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央行在6市(区)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央行在6市(区)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文章图片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央行在6市(区)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4月27日,央行表示,为深入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在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等6市(区)扩大试点,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申请创新测试,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金融“惠民利企”,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为落实《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探索设计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划定刚性底线、设置柔性边界、预留充足发展空间,努力打造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并于2019年12月在北京启动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央行公布的扩大试点6市(区)里,深圳、苏州和雄安也是数字人民币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的地区。4月17日晚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体系在坚持双层运营、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并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近日在《中国金融》撰文,介绍了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的最新进展和进一步探索。他表示,科技公司在满足门槛要求的前提下可直接申请测试,但涉及的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应用场景则须由持牌金融机构提供。
“金融科技发展不能走互联网金融的老路,既要重视柔性监管,也要重视审慎监管。”他提醒,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的教训深刻表明,一味神化信息技术非但不能促使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反而会使金融市场鱼龙混杂、金融产品良莠不齐,给金融稳定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新型创新监管工具强调审慎监管,力求设置刚性的门槛。从金融角度来说,坚持金融科技的本质是金融,严格落实金融持牌经营原则,严防打着“金融科技”的旗号从事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从科技角度来说,明确风险底线和安全标准,建立风险动态监测感知、高效处置的风控体系,才能保障真正有价值的科技新成果得到充分测试和迭代完善,最终为金融创新注入科技动力。
范一飞称,基于以上设计理念,人民银行立足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实际,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经验,深入研究新型创新监管工具实施路径,并积极组织开展测试验证工作。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切实履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会同相关监管部门做好统筹与协同,强化监管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共同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具体包括以创新监管工具为基础,以监管规则为核心,以数字化监管为手段。
另据统计,自2019年末央行等六部门批准10省市开展为期1年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后,已有5省市披露创新项目数量及进展。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央行在6市(区)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近期重庆市披露,已有27项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项目稳步推进,18项试点项目已上线运行。
上海则在近期印发的《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称,加强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培育50个左右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创新项目,推动形成一批技术和业务创新的“上海标准”。
浙江方面提到,将通过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在信息安全、民生服务、数据融合和监管科技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力争试点期间推动制定10个以上金融科技相关支持政策、标准或规范,组织35项金融科技试点项目落地。分页标题
北京虽然不在此次扩大试点的范围内,但北京是最早也是披露试点项目最多的地区。2019年12月5日,央行宣布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同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点金融科技‘监管沙箱’”的公告,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箱”。北京地区已获得六部门批复46个金融科技试点项目,涉及参与的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共77家;除了应用试点项目居全国之首外,北京已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目前第二期试点项目已完成申报。
文/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 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