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爆表、现金流告急,狼性孙宏斌能否绕开顺驰式陷阱?

频融资、卖资产、降负债 孙宏斌能控制住自己心中的那头狼吗?
提到“狼性文化” , 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两个词:华为和《狼图腾》 。
《狼图腾》这本书是以北京青年陈阵到内蒙古草原插队为背景 , 由十几个连贯的“狼故事”组成 , 本意是希望以“狼文化”的强悍和智慧 , 给农耕或儒家文化注入新的元素 。
令作者姜戎先生意外的是 , 该书在2004年出版之后 , 竟然在商界风靡了起来 , 一时间成为了当时商界下至白领上至高管的抢手读物 。 其中 , 最重要的推手就是:华为的任正非 。 他曾说道: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 , 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 , 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 , 三是群体奋斗 。 企业要扩张 , 必须要具备这三要素 。
如果要在房地产行业中找“狼性文化”的代表 , 对于任正非多有认可的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 , 或许会是很多人心中的不二选择 。
过去五年间 , 融创中国以年均复合66%的增长率 , 从2015年的年销售额735亿一路跃进至2019年的年销售额5562亿 , 规模座次也从行业TOP9一路上升至行业TOP4 , 距离孙宏斌曾经梦寐以求的登顶座次仅一步之遥 。
但在不久前举行的融创中国2019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 , 外界发现 , 孙宏斌变了——他常挂嘴边的关键词从并购、投资、规模排位 , 变成了安全、控风险、要利润;2020年要做的三件事是调结构、降杠杆、慎拿地;最重要的是 , 曾经被称为“并购狂人”、最是热衷于“买买买”的他 , 这次居然说要开始卖资产了 。
当最热衷于捕猎和扩张的业界之“狼”也开始变得变得审慎、小心、担忧风险 , 甚至不惜为此踩刹车、做减法 , 这或许意味着 , 危险真的已经临近 。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作为地产界最负盛名的“并购狂人” , 孙宏斌曾是地产界最热衷“买买买”的所在 。 2014年-2019年六年间 , 被孙宏斌先后列入购买清单中的并购标的包括但不限于绿城、佳兆业、雨润、融科智地、乐视、万达、泛海、新湖中宝、环球世纪和时代环球等企业的股权或项目 。
虽然并购的最终结果有胜有败 , 但总体来说收获颇丰 。 并购被业内视为是房企快速做大规模、实现弯道超车的最有效捷径 。 通过并购蚕食其他房企和项目 , 融创得以快速扩充土储 , 五年时间规模翻了7.57倍 , 行业排位更是从第9快速跃升到了第4 , 距离房地产销售前三甲仅一步之遥 。
眼见多年登顶梦随即就要达成 , 孙宏斌却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
3月27日 , 在融创中国举行的2019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 , 孙宏斌告诉投资者 , 融创今年要做三件事:调融资结构、降融资成本;处置一些持有资产;拿地更审慎 , 要拿对地方、拿对时间 。
其中 , 在提及处置资产的话题时 , 孙宏斌甚至再次重申 , :“处置资产是今年融创要做的比较坚决的一个事 。 ”他还透露 , 2019年底 , 融创成功卖掉了一个酒店 , 现在另有4个酒店短期内也会成交 。 他还要卖掉一些商业和乐园 , 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
孙宏斌还将今年定义为“地产洗牌年” , 并称 , 今年很多公司流动性压力很大 , 并购机会远超以往任何一年 。 虽然机会很多 , 但孙宏斌却强调 , 只有在确信疫情对整体经济和地产行业的影响可控后 , 同时在保证集团流动性充裕且不影响长期杠杆率下降趋势的前提下 , 才会审慎补充优质土地储备 。 这意味着 , 开源节流将是融创2020年的主旋律 。

负债爆表、现金流告急,狼性孙宏斌能否绕开顺驰式陷阱?
文章图片分页标题
预期中即将被卖掉的持有重资产还没有出现 , 但第一个被孙宏斌摆上售卖货架的资产却已经出现 , 那就是融创已经持有近四年时间的金科股份股权 。
4月14日晚间 , 金科股份发布公告 , 融创协议转让其所持有的金科股份11%股份 , 红星家具集团以47亿元代价接手 。 公告还宣布 , 融创接下来不排除继续减持金科股份 。
从2016年7月 , 用40亿元参与金科股权增发 , 融创的蚕食金科之路走了整整3年零9个月 , 但最终依然不得不宣布以失败告终 。
消息出街后 , 有媒体这样评价:
孙宏斌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放弃了佳兆业 , 用了半年的时间结束了对绿城的收购 , 但他熬了三年 , 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金科 。 这一切都因为:距离心心念念的第一名 , 融创只差一个金科了 。

正是因为只差一步了 , 放弃才显得这样艰难 , 这也让外界更好奇 , 促使孙宏斌突然放弃的动因究竟是什么?
对于融创为何突然减持金科股权 , 金科董事长蒋思海在4月15日金科股份举行的线上业绩发布会上作出了回应 。 蒋思海称 , 公司接到融创转让11%股份给红星集团的通知时也是很诧异 , 并认为 , 这次融创是“出于自身财务投资的考虑”对公司股票进行了减持 。
显然 , 这并不是答案的全部 , 但已经说明了一部分问题 。


利润与现金流焦虑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目前快速成长的公司 , 就是未来问题成堆的公司 , 很少例外 。 合理的成长目标应该是一个经济成就目标 , 而不只是一个体积目标 。 "
早在20世纪70年代 , 他就已经注意到了成长的危机 。 他认为 , 如果企业都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 很快就会耗尽整个世界的资源 , 而且长时期保持高速增长也绝不是一种健康现象 。 它使得企业极为脆弱 , 与适当地予以管理的企业相比 , 它(快速成长的公司)有着紧张、脆弱以及隐藏的问题 , 以致一有风吹草动 , 就会酿成重大危机 。
融创中国无疑正是德鲁克口中的“快速成长的公司” 。 而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 , 过去三年多的深度调控就好似一场小型的“风吹草动” , 虽然有点吓人 , 但不至于要命;但2020年开始爆发的新冠疫情 , 却完完全全是一次意料之外的黑天鹅事件 , 让很多企业在几乎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遭受到风险的正面冲击 , 原本深埋骨子里那些“紧张、脆弱以及隐藏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 。
融创显露的第一个问题首当其冲来自于现金流上的焦虑 。
财报显示 , 截止2019年底 , 融创借贷总额高达3223亿元 , 同比增长超四成;当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高达1357亿元 , 占比高达42.10%;同期 , 融创中国在手现金仅为1257亿元 , 其中非受制性现金更是只有779.4亿元 , 在手现金难以覆盖短期债务敞口 , 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压力 。

负债爆表、现金流告急,狼性孙宏斌能否绕开顺驰式陷阱?
文章图片
现金不够 , 融资来凑 。 当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放言 , 龙湖已于年初完成全年融资 , 今年融不融资已经无所谓了 , 孙宏斌却正在为融创的融资殚精竭虑 。
一点财经了解到 , 今年以来 , 融创已经完成了发行美元债、公司债等多次融资 , 甚至还配售了一次股份 , 成功募资80亿港元 。 当天 , 融创股价下跌4.39% 。
频繁融资 , 一是为了缓解短期债务到期压力 , 二则是为了调整融资结构 。 机构数据显示 , 融创2019年的融资成本已经超过了8% , 几乎是TOP10里面最贵的 。 2020年 , 融资环境预期整体宽松 , 融创的融资成本也有望下降1个点 。分页标题
但频繁融资同样有可能加重融创目前已经在高压线上的杠杆率 。 财报显示 , 在2019年再度大笔地买买买之后 , 截止2019年底 , 融创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88.12% , 净负债率更是上升到了172.26% , 均处于TOP10的高位水平 。
第二个问题则来自利润上的压力 。
财报显示 , 2019年 , 融创的净利润282亿元 , 同比增长61% , 是同期营收增幅的两倍 。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4.45%和16.63% 。
有人可能会奇怪 , 在毛利率低于TOP10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 融创的净利率却一直走在同行前列 , 秘诀正是并购所带来的的资产增值收益 。
一点财经留意到 , 2017年-2019年是融创的并购大年 , 而在这些年份 , 正是透过利用并购所带来的大额资产增值收益 , 融创才得以不断增厚净利润 , 提升净利率水平 。
以2019年为例 , 财报显示 , 2019年 , 融创录得其他收入及收益141.9亿元 , 占到了净利润总额的一半 , 主要包括业务合并收益46.1亿元 , 向合营及联营公司等收取的资金占用费收入48.4亿元 , 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4亿元 。 假若剔除这些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 , 融创的净利率将跌落至8.3% 。

负债爆表、现金流告急,狼性孙宏斌能否绕开顺驰式陷阱?
文章图片
截至2019年底 , 融创的总土地储备已经达至2.39亿平方米 , 土地储备货值预计约3.07万亿元 , 土储总额仅次于碧桂园和恒大 , 足够支撑融创未来五年的发展 。
站在这样的巨量土储之上 , 融创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大规模买买买来扩充土储?
在现金流告急、负债率高企以及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下 , 答案似乎已经很明晰 。 但一旦失去了买买买所带来的的利润增益 , 融创的高盈利是否还能够继续保持 , 答案似乎也显而易见 。
在融创发布财报后 , 中金公司即发表报告指出 , 融创去年核心净利润略低于市场预期 , 考虑疫情的影响 , 下调融创今明两年盈利预测8%和10% 。 野村也在随后发布报告 , 将融创2020年和2021年的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5%和3% 。
显然 , 资本市场比我们更早嗅到了危机 。


“拴住心中的那头狼”
眼下的现金流危局可以通过融资、回款的促进来解决 , 未来的利润难题虽然在数据上不好看但毕竟是未来的问题 。 倘若融创真能像孙宏斌所说的一样 , 2020年主要做三件大事:调结构、降杠杆、慎拿地 , 如融创在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小心过渡或许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
但在一家极具“狼性”特质的企业 , 企业的经营行为往往更多由企业家的个人意志主导驱动 , 更何况当对象是“并购狂”本狂孙宏斌的时候 。
孙宏斌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曾经的自我评价或许可以作为备注 。
1999 年 , 孙宏斌在哈佛商学院读书的时候 , 曾与自己的职业偶像、写作了《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安德鲁.格鲁夫有过同场研习的难忘经历 。 他在—次大型论坛上评价自己说:"我的性格是偏执狂 。 我们企业的性格就是:不管别人说什么 ,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 不管你是大腕还是普通百姓 , 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 , 因为我们知道目标 , 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 。 "

负债爆表、现金流告急,狼性孙宏斌能否绕开顺驰式陷阱?
文章图片
融创的目标是什么?曾经顺驰的目标或许可以作为借鉴:超越万科 , 成为老大 。
分页标题
王石在后来评价顺驰时曾经表示 , 顺驰在经营规模上超越万科也是可能的 , 比如说通过几家房地产企业合并、资产重组来快速达到目标 。 但如果仅仅从自身企业的自然增长来看 , 超常速度发展孕育着很大的商业风险 , 比如 , 速度与管理团队的跟进 , 质量与速度的矛盾 。 高速增长的假定前提是巿场的高速增长 , 一旦市场波动 , 紧张的资金链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
某种程度来说 , 这恰恰正是融创近年来的发展路径和当下的真实写照 。 而在过往两年时间中 , 虽然每次都在业绩会上表态 “小心”、“谨慎”甚至表示要“暂停拿地” , 但每次表态过后 , 孙宏斌总是以更大手笔的并购刷屏 , 并将这些话语抛诸脑后 。
这一现象在2020年同样有重演的迹象 。 最新消息显示 , 虽然抛售部分资产进行现金回血 , 但融创大手笔投资的步伐并未止息 。 仅4月以来 , 融创便已并购了重庆百货大竹林项目剩余股权 , 先后在郑州、天津等公开市场拿地 , 并签约了江苏南通市融创文旅城、武汉“融创·武地·长江文旅城”等大型投资项目 。
在刚刚举行的融创2019年业绩会上 , 孙宏斌同样再次被问到了对于规模的看法 , 这几乎是每年媒体都必问的例行问题 。 对此 , 他是这样回答的 , “融创对规模已然知足 , 觉得排在前五名挺理想 , 很舒服 , 销售排名没有意义 , 我们希望在利润和市值上有个好的排名 。 ”
但话音未落 , 他又补了一句:“当然 , 销售排名靠后也不乐意” 。
显然 , 对于规模排名、行业排位的执念已经深入到孙宏斌的骨髓当中 。 所以 , 当他表态说要调结构、降杠杆、审慎对待每一个并购标的的时候 , 大家心中浮现出的都是同一个疑虑:他真的能拴住自己心中的那头狼吗?


结语
2011年 , 孙宏斌罕见地在微博再度提起顺驰时 , 他是这样说的:
“顺驰被收购五年有余了 , 我从来没有(为)顺驰辩护过 , 败了就是败了 , 不要找借口 。 我们犯了错误 , 比如现金流管理 , 比如扩张太快 。 但是顺驰的管理是成功的 , 因为管理最难的是让所有人有激情、有那股劲、肯努力、肯付出、能学习、能成长 , 这最难的事顺驰做的还好 。 所有顺驰人都怀念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 ”

今天 , 曾经顺驰身上所有的优点和缺点 , 我们几乎都能在融创身上找到 。
按照孙宏斌设定的目标 , 融创2020年的销售目标是6000亿元 , 可推售货值有计划达到8200亿元 , 去化率要达到73%才有可能达标 。 而2019年 , 融创设定的销售目标是4500亿元 , 可售货值7800亿元 , 去化率仅为58% 。
今年一季度 , 融创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617.6亿元 , 同比下降22.7% , 仅完成了目标的10% 。
依托企业的狼性和人和 , 融创要实现6000个小目标的目标或许真如孙宏斌说的那样 , “很轻松” 。 但即便达成了 , 这样的企业真的健康吗?
而且 , 不要忘记 , 天时地利人和 , 光有人和并不够 , 很多时候 , 更重要的是“天时” 。 曾经的顺驰 , 败不也就正败在“奈何天不佑顺驰”上吗?


大家如果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记得添加“星标”哦
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啦
【负债爆表、现金流告急,狼性孙宏斌能否绕开顺驰式陷阱?】
负债爆表、现金流告急,狼性孙宏斌能否绕开顺驰式陷阱?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