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十八岁“逆行”,只因钟南山那句话——陕西一学生志愿者援鄂59天
文章图片
湖北省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 , 朱如归在工作间隙 , 打出胜利的手势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陈晨、孙正好)4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陕西一学生志愿者援鄂59天——十八岁“逆行” , 只因钟南山那句话》的报道 。
从湖北归来 , 朱如归删了很多条朋友圈记录 。
【钟南山:十八岁“逆行” , 只因钟南山那句话——陕西一学生志愿者援鄂59天】时光像是被掐掉了一段 。 但那些记录着振奋与低落、忐忑与平静的片段 , 已被他珍藏于心底 。
两个多月前 , 18岁的陕西省眉县职业教育中心二年级学生 , 乘火车、搭汽车、转步行 , 只身前往千里之外的湖北孝昌 , 在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担任志愿者 。
在那里 , 他见证生死 , 也经历了不一样的成长 。
回到校园 , 恍若隔世 。 每当同学问起在湖北的经历 , 他都莞尔一笑 , 简单回答一句“还好” 。
其实 , 那段日子已刻骨铭心 。
大年初一 , 他瞒着家人“逆行”湖北
“人家觉得我太小 , 又这么远 , 担心安全无法保障 , 都劝我留在家中 。 ”片刻犹豫之后 , 他还是决定要去 , 理由很“冲动”——“84岁的老人都能战斗在抗疫前线 , 年轻人凭什么龟缩在后面?”
如果没有疫情 , 朱如归原本计划趁寒假来一趟远行 。 母亲经营的服装店铺要歇业几天 , 在福建读大学的姐姐回家 , 难得一聚 , 全家人准备报个旅游团出去走走 。 这个平日有些叛逆的大男孩 , 对出行期待已久 , 还专门买了一个大行李箱 。
疫情突如其来 。 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时 , 有关武汉的新闻一条接着一条 , 朱如归有些烦乱 。
身边的气氛也很紧张:亲友微信群里 , 真真假假的消息越来越多 。 县城大街上 , 许多人戴着口罩 , 行色匆匆 。 过年的热闹气息 , 全无踪迹 。
1月21日 , 一张突然蹦出的照片 , 让朱如归坐不住了 。 “钟南山院士劝大家尽量不要去武汉 , 但他自己却向着武汉逆行 。 ”他扔下手机 , 在家中来回踱步 , 只感到一股热血往头顶上涌 。
事后回忆起来 , 母亲朱伟红才觉得 , 那天儿子和平时“有些不一样” 。
整个下午 , 朱如归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电话 。
第一个电话打给武汉团市委 。 “我想去当志愿者 , 尽一份力!”满心期待 , 听筒那头等来的却是婉拒 。 同济医院、金银潭医院、协和医院……他顺着网上查来的电话逐一打过去 , 都是同样的结果 。
婉拒的原因不难理解 , 但朱如归还是有些沮丧 。
“人家觉得我太小 , 又这么远 , 担心安全无法保障 , 都劝我留在家中 。 ”片刻犹豫之后 , 他还是决定要去 , 理由很“冲动”——“84岁的老人都能战斗在抗疫前线 , 年轻人凭什么龟缩在后面?”
计划开始实施 。 他瞒着母亲 , 悄悄准备口罩和消毒液 , 又找同学筹集路费 。 大家都是学生 , 只能你一百、我两百地凑 , 终于凑到了1000元 。 “我掰着指头算了算 , 这些钱差不多够了 。 ”
1月23日 , 武汉“封城” , 朱如归心里“咯噔”一下 , “不能再等了 , 去了再说!这么大的城市 , 总需要人进去帮忙吧?”
除夕之夜 , 朱如归同家人吃了团圆饭 , 连细心的姐姐都没有察觉到弟弟的异常 。 当晚 , 他连夜写下志愿书 , 想着到了武汉“应该能用得上” 。 字迹不算工整 , 但却是用红笔写的 , 他还专门备注:红字以表决心 。
大年初一一早 , 他告诉母亲 , 要去西安找同学玩 。 “疫情这么严重 , 你到处跑什么!”朱伟红扣下了他的身份证 , 他又说要出去走走 , 这一次母亲没有阻拦 。
朱如归故意从前门大摇大摆出去 , 又悄悄绕到后院 , 提起早就准备好的行李箱 , 踏上征程 。分页标题
他坐公交车到了最近的汽车站 , 办了临时身份证 , 乘火车到达西安 。 前往湖北的车票已经买不到 , 他掏出手机 , 查到离湖北最近的车站是河南信阳 , “先去这儿!”
硬座车厢里乘客稀少 , 朱如归一夜无眠 , 满脑子都想着如何进入武汉 。
车抵信阳 , 他打车到107国道边 , 再也无法前进 。 他临时决定 , 步行前往武汉 。
每到一地 , 都有交通管制关卡 。 几乎所有工作人员看到这个戴着口罩、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都很惊讶 。 有劝返的 , 有提出要送一程的 , 朱如归一一婉拒 。 “大家都在岗位上脱不开身 , 不能给人家添麻烦 。 ”顺着国道 , 他走了一天一夜 , 累了就坐在旅行箱上打个盹 。
大年初三晚上 , 他抵达湖北孝昌 。 后来才知道 , 这段路走了110公里 。
此时 , 母亲还对他的“出走”全然不知 。 儿子去同学家小住几天 , 以前也有过几次 。 电话打不通 , 朱伟红并没有太在意 。
从出门的一刻起 , 朱如归就屏蔽了母亲和姐姐的电话、微信 。 “他们打电话过来 , 肯定会劝我回去 。 妈妈一哭 , 我也怕自己会动摇 。 干脆 , 就当一次‘不孝子’吧!”
心里是有怕的 。 坐火车时 , 朱如归把自己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密码编成短信 , 发给了最好的朋友 , 还叮嘱一句:“如果我回不来了 , 请转发给我的妈妈 。 ”
不过 , 为防万一 , 他还是向亦师亦友的班主任王静通报了行程 。
直到王静打来电话 , 朱伟红才知道儿子已经到达孝昌 。 “他步行了100多公里 , 是不是荒郊野岭 , 有没有危险?他在哪里休息的 , 有没有狼?”得知这段行程 , 她仍止不住后怕 。
战“红区” , 亲历悲喜时刻
“哪怕是为病人送餐、打扫卫生也行 , 这些不需要专业知识 。 普通护工能做的 , 我都能做!我来了就是吃苦的 , 到一线为医护人员搭把手 , 能帮一把是一把!”
到达孝昌后 , 朱如归已是精疲力竭 , 手机电量只剩下6% 。 听说这里的疫情也很严重 , 他临时决定改变行程 。
大年初四清晨 , 他一路打听 , 找到当地的定点医院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 , 说明了来意 。 “马上安排!”听到院办主任这句话 , 朱如归眼前一亮 , “来对地方了!”
彼时的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 , 人手、物资、床位 , 样样都缺 ,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 。 朱如归被立即安排在后勤岗位 , 为医护人员配送餐食 。
第一天工作结束 , 他有些不甘心 , 决定拼一把 , 请求到隔离区服务 , “万一成功了呢?”
非专业人士 , 没有防护经验 , 结果可想而知 。
朱如归拦住护理部副主任汤晓燕 , 做了整整15分钟工作 。 “我反复说 , 哪怕是为病人送餐、打扫卫生也行 , 这些不需要专业知识 。 普通护工能做的 , 我都能做!我来了就是吃苦的 , 到一线为医护人员搭把手 , 能帮一把是一把!”
当晚 , 消息传来:“可以进入隔离区工作” 。 朱如归有些迫不及待 , 还颇带豪迈地向汤晓燕发了一条短信:“危难关头 , 总有人要逆行战斗!”
为病人送餐、清理餐余 , 帮他们翻身、端尿 , 观察危重症病人的生命体征……穿上防护服 , 进入呼吸内科病房 , 朱如归也拉响了自己的“一级响应” 。
进入隔离区前 , 他进行了一番心理建设 。 但真正身处其中 , 看到并肩作战的医护人员 , 恐惧感也渐渐消散 。
然而 , 气氛还是有些压抑 。
疫情发生之初 , 满是未知 。 同事的脸上写着焦虑 , 有的患者意志消沉 , 整日蒙头大睡 。 有的人唉声叹气 , 甚至抗拒治疗 。 病房中 , 几乎看不到笑容 。
“哪怕戴着口罩 , 我也要咧着嘴 , 让病人们听到笑声 。 信心太重要了!”有时听不懂方言 , 朱如归就用夸张的手势 , 比画着各种动作 , 患者嘴角终于挤出了一丝丝笑容 。
隔离病房里 , 也有百态人生 。分页标题
6床的黄叔叔 , 是确诊病人中最乐观的一位 。 他强迫自己多吃多喝 , 只为提高免疫力 。 有时咽不下 , 眼睛瞪得扑闪扑闪 , 惹得病友忍俊不禁 。 出院时 , 他把朱如归叫到身边 , 说想认下这个“干儿子” 。
23床的丁阿姨 , 性格温和 。 一次 , 朱如归走到她身边 , 正在吃饭的丁阿姨顾不得抹嘴 , 急忙戴上口罩 。 “我是确诊病人 , 你离我远一点 , 小心给你传染上 。 ”
这句话 , 让他感慨万千:“都说我们在守护病人 , 其实 , 病人何尝不是在保护我们 。 ”
有悲痛万分的“至暗时刻” 。
70多岁的吴奶奶是重症患者 , 意识时而模糊时而清醒 。 每天有3小时 , 朱如归都在为她服务 。 老人喝不下药 , 他把药磨碎 , 用葡萄糖和成药水 , 拿注射器顺着嘴角喂老人服下 。 一天下班后 , 工作群里发来消息 , “吴奶奶走了” 。
“几个小时前我还在她身边 , 她还拉着我的手 。 ”时过多日谈及此事 , 朱如归还是深吸了一口气:“那一瞬间 , 我觉得很沮丧、很无力 , 眼泪唰地就流了下来 。 ”
但更多的是振奋 , 信心也在一天天增加 。
一位被下了病危通知书的80岁患者 , 被医护人员全力抢救 , 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重庆医疗队来援 , 物资、人员不再紧缺 , 出院的病人越来越多;有病人康复时 , 笑眯眯地动员他以后到孝昌安家工作……
3月4日 , 朱如归已经在就地休整隔离 , 手机“叮咚”响起 , 微信群里的一条消息 , 让他从床上一跃而起 。 “呼吸内科最后一位患者出院 , 清零了!”
激动异常 , 眼眶红润 。 朱如归说 , 他强烈地感受到了拼搏的价值与生命的可贵 。
瘦了15斤 , 他也把心留在湖北
“刚来的时候 , 这座城市很冷清 , 路上没有人 , 也很少有车 。 后来 , 看她一天天活了过来 , 很感动 。 湖北人民为抗疫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太大 , 太大了!”
疫情期间 , 有近20名志愿者在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服务 。 朱如归年龄最小 , 也是唯一来自外地的志愿者 。
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 , 在呼吸内科病房工作25天之后 , 他又马不停蹄 , 转入新建的板房感染科 。
医院劝他休整 , 他顶回去一句:“我来了就不会轻易退缩当逃兵 , 疫情不退 , 我不退!”
也还是有很多时候 , 让朱如归觉得“有点顶不住了” 。 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 , “像是在火炉里一样” , 每次从隔离区出来 , 秋衣湿得能拧出水来 , 要喝一大瓶水才能缓过劲 。 最困的时候 , 他靠着墙都能睡着 。
千里之外的朱伟红 , 对儿子牵肠挂肚 。 开始工作后 , 朱如归和她恢复了联系 , 朱伟红又急又怕 , 电话里却不忍责备 。
有时儿子太累 , 仅回复一句“活着呢” , 就能让她泪眼婆娑 。 有时几天没有消息 , 她便心慌意乱、寝食难安 。
平时很少看新闻的她 , 悄悄在手机里下载了一堆新闻App , 每天浏览着前方的海量信息 , 心情才能渐渐平复 。
3月初 , 朱如归被医院“下了命令” , 进入酒店隔离休整 。 终于能喘口气了 , 他开始发一些朋友圈 。 为整理心情 , 也为给亲友报个平安 。
闲暇时 , 他喜欢靠在8楼房间的窗边向外张望 , 眼见着被按下“暂停键”的一切 , 渐渐复苏 。
“刚来的时候 , 这座城市很冷清 , 路上没有人 , 也很少有车 。 后来 , 看她一天天活了过来 , 很感动 。 湖北人民为抗疫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太大 , 太大了!”
在同事眼里 , 朱如归很拼 , 抢着干脏活儿累活儿从不惜力 。 不知什么时候 , 一位同事把他的事发到了朋友圈 , 这个来自异乡的小伙子 , 在孝昌有了名气 。 临行前 , 他去小卖店想给同事买些水果 , 店主认出了他 , 坚决免费 。
“支援湖北的人很多很多 , 有太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 我只是做了一个年轻人应该做的事 , 没有什么特殊的 。 ”朱如归硬是把钱塞给了店主 。分页标题
有很多人记住了他 。 那个起初很灰心、被他拉着锻炼身体的小伙子 , 出院临别 , 邀请他明年樱花盛开时 , 来武汉一聚 。
采访过他的孝昌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陈腊梅 , 想请他给同龄的儿子 , 讲讲这个春天里的故事 。
到了告别时刻 。 3月24日清晨 , 汤晓燕和同事来为朱如归送行 。 “你为孝昌拼过命 , 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 ”朱如归又一次红了眼眶 。 自从去了湖北 , 他“泪点变低了 。 ”
火车上 , 朱如归悄悄退出了工作群 。
回到眉县 , 经历了14天的隔离 , 家乡人用红被面迎接了这位小英雄 。 在关中农村 , 这代表着最高的礼遇与祝福 。
朱伟红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 她做了满满一桌子菜 , 迎接儿子回家 。
经历了生死考验 , 这个爱喝功能饮料、喜欢运动的小伙子 , 比往常多了一份沉稳 。 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他 , 甚至改变了志向 , 想参军入伍 。 在他眼里 , 这同样是一个能为国奉献的职业 。
“这59天 , 是我一生的珍藏 。 人这一辈子 , 能有几次为国家去拼命、去奉献的机会?”朱如归顿了顿 , “以后有机会 , 我一定要回孝昌看看 。 ”
比起出发时 , 朱如归瘦了15斤 。
- 封城、封关,一架飞机确诊60例!多省疫情呈反扑之势,钟南山、李兰娟警告:一定要重视这类人!
- 十八岁“逆行”,只因钟南山那句话——陕西一学生志愿者援鄂59天
- 钟南山@钟南山、李兰娟……成了孩子们挂在嘴边的抗疫英雄
- #纹身#男子为庆祝十八岁生日,竟在脸上纹了半个骷髅头
-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钟南山谈到妻子满脸笑容!被甜到了……
- 趣闻晨报:钟楚曦凭借“芳华”走红,祝自己十八岁生日快乐,看完穿搭都懂了
- 『钟南山』钟南山答澎湃:少数、个别病例不应妨碍复工复产
- ■中国频被西方国家攻击,钟南山终于出手,用一句话霸气回击
- ##中国频被西方国家攻击,钟南山终于出手,用一句话霸气回击
- 「」钟南山、张文宏最新判断,信息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