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北京日报评论:要查清楚个人“流水”是如何外泄的

【北京日报北京日报评论:要查清楚个人“流水”是如何外泄的】
这两天 , 脱口秀演员池子与笑果文化的合约纠纷闹得沸沸扬扬 。 说起来 , 大家对娱乐圈的纷扰闹剧并没有太大兴趣 , 可“银行擅自将个人账户‘流水’提供给企业”这一细节 , 却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 。 一时间 , 娱乐新闻演变成了隐私权保护的严肃议题 。

北京日报北京日报评论:要查清楚个人“流水”是如何外泄的
本文插图
账户信息属于个人隐私 , 受法律严格保护 。 《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对个人储蓄存款 , 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 。 ”上述艺人的个人账户“流水”到底是怎么外流的?一种说法是 , 企业怀疑其有“外快走穴”收入 , 银行则“配合了大客户查账要求” 。 而该行在道歉声明中的解释是 , “员工违规操作” 。 但不管哪一种 , 都没有正当性 , 都涉嫌侵犯公民隐私 。 这样的违法行为 , 恐怕不是简单道歉、撤几个人就能过关的 。
娱乐新闻“出圈” , 折射出公众对于信息泄露的普遍忧虑 。 当前 , 大数据产业风起云涌 , 数据成为众多企业争相开采的资源 。 存款、就医、出行等个人隐私被明码标价 , 成了虚拟空间流通的商品;基于所谓“算法” , 许多企业练就了“读心术” , 铺天盖地推送“你想要的信息” , 更有甚者还利用大数据“杀熟”……不少人时常感叹 , “像是‘裸奔’在网络之上 。 ”而如今 , 一家企业竟能堂而皇之获取员工个人银行账户流水 , 无疑更加剧了人们的担忧与恐惧 。
这一事件引发巨大关注是一件好事 , 展现出全社会捍卫隐私底线的意愿 。 长远来看 , 隐私保护与技术发展不该是一场零和博弈 。 于企业而言 , 商业底线必须坚守 。 如若为了短期利益突破隐私边界 , 无异于饮鸩止渴 。 当然 , 在这方面 , 绝不能只靠企业自律 , 监管部门、执法部门等也需要加大打击力度 , 为信息时代保驾护航 。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晁星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