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

2015年 , 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座教授、版画专家唐小兵在美国犹他州帕克城见到了15幅特殊而珍贵的版画 。
【「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这批出自抗战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名家之手的版画 , 属于美国一家三兄妹 , 他们从父亲乔治·韩伦(George A. Hanlon)那里继承得来 。
三兄妹同时继承的还有父亲在中国的传奇经历 。
乔治·韩伦的这段经历 , 与冯小宁导演、宁静主演的电影《黄河绝恋》剧情极其相似 , 除了没有像剧中的美国飞行员一样爱上中国女战士外 。
2018年4月 , 随着版画被三个子女捐赠回中国 , 这段有关正义、冒险、拯救和友谊的记忆也一同被唤醒了 。

「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
文章图片
韩伦家三兄妹将带着父亲记忆的版画送回了中国 。
“往山区走 , 联系中国游击队”
1944年9月8日凌晨4:30 , 美国陆军驻华第二十轰炸总队108架B-29轰炸机从广汉起飞 , 前往鞍山轰炸日军昭和制钢所 。
韩伦与其他10名机组成员隶属于第679轰炸中队42-6234号B-29轰炸机 , 这架战机被他们起了有个很酷的名字——“我的阿萨姆之龙”(My Assam Dragon) 。
29岁的韩伦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 被招入美国陆军航空队(今美国空军前身)的 , 在这之前他是密尔沃基市警察局的一名警员 。 因为身体条件不错 , 一加入陆军航空队 , 韩伦就参加了飞行员训练计划 , 并顺利通过了各项考核 , 正式成为一名飞行员 , 被编入B-29轰炸机队 。

「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
文章图片
乔治·韩伦
“B-29轰炸机被称为超级堡垒 , 从1944年春季开始 , 在中国战场对日本战略目标进行轰炸 。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光耀介绍道 。
韩伦他们顺利完成了轰炸任务 , 但是在返程途中 , 不幸被日军战机流弹击中 。
“我只听见一声爆炸声 , 4号发动机的螺旋桨失控了 。 我们仍驾机穿越渤海湾飞向中国陆地 。 一到陆地上空我们便跳离了飞机 。 ”韩伦在回忆录《走过中国》(China Walk)里写道 。
“我的阿萨姆之龙”号战机坠毁在今河北昌黎县的渤海海滨 , 包括韩伦在内的7人幸免于难 。 但是他们明白 , 危险还没过去 , 因为这里显然是日占区 。
“在广汉作简要任务提示时曾被告知 , 如在中国日占区紧急跳伞 , 就往山区走 , 设法联系中国游击队 。 ”所以着陆后 , 韩伦等人从降落伞里爬出来后便往山里跑 , 最后被中共游击队所救 。
“七月二十一(农历) , 掉下个大飞机;救了七个飞行员 , 一看还是美国的 。 ”这首童谣 , 在昌黎七里庄一带几乎是妇孺皆知 , 唱的就是昌黎抗日军民在1944年营救韩伦7人的故事 。
“9月9日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 我们在十名游击队员的护送下 , 走走停停 。 ”获救后 , 韩伦的心情显然不错 。 游击队员们也对这些天上来的老外充满好奇 , 摸摸他们的衣服 , 翻看急救箱里的物件 , 胆子大的则敢上去和美国飞行员拉拉手 。 韩伦他们虽然感到有些尴尬 , 但也知道这是这些游击队员表达友好的方式 。

「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
文章图片
韩伦等人与晋察冀军区指挥官合影 。
4500里!走到延安去!
八路军冀东军区司令部对这批美军飞行员非常重视 , 立即向延安发电报汇报 。 9月15日 , 延安回电 , 要求保护好美军飞行员 , 给予他们最好的待遇 。 但在韩伦的眼里 , 几天里 , “他们无疑已经在这样做了 。 ”分页标题
就在前几天 , 他们在游击队的护送下穿越北宁铁路封锁线 。 担任向导的是一个18岁的中国男孩 , 叫做王小顺 。 据韩伦描述 , 王小顺是个开朗快乐的年轻人 , 对于护送他们这项任务完成得游刃有余 。 而且为了给他们找各种东西 , 已经冒了不止一次险了 。

「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
文章图片
“昨晚(9月10日) , 我们说要是有咖啡喝就好了 。 第二天下午六点左右 , 他就带回了咖啡和糖 。 ”为买这些东西 , 王小顺去了30里外被日军占领的昌黎县城 , 这让韩伦他们感动不已 。
就这样 , 在各个根据地中国军民的接力护送下 , 韩伦一行从昌黎出发 , 穿过北宁铁路封锁线 , 越过长城 , 跨过同蒲铁路 , 途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 , 徒步近4500里 , 历时4个多月 , 终于在1945年1月12日抵达了延安 。
这4个多月里 , 他们在抚宁县参加了九一八纪念大会 , 与八路军战士进行了篮球比赛;他们费劲周折 , 终于在丰润县找到了不断转移的八路军冀东军区司令部;而在顺义县 , 他们再次受到了最高待遇 , 受邀看了三幕剧《参军》;在与日军炮楼仅有4英里之遥的昌平县十三陵锥石口村 , 他们吃到久违的西餐 , 惊呼起来;在昌平南口穿越长城后 , 他们到达了涿鹿县杨家坪 , 在天主教修道院里过了万圣节;而在易县 , 这次轮到韩伦他们成为了舞台的主角 , 并为观众们唱了歌;在阜平县的晋察冀总部 , 他们终于得以用无线电向家人发去了“我们还活着”的消息;在神木县 , 他们受邀参加了晋绥边区群英大会 , 会上7名特等妇女劳动英雄为他们佩戴上了“B-29英雄徽章”……

「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
文章图片
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上7名特等妇女劳动英雄为韩伦等人佩戴“B-29英雄勋章” 。
但是这一切都比不上在延安的十天 , 用韩伦的话是“永远不会忘记” 。
“在延安的一天晚上 , 我们受邀和毛主席一起用餐 。 他和夫人在河对岸的住处接待了我们 , 另外还有朱德和夫人 。 ”第二天 , 他们便收到了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赠送的礼物 , 其中便有这套延安鲁艺版画 。

「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
文章图片
韩伦等人在延安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宴请和收到了像章、照片以及鲁艺版画等礼物 。
1月23日 , 美军派来接韩伦等人的飞机终于来了 。 “我们很高兴就要回家了 , 但要与我们一道‘旅行’的中国朋友告别 , 又有一点难过 。 ”当日 , 他们从延安飞往了印度的美军军事基地 , 后又辗转到北非 , 直到11月下旬才回到美国 。 这时候二战已经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 。
版画归来 , 弥补遗憾
回到美国后 , 韩伦选择留在了航空队服役 , 并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 , 二人育有一子二女 。 在航空队期间 , 韩伦曾先后被派往菲律宾、冰岛、加州、新泽西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地的美军空军基地工作 。 1965年 , 韩伦以中校身份退伍 。
他从来没有忘记在中国的那段充满友谊的神奇之旅 。
当年从延安辗转回美国时 , 十个月的时间里 , 从加尔各答到卡萨布兰卡 , 那套延安鲁艺版画他一直随身携带 , 悉心保管 。

「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
文章图片
古元 , 《逃亡地主归来》 , 1942分页标题
“这套木板画一直挂在我们家的显眼位置 。 ”韩伦的大儿子丹尼斯·韩伦说道 。 每当有客人来访时 , 这套版画总是会成为焦点和话题 , 由此引出父亲的中国之旅 。
“我们的父亲通过这些版画铭记他在中国度过的时光 , 还有在那里邂逅的友善的中国人民 。 ”这并非说说而已 , 在丹尼斯和两个妹妹五六岁的时候 , 父亲就教会了他们使用筷子 。
父亲也经常跟他们讲述自己的这段经历 。 在孩子们听来 , 韩伦的讲述里尽管有坠机、有突破日军封锁的恐怖时刻 , 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温暖和友善 , 以及充满趣味的“冒险” 。

「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
文章图片
美军飞行员一路被中国军民热情款待 。
电影《黄河绝恋》中的美国飞行员欧文在垂垂暮年重返故地 , 眼里满是回忆 。 现实中 , 韩伦和其他飞行员也一直对中国念念不忘 , 但都未能成行 。
7人之一的欣斯德尔军士就是如此 。 他一直梦想有一天能再次来到中国 , 感谢中国朋友为他所做的一切 。 但是他没能等到这一天就去世了 。 直到1972年 , 中美上海公报签订 , 他的夫人认为实现丈夫遗愿的世纪到了 。
当年 , 欣斯德尔夫人带着女儿和丈夫的回忆来到了中国 。 她还是随身携带了两株和平玫瑰 , 一路悉心照料 。 最后这两株生机勃勃的和平玫瑰一株送给毛泽东主席 , 一株送给了周恩来总理 。 后者为邓颖超培植成活 , 后来又反赠予美国朋友 。
另一位机组成员罗伊·史密斯则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 , 意外地见到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部分成员 , 并在家中设宴款待了中国游泳队 。 他用这种方式向中国人民表达了他的感恩之情 。
而韩伦则在退休后 , 计划在1998年结婚五十周年纪念的时候前往中国 , 但1996年因突发中风而辞世 , 享年81岁 。

「韩伦」真实版《黄河绝恋》:拯救美国大兵乔治·韩伦
文章图片
1978年第8期的《人民画报》报道了欣斯德尔夫人和和平玫瑰的故事 。
父亲去世后 , 三兄妹决定将这批承载了父亲珍贵回忆 , 以及他们一家与中国联系的版画捐赠出去 , 希望更多人了解父亲被中国军民救助的历史和中美之间的友谊 。
在版画专家唐小兵的牵头下 , 这批版画终于拥有了它们最好的结局——在2018年4月回到了中国 , 被复旦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 。 同时 , 它们也拥有了全新的开始——会在以乔治·韩伦命名的展室中不断展览下去 。
(责任编辑:李德全 CM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