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章』积怨太深话张说


“谁复遨游不复归 , 闲庭莫畏不芳菲 。 会待城南春色至 , 竟将花柳拂罗衣 。 ”(张说《城南亭》)这是唐朝名相张说被贬岳州时做的一首诗 , 诗中反映了张说遭贬以后的淡定的心境和坦荡的胸怀 。 作为“开元盛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的张说 , 他上佐天子定大略 , 下抚百官行政令 , 既有宏才良策 , 又文采风流 。 《旧唐书》载 , 张说“为文俊丽 , 用思精密” , 人称“燕许大手笔” 。

『刘育章』积怨太深话张说
本文插图
但是颇有才智的张说 , 却把人际关系处理的一塌糊涂 , 同时又好占小便宜 , 不能以身作则 , 深受后人诟病 。
一、不融洽的同僚关系
据史料记载 , 张说脾气暴躁 , 百官凡奏事有不合他心者 , “好面折之 , 至于叱骂” 。
开元十四年(726)二月 , 唐玄宗召回河南符尹崔隐甫 , 欲授任要官 , 张说知道后 , 认为此人不通文学 , 遂奏请拟任金吾大将军 , 而推荐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前殿中崔月用御史大夫遭唐玄宗拒绝 , 唐玄宗仍以崔隐甫为御史大夫 。 崔隐甫知道内情后张说耿耿于怀 。
御史中丞宇文融 , 曾建议检括天下游户及籍外占田 , 设置十道劝农事 , 并让分行郡县督责检查 。 张说却认为此举扰民 , 屡次从中阻止 。 尔后宇文融又请求吏部设立十铨 , 与苏颋等分管选举 , 但是凡有论奏 , 张说都极力抑止 , “于是铨选失序” , 于是宇文融就恨从心生 。
二、与前任拔剑弩张
张嘉贞是张悦的前任首席宰相 。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 , 宰相们奉命在中书省宴请张嘉贞 。 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互叙情谊之际 , 张嘉贞却指着时任首席宰相张说的鼻子破口大骂 , 说:张说 , 你这个小人!要不是你陷害 , 我才是这里的主人!你还有脸在这儿与同席共餐!张嘉贞越骂越激动 , 对张说捋胳膊挽袖子 , 可见他们之间的积怨颇深 。 据史料记载 , 他们不和的主要原因是张嘉贞认为张说有意排挤他 。 比较明显的是以下两件事:
一次是开元十年(722)冬天的打板子事情 。 当时有一个叫裴伷先的广州都督触犯条律 。 人们都知道广州都督是地方的大员 , 对他如何处置 , 唐玄宗便召集宰相们商议 。 当时宰相源乾曜一贯不做主 , 作为首席宰相的张嘉贞便说:请陛下在朝堂上杖责 , 以杀一儆百!可是唐玄宗还未表态 , 张说就抢着说话了:不能这样 。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做“刑不上大夫” 。 这些人都是皇帝身边的重臣 , 要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 这样君臣之间有礼有义 , 才像个朝廷的样子 。 现在广州都督违反条律 , 依法要杀他可以 , 要流放他也可以 , 但是怎么能在朝廷上打板子呢?这岂不是让天下士大夫寒心嘛!玄宗一听有道理 , 马上宣布按张说的意见处置广州都督 。
张嘉贞心里十分窝火 , 退朝后对张说说:你何必在皇帝面前危言耸听 , 驳我的面子呢?张说则义正词严地说:“宰相者 , 时来即为 , 岂能长据?若贵臣尽当可杖 , 但恐吾等行当及之 。 此言非为伷先 , 乃为天下士君子也 。 ”意思是我们这些当宰相的 , 谁也不是终身制 。 今天当宰相 , 明天可能就是个一般的大臣 。 如果我们今天建议打大臣板子 , 我害怕有一天板子也会落到你我身上!所以我说那些话不是单单为了裴伷先 , 而是为了天下士君子着想的 。
还有一次是处理张嘉贞的弟弟犯罪的事情 。 开元十一年(723) , 张嘉贞的弟弟张嘉佑 , 因为贪污被人告发了 。 张嘉贞兄弟两个从小父母双亡 , 相依为命 , 情同手足 。 当年张嘉贞刚刚受到唐玄宗的恩宠时 , 所提的第一个请求就是把弟弟调到身边工作 。 他的弟弟也确实争气 , 后来官至三品金吾将军 。 兄弟俩一文一武 , 出将入相 , 整个长安城没有不羡慕的 。 现在张嘉佑犯罪了 , 张嘉贞心里十分着急 。 正在无计可施之时 , 张说给张嘉贞出了个损招 。 说:皇帝对你们兄弟这么信任 , 而张将军却贪污受贿 , 皇帝对此肯定很生气!现在皇帝正在气头上 , 我劝你还是别去撞这个枪口 。 依我看 , 你也别上朝了 , 就在家里素服待罪 。 可能皇帝看你的态度好 , 就会对张将军从轻发落 。 因张嘉贞心乱如麻 , 便觉得张说的建议很有道理 , 于是就真的没有上朝 , 穿了素衣服在家里候着 。分页标题
然而 , 事情并非如此 。 张嘉贞性格强悍 , 平时没少得罪人 , 现在大家一看有机可乘 , 便都纷纷落井下石 。 有人说 , 你张嘉贞不是号称清廉吗?其实不光他弟弟贪污 , 他本人也接受过贿赂并举例说 , 当年洛阳有一个地方官 , 给张嘉贞修建了一座豪宅 , 张欣然接受 , 后来怕事情败露 , 张嘉贞就把这个地方官给逼死了 。 还有人讲 , 张嘉贞结党营私 , 把自己的党羽都安插到中书省等 。 结果 , 不仅张嘉佑被贬官了 , 连张嘉贞也被定了个治家不严的罪名 , 一并问责 , 贬为到幽州刺史 , 张说担任了首席宰相 。 事到如今张嘉贞才明白过来 , 原来自己是被张说当猴给耍了 。

『刘育章』积怨太深话张说
本文插图
三、嫉贤妒能 , 害怕别人超过自己
这主要表现在姚崇的进退上 。 唐玄宗即位后 , 张说担任宰相 , 姚崇任同州刺史 , 唐玄宗听了姚崇的“治国十策”后 , 打算任命姚崇为兵部尚书兼宰相 。 张说知道以后便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劾姚崇 , 唐玄宗不予理睬;一计未成又施一计 , 张说又让殿中监姜皎向唐玄宗建议 , 任命姚崇为河东总管 , 以阻止姚崇入相 , 谁知又被唐玄宗识破 。
姚崇当上宰相后 , 张说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 想寻求唐玄宗的弟弟岐王为靠山 , 没想到却被姚崇抓住了把柄 。 一天退朝后 , 朝臣们都已离去 , 姚崇假装一瘸一拐的样子走在最后面 , 玄宗叫住他 , 问是怎么回事?姚崇说:“臣脚有损伤 。 ”玄宗又问:“很痛吧?”姚崇答道:“臣的痛苦不在脚上 , 而是在心中 。 ”玄宗问这话什么意思 , 姚崇回答说:“岐王是皇上的爱弟 , 张说是辅佐大臣 , 而张说总是秘密出入岐王家中 , 恐怕事情不好 , 所以我很担心 。 ”唐玄宗最忌的是自己的兄弟与大臣拉帮结派 , 于是立即将张说贬为相州刺史 。
四、生性爱占小便宜
据史料记载 , 张说生性爱贪占小便宜 。 最典型的事例是他遭死后的姚崇算计的历史典故 。

『刘育章』积怨太深话张说
本文插图
据说姚崇死后 , 为了防止其后代收到张说的迫害 , 临死时 , 他告诫儿子说:“张说与我嫌隙很深 。 我死之后 , 出于礼节 , 他必来吊丧 , 你们可将我平生所用的珍宝器皿陈列出来 , 他最喜爱这类东西 , 如他看也不看 , 那你们就要作好准备 , 灭族之灾就将来临了;如他看这些东西 , 那就预示没事了 , 你们就将这些东西送给他 , 并请他为我撰写碑文 。 得到他所撰碑文后 , 立即誊写 , 报呈皇上 , 并准备好石头 , 立即刊刻 。 他的反应比我迟钝 , 数日之后 , 定要反悔;他如派人来索取碑文 , 就说已报请皇上批准 , 并将刊刻好了的碑拿给他看 。 ”
姚崇死后 , 张说果然前往吊丧 , 对所陈服玩是看了又看 , 爱不释手 。 姚崇诸子按父亲所嘱将张说喜欢的珍宝送给了张说 , 并让张说给自己的父亲撰写碑文 , 张说欣然同意 。 在碑文中 , 张说称赞姚崇“位为帝之四辅 , 才为国之六翮 , 言为代之轨物 , 行为人之师表” 。
数日后 , 张说在家中越想越不对劲 , 后来他幡然醒悟 , 后悔莫及 , 就急忙退回珍宝 , 并以言辞不够周密需要修改为由索要碑文 。 这时姚崇的儿子告诉他 , 碑文已经禀告过了皇帝 , 石碑也已刻好了 。 张悦听后 , 万分懊恼 , 不禁叹息地说:“死姚崇犹能算计生张说 。 ”

『刘育章』积怨太深话张说
本文插图
五、还算有一个好的结局
由于张说得罪的人太多 , 积怨太深 , 所以同僚们一有机会就弹劾他 。 特别是他屡次拒绝于文融的建议 , 宇文融愤怒已极 , 随即联合崔隐甫、李林甫等共同弹劾张说 , 罪名是他招引术士王庆则“祠祷解 , 而奏表其闾”;引僧人道岸“窥诇时事 , 冒署右职”;其亲吏张观、范尧臣依据张说权势 , 不仅“市权招赂”而且又擅自给太原九姓羊钱千万 , 言辞“丑惨” 。 玄宗十分恼怒 , 即敕令源乾曜、崔隐甫、刑部尚书韦抗于御史台鞫审张说 。分页标题
源乾曜等奉诏鞫审张说 , 罪状多属实 , 张说被打入大牢 。 唐玄宗派高力士去看张说 , 只见他蓬首垢面 , 坐在草地上 , 使用的是瓦器 , 吃的是粗食 , 以示“自罚忧惧” 。 高力士将此情况回报了玄宗 , 并说:“说往纳忠 , 于国有功 。 ”玄宗听后也很怜悯他 , 仅罢免了张说的中书令职务 , 命其在集贤院专修国史 。 但唐玄宗对他的宠遇不衰 , “朝廷每有大事 , 上常遣中使访之” 。
【『刘育章』积怨太深话张说】

『刘育章』积怨太深话张说
本文插图
据史料记载 , 开元十七年(729) , 张说再拜尚书右丞相 , 集贤殿学士 。 不久 , 又代源乾曜为尚书左丞相 。 他上任那天 , 唐玄宗特命有司供帐 , 奏音乐 , 具酒馔 , 仪式热烈而隆重并作御诗一篇赠给张说 。 不久 , 又以修撰谒陵仪注有功 , 张说被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 其长子张均为中书舍人 , 次子张垍尚宁亲公主 , 拜驸马都尉 , “当时荣宠 , 莫与为比 。 ”
开元十八年(730) , 张说患病 , 唐玄宗每天都遣中使前去看望 , 并赐御笔药方 。 由于医治无效 , 这年12月病卒 , 时年64岁 。 唐玄宗亲自为其御书碑额:“呜呼积善之墓” , 并为其制作神道碑文 , 御笔赐谥曰“文贞” 。

『刘育章』积怨太深话张说
本文插图
张说出身低微 , 23岁赴东都洛阳参加科举考试 , 在近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 考取对策第一名 , 从此步入仕途 , 官至凤阁舍人 。 后因不愿作伪证 , 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宗昌 , 遭流放 。 中宗继位后 , 被召回朝廷 , 睿宗时任宰相 , 因不归附太平公主 , 被罢相 。 玄宗即位后 , 被任命为宰相 , 因与同为宰相的姚崇不和 , 被贬官;后因镇边有功 , 奉召还朝 , 复任宰相 , 晚年又遭遇政敌宇文融、李林甫弹劾 , 罢相归隐 , 没过多久又出任尚书左丞相 。

『刘育章』积怨太深话张说
本文插图
纵观张说一生 , 他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 , 三次出任宰相 , 执掌文学之任三十多年 , 可谓文武兼备 , 才干出众 , 功绩卓著 , 史家称赞他“发明典章 , 开元文物彬彬 , 说居力多” 。 张说的一生留给后世的启迪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南宋诗人陈普《咏史上?豫让四首》中写到:“荀息无裨晋献公 , 豫生如许智宗空 。 古人才德难求德 , 大节初心要始终 。 ”看来 , 古代人的才与德相比 , 德是最难求的 , 关键是大节初心要始终如一 。 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 。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 德胜才谓之“君子” , 才胜德谓之“小人” 。 凡取人之术 , 苟不得圣人 , 君子而与之 , 与其得小人 , 不惹得愚人 。 一个人除了要有才能和本事之外 , 一定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洁身自好、包容异己的思想境界 。
(声明:图文中的照片来源于网络 , 若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