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伊豆舞女》中的“我”就是我,感激着爱情

川端康成(1899-1972)是一位极具日本特色的著名作家 , 在日本文坛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于 1968 年凭借《雪国》、《古都》和《千只鹤》三部作品成为亚洲继泰戈尔之后的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他的作品一向以文笔细腻、简约著称 , 《伊豆舞女》更是沿袭了这一特色 , 小说清新脱俗 , 让读者耳目一新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 1926 年写的一部短篇小说 , 是川端康成早期最杰出的代表作 , 小说发表之初 , 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巨大轰动 , 更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川端康成:《伊豆舞女》中的“我”就是我,感激着爱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伊豆舞女》作品中人物在现实中皆有迹可循 , 只是川端康成对人物略加了改动 , 这是出于对《伊豆舞女》作品的爱护也是对人物原型的爱护 。格雷马斯的施动者模型理论在《伊豆舞女》中的运用 , 主要体现在主体与客体、发送者与接受者、辅助者与反对者对主题表达和情节发展的作用上 , 《伊豆舞女》中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与作品的主题表达和情节发展密切相关 。
创作《伊豆舞女》时的隐含作者川端康成正处于青春期的躁动不安、对爱情的懵懂和“孤儿根性”自省的挣扎中 , 这样的隐含作者主宰着《伊豆舞女》作品中的叙述 , 并反映出受“孤儿根性”困扰的真实作者的生活状态和欲拾回自信、治愈心灵创伤的愿望 。《伊豆舞女》中的叙述者“我”是隐含作者川端康成创造出的叙述整部作品的言说者 , 隐含作者川端康成的声音借由叙述者的言说表达出来 。对爱情的感激
川端康成在《关于〈伊豆的舞女〉的创作》一文中说:“无论是《伊豆的舞女》还是《雪国》 , 我都是怀着对爱情的感谢之情来写的” 。对爱情的感激 , 这也应是《伊豆舞女》主题之一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 , 川端康成第一次对异性有爱的意识 , 即所谓的初恋 , 是在《伊豆舞女》所描述的过程中 。这段经历 , 对作者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首先 , 它是朦胧的 , 其中有许多连作者自身也不曾意识到的 。其次它是美好的 , 美好到是一副永远的心灵良药 。可以医治作者的创伤 , 也可以医治一代又一代日本及世界读者的创伤 。
川端康成在《关于〈伊豆的舞女〉的创作》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让人深思:“我在《汤岛回忆》里写道:‘被舞女说你是一个好人时我感到的自我满足 , 以及我对说我是好人的舞女的倾慕之情 , 让我畅快地流下了泪水 。现在想来 , 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 是尚未成熟的标志 。’这一段文字里无疑包含了《伊豆的舞女》的创作动机 , 这大概也是这篇小说为读者所喜爱的一个理由 。” 这段话可以看成是川端康成对《伊豆舞女》写作的连锁反思 。第一是对《汤岛回忆》的内容反思 , 认为《汤岛回忆》的内容包含了《伊豆舞女》的创作动机 。第二是《汤岛回忆》的内容中包括了对《伊豆舞女》的创作状态和现实表现的反思 , 认为是自己当时是尚未成熟的 。这段话可以理解为 , 《伊豆舞女》的创作状态和现实表现的未成熟 , 正是这篇小说为读者所喜爱的理由之一 , 是小说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
深刻地说明了 , 川端康成自我剖析的本领是卓越的 , 他在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 , 对当前的自己和对以往的自己 , 都有一个客观的“我”在审视 , 这种深刻的自我剖析 , 如果不是对生命哲学有佛性一般的领悟的人是难以做到的 。这种本领 , 让我们折服 , 我们应该相信他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中肯的 。
那么 , 前面所讲的“怀着对爱情的感谢之情来写的”在《伊豆舞女》的解读中又如何理解呢?

[]川端康成:《伊豆舞女》中的“我”就是我,感激着爱情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伊豆舞女》中的爱情并不是平等的、青春期的男女之爱 。主人公“我”开始时是抱着对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表面是巡游艺人的性的轻浮心理的 。也就是说 , 刚开始是怀着一种性的占有欲来追逐舞女的 。但是后来 , “我”发现舞女是个纯洁的少女 , 并且感受到了她对“我”朦胧的爱情 , 例如 , 她会对“我”脸红 , 语无伦次 。这些使“我”原先心底深处藏有的“恶”消失殆尽 , 让“我” 为她的纯情是否受污而担心 。
《伊豆舞女》的爱情本体是一种超脱男女情爱的、广泛意义上的博爱 。是对清纯、青涩和不成熟的爱护 。作者把这种爱护以作品中的人物活动细节将其串联起来 。所以 , 这种爱的表达 , 这种对爱的感激 , 是支配作品的主题之一 。那么 , 《伊豆舞女》主题的母题又是什么呢?是爱与恨、美与丑 。《伊豆舞女》中的“我”
人物 , 是小说叙事要素之一 。读者对一篇小说产生兴趣的原因主要是在于某个特定的人去解决问题 , 而不是在于如何解决问题 。叙事的目的是为了叙人 , 叙人反过来也是为了叙事 。
作品中对真实的偏离可能性是受真实人物的参照系制约的 。川端康成是小说《伊豆舞女》中主人公“我”的人物原型 , 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 因为这部小说是第一人称自传体小说 。但是 , 小说终归是小说 , 它有它的虚构的成分 。那么 , 小说中的“我”与现实中的川端康成的吻合度如何 , 本文在此进行尝试分析 。这种分析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品 , 同时深入理解第一人称写作的虚化与真实问题 。

[]川端康成:《伊豆舞女》中的“我”就是我,感激着爱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伊豆舞女》中涉及主人公“我”的第一个特征是第一章中关于主人公“我”的介绍 。“我”二十岁 , 头戴高等学校制帽 , 身穿和服外褂和裙裤 , 肩挎学生包 , 独自来到伊豆旅行 。
《伊豆舞女》中的这一小说事件实际发生的时间是 1918 年 , 那时真实的川端康成是周岁 19 , 虚岁 20 , 已在第一高等学校读了一年书 。这样看来 , 这个自我介绍是符合真实的川端康成的身份的 。需要指出的是《伊豆舞女》研究中经常有年龄出入 , 日本维基百科上写的是 , 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伊豆舞女》是其初期代表作 , 是基于川端 19 岁时伊豆之旅的真实体验而写成 。这是因为周岁虚岁不同的缘故 , 川端康成在这里显然使用的是虚岁 。
川端康成 1917 年考入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这是一个 1886 年成立的、作为大学预科的 3 年制学校 , 其毕业生大多升入东京帝国大学 。这所学校是日本的精英学校 , 人才辈出 。政界中光首相就有九位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 , 文学界更是群星璀璨 。坪内逍遥、尾崎红叶、山田美妙、夏目漱石、正冈子规、芥川龙之介、久米正雄、川端康成、崛辰雄、谷崎润一郎、小林秀雄等文学大师不胜枚举 。可以想见 , 在当时如果只是带着一高的帽子、穿着一高的制服 , 便会引来无数周围人的艳羡眼光 。这种打扮去旅行 , 未必是如我们现在所想象的高中生打扮的低调旅行 。这种介绍 , 有种夸耀的成分在其中 , 这为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我”以高姿态俯视其他人物奠定了基础 。
关于旅行的时间 , 中国维基百科上写的是 , 川端康成初次去伊豆旅行 , 与巡游艺人一行邂逅是在 1918 年 10 月末 。但是川端康成在《关于〈伊豆的舞女〉的创作》一文中提及:“在《伊豆的舞女》的草稿《汤岛回忆》写道:‘我二十岁 。刚进入高等学校二年级的那年中秋 , 是刚到东京后初次出门的那种旅行 。’那时 , 是七月份升级 , 九月开始新的学年 。”那一年的中秋是 9 月 19 日 , 这里的出入是个疑点 。
《伊豆舞女》中涉及主人公“我”的第二个特征是第五章“我”与“薰”的对话中“我”的住处问题 。舞女问及“我”家住何处 , “我”答住在学校宿舍 。川端康成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是 1917 年 , 那时在学校寄宿 。全寄宿制度是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特色之一 , 另一个是学生自治制度 。由于有学生全寄宿制度做保证 , 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不分先后辈、不分文理生 , 住在一个宿舍里 , 进行交流、讨论 。这样的设置 , 使得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生的学识更为渊博 。我们可以看出 , 即便是现在 , 这样的宿舍管理理念也是先进的 。所以川端康成在作品中 , 没有将这样的普通对话作为普通事情省略、删减掉 , 可以想见他对于这一点是感到自豪的 , 应该说 , 对作为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精英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这一点 , 川端康成在作品中下意识地表露无遗 。分页标题
【[]川端康成:《伊豆舞女》中的“我”就是我,感激着爱情】
[]川端康成:《伊豆舞女》中的“我”就是我,感激着爱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伊豆舞女》涉及主人公“我”的第三个特征是第五章中舞女与千代子议论的“我”的牙齿 。川端康成本人的牙齿排列并不整齐 。牙齿不好 , 是他的长相的弱点 , 当然 ,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有人说他这个弱点 , 他会生气这也是人之常情 。而在作品中 , 主人公“我”在听到千代子和舞女议论自己的长相弱点时 , 并没有不高兴 , 反而感觉这是一种亲切 。
《伊豆舞女》涉及主人公“我”的第四个特征是孤儿 。同样也是在第五章中的一段:“当我20岁那年 , 当我因孤儿的天性而扭曲时 , 我有一个可怕的反思 , 我无法忍受令人窒息的抑郁症 , 而我正在前往伊豆 。”
这里描写了“我”是个孤儿 , 并时常对自己的“孤儿根性”进行自我反省 。真实的川端康成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儿 。少年时亲人相继离世 , 祖父去世后 , 川端康成成了一个彻底的天涯孤儿 。
但是 , 关于这里提到的“反省” , 川端康成以后却有着有趣的看法 。下面是《关于〈伊豆的舞女〉的创作》一文中一段话:“我所说的‘不断严格地反省着……’ , 真是那样严格地反省了吗?我想我其实并非那种会严格反省自己的人 。”
这种看法 , 也许可以理解为真实世界中的人物的自我反思 。但是 ,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 , 《伊豆舞女》作品中描写的主人公“我”的心理活动也正是二十岁真实的川端康成的内心写照 。
以上看来 ,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基本是按照事实去写的 , 和真实不同的是情节有所删减 。那么 , 其中对“我”的删减又是什么呢?
以第五章的一段来分析一下:“之后 , 舞者再次问:“你有父亲吗?” , “你去过甲府吗?” , 以及其他各种事情 。”
这里 , 和前面“东京的房子在哪里”这一问话的“我”的回答“不 , 我在学校宿舍里”不同 , 作者将“您父亲还在吗?”这样的问话的“我”的回答 , 略去了没有写 。有学者提到电影中“我”的回答是:“父亲在我两岁的时候去世了 , 母亲在我 3 岁的时候也离开了人世” , 这是按照事实增加上去的台词 。我认为这种增加是有一定道理的 , 但未必符合会话的真实 。也就是说 , 这时真实的川端康成的回答未必是如实的回答 , 也可能是撒了慌 。
在《东方名流的情人们》中 , 姜浔鲁写道:“川端康成不懂东北话 , 由铃木彦次郎担任翻译 , 他们编造了川端父母是在日俄战争中阵亡的谎话 , 为的是隐去他们是因当时还是不治之症的肺病死去的真情 。”

[]川端康成:《伊豆舞女》中的“我”就是我,感激着爱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里讲述了铃木彦次郎等人在关于川端康成父亲的问题上撒了慌 , 为的是隐去川端父母因当时还是不治之症的肺病而死去的真相 。由此可见 , 川端康成父母的传染病病因 , 在当时是件难以启口的事情 。所以 , 面对舞女的问话 , 川端康成未必是真实地回答了 , 这可能也是这里简写的原因 。总结
川端康成对日本文学的发展进步及东西方文学文化的交流 , 做出了巨大贡献 , 是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优秀作家之一 。《伊豆舞女》是其成名的杰出代表作 。
由叙事学角度来看 , 《伊豆舞女》这篇小说的主题 , 是“孤儿根性”的解脱、自信的拾回和对爱情的感激 。三个主题相互联系 , “孤儿根性”的解脱是目的 , 自信的拾回是结果 , 而对爱情的感激是态度 。这三个方面主题的实质是对爱情的感激 , 这个主题控制了整个小说的语言表达、情节发展、故事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分页标题
关于《伊豆舞女》作品中的人物和现实人物的虚化与真实问题 , 结合目前的资料与《伊豆舞女》内容来看 , 主人公“我”与川端康成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基本吻合 。巡游艺人中舞女及舞女的兄嫂在现实中皆有迹可循 , 只是川端康成对人名略加变动并对人物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美化 。

[]川端康成:《伊豆舞女》中的“我”就是我,感激着爱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全篇的人物主体是主人公“我” , 客体是舞女 , 二者起到了承载主题和展开情节的关键性作用 。发送者是舞女 , 接受者是主人公“我” , 二者与叙事过程中的利益分配者和获得者相对应 。辅助者和反对者使作品情节跌宕起伏 , 男子荣吉是主人公“我”的辅助者 , 始终站在“我”的立场上为“我”提供帮助 ,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茶馆老太婆、纸商、鸟商、旅馆女掌柜扮演了反对者的角色 , 使作品的情节发展波澜起伏 。四十多岁的女人阿妈既是反对者也是辅助者 , 她的转变拓宽了作品人物塑造的广度 。《伊豆舞女》中的每一个人物的设定都与作品的主题表达和情节发展密切相关 , 作品中最后出场的老婆子和少年看似与情节无关 , 却对主题的表达和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