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英美对德战略轰炸长达五年,为何效果平平?高估自己,低估德国

战略轰炸 , 是利用空军力量 , 摧毁敌军主要军事目标和工业目标 , 迫使敌人退缩和投降 。 二战爆发后 , 德国对英国实施战略轰炸 , 尤其是对伦敦实施了长达八个月的大轰炸 , 给英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 其实 , 几乎同一时期 , 英国也开始了对德国的战略轰炸 , 此后英国皇家空军或是单独行动 , 或是和美国空军联合 , 执行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任务 , 一直到1945年4月16日才结束 , 时间长达五年 。
可是 , 英美长达五年的战略轰炸效果平平 , 直到后期才取得了一些成果 , 前期大部分时间都未达成战略轰炸目的 , 原因主要在于英美高估了自己 , 低估了德国 。 下面 , 我们从英美轰炸的三个阶段来分析对德战略轰炸的特点以及未取得成效的原因 。
一、英国皇家空军单独执行任务阶段
1940年5月到1942年8月是英美对德国战略轰炸的第一阶段 , 这一阶段以英国皇家空军单独行动为主 , 因为在战争开始时 , 美国还在向交战各方贩卖武器 , 大发战争财 , 未曾直接参战 。
英国这一阶段主要是以防守反击为主 , 这个时候德国正处于实力上升期 , 占领了大半个欧洲 , 英国也在德国的攻击中 。 德国先是对英国进行了长期轰炸 , 逼迫英国投降 , 但是英国始终不肯屈服 。

「德国」英美对德战略轰炸长达五年,为何效果平平?高估自己,低估德国
文章图片
为了缓解英国本土面临的轰炸压力 , 增强英国本土抵抗的决心 , 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莱茵河以东的地区进行了轰炸 。 1940年8月25日、8月28日、8月29日 , 英国皇家空军摸黑飞抵德国柏林、埃森等城市 , 开始了对德国重要城市的轰炸 。 尽管德国号称拥有坚不可摧的空中防线 , 但是依然遭到了英国毫不客气的轰炸 。
自二战爆发后 , 德国一直占尽优势 , 鲜有败绩 , 与英国的空军力量相比 , 德国空军也是占据优势 。 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 , 造成了德国人的伤亡 , 打破了德军的神话 , 让德国人在本土也感受到来自英国的威胁 。
总体上来说 , 英国这一时期对德国的战略轰炸 , 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 实际成效非常有限 。 而且英国的轰炸行为激怒了元首 , 此后加大了对英国的轰炸力度 , 伦敦更是遭到大面积的轰炸 , 无数建筑被毁 , 大量英国人遭殃 。
这一时期英国战略轰炸效果有限的主要原因 , 是英德两国空军实力对比过于悬殊 。 英国的战略轰炸机 , 直到1941年11月份 , 也才只有506架 , 而且航程有限 , 缺少远程战略轰炸机 , 不能覆盖德国全境 。 由于轰炸机在作战性能上要低于德军的战斗机 , 英国的轰炸机在这一期损失惨重 。 再加上英国轰炸机缺少战斗机护航 , 因此只能选择晚上对德国进行面积轰炸 , 这导致轰炸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 , 甚至造成了大量德国平民受伤 。

「德国」英美对德战略轰炸长达五年,为何效果平平?高估自己,低估德国
文章图片
二、英美联合轰炸但矛盾重重的阶段
英国首相丘吉尔、轰炸机空军司令哈里斯等人坚信"轰炸机制胜论" , 希望通过战略轰炸机的大规模使用 , 对德国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 逼迫德国投降 。 实际上 , 当时英国也别无选择 , 因为整个西欧大陆的陆军基本都被德军歼灭 , 通过敦刻尔克逃到英国的地面部队十分有限 。
正因为如此 , 尽管在第一阶段遭受了挫折 , 但是英国依然不遗余力地发展战略轰炸机 。 从1942年8月至1944年7月 , 第二阶段英美战略轰炸部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
1.武器装备有所改进 。 英美不仅为轰炸机装备了先进的方位探测器 , 大大提高了战略轰炸的准确度 , 而且装备了P-51远程战斗机 , 可以保护英美远程轰炸机飞抵德国上空执行轰炸任务 。

「德国」英美对德战略轰炸长达五年,为何效果平平?高估自己,低估德国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2.英美空军实力增加 。 1942年8月 , 美国第八航空队正式入驻英国 , 标志着英美两国联合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开始 , 英美联合轰炸机编队仅重型轰炸机便达到了1600架 , 这对德国来说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
在第二阶段 , 英美战略轰炸的重点是德国的大城市 , 以及潜艇制造、飞机制造等重点目标 。 1943年3月开始 , 英美开始轰炸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地区 , 将其炸成一片废墟;1943年7月 , 英美轰炸德国第一大港口城市汉堡 , 此地拥有德国重要的造船厂和潜艇制造基地 , 自然是轰炸的重点目标 。
应该说 , 英美对德国战略轰炸的第二阶段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 。 在制空权上 , 英美联军由一开始的被动转为主动 , 逐渐控制了制空权;摧毁了德国一批石油工业、煤炭工业和重工业 , 对德国的战时经济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配合了诺曼底登陆、苏联西进等重大行动 , 有利地支援了地面部队对德国本土的进攻 。
但是第二阶段与原定的预期目标还是相差很远 , 比如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德国的经济 , 德国人在空袭之下反倒是更加团结一致 , 社会秩序也没有预料得那么混乱 , 无差别轰炸造成的大量平民伤亡也引起了争议 。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英美低估了德国 , 而高估了自己 。

「德国」英美对德战略轰炸长达五年,为何效果平平?高估自己,低估德国
文章图片
1.低估了德国的战时经济潜力 。 对很多国家来说 , 在全面战争时动员全国力量服务战争的需要是正常情况 , 比如当时的苏联和西欧很多国家都是实行战时经济 , 一切为战争服务 。
但是德国因为国情原因 , 始终没有进行充分的全国总动员 。 比如德国当时的武器装备大都是当时欧洲乃至世界上最为先进的 , 因为主要靠科学技术的武器 , 消耗资源相对要少 , 发动闪电战的原因也是因为短时间内结束战斗对经济影响小 。 但是英美低估了德国 , 认为几场轰炸便可以摧毁德国经济 。
实际上 , 在第二阶段 , 德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倒是逆势增长 。 在进攻苏联受挫后 , 德国抓紧时间扩大军备生产 , 1941年底至1944年6月 , 德国的军备产品生产居然增加了惊人的230% , 坦克增长了6倍 , 飞机等增长了3倍 , 并在英美联军轰炸最厉害的1944年7月增加到顶峰 , 此后才开始衰落 。

「德国」英美对德战略轰炸长达五年,为何效果平平?高估自己,低估德国
文章图片
2.英美高估了自己 。 英美空军的航空部队在长时间内处于下风 , 作战经验较少 , 虽然拥有B-17、B-24、B-29等战略轰炸机以及P-51等远程战斗机 , 但是与德国空军BF-109与FW190等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 。
在很多战斗中 , 英美空军的战损率都是相当高的 , 比如1943年8月美国航空队在执行任务时 , 共出动363架轰炸机 , 结果被击落60多架、被击伤100多架;鲁尔战役被击落872架、被击伤2126架;柏林战役被击落1047架、被击伤1682架 。
当然德国在战争中也有损失 , 可单纯从数字上来看 , 如果不是英美强大的科技力量和全球殖民地提供资源 , 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

「德国」英美对德战略轰炸长达五年,为何效果平平?高估自己,低估德国
文章图片
3.英美的分歧与德国的防御 。 英美在执行战略轰炸任务时也不是铁板一块 , 经常发生争吵 。 英国坚持的是夜晚的面积轰炸 , 一炸一大片 , 而美国则坚持白天的精准轰炸 , 在战斗机的护航下直捣黄龙 。 在具体的轰炸目标上 , 英国和美国也是分歧很大 , 有的时候双方为了制定作战计划 , 往往会吵上个把月 , 战场形势多变 , 战机稍纵即逝 , 英美争吵过后 , 等到开始行动的时候才发现战机早已消失 。分页标题
与此对应的是 , 德国针对英美的战略轰炸也实行了很多有效的反制措施 。 一方面 , 德国大力发展战斗机和高射炮 , 比如生产了先进的BF-109战斗机三万多架 , 高技术含量高射炮的制造强化了德军的防空力量 。 另一方面 , 德国把重工业迁移到不被注意的中东部地区 , 把地上的工业生产搬到地下去 , 因轰炸而失去工作的人 , 干脆到兵工厂当工人 。 很显然 , 德国的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

「德国」英美对德战略轰炸长达五年,为何效果平平?高估自己,低估德国
文章图片
三、英美真正开始联合执行战略轰炸阶段
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 , 是英美对德战略轰炸的最后一个阶段 , 也是接近战争结束的阶段 。 这一阶段 , 英美联合空军开始了真正联合的全面战略反攻阶段 , 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
这一阶段 , 英美轰炸部队的目标由轰炸大城市转向集中攻击德国的石油工业和交通系统 , 算是抓住了要害 。 石油工业一旦遭到破坏 , 德国的装甲部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 战斗力直线下降 。 交通设施的破坏 , 不仅严重影响了德军的机动作战能力 , 也影响了德国煤炭等工业原料的运输 , 导致德国军工生产的衰落 。 可见 , 战略轰炸目标的选择非常重要 。
随着盟军地面部队的推动和英美空军的进一步轰炸 , 德国的雷达系统损失殆尽 。 失去了耳朵和眼睛 , 德国的防空力量变得非常薄弱 , 英美空军可以更加毫无顾忌地投掷炸弹 。
德国本身资源较少 , 后备军事力量不足 , 几年打下来 , 德军空战老兵越打越少 。 相反 , 英美发达的工业基础和充足的后备资源 , 为前线源源不断地提供军事装备和兵员 。 大约在1944年下半年 , 德国彻底丧失了制空权 , 并最终走向灭亡 , 英美的战略轰炸也最终取得胜利 。

「德国」英美对德战略轰炸长达五年,为何效果平平?高估自己,低估德国
文章图片
总结
在长达五年的战略轰炸中 , 英美空军虽然对德国造成了破坏 , 却也"伤敌一千 , 自损八百" 。 五年间 , 轰炸机一共出动了1442280架次 , 投掷炸弹2697473吨 , 摧毁德国410万户住宅 , 死伤46万多人 , 其中平民就有41万人 。 同时英美军队自身也损失了4万架飞机 , 整个空勤阵亡者达到10万多人 , 轰炸机的平均寿命还不到160天 。 英美在取胜的同时 , 自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总体看来 , 除了后期英美战略轰炸取得了较好效果外 , 在长时间内战略轰炸效果平平 。 英美在推行战略轰炸任务时 , 推行的是杜黑的制空权理论 , 然而实践与理论总是有差距的 , 过度夸大战略轰炸的力量 , 会影响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
【「德国」英美对德战略轰炸长达五年,为何效果平平?高估自己,低估德国】实际上 , 战略轰炸部队虽然是战场取胜的重要因素 , 但并非唯一因素 。 它是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 也要为整体战略服务 , 并且制定有效的目标 。 英美战略轰炸部队后期配合诺曼底登陆作战等陆地作战 , 以及调整轰炸目标均取得较好效果 , 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