卡劲头儿 , 想一想——待到读完本书时 , 我们的打卡收获吧! : )

农闲书舍打卡《何为良好生活》21-25
本文插图
5-5-2
金句:知而不能行 , 只是知得浅 , 人为不善 , 只为不知 , 知之则至之 。 若会得时 , 只说一个知 , 已自有行在 , 只说一个行 , 已自有知在 。
讨论:分享一个你在生活中知行合一的故事吧 。
当我能意识到自己的心需要安于当下的时候 , 比如现在 , 我正在记忆中搜寻贴切故事而暂未可得 , 我知道自己离开正念又远了 , 我就让心思先离开“任务”一会儿 , 暂且收回来 , 就让自己放松一下下 , 去感受耳朵听到的蛙鸣、电脑的嗡响 , 感受身体、感受呼吸 ......
5-5-3
金句:说到实践之知 , 则唯当一个道理深深契入行动者的身心 , 才算真知 。
讨论:分享一个因为知得浅而未去做的故事 , 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影响?
今天打卡的相关内容 , 我还没来得及读书 , 真的是知得浅 。 然而我还是想继续完成打卡 , 因为我觉得今天的打卡题目是可以不借助于作者的智慧而凭经验完成呢 。 我就先把程序性的东东搞定 , 错落的阅读过程我会跟进 。
这是件知得浅而似乎也并非勉强做的事情 , 不扣题了 。
知得浅而未去做的事 , 想来真是太多了 , 各种各样 。 比如我感兴趣的一些业行 , 只是感兴趣 , 并未试做 。 只是 , 论这样的故事的影响 , 想来大抵都是一样的:因未做而未有相关经历罢了——既然我就在这里了 , 就是选择了当下我认为是最好的选择了 , 就是做了当下我认为是能做的了(也许是我愿做的或是该做的) , 哪怕有错落……
5-5-4
金句:心性探究把一个动机、一项行为、一种心理活动与其他动机、行为、心理活动横向联系起来加以探究 , 心理学探究则把一个动机、一项行为、一种心理活动与其他动机、行为、心理活动隔离开来 , 纵向地寻求一个动机等等背后的机制 。
讨论:谈谈您对未来心理学发展趋势的想法吧 。
李明老师提出来的心理学与哲学以及宗教相结合的视角 , 我很喜欢 。 我相信心理学的前景一定是与多学科有更多的交集 , 同时 , 也会更多地发展系统观、存在人本主义、后现代等思想 。 社会越是进步、科技越是发展 , 越是需要心理学有更多的对人性的关照 , 相应的 , 人们对心理学相关服务的需求也越多…… 分页标题
5-5-5
金句:威望在威望者身上 , 权利则在权力者所占的位置上 。 威望者凝聚传统 , 保障传统的自主性 , 而权力则瓦解传统 。
讨论:回忆一位你所在的领域一位有权威的人 , 他说过什么话或者做过什么事影响了你?具体带来什么影响?
这些天我补听某平台的几节督导示范课 , 只觉得堂堂精彩 。 若要按对各位督导师的喜欢程度来排个先后 , 我恐怕只能用“点一、点二、点老头”来胡乱决定了 。 然而 , 在我合计着下次从诸多的缺课中选找哪一位老师的课来补听时 , 我一下子就有答案了(也或许是由于相比之下我较为熟悉施师的缘故?不得知) 。 总之 , 就在那个瞬间 , 我意识到自己心中原来还是有个分别的:还是施师的督导最够味儿——虽然别的老师的督导课俺也稀罕得紧 。
我记起来N年前在施师的一堂网课结束前的例行互动中 , 我实实在在地说:我最早是喜欢曾…… , 后来又喜欢施……现在是喜欢王……了呢 。 施师的回复很诙谐 , 又含有理解的意思 , 这让我一下子把自责/内疚(我觉得自己真是朝三暮四呢)卸了下来 。
是呢 , 就是这样 , 如果真的要一个还在探索路上没有锚定方向的人停下来 , 恐怕是要憋出毛病来的 。
自此 , 我对他人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 而我的这部分进步 , 是有施师的回应方式做参照 , 也是相对自然、轻松地发生了的 。
摘抄:
§4 实践之知是通过行动者组织起来的 , 一个一个行动者就是实践之知的“系统” 。
§6 不存在与伦理生活相隔离的心理健康标准 。
§7 愈是发达的理论 , 离开我们对物事的直接经验愈远 。
实践不是从理论来的 , 实践者从传统和榜样那里领取指示 。
获得合理性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 惟明理才能更明慧地实践 。
§8 从前 , 除了读书做官 , 少年人青年人差不多都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成长 , 甚至学道理 , 也是从习礼开始 。 今天 , 从小学到大学 , 主要在课堂上授课学习 , 在数学这样的科目上多少行得通 , 但用滔滔不绝的说理来进行素质教育 , 只是自欺欺人 。
学习者总是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和自己的领悟水平来识认典范 。
“服从权威”不同于“臣服于权力” 。 臣服于权力完全意在取效【农闲书舍打卡《何为良好生活》21-25】 , 如果不服从权力也能获得同样的收益 , 没有人愿意服从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