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书里的范进,书外的蒲松龄:古代科举制度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人生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里 ,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需要巩固自己的统治 , 需要人才治理国家 , 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 , 显然靠自己是不行的 , 需要成千上万的人才 。为了发现人才 , 在我国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方法 。
在两汉的时候 , 实行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 这种方法是通过一级一级的官员推荐优秀的人才 , 可以简要的概括为“察孝廉” 。
“孝廉” , 第一是孝 , 做人 , 孝为本 , 你连父母都不孝顺 , 怎么能做得了好官?老戏中常说 , 做官先学会做人 。第二是廉 , 廉洁奉公 , 这是品行问题 , 品行好 , 才能为老百姓办好事 , 奉公守法 , 才能做好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察孝廉
地方官吏发现具备孝和廉这样有品德的人才后 , 就要一级一级的向上举荐 , 可见 , 举荐人才在当时应该是地方官员的义务 。上面说 , 嗯 , 确实是人才 , 就下令征召为官 。这就是当时实行的察举制和征辟制 。
【在汉代 , 选择官吏有察举制度 , 察就是考察 , 举就是推荐 , 孝廉和茂才(避讳刘秀改成茂才,本来就是秀才)经过考察和推荐的可以做官士人的名称,孝廉一般可以是郞官 。】
在三国魏文帝曹丕时期 , 实行的九品中正制 , 其实就是对察举制和征辟制的一种改进 , 但在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 。
晋武帝司马炎征召蜀国旧臣李密为官 , 实行的就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 李密的《陈情表》中说的清楚 , “前太守臣逵 ,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 , 举臣秀才”但都被李密以“臣无祖母 ,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 无以终余年 。祖母九十有六 , 臣四十有四 , 是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尽孝于祖母之日短也 。望陛下矜悯愚诚 , 听臣微志 , 庶刘侥幸 , 保卒余年 , 生当陨首 , 死当结草 。”等理由来推脱 , 还搬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这一理论依据 , 终于把晋武帝给感动了 , 同意李密“不仕”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陈情表》中李密给祖母喂汤药
李密的《陈情表》把察举制和征辟制解释的淋漓尽致 。可见 , 在科举制实行之前 , 这是最主要的发现、举荐人才的方式 , 但并不是想举荐就举荐 , 想不举荐就不举荐的 , 应该是当地官员的一种义务 , 必须得为国家发现、举荐人才 。
察举制虽然能够举荐人才 , 但有其局限性 , 因为举荐的大部分都是大地主和上层人士 , 处于下层的中小地主和寒门士子 , 即使学富五车 , 具有真才实学 , 但不在察举的范围之内 , 也只能默默无闻 , 终老一生 。
当然 , 因为官员腐败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举荐的人才不一定名副其实 , 甚至徒有虚名 。
【晋·葛洪《抱朴子》:“举秀才 , 不知书;察孝廉 , 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 高第良将怯如黾 。”】
如果说察举制和征辟制给上层人士提供了做官的机会 , 那么科举制就是给中小地主和寒门士子开了一扇走向成功的大门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孟郊《登科后》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 ,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 其中有一项改革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1300多年 , 直到清朝光绪皇帝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结束 。这项改革就是科举制度 。
另一种说法是隋朝的选拔人才的改革不符合科举制度的特点 , 科举制度应符合如下特点:一 , 读书人不必官吏推荐 , 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二 , 考试定期;三 , 严格考试 。分页标题
而唐朝选拔人才的制度符合这几个特点 , 所以科举制度真正的开始是在唐朝 , 有史为证: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 , 明于理体 , 为乡里所称者 , 委本县考试 , 州长重复 , 取其合格 , 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高祖李渊
本诏令提出的“每年十月”符合定期考试的特点 , 明确了州、县地方预试 , 即相当于后世的“乡试” 。
【武德五年(622年)唐朝的诏书明确了士人可以“投碟自应” , 下层寒士得不到举荐者“亦听自举” , “洁己登朝 , 无嫌自进”, 符合士人可“自行报名”的特点 。】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 士子可自行报名 , 不再需要公卿或州郡长官推荐这一特点与察举制有着根本的区别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能够采用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 , 它扩大了封建社会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 , 吸收了大批出身中下层的社会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锥刺股
科举制度的实行 , 确实为大量的寒门学子提供了“十年寒窗苦 , 平步上青云”的机会 。只要你有读书的天分 , 肯下苦功 , 就有可能考中 , 彻底的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 。
从这个意义上讲科举制度 , 无论在维护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统治阶级的统治)上 , 还是在改变寒门士子的命运上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
对于科举制度 , 众人褒贬不一 , 我们相信“存在即合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 但“有利必有弊” , 下面是名人对科举的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收罗了四海英才 ,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近代西方人则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孙中山:“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 , 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相反的责难却更多 ,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感慨道:“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 。”康有为怒斥: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全是八股考试惹的祸!李光耀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
自科举制度实行以来 , 有着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 唐朝开始实行 , 宋朝得到长足发展 , 元朝开始中落 , 明清达到了鼎盛 。
但明清时代的科举也变的更加繁琐 , 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 , 每一级中往往又分层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清科举简表
童试是明清最初级的县、府考试 , 通过县、府两次考试者 , 成为童生 , 表明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 。
但很多读书人考到须发皆白 , 仍是一介童生 。可见 , 在科举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通过这一道路走上成功之路的毕竟是少数 , 大部分参加考试的人 , 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并不是这些人的文化水平不行 , 有些人甚至还成为了文学大家 , 并且写出了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
毕竟通过科举考试要录用的人数非常有限(据史料记载 , 明清两代殿试每三年举行一届 , 每次录取人数在300-400之间;乡试每届中举1000人左右) , 再加上官员腐败等原因 , 致使一些很有才华的人终其一生也未考中 。这样看来大多数人落得个悲惨的命运也在情理之中了 。
今天 , 我们就放到一块聊一聊范进和蒲松龄这两位在科举制度中所受的毒害 。有人可能要说 , 范进是小说中的人物 , 蒲松龄是现实中的人物 , 怎么能放到一块呢?分页标题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之所以把范进和蒲松龄放到一块来 , 是因为范进和蒲松龄有着共同的特点 。
首先 , 范进是清朝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 《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明朝的那些事 , 但作者吴敬梓是清朝人 。小说属于文学艺术 , 既然是艺术 , 就源于生活 , 而高于生活 , 所以虽然写的是明朝事儿的小说 , 反映的却是清朝的事 , 而蒲松龄也是清朝的人 。
其次 , 范进的所遭所遇与蒲松龄特别相似 , 范进50多岁了 , 还是个童生 , 几十年考试不中 , 后来还是主考官周进抬举他 , 54岁才得以中举 。
而蒲松龄从19岁 , 初次参加童生考试 , 考了个县、府、道三个第一 , 中了秀才之后 , 一直考到72岁 , 才考了一个岁贡生 。
虽然自科举制度实行以来 , 有大量的下层人士通过科举制度 , 走入了统治阶层 , 改变了自己及家族的命运 , 但也有更多的下层小人物穷其一生也只考取了一个童生 , 没有步入官员的行列 。
这些人没有学会任何生存的本领 , 不会经商 , 不会务农 , 甚至为了考试 , 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能够考中举人的是幸运的 , 绝大数人考到头发都白了 , 甚至到死都在做着中举之梦 , 这些人是不幸的、可悲的 , 可见其受科举毒害之深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范进中举
我们先说一下范进 。范进50多岁了还是个童生 , 家中又穷苦不堪 , 十二月的天气还穿着单衣服 , 被冻得瑟瑟发抖 。无论是邻里乡亲 , 还是作为亲戚的老丈人 , 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 。可以说 , 范进中举前 , 饱尝了科举制度迫害下落第文人所有的辛酸苦楚 。
《范进中举》选段:
不觉到了六月 , 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 。范进因没有盘费 , 走去同丈人商议 , 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 , 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 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 , 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 , 就是中相公时 , 也不是你的文章 , 还是宗师看见你老 , 不过意 , 舍与你的 。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 , 都有万贯家私 , 一个个方面大耳 , 像你这尖嘴猴腮 , 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
这一段写的是范进中了秀才之后要和同乡的人去参加乡试 , 但因为穷困 , 没有盘缠 , 向老丈人去借的时候 , 老丈人说出的一段刻薄刁钻的话 。但即使如此老丈人也没有借他分文 , 可见 , 在老丈人眼中 , 范进就是一文不值的 。作为如此近的亲戚尚且如此 , 更何况邻居呢?
如果说范进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 毕竟属于艺术 , 有点艺术化 , 有点虚 , 那么 , 我们就回到现实中来 , 谈一谈蒲松龄 。
下面是蒲松龄的简介截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蒲松龄历次参加科举考试时间截图
以上长长的截图就是蒲松龄19岁以后的科举之路 , 他几乎每一次考试都没有落下过 , 但每次都没有考中 , 直到72岁被录取为贡生(贡生 , 俗称"明经" 。是指明清两朝秀才成绩优异者 , 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 , 称为贡生) 。
有史为证:
【《大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 , “教官及在籍恩贡生、岁贡生、监生 , 愿就本省乡试者 , 均许与生员一体考送 , 卷面书‘官’字、‘贡’字、‘监’字 。”】
可见 , 贡生还是个秀才 , 只是一个进入国子监学习的资格 。蒲松龄终其一生也没有考上举人 。他一共考了52年 , 好在当时也没有年龄限制 。蒲松龄受科举的毒害之深 , 与《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相比 , 有过之而无不及 。分页标题
范进和蒲松龄的共同点就是深受封建科举制的毒害 , 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都消耗在了科举考试上 , 将中举、取得功名作为唯一奋斗的目标 。虽然几十年屡试不第 , 也不愿意从事劳动养家糊口 。
范进去参加考试 , 没有盘缠 , 老丈人又不借给他 , 只有去向邻里张口 。当中举结果出来前 , 还在为糊口发愁 , 抱着一只老母鸡到集上去卖 , 打算换一些米来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蒲松龄
蒲松龄的生活条件也不容乐观 , 为了生活 , 长期做私塾教师和幕宾 , 来换一些钱财 , 其中仅在毕际有(顺治十三年任山西稷山知县)家当幕宾就有三十年时间 。虽然有很多著作 , 但他活在著名的作家也能被饿死的时代 , 很难换成钱来养家糊口 。而其著作《聊斋志异》因为没有钱刊印 , 直到他去世50年后的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印刷流行于世 。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 , 一个72岁的老人去省城赶考 , 交通不便 , 路途遥远 , 骑着毛驴忍受着路上的颠簸;拖着伛偻的身躯 , 衣衫褴褛 , 蹒跚的走进考场的情景;深陷的眼窝 , 浑浊的双眼 , 书写着几乎看不见的蝇头小楷 。现在想来是多么的可悲、可怜、可叹 。
可见 , 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对莘莘学子的毒害之深 , 危害之重 , 虽罄南山之竹也难书其万一 , 今天只是选择了范进和蒲松龄这两个具有相似特征的人物进行了分析 。然而 , 就像胡适说过的 , 历史就像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千人有千面 , 我所分析的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一个侧面 , 有哪些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
【蒲松龄@书里的范进,书外的蒲松龄:古代科举制度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人生】本文由历史四方会原创 , 配图来自网络 , 侵权必删!
- 史学界的007|长大后重读《范进中举》,感觉以前太无知,谁都没资格嘲笑范进
- 绘本|六一节送孩子玩具,不如送孩子书,书里藏着成长的金钥匙
- [孙悟空]为何说西游记里的主角是孙悟空,而不是唐僧?书里如来道出了真相
- 「孟郊」科举制度坑人?范进中举后发疯不可思议,唐朝有个比范进更狠
- @考中举人的范进,为什么会痰迷心窍,看他的考场经历就会明白
- 萧峰《天龙八部》最大笑点,这是金庸书里最奇葩的死法,萧峰很意外!
- 鲜闻说郭涛《爸爸去哪》获严父形象,众人眼中的好男人,将打女人写书里
- 半月谈官方微信这一次,我把中国放大1000倍,再放进书里给你看
- 宿优品生活着56个民族的城市,童话书里都找不到的景色,低调且神秘!1、贵定2、都匀3、长顺4、荔波5、龙里6、惠水7、平塘8、罗甸9、三都10、独山11、瓮
- 「戴安娜」《戴安娜王妃》:她一生的青葱岁月都在这本书里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