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清平乐》:地震引发火灾,宋朝频频发生火灾与建筑格局的关系

导语:
宋仁宗在与曹丹姝正在福宁殿气定神闲的聊天 , 突然书架晃动 , 烛火跌落 , 曹丹姝第一时间呼喊:“来人 , 护驾!” 突如其来的变故 , 让曹丹姝有点惊慌 , 而她首先想到的是宋仁宗的安危 。短暂的慌乱之后 , 曹丹姝指挥若定 , 看着曹丹姝的背影 , 他仿佛看到了刘太后当年处变不惊的影子 。宋仁宗其实是非常幸运的 , 如果没有刘娥以宋仁宗的脾气性格如何能压制丁谓、曹利用等人呢?宋仁宗驾崩后宋英宗曾经一度精神错乱 , 如果没有曹丹姝 , 谁能有主持大局的威望和手段呢?
在地震发生后 , 曹丹姝安排人排查没有着火的地方 , 为何曹丹姝会对防火如此重视呢?
因为宋朝皇宫中曾经发生过重大火灾 , 损失相当严重 。

「宋仁宗」《清平乐》:地震引发火灾,宋朝频频发生火灾与建筑格局的关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来要好好谈心 , 偏偏天公不作美
玉清昭应宫火灾
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玉清昭应宫遭遇雷击 , 起火 。玉清昭应宫有房间3610间(3610间数据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 而《宋史》记载为2610间) , 这场大火过后 , 仅剩下长生、崇寿一两间小宫殿 。可见这次火势之猛烈 。
火灾发生后 , 刘太后非常痛心想要修葺宫殿 , 被范雍、吕夷简等人劝阻 。
当时仅为太庙斋郎的小官苏舜钦 , 敲起登闻鼓 , 上殿教训了宋仁宗一顿 。他把玉清昭应宫着火的原因归结为:宋仁宗工作失职 , 着火是上天给予的警示 , 宋仁宗应该作出深刻地检讨 。
玉清昭应宫的来历
说起这座规模宏大的玉清昭应宫 , 得从宋真宗 , 也就是宋仁宗的父亲说起 。
宋真宗在签署澶渊之盟前 , 给寇准画下了一条一百万两的红线 , 给辽国的岁币在一百万两之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在大宋谈判代表曹利用出发前 , 寇准告诉他超过三十万两 , 提头来见 。最终曹利用果然与辽国把岁币的成本控制在三十万两 。(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 贯石匹两是同等计量单位) 。
三十万两的成本比宋真宗的预期低了不少 , 回朝后王钦若忽悠宋真宗说 , 这都是神仙的保佑 , 应该去泰山封禅一下 。历史上去过泰山封禅的都是伟大的帝王 , 宋真宗也想去可是没有祥瑞 , 于是王钦若就开始策划“人工”祥瑞 。
不久 , 承天门上就挂起了“天书” , 景德五年(公元1008年)也就改成了大中祥符元年 。
现如今泰山大部分的建筑 , 都是宋真宗封禅留下的印记 。
封禅回来之后 , 象征着祥瑞的“天书”无处存放 , 丁谓提出建造一座道观来供奉“天书” , 这座道观就是玉清昭应宫 。

「宋仁宗」《清平乐》:地震引发火灾,宋朝频频发生火灾与建筑格局的关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景德四图 太清观书
玉清昭应宫始建于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 , 建造过程经历八年之久 , 其规模之宏大、耗资之不菲的可想而知 , 可惜最终逃不过遭遇雷劈起火 , 付之一炬的结局 。
七年六月丁未 , 玉清昭应宫灾 。初 , 大中祥符元年 , 诏建宫以藏天书 。七年 , 宫始成 , 凡二千六百一十楹 。至是 , 火发夜中 , 大雷雨 , 至晓而尽 。
连烧九座宫殿的火灾
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八月 , 刚刚经过修缮的文德殿 , 在完工后的当晚 , 皇宫便发生火灾 , 大火一直蔓延 , 另外还点燃了八座宫殿 。宋仁宗与皇太后只得避火于宫苑中 , 第二天宋仁宗临时搬进了延福宫 。
明道元年八月壬戌 , 修文德殿成 。是夜 , 禁中火 , 延燔崇德、长春、滋福、会庆、延庆、崇徽、天和、承明八殿 。
宦官们的调查结果是因为裁缝用的熨斗(火斗)引发了火灾 , 有名宫人已经招认了罪状 。当案件转往开封府时 , 府尹程琳认为这是一起冤案 , 于是他命人绘制了一张火灾路线图 。程琳认为 , 后宫人多 , 居住环境又狭小 , 厨房的板壁多为木质结构又靠近宫殿 , 经过常年累月的熏烤 , 已经变得干燥异常 。这是一场天灾 , 不应该将罪责推给一个宫人 。分页标题

「宋仁宗」《清平乐》:地震引发火灾,宋朝频频发生火灾与建筑格局的关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德殿
监察御史蒋堂也说 , 最初的起火点已经无所考证 , 怎知道这不是天意呢?陛下应该行仁政 , 不要把罪过推到宫人身上 。这样轻易赐死他们 , 是会再遭天谴的 。于是 , 宋仁宗并没有将罪责压给宫人 , 而是起草了一份《罪己诏》 , 自己承担了火灾的责任 。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 , 宋仁宗确实宅心仁厚 , 这次火灾人为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
据统计 , 北宋和南宋朝的皇帝因火灾发出罪己诏高达15次之多 , 仅宋仁宗就下达了3次火灾罪己诏 。
【「宋仁宗」《清平乐》:地震引发火灾,宋朝频频发生火灾与建筑格局的关系】能达到下罪己诏级别的火灾 , 过火面积自然小不了 。
从天火无常到人间烟火
火 , 见证了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历程 。
人类在远古时候 , 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火还只存在于自然界 , 偶然的雷火点燃了森林 , 天火带来了温暖、赶走了野兽、烤熟了食物 , 人类开始对天火产生了敬畏 。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 , 相传燧人氏教会了人们用钻木的方式取火 , 人们对火的利用转向烧炙食物 。日常生活中 , 人们对火的利用主要还是在食物的烹调 , 人间的烟火气 , 最抚凡人心 , 这是一种入世的洒脱 。
在宋代 , 雷火、地震、水涝灾害的出现 , 往往被赋予了上天对统治者警告的含义 。当宫殿起火 , 皇帝们一般都会下《罪己诏》进行自我反省 。

「宋仁宗」《清平乐》:地震引发火灾,宋朝频频发生火灾与建筑格局的关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火灾
民间的火灾
在宋朝 , 不只是皇宫中火灾频发 , 在民间同样火灾频发 。在北宋期间就多达40多起大型火灾 。
景祐三年七月庚子 , 太平兴国寺火起阁中 , 延燔开先殿及寺舍数百楹 。是夕 , 大雨雹 。十月巳酉 , 澶州横龙水口西岸料物场火 , 焚薪刍一百九十余万 。
宝元二年六月丁丑 , 益州火 , 焚民庐舍二千余区 。
康定元年六月乙未 , 南京鸿庆宫神御殿火 。
庆历元年五月癸亥 , 庆州草场火 , 延燔州城楼橹 。三年十一月丙寅 , 上清宫火 。四年三月丙戌夜 , 代州五台山寺火 。六月丁未 , 开宝寺灵感塔灾 。七月甲子 , 燕王宫火 。六年七月辛丑 , 洪福禅院火 。八年正月壬午 , 江宁府火 。初 , 李景江南大建宫室、府寺 , 其制多仿帝室 , 至是一夕而焚 , 唯玉烛殿独存 。
宋朝的消防队
经历过惨痛的火灾后 , 宋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支消防队 。城内还建有标准统一的望火楼 , 站在望火楼上可以俯瞰城市 , 有专人昼夜观望 , 一旦发现火情 , 望火楼下的潜火兵就立刻出动 , 赶往火灾现场进行救火 。
每坊巷三百步许 , 有军巡铺屋一所 。铺兵五人 , 夜间巡警 , 收领公事 。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 , 楼上有人瞭望 。
救火只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 火灾发生后 , 损失已经造成 。

「宋仁宗」《清平乐》:地震引发火灾,宋朝频频发生火灾与建筑格局的关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明上河图中的望火楼
宋朝频频发生火灾与建筑格局的关系
虽然宋朝已经足够重视火灾的防范 , 可是仍然不可避免重大火灾的发生 , 究其原因与汴梁城的建筑格局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 。
住宅的过度密集是主要原因 , 汴梁是个繁华大都市 , 人口高度密集 , 成了诱发重大火灾主要的原因之一 。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 , 在有限的环境资源内 , 建设的都市房屋势必鳞次栉比 , 土木结构的房屋 , 一旦有一家着火 , 定然殃及池鱼 。繁华的背后 , 火灾的隐患不可避免 。分页标题
这样的建筑格局就像赤壁之战中 , 铁索连江的曹军战船 , 一家起火 , 就很难救治 。即便宋朝有当时看起来非常先进的消防队 , 也很难达到将火灾隐患消弭于无形的目的 。防患于未然 , 远比亡羊补牢来得成本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