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皇帝托孤的重臣,前来探望病重的皇上,探病结束却被皇帝赐死

贞观十九年(645年)十二月 , 唐太宗远征高丽回国 , 途经定州时 , 因为旅途劳顿加上战事不顺心情不好 , 突然染上毒疮 , 病情十分危急 。被委以辅佐太子兼监国重任的刘洎和马周赶来看望 , 出来时正碰到褚遂良也来探病 , 刘洎一见褚遂良就哭了起来 , 说:“圣上的身体真让人担忧啊!”忧心皇帝的健康 , 这话说得没多大毛病 。不过在太宗康复后 , 褚遂良向他汇报时 , 这话却变成了:“刘洎说国家的大事没什么可担忧的 , 只要像伊尹、霍光那样辅助幼主就可以了 , 大臣有不同意的 , 全部杀掉 , 自然就搞定了 。”太宗一听就生气了 , 召刘洎前来解释 。刘洎自然百般辩解 , 马周也为其作证 , 可太宗偏偏不信 , 下诏将刘洎赐死 。

『』他是皇帝托孤的重臣,前来探望病重的皇上,探病结束却被皇帝赐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太宗为什么就相信褚遂良呢?原来在这之前有一个小插曲 。太宗出征辽东前 , 曾特意叮嘱刘洎:“我现在远征 , 让你辅佐太子 , 这是关系社稷安危的大事 , 非常重要 , 你一定要理解我说这些话的意思 。”刘洎有些开玩笑似的回答:“希望陛下不要担忧 , 后方的大臣有罪的 , 我会及时把他们杀掉的!”太宗听了 , 很是不快 , 严肃地对他说:“你的性格怪癖又太刚直 , 恐怕在这上面要吃大亏 , 你一定要谨慎!”
因此 , 太宗认为:当着自己的面 , 刘洎都说出过诛杀大臣的话 , 背后还有什么事他不敢做呢?
刘洎是荆州江陵人 , 出身寒门 , 凭借才华和努力 , 才出人头地 , 官至尚书右丞 。这让刘洎觉得除了自己 , 没有谁是值得感谢的 , 因为这都是自己奋斗的结果 。刘洎在官场素来说话底气十足 , 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说 , 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 。

『』他是皇帝托孤的重臣,前来探望病重的皇上,探病结束却被皇帝赐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太宗早年励精图治 , 以善于纳谏著称 , 留下了许多佳话 , 可皇帝当久了 , 架子也越来越大 , 敢说不是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耳根太清净了 , 太宗也觉得不太正常 , 就对群臣说 , 你们要敢提意见 , 不要有所顾虑 。长孙无忌等都打哈哈:“陛下圣化致太平 , 臣等不见其失 。”唯独刘洎站出来说道:“近来有人上书 , 陛下觉着不称您的心意 , 就当面诘难 , 致使上书人惭愧地退下 , 这恐怕不是褒奖进言的行为吧 。”太宗已经很久没听到这样的话了 , 虽然觉得有些别扭 , 但还是诚恳地表示 , 一定会改掉这个坏毛病 。
刘洎因此得到太宗的重用 , 这让他行事处世的风格越发高调起来 。有一次 , 太宗在玄武门宴请三品以上的官员 , 君臣同乐 , 酒喝得很痛快 。乘着酒兴 , 太宗当众一展书法 , 挥笔而作拿手的飞白字 , 并且表示要把这幅书法作品赏赐给大家 。大臣们纷纷跑到太宗面前争抢 。刘洎见状 , 挤过人群 , 直接爬到御座上 , 按住太宗的手 , 把作品抢了过来 。大臣们傻了眼 , 纷纷惋惜 , 可继而他们又立刻醒悟过来 , 大叫:“刘洎登上了龙椅 , 罪当处死!”刘洎的行为确实够得上“大不敬”的罪名了 , 只是当时太宗心情好 , 用一句玩笑将此事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 不过在他的心里 , 还是留下了一丝阴影 。

『』他是皇帝托孤的重臣,前来探望病重的皇上,探病结束却被皇帝赐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洎在监狱里 , 似乎有所悔悟 , 想对皇帝解释几句 , 就向宪司索要笔墨 。但宪司没敢给他 , 刘洎因此遗憾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 。太宗对于刘洎的死也很纠结 , 最后把怒火都发到了宪司身上 , 将他严厉治罪了事 。然而斯人已逝 , 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分页标题
【『』他是皇帝托孤的重臣,前来探望病重的皇上,探病结束却被皇帝赐死】刘洎之死固然有点儿冤枉 , 然而他自己就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吗?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中 , 当一个人走到成功的高处 , 就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 此时最明智的做法 , 不是炫耀自己的成功 , 把自己摆上红红的靶心 , 而是要放下身段 , 低处做人 , 低调做事 , 否则就难免会留下刘洎式的千古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