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狐头条』李书福的“山寨”梦工厂为梦想窒息:撒币飞行汽车 大张旗鼓搞火箭

【『财经狐头条』李书福的“山寨”梦工厂为梦想窒息:撒币飞行汽车 大张旗鼓搞火箭】
_本文原题:李书福的“山寨”梦工厂为梦想窒息:撒币飞行汽车 大张旗鼓搞火箭

『财经狐头条』李书福的“山寨”梦工厂为梦想窒息:撒币飞行汽车 大张旗鼓搞火箭
本文插图
导语:进军新能源、撒币飞行汽车、大张旗鼓搞火箭 , 吉利在为梦想窒息 。
中国造车产业有条潜规则 , 凡进军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家 , 必标榜自己是中国“马斯克” 。
甚至连公司的公关形象也要100%模仿特斯拉:超级工厂、第一性原理、从零到一 。 还有企业家演讲时 , 嘴里要有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词 。
尽管说得天花乱坠 , 绝大多数中国造车企业家的模仿秀 , 还是说说而已 。 只有李书福这样的实干家 , 才拿出真金白银来 , 去造火箭卫星、飞行汽车、新能源车 。
下一个“为梦想窒息”的人 , 出现了 。
01 新能源困局
在全民电动车的热潮下 , 吉利汽车(HK:00175)没有落后 , 口号喊出来了 , 真金白银也投下去了 。
2018年 , 吉利表示 , “吉利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 , 到2020年 , 90%以上的吉利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 。 ”
这个占比目标能不能完成 , 透过吉利去年的表现 , 可管中窥豹 。
2019年 , 吉利累计销量1,361,560辆 , 完成了年度销量目标 , 其中新能源车2019年全年销量113,067辆 , 同比增长66.5% 。 虽然增速很猛 , 但这个销量只占总销量的8.3% 。
吉利的新能源困局 , 和其他中国新能源车企颇为相似 。 与马斯克这种从零打造特斯拉产品线的公司不同 , 吉利传统车型的庞大体量 , 是转型的巨大负担 。
为了节约成本 , 吉利电动车在汽油车帝豪基础上打造EV , 无论是资源投入还是技术倾斜 , 吉利都很难摆脱历史经验的束缚 。

『财经狐头条』李书福的“山寨”梦工厂为梦想窒息:撒币飞行汽车 大张旗鼓搞火箭
本文插图
拿老款吉利帝豪EV350车型举例 , 这款车工信部续航里程300km 。
实际上 , 不开空调能跑280km左右 , 夏天开空调能跑200km , 冬天开空调只能跑150km左右 。 选择汽油车型改款 , 固然节约了成本 , 但在续航里程这样的核心性能标志上 , 吉利的技术短板就出现了 。
类似情况 , 在其他国产电动车型中也屡见不鲜 。
与特斯拉的强力续航不同 , 吉利和其他国产电动车往往在续航里程上存在限制 , 这也使得改款之后的电动车性价比与同价位汽油车相差巨大 。
因此 , 想要争夺客户 , 吉利只能在价格和补贴上下工夫 。 这就给补贴退坡之后 , 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埋了伏笔 。
没有补贴之后与同款汽油车型的价差猛然拉大 , 新能源车销量出现了明显的早夭现象:本来生产规模就很小的新能源车 , 成本居高不下 , 随着规模进一步缩水 , 会进一步刺激新能源车的性价比恶化 , 从而形成一个“成本上升和需求下降的同步怪圈” 。
但无论是出于对补贴的追求 , 还是出于对技术的渴求 , 吉利都已经竭尽全力 。
02 吉利撒币
马斯克的合伙人Peter Thiel说过:“我们曾以为会发明飞行汽车 , 但最终我们发明了140个字的Twitter 。 ”在马斯克和Thiel眼中 , 飞行汽车更像是一个梗 , 证明科技发明速度没有那么快 。
不过 , 在吉利眼中 , 没有什么技术进步是不能向金钱屈服的 。
吉利收购的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 , 开发了一款飞行汽车Transition 。

『财经狐头条』李书福的“山寨”梦工厂为梦想窒息:撒币飞行汽车 大张旗鼓搞火箭
本文插图
terrafugia transition飞行汽车
这款飞车体型十分轻巧 , 总长6.02m、宽2.3m、高1.98m , 整备质量仅有440kg , 相比一般的轿车要轻太多了 , 巡航速度为172km/h , 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85km/h , 续航里程可达800km 。分页标题
尽管声势浩大 , 飞行汽车到现在都没在中国亮相 。 价格太高和驾驶难度太大是主要原因 。
对中国司机来说 , 想要拥有它 , 首先需要准备19万美元 , 折合128万人民币左右 。
其次 , 驾驶这款飞行车 , 驾驶人既需要汽车驾照 , 又需要飞行执照 。 在中国 , 飞行驾照只有68446本 , 这狭窄的目标用户群体 , 使得飞行汽车注定是一个超级细分市场中一款玩票性质的产品 。
吉利的遭遇说明一个道理:撒币是门艺术 。
03 目标星辰大海
吉利汽车的最新动作是进军火箭产业 。
3月 , 台州吉利卫星项目正式启动 , 吉利科技集团下属公司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道宇”)自主设计完成的首发两颗低轨卫星目前已通过各项鉴定试验与测试 , 预计将于2020年内完成发射 。
而4月17日 , SugarDesign(微博ID)发布了一张吉利公开招聘火箭总师的截图 , 随后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回应该微博“招火箭总师 , 欢迎报名 , 简历投@吉利招聘 。 ”
值得注意的是 , 按照吉利的招聘条件 , 这个火箭总师薪资水平与市面的平均水准还有很大差距 。
一般来说 , 从一个公司招募团队时的薪资和经验要求 , 能够清楚判断出来 , 这家公司究竟是在尝试独创 , 还是尝试高仿 。 如果想用月薪5万的工资搞定一个火箭总师 , 吉利想做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
很快 , 杨学良就澄清 , 这个火箭总师的工作是用于未来吉利自动驾驶团队的卫星技术储备 , 未来主要负责吉利全球未来出行星座系统的组建与运维 。
换言之 , 吉利这次要搞的低轨卫星 , 主要服务于吉利未来的自动驾驶计划 。 坦白说 , 这一像素级模仿马斯克星链计划的火箭方案 , 最终效果如何 , 还有待观察 。
但吉利这份实时追热点 , 全情投入高光复刻的精神值得敬佩 。
04 梦工厂的症结
和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业企业一样 , 吉利的优势在于体量上的横向扩张 , 而非技术层面的纵向突破 。

『财经狐头条』李书福的“山寨”梦工厂为梦想窒息:撒币飞行汽车 大张旗鼓搞火箭
本文插图
首先 , 凭借收购沃尔沃 , 吉利成功搭建了全球化的营销和资本网络 , 随着全球范围内大肆并购 , 也让吉利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 。
其次 , 凭借全球研发资源的本地化 , 吉利又成功推出了诸如帝豪这样的爆款车型 , 狠狠的吃下了中国汽车市场初创红利 。
不过 , 一旦跳出传统汽车框架 , 尝试在科技维度上创新 , 对诸如特斯拉这样的公司进行模仿和超越 。 吉利几乎还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 而且 , 不仅仅是吉利 , 多数中国汽车公司在新能源车的成绩也乏善可陈 。
这中间原因用一个数据就可以说明:
特斯拉在研发层面几乎不遗余力 , 作为一家新能源初创公司 , 研发费用每年都接近100亿人民币;
而吉利汽车过去十年中累计费用化研发投入总额 , 仅为区区23.22亿元 , 平均每年占营收的比重为0.56% 。
这表明 , 吉利十年创新 , 不够特斯拉一年研发 。
05 山寨的后遗症
吉利研发投入不足 , 热衷并购和资本运作的后遗症 , 其实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核心产品帝豪系列 , 在过去几年 , 已经进入产品力青黄不接的过渡期 , 失去了爆款产品规模扩张的爆发力 。
一般而言 , 拳头产品失效 , 在正常行情下 , 汽车公司的业绩只能勉力维持 , 更不用说 , 吉利很快会面对的较长时间的汽车下行周期 。
要知道 , 对汽车这种重资产行业行业来说 , 核心产品线的强势是份额增加乃至周转提升的重要因素 。
更让吉利雪上加霜的是 , 曾经引以为傲的全球化的业务 , 又面临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 除此之外 , 新能源产业的补贴退坡 , 很大可能会吉利进一步收获失望 。
也许 , 面对传统业务基本盘都难保的情况 , 吉利会很快打消自己可以进军飞行汽车和火箭卫星的幻觉 , 从复刻马斯克的美梦中醒来 。分页标题
本文来自阿尔法工场 , 作者于辰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