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史官晓悦古代的将军们,真的是大力士吗?他们如何一人拿起百十斤的兵器?


清代有一部描写唐朝故事的传奇小说《说唐全传》 , 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 , 被誉为隋唐第二好汉的宇文成都 , 他的兵器是一把四百斤重的凤翅镏金镗 , 能拿得起这么重的兵器 , 真可谓是个神人 , 凭借着这个四百斤重的兵器 , 宇文成都可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 不过即便是这样 , 他还是败给了赵王李元霸 , 而且输得极其彻底 , 可以说是不战自败 。 究其原因 , 是因为李元霸的兵器是两只擂鼓瓮金锤 , 合计重量八百斤 , 比宇文成都的镏金镗重了一倍 , 属于彻彻底底的实力碾压 。

阐史官晓悦古代的将军们,真的是大力士吗?他们如何一人拿起百十斤的兵器?
本文插图
在这里暂且不提这两位大将军兵器重量的真实性 , 单说我们由此可以联想到的一个现象:似乎在我们可以读到的古代文学作品中 , 但凡身怀绝技 , 武功超群的将军们 , 每个人兵器的分量都不轻 , 仿佛在古代的战场上 , 若是主帅的兵器低于百八十斤 , 都不好意思迎战一样 。 这么说古代的将军们 , 都是天生神力的特殊人群吗?

阐史官晓悦古代的将军们,真的是大力士吗?他们如何一人拿起百十斤的兵器?
本文插图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描写了张良策划的一起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行动:得力士 , 为铁锥重百二十斤 。 秦皇帝东游 , 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 , 误中副车 。
张良为了刺杀秦始皇 , 请了一位大力士 , 这位大力士的兵器是一把重量一百二十斤的铁锥 , 能抡起这么重的铁锤 , 真的不是一般人 。 只不过这位两膀膂力过人的勇士 , 出手的准确性却不高 , 只是击中了秦始皇的随从车辆 , 行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

阐史官晓悦古代的将军们,真的是大力士吗?他们如何一人拿起百十斤的兵器?
本文插图
那么这位大力士所用的铁锥如果按现在的标准计算 , 到底有多重呢?在考古发现中 , 出土了一件铸造于秦代 , 用于统一规范重量的“铜权” , “铜权”的身上标记重量为:八斤 , 实际称重为2053克 , 这么算下来 , 秦始皇时期的一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57克 。 汉初使用的重量标准应与秦朝相差无几 , 这么看来大力士所用的铁锥重量大约有三十多公斤 。 虽说仅凭人力能将三十公斤重的铁锥抡起抛出 , 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 但感觉并非特别离奇 , 大家在认知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

阐史官晓悦古代的将军们,真的是大力士吗?他们如何一人拿起百十斤的兵器?
本文插图
根据文献的记录 , 到三国时期 , 重量的标准较秦代有所下降 , 那时候的一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23克左右 。 《三国演义》中有两位作战能力和兵器重量都势均力敌的大将 , 一位就是刘备的二弟关羽 , 他的兵器就是著名的青龙偃月刀 , 重达82斤;而另一位则是曹操手下的猛将典韦 , 典韦所用的双戟 , 重量也有80斤 。
这么换算一下 , 关羽的青龙刀大约是18.3公斤 , 而典韦的双戟重量大约17.85公斤 , 这么看来 , 两位将军的兵器重量并非超常 , 虽然长时间挥舞将近二十公斤的重量 , 确实挺有难度 , 但是作为兵器来说 , 这样的重量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 当然如果这样两位大将战场相逢的话 , 一场拼杀自然也会相当精彩 。

阐史官晓悦古代的将军们,真的是大力士吗?他们如何一人拿起百十斤的兵器?
本文插图
现在让我们回到宇文成都和李元霸生活的唐代 , 其实唐朝的时候 , 兵器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趋于标准化了 , 对于兵器的种类 , 用途和规格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 《唐六典》中就明确说明军队中最为常规兵器的“刀”有四类: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 , 二曰鄣刀 , 三曰横刀 , 四曰陌刀 。
其中的陌刀是专门针对外族强悍骑兵而设计的长兵器 , 又被称为“斩马刀” 。 史料记载这种战刀的杀伤力相当强:“力士持之 , 以腰力旋斩 , 挡者皆为齑粉” 。 拥有这样强大杀伤力的兵器有多重呢?据唐代史料的记载是十五斤 , 而唐代的一斤比现在要重一些 , 大约是600克 , 也就是说一把陌刀的标准重量是9公斤上下 , 这么看来唐代的常规武器虽然在战场上的实用性非常好 , 但重量却并不十分抢眼 。分页标题

阐史官晓悦古代的将军们,真的是大力士吗?他们如何一人拿起百十斤的兵器?
本文插图
【阐史官晓悦古代的将军们,真的是大力士吗?他们如何一人拿起百十斤的兵器?】所以即便是在冷兵器时代 , 只要设计合理 , 使用得当 , 好的兵器并不一定要非常沉重 , 却依然可以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 况且按唐代的标准 , 宇文成都那四百斤的镏金镗就是240公斤 , 而李元霸八百斤的瓮金锤就是480公斤 , 将近半吨!这哪里是两个大将军在两军阵前打仗 , 这分明是两架起重机在比赛举重 , 演绎得实在过于夸张 。 不过既然只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 , 那么我们就只把它当作“传奇”来理解 , 顺便从侧面感受一下历史的风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