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得了甲亢怎么办?这3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正确治疗很关键,别大意


作者:单忠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甲亢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 是由一些原因引起甲状腺功能过度活跃 , 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到血液中 , 导致机体代谢功能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 , 影响到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的综合征 。
病因以 Graves 病最为常见 , 约占所有甲亢的 85%[1][2] 。
那么 , 一旦得了甲亢 , 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 , 我们共同来聊一聊治疗的那些事儿 。
一、一表看透:三种疗法优缺点“大比拼”
目前 , 针对甲亢的治疗方法有三种: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 , ATD)治疗、放射性碘(131I)治疗和手术治疗 。
其中 , 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 , 而131I和手术则是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来起到治疗效果 。
当然 , 这三种疗法各有优缺点 , 具体我们先来看张表(表1) 。
表1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131I治疗和甲状腺手术治疗单纯甲亢的对比[3][4][5]

甲亢得了甲亢怎么办?这3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正确治疗很关键,别大意
本文插图
二、抗甲状腺药物——无创伤、可调整 , 但复发率高 , 不良反应“繁而多”
在我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 , ATD 是甲亢首选的治疗方案 , 常用药物有硫脲类和咪唑类 , 代表药物分别为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1] , 其中甲巯咪唑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 而妊娠妇女更倾向于丙硫氧嘧啶 , 因为胎盘透过率更低 。
治疗甲亢时 , 除了使用这些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药物以外 , 患者有时候还需要 β 受体阻滞剂来控制心慌、心跳快等症状 。
1、主要优点
治疗安全 , 方便调节 , 即虽然会抑制甲状腺功能 , 但其作用可逆 , 不会造成永久性甲减 。
2、适用人群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人群 , 包括妊娠妇女、20 岁以下甲亢患者、老年体弱、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 治疗过程不会加重 Graves 眼病(即大家所说的“甲亢突眼”) 。
3、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主要缺点 , 除了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约 50%)外 , 还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
白细胞减少:抗甲状腺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 发生率是 5%;
中性粒细胞缺乏:是严重的白细胞减少 , 发生率为 0.1%~0.5%[2] 。
发生的时间:多数患者发生在抗甲状腺药物最初治疗的 2~3 个月内 , 或者再次用药的 1~2 个月内;但也可以在服药的任何时间发生 。
患者会有如下表现:
粒细胞缺乏时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 , 严重者会出现败血症 , 病死率较高 。
应对方式:
当白细胞减少 , 但中性粒细胞下降不太严重(> 1.5×109个/L)时 , 通常不需要停药 , 只需要减少药物剂量 , 再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升白细胞的药物即可 。
若发生中粒细胞缺乏 , 应当立即停药 。
定期监测:在治疗的第1个月内 , 应该每周复查一次血常规 , 随后根据病情调酌情延长间隔(例如 3 个月或半年一次);

甲亢得了甲亢怎么办?这3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正确治疗很关键,别大意
本文插图
4、不良反应:重度肝损伤
重度肝损伤的发生率为 0.1%~0.2% , 患者会表现为乏力、黄疸、食欲下降等 , 但症状有时不明显 , 需要检查肝功能 , 检查会发现转氨酶显著上升[2] 。
应对方式:
治疗前检测肝功能基础值 , 治疗过程进行监测;治疗的第1个月内 , 应该每周复查一次肝功 , 之后 , 根据病情调酌情延长间隔(例如 3 个月或半年一次);
一旦怀疑重度肝损伤 , 请立即停药就诊 。
5、不良反应:皮疹
皮疹发生率约为 5% 。分页标题
【甲亢得了甲亢怎么办?这3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正确治疗很关键,别大意】轻度皮疹:使用抗组胺药物多可纠正;
皮疹严重:应立即停药就诊 , 以免发生剥脱性皮炎[2];
还可能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 , 患者此时可能出现皮肤溃疡、皮疹、关节或肌肉疼痛 , 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狼疮样综合征 , 此时血液检测狼疮标记物可为阳性 。 这些情况均可在停药后缓解[6] 。
三、治疗——治愈率高、简单经济 , 但甲减“绵延”而生
1、优点
简单经济 , 治愈率可达 85% , 复发率小于 1%[1] 。
适用人群和情况较多 , 请咨询医生 , 但需注意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
2、不良反应:放射性甲状腺炎
通常在治疗后 7~10 天发生 , 这是因为被破坏的甲状腺细胞释放甲状腺激素入血 , 造成一过性甲状腺毒症 , 此时患者会表现为甲亢 , 但是这只是治疗后“临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 大多数在一定时间(4~6 周)内即可消退 。
如果甲亢症状严重 , 请就诊 , 医生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 , 缓解甲状腺炎造成的疼痛 , 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缓解心悸等症状 。
3、不良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
甲减会在131I治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 。 治疗后 10 年 , 甲减的发生率会达到 40%~70%[3] , 这也是目前患者对131I治疗最主要的担忧 。
因此 , 131I治疗后应定期(每 4 周或遵医嘱)监测甲状腺功能 , 及时发现甲减 。 一旦发生甲减也不用惊慌 , 可以服用左甲状腺素(LT4)治疗 。
4、不良反应:加重甲状腺相关眼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 , 即 Graves 眼病 , 又称为甲亢“突眼” 。
对于已经存在活动性眼病的患者 , 不宜进行131I治疗 , 如果有必要进行131I治疗 , 应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眼病加重 。
另外 , 治疗后如果出现甲状腺相关眼病加重 , 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

甲亢得了甲亢怎么办?这3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正确治疗很关键,别大意
本文插图
四、手术——“十人九愈” , 但可能“永久”甲减
1、优点
治愈率高!
手术治疗对甲亢的治愈率为 95% , 复发率为 0.6%~9.8%[1] 。
当患者无法坚持药物治疗或治疗无效 , 或怀疑恶性结节等情况下 , 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 具体适用情况请咨询医生 。
2、不良反应: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永久性甲减
发生概率: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是常见的并发症 ,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生 , 发生率一般为 2%~10% , 永久性甲减较为少见 。
甲状旁腺损伤和喉返神经损伤:大部分是暂时性 , 会在术后一段时间恢复 。 小部分是永久性的 。
永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需要终生给予补钙等对症治疗 , 必要时需要补充甲状旁腺激素 , 但患者可以正常生活 。 喉返神经损伤比较棘手 , 很难恢复 。
甲减:一旦发生就是永久性的 。 如果发生 , 需要终生治疗 , 口服左甲状腺素(LT4) , 同时监测甲状腺功能 , 但患者可以正常生活 。
五、治疗总体建议
对第一次发现甲亢、初次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 , 医生会先系统评估总体情况 , 包括甲状腺肿大程度、造血系统与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亢进程度、是否有正在活动期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是否正在妊娠/哺乳、近期有没有妊娠打算等 。
在此基础上 , 医生推荐适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 。 患者需要了解各治疗方案的利弊 , 根据自己的接受度 , 与医生探讨 , 选择对自己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
一般情况下 , 如果没有特殊禁忌情况 , 医生会推荐抗甲状腺药物作为“新得”甲亢患者的初次治疗的第一选择 , 或者推荐更加个体化的、低剂量的131I治疗[1] 。分页标题
这些选择相对保守 , 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留甲状腺功能 , 避免治疗后发生甲减 , 但在这点上美国则更倾向于选择131I治疗[4] 。
但是 , 如果存在不适合用药的情况 , 患者则需当机立断 , 及时选择131I治疗或手术来控制甲亢 。
共同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刘婷婷医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10): 876-882.
[2]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内科学(第9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3: 33(2): 83-95.
[4]Cooper DS.Antithyroid drugs[J].New Engl J Med, 2005, 352(9): 905-917.
[5]T?rring O, Tallstedt L, Wallin G, et al.Graves' hyperthyroidism: treatment with antithyroid drugs, surgery, or radioiodine--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Thyroid Study Group[J].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6, 81(8): 2986-93.
[6]Sera N, Ashizawa K, Ando T, et al.Treatment with propylthiouracil is associated with appearance of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in some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J].Thyroid, 2000, 10(7): 595-9.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 , 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 , 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 , 仅供参考 。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 , 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 , 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