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海岛上,守护“星星”的河南人


【航天】海岛上,守护“星星”的河南人
文章图片
□周琪 张艺 王鹏
碧海蓝天 。 在海南文昌 , 有一群默默坚守的航天人 。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 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梦想让他们扎根海岛……
他们当中 , 也有为数不少的咱河南人——
托“星”者
1.90米的个子 , 体重只有65公斤 。 每天 , 这个又瘦又高的人站在雷达车顶 , 远远望去犹如电线杆儿 。
在狭小的雷达车工作舱内 , 他只能蜷着身子“憋屈”着 。 他叫皇现良 , 商丘人 。 从事气象岗位至今 , 他已圆满完成了30余次卫星发射任务 。
皇现良的工作现场在离市区几十公里的一个小山头上 。
多年前 , 第一批航天气象人走上山头时 , 他们是用铁锹和镐头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 那时候 , 虽然没有飞沙走石 , 但要与阴雨抗争、与酷暑搏斗 , 海南长夏无冬 , 太阳毒辣无情 , 常常刺得人睁不开眼睛 。 即使是这样 , 也无人言苦 。 皇现良是他们中的一个 , 大家伙儿亲切地喊他为“皇兄” 。 皇兄喜欢钻研——碰到理论难题 , 他总喜欢弄个明白;碰到实际技术难题 , 他也喜欢“捣鼓” 。 面对深奥的专业理论、星罗棋布的电器元件、密密麻麻的电路图 , 皇现良不厌其烦、不分昼夜地研究、试验 。
就是靠着这种钻研劲儿 , 皇现良硬生生地把十几个分设备、S波段雷达和车载雷达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全部了然于心 。
2016年 , 莎莉嘉台风登陆海南时 , 轰隆隆的雷声震天动地 , 树杈般的闪电把天空照得透亮 , 十几级的狂风卷着瓢泼大雨 , 浇得人透心凉 。 而此时 , 正是长征五号首飞任务联试联调的关键阶段 。
机房有没有漏水?天线球罩有没有问题?皇现良第一时间冲出去查看 。 狂风夹着雨水打在他身上 , 他似乎浑然不觉 , 直到检查完毕 , 设备运行一切正常 , 他才安下心来 。
“一个人就算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多少钉 。 守望航天需要全面提升岗位人员的技术水平 , 需要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 。 ”皇现良将自己常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岗位人员 , 与此同时 , 他还参与了岗位试验文书的编写及修改工作 , 对训练提出意见建议 , 协助岗位负责人先后处置解决了多项故障 。
今年春节期间 ,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同事的探亲回程计划 , 也打乱了皇现良原来的排班安排 。 他通过电话告诉同事:“安心在家 , 做好防护 , 单位的事不用担心 。 ”
今年 , 文昌航天发射场再次迎来高密度发射任务 , 航天人要一边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一边打好航天发射攻坚战 。 连续值班 , 已成了皇现良的家常便饭 。 清晨 , 皇现良身着浅蓝色工作服 , 像往常一样站在车载雷达顶上 , 进行气象监测及数据传输 , 掌握准确可靠的第一手天气实况资料 。
多年来 , 他用智慧捕捉“风云” , 用坚守托举“星星”……
守“胃”者
航天人的一日三餐 , 是后勤人员每天必须保障的事情 。 刘琪早已习惯了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 “晨曦朝露去 , 披星戴月归”是他工作的常态 。
今年2月7日 , 得知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 后勤伙食保障人员紧张后 , 正在周口老家的刘琪提前结束假期 , 返回了工作岗位 。
每天第一个到岗的刘琪 , 习惯先打开食堂的门窗和鼓风机进行通风 , 饭后再安排相关人员喷洒酒精消毒 , 保证工作区域安全 。 管制隔离的防控措施 , 给本就紧张的假日排班更添难度 , 值班人员不够 , 他就一个顶俩 , 哪里缺人就去哪里 。
疫情期间 , 新鲜食材的运送、结算等工作比平常要困难复杂得多 , “困难再大也不能降低饭菜质量!”刘琪斩钉截铁地说道 , 只有保证工作人员每顿都能吃到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 , 才是对任务保障的最大贡献 。
都说众口难调 , 航天人来自全国各地 , 口味各不相同 , 后厨想要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 实在是难 。 于是 , 刘琪就不断进行问卷调查、食谱研究 , 并结合季节特征搞好伙食保障 。 “做饭菜的事情都好说 , 就是海南的酷暑让人难熬 。 ”刘琪说 , 去年的一次任务期间 , 天气格外热 , 厨房温度近50℃ 。 在高温高湿的厨房里 , 就算防暑措施再多 , 身上依然汗流不止 , 他清楚地记得任务期间 , 每天都要喝5大杯水 。分页标题
无论春夏秋冬 , 后厨就是刘琪的“战位” , 一年365天 , 日日不辍 。
护“机”者
走进会议电视机房 , 各类机器设备井然有序地运行着 。 两个魁梧的身影正在仔细进行设备维护和消毒工作 , 他们就是董国庆和刘慧臣 , 一个来自周口 , 一个来自郑州 。 两个小伙子认真仔细擦拭消毒的样子看起来格外投入 。
疫情期间 , 虽然各种会议频次减少 , 但随着航天发射“超级2020”高密度任务号角吹响 , 一些亟待部署沟通的工作必不可少 , 凡是召开的会议不管是远程视频会议还是本地工作会议都是非常重要的 , 他们二人的压力并没有因为会议数量减少而减轻 , 体重却是减轻了不少 。
一场会议起码需要开设近10个分会场 。 “战‘疫’之时 , 大家面对面沟通讨论机会少了 , 却是我们通信保障岗位的关键时刻 。 ”董国庆说 。
原本计划休假的董国庆 , 由于疫情推迟了休假 。 为了确保疫情防控绝对安全 , 发射场区全面封锁 , 他返回单位后就一直往返于宿舍和会议室的两点一线之间 , 再没有回家陪外地赶来过年的父母 。
“这是我今天打的第5通电话 , 主要就提醒爸妈注意防护 , 问有没有什么亟须解决的生活困难 。 ”父母在海南的这两天 , 他打了很多电话 。
实干是最美的姿态 。 值班保障、维护设备、清洗消毒 , 这些每天重复的工作内容 , 他们始终坚持得一丝不苟 , 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了机房 。
【【航天】海岛上 , 守护“星星”的河南人】春节以来 , 为防疫情而居家隔离 , 对大多数人而言意味着团圆 。 然而 , 每一个不能回家的航天人都懂得 , 自己的坚守 , 是为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家庭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