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这个自然教育中心选址江南稻田,我去听了一场南极探险分享会


_本文原题:这个自然教育中心选址江南稻田 , 我去听了一场南极探险分享会
沿着高速公路进入苏州震泽不久 , 江南水乡的风情就越发迷人 。 震泽是桑蚕文化的地标 , 环天然长漾湖湿地一带有数千亩桑蚕种植地 , 天上有白鹭 , 田里有水稻 , 树上鸟儿鸣唱 , 一幅典型的鱼米乡的风貌 。
在长漾湿地中 , 有一条谢家路港的河流 , 往北连接着长漾湖 , 往南则连着传说周瑜墓所在的周生荡 , 就在这两湖荡和农田之间藏着一个现代理想田园——众安桥村 。
一个城乡共融的新空间
作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 , 众安桥村近年来花大力打造田园乡村文化旅游 , 挖掘生态野趣 , 已建设了体验蚕桑生产的“蚕桑学堂” , 引入了专业农场管理团队打造“幸福农场” , 而谢家路尽头的田园餐吧“苏小花”已成为当地“网红”地标 , 特别设立的眺望台是游客打卡胜地 。
众安桥村小景组图 ****采访人员朱喆 图
而在今年5月 , 一间筹备了2年、旨在为学生、游客和所有自然爱好者提供农耕、桑蚕、人文地理科普与艺术分享的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揭开了面纱 。
它像是“漂浮”在水稻田上的大盒子 , 底部是一个像甲板一样的大平台 , 顶部则是水平方向延伸的大屋顶 。
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 中心官方图
屋顶和平台之间 , 是开放流动的公共空间和独立的玻璃房 。 大屋顶下面公共空间是向所有人开放 , 为大家提供一个欣赏田野的大平台 , 弧形玻璃围合的房间则有不同的功能 , 比如自然工作坊、自然科学讲堂等 , 透过大面积的玻璃 , 室内空间与自然田野变得更近 。
这个看似现代的建筑并没有打破乡村的美感 , 而是自然地融入了其中 。 据建筑设计师甘泉介绍 , 自然中心的建筑整体风貌仍是和附近民居一样的粉墙黛瓦 , 支撑大屋面的柱网结构遵循了当地村落中老房的柱距 , 多个功能房的大小也没有突破村落建筑的宜人尺度 。
中心公共空间局部 (上) , 东侧玻璃房(下)中心官方图
教育中心前的水八仙塘 ****采访人员朱喆图
“事实上 , 自然中心承载了乡村和城市相互对话并和谐共生的意义 , 这也是当地村委、镇政府决定创立个项目的初心 。 乡村文化得到重塑 , 村民能在家门口了解到城里人的生活方式 , 而城里人则能在乡村体会到大自然的活力和感动 , 认识到乡村的意义和重要性 。 ”甘泉说 。
一场稻田前的探险分享会
根据规划 , 自然教育中心会定期举办关于乡土文化、环境保育和可持续农业和环境发展的各式活动 , 开幕期间的展览和讲座 , 已让乡邻和游客感受到了别样的乡村体验 。
在自然工作坊里 , 自然教育中心运营方柴米多农场策划了一场“土地、农人 , 菜市场”的摄影和风物展 , 展示着著名生态人文摄影师孙晓东为村民拍摄的肖像和风景照 , 还有关于乡村 , 农业实践的杂志和刊物等 。 访客在参观的同时 , 也可拿起画笔直接在玻璃墙上留言或作画 。
村民观展(上) , 随手可图画的玻璃窗(下)中心官方图
【澎湃新闻这个自然教育中心选址江南稻田,我去听了一场南极探险分享会】位于中心西侧的自然科学讲堂里 , 观众已渐渐落座 , 等待着中国第21次南极考考队成员、“优秀南极考察员”王海宁分享他在极地探险的故事 。

澎湃新闻这个自然教育中心选址江南稻田,我去听了一场南极探险分享会
本文插图
王海宁分享极地探险 中心官方 图
“2006年4月 , 我们搭乘‘雪龙号’回来 , 当船停靠在上海吴淞口锚地的时候 , 我闻到了空气里人的味道” , 这句开场白已让大家感到震撼 , “我在南极科考呆了17个月 , 有人觉得时间很长 , 有很多困难 , 但倘若对照人类在南极探险和中国南极科考发展历史中所经历的苦难艰辛 , 我觉得自己相当渺小” 。分页标题
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巨大蓝冰 王海宁 图
他为大家简要地梳理了全球南极探险的历史 , 介绍了英国航海传奇库克船长带领舰队突破南极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首探南极点等标志性人物和事件 , 随后 , “中国的南极考察史——一代人的理想与气节”一排字出现在了显示屏上 , 王海宁拉高了声音 , 念出了这个标题 。
他把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 , 这段期间里所有重要的人物、关键事件仔仔细细地告诉了台下的观众 , 着重强调了中国建立长城站的意义 , “1983年 , 中国参加了在堪培拉的南极条约第12次会议 , 我们只是缔约国 , 不是协商国 , 也就说要做重要决定的时候 , 我们没有表决权 。 因为只有拥有自己南极科考站、有独立南极科研计划的国家才有资格表决” 。
王海宁在南极的极光观测栋由集装箱改造而成 王海宁 图
王海宁用了很多张照片来描绘自己的科考经历 , 每一张都是精彩纷呈 。 像团队冬季定期收集淡水、极地科考船在破冰过程中、在浮冰中前行的画面……科考团队经历了身心极大的挑战 , 见识了大自然无穷的威力和魅力 。
考察队冬季定期人力收集淡水
极地科考船破冰中 王海宁 图
还有中山站里的医务室、健身房以及日常生活的照片 。 在介绍手术室的时候 , 他讲了“段子” , “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手术室 , 当时的条件就是如此 , 看看设备挺全的 , 队里的医生和我们说 , ‘嗯 , 麻醉啊 , 血浆啊 , 没有 , 所以万一到时候 , 看着办啊’ , 所以那时候我们特别小心 , 没人想去那手术室” , 王海宁说完 , 全场寂静无声 , 脸上都是惊吓的表情 。
2005年中山站的手术室 王海宁 图
当然 , 观众更多时候是发出惊叹的声音 , 因为他分享了很多炫目的图片 , 比如极光 , “我的科考任务是观测极光” , 王海宁话音刚落 , 台下传来“哇!” 。 “确实 , 我很幸运 , 看了不知多少次极光 , 很美很惊艳 。 不过极光在因纽特人、格陵兰人等民族文化里代表着亡灵 , 因为寒冷就意味着更多死亡 , 所以有些北方民族认为极光是死去的孩子的灵魂” 。
南极极光 王海宁 图
他还拍下了极地圈的动物们可爱的影像 。 有他们一群科考员看着海豹妈妈分娩、2万只帝企鹅集聚的壮观景象 , “我们中山站的位置特别棒 , 附近又是一个帝企鹅的栖息地” , 他补充介绍说 。
刚刚分娩的威德尔海豹和幼仔王海宁 图
中山站附近的帝企鹅栖息地王海宁 图
作为曾经的科考人 , 王海宁始终不忘关心中国极地探索事业的动态 , 他用中山站2004年和2017年的图片做了对比 , 骄傲自豪地说:“短短十几年 , 中山站的设施条件、科研设备等全方位提升 , 2015年 , 我们在长城站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南极温室 , 栽培绿色植物和蔬菜 , 当其他国家科研员都羡慕得不行!”
(左)2004年中山站1号栋和科研栋 李航 图 (右)2017年中山站新貌 王海宁 图
极地圈就像王海宁的另一个家乡一样 , 科考任务结束后 , 他几次三番地到南极和北极探险 , 笑言自己是“极地发烧友” 。
南极冬天的冰山
2016年 , 他获得了国际极地向导的资质 , 加入到了极地旅游事业中 , 每年利用自己休假或业余时间 , 带领世界各地的游客探索南北极 。
王海宁担任极地向导 王海宁 图
近年来 , 他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加入到了队伍里 , “之前主要是不少退休人士 , 他们有时间 , 也愿意花费一点积蓄来极地 , 现在则有更多70后、80后、90后过来 , 他们想早点实现梦想 , 大家都在关心南北极的环境和生命存续的动态” 。
这也是王海宁的热情所在 , “极地给我们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人 , 人与自己的三大关系的机会” , 他希望能有更多人认识极地 , 了解极地 , 走入极地 。 所以去年 , 他创立了“中国极地向导联盟” , 同名的微信公众号上分享了多篇南北极的生态、环保和旅行等方面的动态资讯和文章 。 他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们加入到向导队伍中 , 在国际极地探险旅游中彰显中国专业人士的风采 。 由于国内对于极地文化的知识、历史读本积累并不深厚 , 他正陆续引进多本海外经典著作 , 进行翻译和出版 。分页标题
“这是我第一次在稻田前讲南极 , 二者虽处不同经纬 , 但皆同归于美” , 王海宁望着窗外 , 台下掌声响起 。
(本文来自****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