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_本文原题:“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艺术治疗(art therapy)又称为艺术心理治疗(art psychotherapy) , 为心理治疗的形式之一 , 是以表现性艺术 , 如音乐、舞蹈、戏剧、诗词和视觉艺术等为媒介来完成心理诊断及治疗之科学 , 主要横跨艺术和心理两大领域 。 “在艺术治疗的关系中 , 个案透过艺术媒介使意象得以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 , 能通过创作释放不安的情绪 , 澄清旧有经验 , 将观念具体化 , 传达心理需求 。 该意象的表达 , 反映与统合了个案的发展、能力、兴趣、人格、观念与内心的情感状态 。 ”(马美容 , 王晶洋:《心理学视角下的艺术治疗》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2年第12期 。 )
正因为艺术治疗的关系中 , 个案透过艺术媒介使心象得以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 , 所以我的理解是:在艺术治疗中 , 绘画为主是被默认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 它跟音乐治疗 , 舞动治疗 , 戏剧治疗归类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范畴里 。
那么 , 为什么不直接将艺术治疗叫做绘画治疗呢?
这是因为在艺术治疗中 , 咨询师用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 让来访者通过非口语的表达及艺术创作的经验 , 去探索个人的问题及潜能 , 从而使来访者提高自尊心 , 进行内心力量建设 , 并提高跟外界相处的技能 。 所以 , 艺术治疗的重点在于非语言的媒介 。
而非语言的媒介不仅包括绘画 , 还包括利用黏土与橡皮泥创作 , 以及编织和一些计算机和交互媒体 。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作业中所说的艺术治疗 , 我阐述的是绘画治疗(painting therapy) 。 最近一段时间 , 我接待了不少儿童来访者 , 除了运用沙盘游戏外 , 我逐渐也运用绘画技术进行工作 。 许多儿童都向我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声音 , 这就是:“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 。
一般而言 , 一个人的情感埋藏越深 , 则离其意识越远 , 寻找相应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的可能性就越低 。 然而 , 情感的困扰却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 如将其赋予可见的形式 。 当然 , 这种可见的形式就是非语言沟通 。
绘画中的非语言沟通 , 我所理解的是:这种沟通可以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 , 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 , 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 。 这种非语言的沟通 , 在在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 , 不知不觉中就会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所产生的;在这种非语言的沟通中 , 有时也可以将早期记忆中被隐藏或被压抑的内容更快地释放出来 , 并且开始重建过去 。 因此 , 绘画中非语言沟通所传递的信息远比语言丰富 , 表现力更强 。 而且 , 在绘画的非语言沟通过程中 , 个体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 , 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 ,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 这样一来 , 就会为治疗师提供足够多的信息 , 来为来访者进行分析和治疗 。
艺术表达中的非语言沟通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人类全部的信息表达=7%语言+38%声音+55%身体语言 。 也就是说 ,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 , 55%的信息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 , 比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38%的内容由非语言内容的声调表达 , 只有7%的内容是用语言说出的 。 由此可见 , 非语言沟通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
所谓非言语沟通就是指通过非言论、文字、符号、的形式进行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 。 这种沟通方式包括:人类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符号标志、色彩、绘画、音乐、网络、舞蹈、图象和装饰等等 , 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 。
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交流、学习中 , 往往会发现 , 在某些时候 , 非言语沟通这种交流方式是可以起到普通语言文字所无法达到效果、作用 。 一个人的动作、表情、语调、眼神等都可以起到说话或是传情达意的目的 , 所以说 , 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及文字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一种补充形式 , 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方式 , 更是人类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 。分页标题
一般认为 , 沟通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 , 即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 通俗的讲 , 就是“说什么”和“怎么说” 。 有时候 , 人们感觉到想要表达某人意愿的时候 , 这时“怎么说”甚至比“说什么”更显得尤为重要 。 当然 , 这里所指的“怎么说”并非是一般人所理解为怎么去组织语言或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等问题 , 但一定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语言行为的搭配和补充 。 同样的 , 在听到对方对自己提出意见或是和自己相关的信息时 , 人们不仅要注意对方“说什么” , 更要注意对方是怎么表达 , 怎么说的 , 有些人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注意字里的含义 , 而在实际交往中却忽视了对非言语沟通的理解和研究 , 这样是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沟通者 。
艺术表达其实包含“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 。 有一本书叫做《“我”会讲话——涂鸦打开宝宝心灵之窗》 , 说的是孩子有时虽不能通过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已 , 但可以用笔将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画下来 , 在看似抽象的图形和线条背后是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 没嘴巴的小人、黑色的太阳、拥挤的街道、杂乱无章的彩色线条各式各样的奇怪图案呈现在孩子们的涂鸦中 。
据悉 , 在孩子的画作中 , 大约有九成显示出家庭存在亲子沟通不足问题 , 有六成存在负面意象 。 家长们不由惊呼:“原来我们对孩子了解得这么少”事情就是这么让入遗憾 , 最爱他们的人近在咫尺 , 却不见得了解、理解他们 。 因为成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设定做出判断 , 而孩子却执着于真相的还原 。
无疑 , 艺术表达中的绘画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途径:绘画治疗是以绘画作为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中介物来进行治疗 , 这里的绘画 , 可以是绘画作品、可以是绘画过程、可以是对绘画作品的描述 。
在绘画的表达过程中 , 更多人关注的是绘画的过程和绘画者对绘画作品意义的解读 。 而我常常也会这样的 , 或者我和以弗洛伊德、荣格的心理学家觉得绘画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媒介 , 通过绘画探讨那些过去发生在作画者身上的人生故事 , 走向了分析取向的道路 。 当然 , 弗洛伊德的绘画分析是精神分析 , 而荣格的绘画分析是心理分析 。
有另外一些人 , 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变好的潜能 。 因而在绘画心理分析的过程当中更愿意给别人营造一个有利于对方自我表达的氛围 , 让作画者自己去欣赏自己的作品 。 通过这个过程 , 作画者学会用新角度看待自身和外部世界 , 从而实现持久的改变 , 逐步的接纳自我 , 最终达到自我整合 。 如果你觉得这段话挺有道理的 , 那也愿意这样 , 那么你和这类心理专家一样 , 采用的是人本主义的观点 。
当然从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 , 更多的人认为采用恰当的艺术心理教育 , 对存在认知行为或情绪障碍的人提供治疗 , 帮助其症状得以改善 , 主要用于处理情绪紊乱 , 核心是发育迟滞的儿童青少年等 。
不同的绘画心理的取向 , 在实际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模式 , 有的人更注重分析、有的人更注重陪伴、有的人更注重改变 。 但无论是那一种取向 , 绘画中的非语言的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 。
非语言沟通疗效的产生
我有一个来访者小曦 , 今年初二 。 她有一个焦虑的妈妈和一个沉默的爸爸 , 还有一个三岁的弟弟 。 她的问题是不能专心上课和做作业 , 尤其是做作业和考试 , 总是题目都没看完就做题 。 做作业时家长一不盯着她就玩或发呆 , 还时常啃指甲 , 导致手指有时流血 。 她来我这里做了8次沙盘游戏 , 尽管妈妈说她上课专心了 。 妈妈外出了一段时间 , 回来发现女儿“写了很多张试卷 , 字迹都比以前的要工整很多 , 所以我狠狠地表扬了她” 。 然而 , 我总感到 , 小曦在沙盘游戏工作中进展并不是很大 。
原因是1、沙盘游戏仍然分区 , 区与区之间关联度不大;2、每区都有一个无趣而冗长的故事;3、每次沙盘游戏都是很快做完 , 做完后分享环节中她都在防御情感的呈现 。 4、力图对每区的每个故事都作理智化及合理化处理 。分页标题

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本文插图
小曦的初始沙盘游戏

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本文插图
第8次沙盘游戏
这幅画树的位置靠左 , 表明受过去的经验和女性长辈的影响 , 在被动的一面;感性 , 审美能力强 。 树木大小适中 , 自我能量足 。 树冠大小适中 , 表达了自信、热情的一面;也有虚荣心过重的一面 。 树干较粗 , 表达了生命力强 , 行动积极的一面;树干有伤疤 , 表达从小到现在 , 都有受到较大事件的创伤 。 树根以纸张边缘为地平线 , 表明没安全感 , 而且专注力不够 , 不注重细节 。
当然 , 以上的分析仅仅是来自咨询师的 , 咨询师并没过多地与小曦交流这些分析 , 只是问她 , 画画的感觉好吗?她说很喜欢 。 问她树干为什么以纸张边缘为地平线 , 她说不清楚 。 问她树干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伤疤 , 她说这说明这棵树很老成 。 问她还有什么说的 , 她说 , 树中间位置是一个气球 , 一只更小的小鸟盯住气球 , 想咬断栓住气球的线 。 线断了 , 气球就会飞起来 , 这只更小的小鸟就会跟着气球一起飘荡 , 很自由、很舒服的飞的感觉 。
至于另一只稍大一点的小鸟 , 盯着左边的一条虫子 , 准备飞过去饱餐一顿 。 咨询师猜想她将那只更小的小鸟比作自己 , 将那只稍大的小鸟比作3岁的弟弟 。 显然 , 弟弟得到更多的照顾 , 她心里是不平衡的 。 所以 , 她将自己比作更小的小鸟 , 并幻想自己会随着气球离开 , 去到一个更好美好的地方 。
咨询师并没将自己的猜想说出来 , 只是让她再看看自己的画 , 问她有什么感觉 。 神奇的是 , 她看了一会 , 说不知为什么 , 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 咨询师有点感动:这可是自从咨询以来 , 她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感 。
第9次咨询 , 小曦主动要求画画 。 在咨询师的建议下 , 她画了一个女孩 。
从画上看出:画的是正面 , 表达与外界交流的态度 , 希望别人了解自己 。 头部占整个身体比例过大 , 头发有发型设计 , 代表有自恋情结 。 大眼睛 , 敏感 , 用感性的方式了解世界;画有睫毛 , 重视外表 。 耳朵缺失 , 很少能倾听别人的意见 。 鼻子简单 , 缺少主见及精力 。 嘴巴模糊 , 是缺乏主见的表现 。 小肩膀 , 无法承受压力 。 手很小 , 在行动力上缺乏自信 。 腿部过细和过小的脚 , 服饰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 。 服饰 , 中心位置有一朵花 , 表达了重视仪表 , 自我欣赏 。
整幅画让人感到怪异的是眼睛 。 给人一种白眼或空洞、恐怖的感觉 。 小曦讲 , 这双眼睛是让人挖空了 , 再找粘性材料填回去才做出来的 。 在这双眼中 , 咨询师感受到了小曦那来自深层的童年的创伤 , 这是与视觉有关的 , 不知是她真的看到或是在梦中梦到了什么 , 但一定是她所不想面对、不想看到的 。 而嘴上挂着的笑容 , 似乎是无奈的笑或假笑 。

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本文插图
随后 , 在咨询师的建议下 , 小曦画了一张有关房子的画 。

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本文插图
神经生理学家Sperry 的裂脑实验证实 ,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 , 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 , 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 , 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集合——空间鉴别能力 。 这表明音乐、绘画、情绪等心理机能同属右半球所掌控 。
显然 , 小曦在做沙盘游戏时会使用并激活右半球的功能 , 然而 , 由于右半球激活所带来的情感、情绪记忆是创伤性的 , 这并不能让小曦感到好受 。 于是 , 她动用了左半球的思维功能 , 用理智化和合理化进行防御 , 力图使难受的情感、情绪记忆处于可控范围 。 于是 , 她就编造了那些无趣而冗长的故事 , 让沙盘游戏工作处于受阻状态 。分页标题
正当我感到困惑和无奈时 , 由于沙盘游戏很快就做完了 , 我于是建议小曦画一棵树 。 小曦爽快地答应了 , 随后她画了一棵树 。

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本文插图
房子的位置、视角和大小适中 。 简化房子 , 注重实用性 , 功利 , 缺乏想象力 。 屋顶上没烟囱 , 家庭关系冷漠 。 屋顶作为两间房间 , 注重实用性 , 功利 。 轮廓线粗而有力 , 表明重视规则 , 稳重 。 房子没门窗 , 表明心理退缩 , 不愿直面现实或问题;认为环境与他人对自身有威胁 。 房子采用透视性画法 , 表明心理年龄偏小 。 房子强调了阳台以及阳台的晾晒衣架 , 折射了自卑的心理 。
就房子 , 咨询师问她有什么可以讲的 , 她说二楼的电梯可以由卧室上三楼客厅的 。 三楼客厅一般没客人用 , 只有爸爸使用 。 爸爸不在时 , 三楼客厅会时不时发出古怪的声音 , 很恐怖 , 小孩一般都不敢上去的 。
最后 , 小曦画了一幅张房、树、人的画 , 她自己将画命名为《幻想》 。

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本文插图
这幅画 , 树林的树是轻描淡写的 , 表达了缺乏自信 , 比较敏感;为人处世随和、谦虚;喜欢空想 , 缺乏行动力 , 不假思索 , 信口开河 。 此外 , 画树不画地面线 , 表达了注意整体而忽视局部 , 漫不经心的态度 。 象征着处于漂流的状况;没有主见、没有立场的态度 。
人物还是一个女孩 , 只是由先前过肩的长发变成短发 , 更加注重男性化 。 而且 , 把耳朵画到头发里 , 表达了在乎别人评价的一面 。 怪异的仍是眼睛 , 这次小曦讲 , 这双眼睛是让人挖空了 , 再找布料填回去 , 外面缝上线 , 线的形状是X 。 而嘴上挂着的笑容 , 仍然是无奈的笑或假笑 。
在女孩想象中房子和树和先前画的并没什么不同 , 只是想象中房子和树中间隔着一条小河 , 河的两边有鹅卵石小道 , 河上面横跨一条桥 。
小曦和咨询师分享这幅画的心得:一个女孩来到一片黑森林 , 很害怕也很慌张 。 尽管手里拿着一位巫婆给她的法器 , 所说这个法器可以打败一切妖魔鬼怪 , 但由于她从未使用过 , 所以心里还是特别害怕 。 但是 , 由于女孩的眼睛是让人挖空了 , 再找布料填回去 , 外面缝上线 , 线的形状是X 。 而嘴上挂着的笑容 , 也是模具做成的 , 所以笑是假的 。
当这个女孩感到特别害怕时 , 她就会想起自己的家 , 以及家旁边隔着一条小河的大树 , 这让她感到没那么害怕 。 当女孩没那么害怕时 , 其实她是蛮聪明的 , 她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力量 , 走出这片黑森林的 。
显然 , 绘画治疗化解了小曦在沙盘游戏中遇到的瓶颈 。 本来 , 沙盘游戏也是强调非语言的沟通 , 但由于小曦超强的理智化和合理化能力 , “成功”地用语言防御了非语言的沟通 , 她也“成功”地给咨询师编造了许多无趣而冗长的故事 。 然而 , 在有意或无意间引入的绘画治疗 , 终于化解或避开了理智化和合理化的语言防御 , 使到非语言的沟通得以进行 , 而小曦也终于流露和表达了她的“真情实感” 。
非语言沟通疗效的实证
应该说 , 绘画治疗促进了小曦的非语言的沟通 , 随后的沙盘游戏 , 沙画就呈现了很不一样的变化 。

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本文插图
第9次沙盘游戏
首先 , 沙画中呈现了大量的水 。
在沙盘中 , 一切形态都在其之上或从中浮现 。 沙子就像是意识 , 处于潜意识之水上面 。 然而当某些内容从底下(潜意识之下)涌现或展现出来时 , 本质上它依然是有限的 。 这些内容只会是整体潜能之水的一部分或一些片段 。 这并不意味着沙子就等同于意识 。 而是说沙盘中相互作用的沙元素与水元素 , 就对应着心灵结构中的意识与潜意识 。 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类似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关系 。 我们通常用水喻指无意识 , 那黑暗、幽深以及神秘的未知世界 。 ?在炼金术中 , 水是一种神奇的溶剂 。 转化是炼金术的重要主题 , 而水在其中扮演者关键角色 。 荣格曾论述到 , 水具有转化的魔力 , 水拥有起死回生的能力 。分页标题
也就是说 , 水的大量出现很可能预兆着转化的开始 。
其次 , 打破了先前的分区 。 沙画呈现出整体性 , 用语言对情感的防御减弱 , 讲述的故事也倾向简单而且感人 。
再就是感受、感觉增强 , 更多地接触沙子 , 也用更多时间停留在端详沙具上 。
这次沙盘游戏完成后 , 还剩下一些时间 , 小曦主动要求画了一张画 。

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本文插图
这幅画被命名为《夸父与嫦娥》 , 图画呈现有趣的对称 , 先是日月的对称 , 代表一阳一阴 。 太阳的红色代表强悍、力量 , 以及占有欲、控制欲 。 而月亮的黄色代表温暖、乐观 , 象征值得依赖 。
左侧的玉兔 , 乖巧的象征 。 做事很知道分寸 , 洁白的兔子给人以干净清爽的印象 , 玉则给人圆润、高贵的感觉 。 而右侧的桃树 , 象征仙木 。 民间认为用桃木做的桃符可以避邪 , 桃木剑能斩杀妖魔鬼怪 。 民间把桃作为福寿的象征 。 辞旧迎新的春节 , 家家门前挂桃符 , 祈求平安 。 桃树结满桃子 , 是喜庆、收获的象征 。
而桥被画纸的下边切断 , 表达了画者常常迫于外界的压力压抑自己的情绪 , 不敢表达 。 而桥身的砖特别多 , 表达了画主的安全感不足 。 桥上的护栏上的柱特别多而密集 , 也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现 。
就这幅画 , 小曦是这样跟我分享的:驾车带着太阳到处跑的夸父 , 觉得自己寂寞了 , 听闻月亮上的玉兔很会跟人讲故事 , 也很会安慰人 , 于是想将她射下来 , 捉住她 , 然后让她永远陪着自己 。 但是 , 当他用弓箭射向月亮时 , 月亮上吴刚用盾牌将箭挡住了 。 而这时玉兔正好不在月亮上 , 在太空中游玩 。 箭从天上掉到地面上变成一座美丽的石桥 。 而夸父一计不成 , 又生一计 , 摇身一变 , 变成了一棵大大的桃树 , 上面结满了香甜的大桃子 , 想以此吸引玉兔来吃 , 然后再逮住她 。 然而聪明的玉兔识破了夸父的阴谋 , 她正在想一个既可吃到桃子 , 又不让夸父逮住的万全之策…… 。
这个故事 , 咨询师感到亲切、灵动和有趣 , 与先前做沙盘时那些无趣而冗长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反映出小曦对男性的幻想和对咨询师的移情 。
非语言沟通的疗效是如何产生的
一般认为 , 以语言为中介的疗法在矫治由不合理认知或信念所引起的心理疾病时是有很好的疗效的 。 这不仅说明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精神分析等学派工作的有效性 , 而且也学明了在以非语言沟通为主导的心理分析等学派的工作中 , 语言的适当介入与运用 , 仍然是必需的 。
那么 , 在绘画治疗中 , 语言应该如何运用呢?在一般的实践中 , 我到许多咨询用到画面本身的分析技巧 , 这些分析技巧是可以更多地反映了潜意识的信息 。 在这些分析中 , 将绘画色彩、绘画构图、绘画内容、绘画笔触作为分析的四个维度 , 这四个维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 。 其中 , 色彩维度包括色调、纯度、明度、数量等四个方面;构图维度包括了位置、距离、大小等三个方面;内容维度包括了人物、动物、植物、景观、抽象图形等五个方面;笔触则包括规则、力度、形态等三个方面 。 应该说 , 对一般的来访者 , 咨询师这样的语言分析一般都会有成效的 , 这不仅能从更深、更广的角度上触及来访者的个体无意识 , 解答诸如如来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 他因何受困 , 他如何脱困 , 他最终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等问题;而且也常常能触及到集体无意识部分 , 如画面的色彩维度和内容维度 , 就往往与原型有关 。
然而 , 在实践中 , 对于小曦那样“超强思维”、习惯用语言进行防御的来访者 , 单用语言对画面进行分析 , 并产生疗效 , 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 而且 , 在处理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 , 语言分析会显得苍白无力 , 正如心理学家Ley认为“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开右半球的锁 。 ”这时 , 我会考虑用语言引导来访者 , 进入范围更广、更加深入的非语言沟通当中 , 让意象中的“隐意” , 能慢慢地、更多地变成“显意” , 呈现出来 。 因为 , 同属右半球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是可以影响和治疗患者的情绪机能障碍 , 关键就是非语言沟通能绕过语言沟通的防御 , 让绘画艺术活动更为专注 , 也能够让绘画艺术活动在非语言沟通表达中更加顺畅 。分页标题
具体做法:一是深入分析 。 对绘画过程及咨访互动过程进行分析 , 更多地是为了深入了解个体情结信息 。 绘画过程包括了绘画顺序、绘画时间和停顿、涂改或推翻重画等;咨访互动过程主要指使用心理咨询技术来深入地了解画面所反映出来的来访者个人情结的过程 。 主要的心理咨询技术是画面联想技术 。 而画面联想技术来源于自由联想和直接联想 。
例如 , 在对小曦的绘画治疗工作中 , 咨询师通过对她绘画过程的观察 , 发现她总体上心理状态是正常的 , 有追求完美的特点 , 这为我进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 在她对画面联想的过程中 , 许多童年创伤的情景呈现出来 , 咨询师鼓励她表达 , 并让她在表达中将情绪释放出来 。
然而 , 咨询师觉得 , 仅是对画面进行深入分析还是不足够的 , 如果只是停留于此 , 不仅可能会浪费或错过了画面所呈现的意象信息 , 而且也未能充分地进行非语言沟通 。 这时 , 咨询师会鼓励来访者停留在画面中情绪强烈的意象当中 , 充分地感受意象 , 和意象呆在一起 , 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身体的情绪 , 慢慢地实现与情结和原型的沟通及连接 , 最终促进来访者的整合和自性化 。
例如 , 在对小曦的绘画治疗工作中 , 咨询师让她停留在画面中的“女孩的眼睛是让人挖空了 , 再找布料填回去 , 外面缝上线 , 线的形状是X 。 而嘴上挂着的笑容 , 也是模具做成的 , 所以笑是假的”的意象中 , 开始时小曦觉得害怕和难受 , 咨询师问她能否坚持 , 她说可以 。 过了很长的一会儿 , 她告诉咨询师 , 她没那么害怕和难受了 , 眼前呈现了许多画面和情景 。 出于对小曦保护的考虑 , 咨询师并没对小曦的那些画面和情景进行工作 , 而是让她继续和意象呆在一起 。 又再过了一会儿 , 小曦紧张的身体放松了 , 面上露出了笑容 。 这时 , 咨询师问她看到了什么 , 她讲 , 虽然女孩的眼睛是让人挖空了 , 但装上一对更好的机械眼睛 , 不但有夜视功能 , 还能看到过去和未来 , 女孩很开心 , 我也觉得很高兴 。
“绘画心理治疗大师Robin对绘画疗法的作用机制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人们的思维大多是视觉的 , 因此通过可视的绘画更有利于认识和解决问题; 记忆可能是前语言的或者是禁锢的 , 人们的创伤可能被压抑 , 用语言无法提取 , 从而难于治疗 。 还有许多情绪体验的内容本身就是前语言的 , 不能为人们用语言所描述 , 也就无从治疗 。 ”
“然而 ,阴暗面更容易通过绘画来表达 , 绘画本身是符号的和价值中立的 , 患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问题 , 这种表达具有隐蔽性 , 不受社会道德标准等方面的约束 。 那些不被接受的思想、情感和冲动 , 如果能被个体所觉察和接受的话 , 个体才可能把毁灭性能量变成建设性能量;绘画心理治疗过程包括心理治疗与创造两个平行的过程 ,除了心理治疗之外 , 创造过程也为患者提供一种看待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新方式 。 比如 , 当个体面对伤痛无力 , 改变时绘画可以帮助人恢复受伤的心灵 。 ”(网络文章:《童玉娟讲绘画心理疗法课程》 , 2015年9月11日 。 )
显然 , “通过绘画来表达 , 绘画本身是符号的和价值中立的 , 患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问题 , 这种表达具有隐蔽性 , 不受社会道德标准等方面的约束”的 , 这种语言沟通之外的沟通 , 就是艺术治疗中的非语言沟通 , 在实际应用当中 , 重要性下在日益彰显 。
作者简介

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本文插图
赵南坚
▲ 上馨心理咨询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国际IHNMA认证催眠师、催眠培训师
▲ 国际WMECC认证完形治疗师
▲ 中国NLP学院认证的萨提亚治疗师
▲ 中国NLP学院认证的NLP执行师 分页标题
▲ 焦点解决治疗师
▲ 台湾四维认证隐喻故事治疗师
▲ 华师大信息学院客座硕士生导师
▲ 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硕士(在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有重要且紧急的问题想咨询
【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建议您联系咨询助理预约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