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女本柔弱,为善则强:活跃在慈善事业中的宋朝女性

引言
慈善活动是指个人或群体、机构等 , 在社会上做出的扶危济困的关心、帮助他人的社会活动 。一般有政府和民间两种 。民间慈善活动更能贴近老百姓生活 , 体现老百姓的社会责任感 。慈善不仅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活动 , 在遥远的古代 , 慈善活动就无所不在了 , 最早可追溯到周朝 。尤其到了两宋时期 , 此时的慈善活动可以说是相当完善了 。
两宋时期的民间慈善活动相当活跃 , 不仅仅是因为宋朝时经济繁荣、流民众多 , 还因为在这样一个封建礼教发源点的时代 , 妇女在慈善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 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慈善事业』女本柔弱,为善则强:活跃在慈善事业中的宋朝女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宋代妇女何以"担当大任"
宋代民间慈善活动主体一般有宗教群体、士大夫群体、富室群体 , 最后一个就是妇女群体了 , 可见 , 宋代妇女的慈善活动是不可忽视的 。
佛道两教在两宋时代十分盛行 , 二者都推崇博爱 , 以及利他主义 , 倡导积德行善 , 对妇女产生很大影响 。另外 , 此时的儒家学派仍占统治地位 , 不论统治思想与前两者有何不同 , 但在"劝善"、 "仁爱"思想上是共通的 。此外佛教"男女平等"的观念 , 在一定程度上为妇女争取自由 , 获得一定权利提供了支持 。大部分参与慈善活动的妇女都是佛教的信徒 , 不仅希望为自己 , 也为家人积福积德 。, 也是深受"劝善"思想影响 。如有墓志记载 , 邵氏 , 好佛 , "救急难 , 济贫乏 , 竭力弗少靳 , 故死之曰 , 囊无余资" 。

『慈善事业』女本柔弱,为善则强:活跃在慈善事业中的宋朝女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对于经济来源 , 宋代妇女则有三个方面 , 第一个是自己的奁产 。宋代女方嫁妆一般都是十分丰厚的 , 而女方对奁产可以说是有绝对的所有权 , 这是他们做慈善活动的主要经济来源 。第二个是继承财产权 , 宋朝家产的继承不仅仅是局限于诸子均分 , 规定妇女拥有一定的财产继承权 , 是受法律保护的 。第三就是家庭收入以及有些民间妇女迫于生计会从事社会生产劳动 , 获得经济来源 。宋代妇女这些拥有支配权的资金成为她们在从事慈善活动的重要资本 。如《范太史集》载 , "族人之贫者 , 出奁具以赒其急" 。
此外 , 当时众多宋人也认为女性天生温柔心软是参与慈善活动的一方面 。不过未免有些许片面 。宋代妇女受家庭教育影响 , 一直秉持要具有妇德、礼数 。以善为德 , 这是她们许多人从事慈善活动的一个美好动因 。二、宋代妇女如何“异军突起”
【『慈善事业』女本柔弱,为善则强:活跃在慈善事业中的宋朝女性】宋代妇女参与慈善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 具体有赈灾救荒、助婚济丧、公益事业等等 。宋代由于当时三朝鼎立的特殊性 , 故战乱频仍 , 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再加上当时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相当密 , 两宋319年间 , 见记载的据统计就有1219次 。光此两者的共同作用 , 就产生了大量的流民灾民 。而政府救济因赈灾条件、人为等各种原因 , 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 , 民间的赈灾活动就频繁起来 。
宋代妇女常通过助夫劝子的方式来进行赈灾救荒的慈善活动 。如姚勉《雪坡集》中记录的谭氏 , 年景不好 , "必劝其夫下价发廪以济饥",被称为贤妇人 。还有袁甫为徐氏撰写的墓志中道 , 在灾荒中担心米价上涨而"劝分平糴 , 邻境翔踴 , 邑己半直" 。这种方式一来可以避免自己"抛头露面" , 是一种间接方式 , 二来也为自己的夫婿儿子博得了好名声 。当然 , 也有许多是单独进行救济的 , 她们会施粥施饭 , 赠与财物衣物等 。如有墓志载 , 孔氏 , 逢"东土饥荒 , 孔氏发家粮以赈 , 邑里得活者甚众 , 生子皆以孔为名" 。以及刘氏 , 一遇"岁大侵谷贵 , 必痛下其估 , 寒者衣 。疢者药" 。这其中就有很多是直接参与了 。分页标题

『慈善事业』女本柔弱,为善则强:活跃在慈善事业中的宋朝女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代时虽然经济发达 ,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 但是贫富差距大 。对于很多穷困老百姓来说 , 日子仍旧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 , 更遑论为子女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了 。所以会有很多人难以嫁娶 , 或者误了吉时 。于是一些宋代妇女就站了出来 , 为这些小儿女完成婚嫁大事 。对内有为族内人周济的 , 以维持宗族稳定 , 如永嘉鲍氏 , "平居于财无爱吝 , 以资奁嫁族中女数人" 。对外则是社会上不相干的人群了 , 如范高平妻子王氏 , 范高平家财较多 , 王氏却从来不吝啬钱财 , 而是常常拿出周济他人 , 据记载 , 有洛阳一女子被卖 , "夫人闻之 , 急推金帛以赎之 , 为具衣衾资装以嫁之" 。可以说是"送佛送到西"了 。

『慈善事业』女本柔弱,为善则强:活跃在慈善事业中的宋朝女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还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 , 所以对于丧葬方面人们更加讲究体面了 , 但穷苦人家对这一比丧葬费用大多还是吃不消的 。一般宗族和乡里都会进行资助 , 妇女更不会袖手旁观 。如唐氏 , "闻人疾苦 , 恻隐而覆护之 , 若邻里有丧 , 亦为挥涕 , 艰于送死者 , 出财以周其急" 。宋代妇女对贫苦者助婚济丧 , 一方面是她们的悲悯之心 , 也是行善积德的一种方式 , 另一方面则是对族人的救助 , 来维护家族长期生存 。这些为当时的文人大肆赞扬 , 常刻于墓志铭中 。
另外 , 宋代妇女对社会上公共事业的贡献也颇值得一提 。前文提到提到 , 宋代妇女在宗教文化影响下 , 一直被"劝善" , 尤其是深受佛教文化熏陶 , 故常往寺庙拜佛烧香 , 自然其间不乏对僧人寺庙等进行捐赠救济 , 如庙宇修葺 , 建塔造像等 。而这些佛教慈善活动她们一般都会长期坚持 , 甚至终生资助 。如一王氏 , 自幼便爱佛法 , 信仰佛教 , 故"廪恤贫乏 , 供施佛僧 , 捐弃金缯 , 殆无虚月" 。
不仅僧寺 , 修桥补路宋代妇女也不在话下 。最有名的是福建的木兰陂 , 《重刊新化府志》载 , 治平元年 , 钱四娘"捐金九掇大如斗" , 于将军岩前筑坝拦阻木兰溪水成陂 。宋代妇女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

『慈善事业』女本柔弱,为善则强:活跃在慈善事业中的宋朝女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两宋妇女对宋代慈善事业的贡献远不止于此 , 她们的形式多种多样 , 人群多种多样 , 种类更是多种多样 。只要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 大多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 。灾荒年代下的赈饥救荒 , 和平年代的济危救困 , 弱势群体的慈幼恤孤 , 特殊群体的周济婚丧嫁娶、病弱体虚 , 以及博爱社会的公益事业 。是宋代慈善活动的一朵新秀和主体力量 。在慈善活动得以长足发展的宋代 , 从而“异军突起” 。三、宋代妇女何以流芳后世
由于宋代妇女由于受封建礼教束缚较深 , 相比唐朝时妇女们"朝踏南郊 , 暮游灯市"的自在生活 , 她们规行矩步 , 就怕行差踏错、抛头露面 。可是自由的吸引力是不容小觑的 , 而且慈善活动无论站在那一层面都很难落人口实 , 引人诟病 。而且妇女一般是作为男子的附庸 , 是弱势群体 。从她们助夫劝子就可以看出 , 女性地位还是很低的 , 大多只能紧紧依附男性 , 通过男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好在士大夫们对此是支持鼓励的 , 不仅伸出援手 , 而且还促使妇女更积极地投入到慈善活动中去 。可以说进行慈善活动是宋代妇女接触外界的唯一正大光明的途径 。

『慈善事业』女本柔弱,为善则强:活跃在慈善事业中的宋朝女性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通过家族内部的慈善活动 , 维系了家庭稳定的同时也得到家族内部的认可 , 使自己的家庭地位得到提高 , 有些即使还是处于从属位置 , 但话语权和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社会的慈善活动中解救他人的同时也抬高了自己 , 如《节妇夫人吴氏墓碣铭》说到吴氏兴修水利以及以焚烧纸券的方式来救助还不起贷款的村民的事例 , 最终扬名于朝廷 , 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由此 , 妇女们的家庭地位、社会声望得到提高 , 与社会的联系也紧密起来 , 自己的爱心和价值也得到了实现 。
两宋时期在历史上广泛被认为是慈善活动发展到成熟的重要阶段 , 这一时间慈善事业发展迅速 , 不仅受儒家"仁政"的影响 , 也是宋代灾民众多的影响 。还有的就是宋代妇女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所推动的 。妇女参与使得获得救助的人变得更多 , 慈善事业的主体也更强大 , 强有力的推动了宋代慈善活动的发展 。另外由于女性的特殊性 , 她能帮助到更多常为官府和男性所忽略的群体 , 如待嫁女子 , 待哺幼子等 , 从而大大丰富了慈善活动的内容 , 造就了宋代发达的慈善事业 。

『慈善事业』女本柔弱,为善则强:活跃在慈善事业中的宋朝女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结语
宋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后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方便了后世明清的借鉴和继承 。这其中 , 宋代妇女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宋代妇女的慈善活动一般认为是先从家族开始 , 由内而外救济他人 , 她们没有固定的制度或要求 , 大多是个人行为或自己组织号召 。受宗教文化影响 , 仁爱之心大盛 , 常常是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正是这些特点 , 使得宋代妇女的慈善活动与众不同 , 乃至整个宋代的民间慈善活动都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
作为严格封建礼教下的宋代妇女 , 她们能在仅有的条件下大力进行慈善活动 , 不单单是对受困者的同理心 , 不单单是宗教"劝善"思想的指引 , 更不单单是想要证明自己 , 而是一种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使宋代妇女不仅为时人所赞扬 , 更为后世人所称道 。可以说撑起民间慈善事业的一片天也不为过 , 对于研究宋代民间慈善活动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
参考文献:
《宋史》
《宋史翼》
《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