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他顿悟生死、超脱于物外,妻子去世朋友来安抚,他却放声放声高歌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之中 , 生与死从来都是天大的事 , 任何事和生死相较 , 其重要性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从古到今 , 我国一直有一种说法叫做"死者为大" , 这种说法也从侧面突显出了国人从古至今对于"死亡"的敬畏之心 。一直以来 , 很少有人真正的超脱于生死之外 , 用平常心去看待死亡 。但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 我国有这样一位思想家、哲学家 , 他不仅超越时代阐述了很多的新奇观念 , 甚至于是我国第一个顿悟了生死观、超脱于物外之人 。这个人就是和老子齐名的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庄子 。

『庄子』他顿悟生死、超脱于物外,妻子去世朋友来安抚,他却放声放声高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于庄子 , 虽然在历史上他是和老子齐名的道家先贤 , 但如果是读过二人所著的文章之后 , 那么便可以清楚地感受到 , 庄子的文采、笔力是远胜于老子的 。不仅如此 , 庄子在进行自我思想阐述的时候想象奇特、笔法瑰丽 , 以寓言为载体阐发哲理 , 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庄子的文章之中 , 读者很难见到长篇累牍而又晦涩难懂的说理 。

『庄子』他顿悟生死、超脱于物外,妻子去世朋友来安抚,他却放声放声高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庄子生活在民智蒙昧、迷信盛行的先秦时期 , 那时由于生产力低下 , 人们对于很多事物都存在着矫枉过正的敬畏之心 , 像是死亡这样的事情 , 更是被当时的人讳莫如深的 。但难能可贵的是 , 社会大环境并没有对庄子产生太多的影响 , 反而点化了庄子 , 让他对生死观念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在庄子的诸多有趣的轶事之中 , 最能体现他生死观的当属"鼓盆而歌"了 。

『庄子』他顿悟生死、超脱于物外,妻子去世朋友来安抚,他却放声放声高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庄子晚年的时候 , 他的结发妻子先于他离世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 , 既然是结发妻子 , 两人又相扶相持的过了一辈子 , 对于发妻的亡故 , 庄子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十分的悲痛欲绝的 。但事实上 , 庄子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悲痛 , 而是在妻子停灵治丧期间衣冠不整地叉开双腿坐在地下 , 一边击打着盆伴奏一边放声高歌 。要知道 , 在先秦时期 , 人们是最讲究礼仪仪态的 , 而叉开双腿坐在地下本来就是一种十分不恭敬的姿势 , 再加上庄子披头散发、衣冠不整、放声高歌的样子 ,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庄子是参加自己仇人的葬礼呢 。

『庄子』他顿悟生死、超脱于物外,妻子去世朋友来安抚,他却放声放声高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时 , 庄子的老朋友惠子听闻他的妻子逝世之后 , 第一时间就赶过去了 。可当他赶到的时候 , 看到庄子这个样子 , 惠子不禁替庄子的妻子感到不值 。在上完香之后 , 惠子更是愤怒的指责庄子不仅不伤心 , 还放声高歌 , 对不起妻子这么多年的相濡以沫和生儿育女的劳苦 , 直言庄子是个没有心肠的人 。可庄子听到了这样的指责之后 , 并没有生气 , 只是淡淡地反驳惠子 。庄子说自己也只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 , 怎么会不感到难过呢?但是人生来就是天地的一缕精气 , 死亡也只是从陋室之中回归到了天地之中 。这么想想 , 我又为什么要哭泣悲伤呢?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逆天意而为之吗?

『庄子』他顿悟生死、超脱于物外,妻子去世朋友来安抚,他却放声放声高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这个事情之中 , 我们可以知道 , 死亡在庄子的眼中并不是一个轮回的结束 , 其也不代表着诀别 。死亡在庄子眼中只是人回归了生命最原本的样貌罢了 , 本质上甚至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 , 是通天意、顺天命的造化 , 没什么可过度悲伤的 。而且庄子的这种观点也并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 即便是面对着自己的死亡 , 庄子也十分豁达、坦荡的 。在庄子生命的末期 , 他的弟子们曾提出要厚葬于他 。如果是别人知道了这样的事情 , 或许会感慨于弟子后辈们的孝心 。可庄子知道这件事后 , 反而觉得很难过 , 他认为自己的弟子并没有学到精髓、勘破生死 , 于是便拒绝了弟子们的这个提议 。分页标题

『庄子』他顿悟生死、超脱于物外,妻子去世朋友来安抚,他却放声放声高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庄子』他顿悟生死、超脱于物外,妻子去世朋友来安抚,他却放声放声高歌】其实庄子的生死观不只是古时候的人们无法理解 , 就连到了今天 , 大家也依旧认为死亡是一件值得万分悲伤的事情 。庄子的这种生死观确实超脱于物外 , 但其中也隐含着淡漠的一部分 。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庄子那样体悟于天地之间、超脱于世俗之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