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回应裁员怎么回事?蘑菇街回应裁员时间过程详解
海信回应裁员传言称:定量裁员数据并不属实
文章图片
经济观察网 采访人员 种昂 近来市场有传言称 , 受宏观经济下滑和疫情影响 , 海尔海信开始大裁员 , 其中称“海信裁员上万人” 。 针对这一传言 , 2020年4月12日海信集团发布了“海信集团关于优胜劣汰提效求生的说明”进行回应 , 称“网络已有的关于海信定量裁员的信息 , 其中数据并不属实” 。
海信集团在这份说明中坦言 , “受全球疫情影响 , 家电行业国内外市场均出现较大规模下滑 。 海信海外业务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已超过40% , 经营形势更加严峻 。 我们和所有企业一样 , 面临渡过难关、保住数万名优秀员工饭碗的艰苦挑战 。 ”
为此 , 海信集团开始采取“高管带头降薪”、“通过未位淘汰加速员工队伍‘优胜劣汰’”等措施 , 激发全体员工斗志 , 层层传递压力、提高系统效率 , 以稳住业绩 , 且通过逆境锻造更加健康的企业肌体 。 海信集团指出 , 目前网络已有的关于海信定量裁员的信息 , 其中数据并不属实 。
与此同时 , 采访人员也向海尔集团求证裁员传言 。 该集团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 , 海尔集团没有裁员计划 , 希望通过人单合一模式下的全员创客制激发全员活力 , 以变制变 , 变中求胜 。
蘑菇街 , 还能扶得起来吗?
文章图片
出品 | 于见(ID:mpyujian)
近期 , 蘑菇街发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未经审计的2020财年二季度财报 。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 , 虽然蘑菇街目前的直播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 但仍然不能遮挡其整体运营的“颓势” , 其2020财年第二季度净亏损额仍然高达3.26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幅达到了惊人的80.75% 。
这一份亏损“答卷”创造了蘑菇街上市以来最大净亏损额记录 , 也是蘑菇街从2018财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的一次季度净亏损 。
去年年底奔赴美国纽交所上市之后 , 亏损逐步扩大、股价持续下跌似乎已经成为蘑菇街的主旋律 。 一众垂直电商、综合电商甚至社交电商的强势发展之下 , 优先享有腾讯流量红利的它却并未能抓住机会实现“腾飞” 。
作为电商直播的“开拓者”之一 , 蘑菇街虽然也在直播业务上进行了提前布局 , 但眼见淘宝直播们将直播电商发展成为新的行业“风口” , 这一切的荣光似乎与蘑菇街的关联却没有那么大 。
前景不明、资本耐心长期被消磨之下 , 在行业中的地位愈发尴尬的蘑菇街正在面临还能否扶得起来的质疑 。
营收下滑、亏损巨大 , 蘑菇街面临多重挑战
根据蘑菇街发布的2020财年二季度财报显示 , 蘑菇街在该季度的GMV为41.67亿元人民币 , 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 涨幅为8.1% 。
拆分来看 , 蘑菇街GMV的同比小幅上涨要归结于近年来持续火爆的直播电商业务 。 在整体GMV中 , 直播业务GMV所占比重达到39.1% , 为16.29亿元人民币 ,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115.2% 。
但GMV数据还算说得过去之外 , 蘑菇街的其他核心业绩指标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了 。 2020财年二季度 , 蘑菇街总营收为1.98亿元人民币 , 同比跌幅超过15% , 是2019财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值 。 另外蘑菇街在该季度的整体经营亏损达到2.24亿元人民币 , 是2018财年三季度之后的最高点;净亏损达到3.26亿元人民币 , 同比大幅增加了80.75% 。
整体来看 , 蘑菇街在2020财年二季度未能改变其近年来的发展颓势 , 增长近乎“停滞”、营收与净利等核心业绩数据惨淡 , 种种挑战正在蚕食蘑菇街过往曾经取得过的辉煌战绩 。分页标题
从蘑菇街上市招股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 从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 , 蘑菇街实现的总营收为11.1亿元人民币;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总营收为为9.73亿元人民币;2018年4月到2018年9月底这半年总营收为4.895亿元人民币 。
基于此 , 我们可以看出蘑菇街的营收增长情况已经长期“停滞” , 对应的 , 就是从去年12月上市以来持续低迷的股价表现 。
蘑菇街方面并不是没有积极尝试“自救” 。 相反 , 早在2016年 , 它就已经开始在行业中比较早地向直播业务进行转型 , 谋求走出一条特色的垂直电商之路 。 可三年的时间过去了 , 蘑菇街交出的“答卷”并不能令市场满意 。
随着2019年成为直播电商“元年” , 直播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想要抢占的新入口 。 淘宝直播的辉煌战绩让直播“带货”成为电商行业近期最火爆的话题 。 可惜的是 , 早早布局直播业务的蘑菇街虽然也迎来了直播业务的大幅增长 , 但从整体规模体量和影响力上来说 , 蘑菇街的直播业务距离头部平台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
未来 , 蘑菇街瞄准的这条直播电商之路势必还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 它有这个底气能够再一次脱颖而出吗?
回到去年12月蘑菇街刚上市的时候 , 那时其股价峰值曾一度达到25.69美元每股 , 但截止到12月9日收盘 , 蘑菇街股价仅剩1.96美元每股 , 市值仅剩2.10亿美元 , 蒸发超过九成 。
股价表现是投资者对于蘑菇街发展前景预期的最直接反馈 , 按理来说 , 随着近年直播电商的兴起 , 早早押宝直播业务的蘑菇街应该是可以继续将自己的“故事”讲下去的 , 可为何它还是遭受了投资者的“摒弃”?
在今年如火如荼的双十一中 , 直播电商引爆了全网零售额的持续大幅增长 , 经济寒冬之下 , 电商行业依旧如火如荼地大幅奔跑着 。
以代表玩家阿里为例 , 官方数据显示 , 今年双十一期间 , 超过一半的淘宝商家都在双十一当天开启了直播间 , 双十一开场仅1小时多一点 , 直播引导的成交额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天;不到9个小时的时间里 , 淘宝直播的引导成交规模就突破百亿元人民币 , 其中家装、消费电子等行业的成交同比增幅更是超过400% 。
从2016年就尝试着开始搞电商直播的蘑菇街当然也从这股电商直播“浪潮”中分了一杯羹 , 直播业务GMV涨幅达到115.2%就是最好的证明 。 只是 , 这个成绩相比于蘑菇街电商直播开拓者的身份以及它所取得的其他业绩表现来说 , 实在是有点“杯水车薪” 。
连续12个月GMV增速下滑、总营收下降至1.98亿元规模、创纪录的亏损......要知道 , 蘑菇街曾经可是顶着“中概股时尚科技第一股”的光环登陆资本市场的 , 而现在 , 它已经成为股价离“1元股”只剩一步之遥的失意者 。
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之后 , 原本就已经没有多少下跌空间的蘑菇街股票继续下降 , 跌破了2美元每股的“大关” , 这对蘑菇街来说虽然说不上是“绝境” , 但离绝境可能也不远了 。
腾讯没能救得了蘑菇街
在蘑菇街“辉煌”的年代 , 还没有现在的“第三巨头”拼多多什么事 。
2014年之后 , 电商平台之间的争夺开始面临“瓶颈” , 互联网的流量红利逐渐衰竭 。 彼时 , 阿里、京东已经占据了电商市场近八成的流量 , 多年的“猫狗大战”之下 , 新兴电商平台不断谋求向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垂直领域进军 。
那时的蘑菇街先是脱离了阿里的怀抱 , 它在2014年到2015年期间先后完成了C轮、D轮融资之后 , 傍上了腾讯的“大腿” , 在社交电商火起来的几年之前就开始着手进行社交生态的布局 。
2016年 , 蘑菇街与竞品“美丽说”成功合并之后 , 其估值达到30亿美元的规模 ,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 , 蘑菇街与美丽说的合并竟是它行业地位大幅下滑的起点 。
在双方合并前的2015年 , 蘑菇街+美丽说平台的交易额合计近两百亿元人民币 , 但合并后的2016年 , 双方合计交易额仅剩90亿元左右 。分页标题
这也就意味着蘑菇街在手握“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也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地而起 , 反而每况愈下 。 在阿里与京东的“碾压”下 , 蘑菇街与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垂直电商一样面临了市场空间不断被蚕食的窘境 。
2018年 , 小程序和直播开始火爆 , 这给蘑菇街带来了一波新的增长机会 , 但相比于新晋巨头和老牌巨头来说 , 蘑菇街所取得的成绩难以令人满意 , 再加上流量争夺战的持续投入 , 尚未走入资本市场的蘑菇街还要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问题 。
于是在2018年12月 , 蘑菇街终于登陆美国纽交所 。 可惜它未能逃脱“上市即巅峰”的魔咒 , 一年之后 , 蘑菇街的市值竟然已经无限接近当年阿里2亿美元的收购价 。
从“背书”上来看 , 腾讯是蘑菇街背后的最大股东 , 腾讯系对蘑菇街的资源、流量支持也不可谓不大 , 可蘑菇街就是无法在平台经营上取得令市场满意的成绩 。 种种原因之下 , 是蘑菇街的业绩堪忧 , 更是它被讽刺为“腾讯系电商最大笑柄”的无奈 。
从乐观的维度来说 , 腾讯系对于蘑菇街的支持仍然不遗余力 。 尽管历经长期的发展困境 , 但蘑菇街自己显然还没有放弃自己 。 电商直播兴起之后 , 我们可以看出来蘑菇街已经把电商直播当成了自己下一阶段的“救命稻草” , 那么蘑菇街有没有可能借助电商直播的风口实现再次崛起呢?
公开资料显示 , 蘑菇街平台在2016年3月就正式上线了直播功能 , 对比于淘宝直播是从2016年3月试运营、4月正式发布来说 , 蘑菇街在直播电商维度可能还是淘宝的“前辈” 。 此后 , 蘑菇街也从未放弃自身对于直播业务的侧重 。
从营收结构上来说 , 蘑菇街的主要营收来自于从商户手中收取的佣金 , 以及基于内容的在线营销服务这两个方面 。 其中佣金收入包含了向普通商户收取的5%佣金、以及向直播服务商户收取的10%佣金 。
电商直播业务的侧重发展之下 , 从2017财年之后 , 蘑菇街佣金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开始不断提高 , 到2019财年 , 佣金收入已经超过营销服务 , 成为蘑菇街的主力营收 。 于是到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到2020年3月31日) , 蘑菇街正式宣布将电商直播作为平台战略核心 , 还提出了三大策略以促进其电商直播业务的发展 。
种种动作促成了2020财年第二季度蘑菇街直播业务的亮眼表现 。
两千个新增直播博主、平均每天的直播时长达到3400个小时 , 直播GMV持续增长、直播收入大幅提高......蘑菇街押注多年的电商直播业务终于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 。
那么直播业务能否成为未来蘑菇街新的增长引擎 , 进而改善其目前所处的经营困境呢?从现实的角度看 , 我们觉得很难 。
作为新兴业务 , 即便涨幅喜人 , 但烧钱是肯定无法避免的 。 但对于现在的蘑菇街来说 , 一切的困境都可以简单地归咎于一个原因:“没钱” 。
惨淡的股市表现已经注定了蘑菇街无法在股票市场上融到多少钱 , 用“入不敷出”来形容蘑菇街目前的资金储备可能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 今年5月底 , 蘑菇街宣布了一项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不超过15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 这继续加剧了蘑菇街资金链的紧张 。
截至今年9月30日 ,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 , 蘑菇街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短期投资总额为12.881亿元人民币 , 相较于前一个季度的14.624亿元人民币下滑明显 , 再加上蘑菇街持续不断的亏损状况 , 这愈发让蘑菇街在资金层面“捉襟见肘”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蘑菇街想要扩张自身的直播业务的话 , 那么这势必将持续考验蘑菇街的长期“烧钱”能力 。 尽管目前的增速明显 , 但从体量上来说 , 现在直播业务还不能为蘑菇街带来足够规模的收入 , 这就更加考验直播业务的未来“前途” 。
对于近年来的蘑菇街来说 , “开源节流”是主旋律 , 无论是缩减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及管理费用 , 还是裁员动作 , 这些都表明了它现在还需要“节衣缩食”地挺过目前所面临的难关才行 。分页标题
那么问题来了 , 随着互联网“红利”消散的行业大环境持续 , 再加上强势竞争对手们对于流量与用户的争夺 , 蘑菇街未来靠什么来将自己的直播业务推向更有想象力的未来?要知道 , 现在的流量可是越来越贵、越来越稀缺 , 本身在资金层面已经捉襟见肘的蘑菇街该如何大力推进直播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呢?
回望蘑菇街过去八年的发展历程 , 很遗憾 , “出道即是巅峰”的它一直在走“下坡路” , 电商市场纷纷扰扰地变换了好几次风口与方向之后 , 蘑菇街还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兜兜转转 。 它缺乏超前的商业眼光吗?非也 , 过去对时尚电商、直播电商的精准把控证明了蘑菇街对于行业趋势的把控还是有其独到之处 。
但为什么最后总是做不好?说到底 , 就是落地到执行层面 , 蘑菇街缺乏具体的执行与落地能力 , 缺少在行业内立足的核心竞争力 。 现在的蘑菇街可能什么都能做 , 但它就是无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强烈的品牌印象 , 人们在选择电商平台时也几乎忘却了蘑菇街的存在 。
营收同比下降26.6% , 直播会是蘑菇街的“救命稻草”吗?
科技自媒体 / 刘志刚
近日 , 蘑菇街公布了截止2019年12月31日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 不得不说 , 蘑菇街此次财报似乎并不是让人特别满意 。
财报显示 , 蘑菇街当季总营收约为2.7亿元 , 同比下降26.6%;归属于蘑菇街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6.63亿元 , 约为上年同期4220万元亏损额的40倍;调整后的净亏损为9560万元 , 上年同期盈利1370万元 。 佣金收入同比减少19.6%至1.4亿元 , 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减少44.9%至7250万元 , 其他收入则同比降7.3% 。
而另一面 , 直播业务似乎带来不少好消息 , 直播业务MAU(平均移动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32.7% 。 然而问题来了 , 直播业务会是蘑菇街重新找回过去辉煌的“良药”吗?
疫情引发直播带货井喷:过度透支 , 加速红利流逝进程?
蘑菇街在风口踩点上确实有自己的一套 , 据了解其直播电商业务很早就上线了 , 蘑菇街高层也表示对这一新兴业态的重视 。 如今似乎也把更多的资源倾向于直播业务 , 努力所换得的成绩上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
蘑菇街方面表示 , 得益于直播战略的深度推进、平台主播及商品数量持续增加、直播内容呈现形式的多元化 , 平台日均可观看直播内容时长已超过3800小时 , 环比提升11.8%;直播业务MAU(平均移动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32.7%;直播业务的活跃买家也同比增长32.4%至320万 。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 , 一场疫情让线下经济按上了“暂停键” , “万物皆可直播带货”的时代似乎到来 , 就连红星美凯龙这样的线下卖场都做起了线上直播的生意 , 直播带货几乎成了现在各行各业的必选题 , 投资人也对带货主播这个新兴行当培育投入大量热钱 。
然而 , 当一个领域热的过于“发烫”时 , 我们或许需要提高警惕了 。
模式创新不是技术创新 , 具备可复制、可模仿的特征 。 而且随着时间发展 , 越来越多企业跟风使用 , 模式地拥护的吸引力开始大幅递减 , 逐渐忽视它 , 就像此前名噪一时的电视广告就是如此 。
一旦玩法“烂大街” , 而这可能意味着这一模式红利开始倒计时 。 疫情下玩法泛滥 , 蘑菇街还觉得直播够“香”吗?如今不遗余力的发力直播真的划得来吗?
事实上 , 就目前看来 , 直播带货领域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 。
此外 , 从蘑菇街自身而言 , 发力直播业务似乎也有自己的硬伤存在 。
财报显示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过去12个月 , 蘑菇街活跃买家数为2660万 , 同比下降22.9% , 而这或许需要蘑菇街重视一下了 。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活跃用户少了 , 蘑菇街的达人网红能力再强数量再多 , 也得有让她们去带货的目标活跃用户才行 。
直播本身不是引流形式 , 它本质其实更像是一个变现手段 。 如今 , 蘑菇街的GMV可以通过直播电商提高 , 可受限于平台本身流量可能导致其直播业务增长天花板非常明显 , 主播私域流量要想运营好得有源源不断的公域流量输入才行 。分页标题
无论从行业环境来看 , 还是从自身活跃流量来看 , 蘑菇街或许真的需要更谨慎一些才行了 。
是药皆有三分毒 , “疫”不小心直播带货这个火热的“良药”可能就会变成不少企业的“毒药” , 这或许也需要每一位玩家对其产生重视才行 。
集中资源做直播:专注还是激进?
根据财报 , 2020财年Q3蘑菇街的佣金收入同比减少19.6%至1.4亿元 , 但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52.4%;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减少44.9%至7250万元 , 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降至26.9%;其他收入则同比降7.3%至5590万元 。
据蓝鲸TMT报道 , 蘑菇街表示 , 这主要是由于公司集中资源在发展直播业务上 , 并自2019年下半年起加速优化升级商城业务中的商家结构 , 导致长尾商家在营销服务上的支出减少 。
抛却疫情“黑天鹅”引发的直播带货大爆发 , 加速直播带货的产业红利流逝进程 。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 , 过于重视直播而有些忽视其它业务真的合适吗?
在一些时候 , 如果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 , 集企业之力扶持这个领域在商业社会上也很常见 , 甚至有过为了新业务直接剥离过去盈利入口业务的企业布局案例 。 只不过从多个维度来看 , 蘑菇街或许还是应该更谨慎一些 。
首先 ,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 最不缺的就是网红 , 最容易中道崩殂的也是网红 。 带货主播就是网红 , 而看她们直播的粉丝情感也是复杂多样的 , 平台也好、网红也罢 , 不能指望一时的关系能一直维系下去 。
其次 , 我们可以认为建立在粉丝经济下的直播带货 , 其流量价值是建立在这些头部网红身上 , 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也是建立在这些头部带货主播身上 , 有流量集聚效应的不是平台 , 是主播 , 主播资源一旦流失对于平台就意味着流量的流失 。
而与此同时 , 造网红却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 培养一名好的带货主播除了时间金钱的灌输 , 还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 。 很多时候有心摘花花不开 , 无心插柳柳成荫 。
在这一方面 , 如涵就是一个例子 , 主打网红电商 , 根据如涵招股书 , 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 , 张大奕分别占据如涵收入的50.8%、52.4%和53.5% , 造了这么久的网红 , 结果还是依靠最初的张大奕 。 直播业务 , 带货主播不是那么好培养的 。
最后 , 企业扩张没错 , 追直播带货这个风口也没错 , 这个时候或许也不应该忽视过去的业务 。 无论是佣金收入还是营销服务收入都不应该被忽视才对 , 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才是可以规避风险的形态 , 这或许也是企业布局新业务该有的样子 。
当然了 , 蘑菇街可能自己也有一定的考量 , 对业务进行相应调整或许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 只不过直播在未来或许不一定能够帮它带来太大改变 , 如果为了发展直播减少其它业务支持力度可能给外人一种有些激进的感觉 。
几番折腾收效甚微:蘑菇街或步聚美后尘?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几年 , “她经济”崛起 , 广大女性迸发出强大的消费力 , 不少以女性为目标用户的电商平台开始崛起 , 蘑菇街就是这其中的代表 。
根据天眼查检索显示的信息来看 , 企业业务一栏显示有美丽联合集团、超级购物台、MOGU还有蘑菇街 。 和出发时的方向一样 , 女性看起来依旧是蘑菇街最主要的服务群体 。 在对品牌调性的坚持上 , 蘑菇街做的其实很好 。
此外 , 近段时间因为私有化而备受关注的聚美优品也是“她经济”下的代表企业 。
聚美优品方面 , 据易观咨询的数据 , 2019年Q3 , 聚美优品的电商市场份额只剩下0.1% , 电商业务持续下滑 。 此外 , 新业务方面 , 街电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 共享充电宝作为线下经济受疫情影响也相对大些 。 此外 , 布局共享充电宝?在品牌调性上聚美似乎没有蘑菇街那么专一 。
如今聚美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 , 没有了当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霸气 , 私有化进入倒计时 , 这多少让人有些唏嘘 。分页标题
同为“她经济”的蘑菇街 , 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事实上 , 关于蘑菇街在发展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看起来很棒的布局 。 例如推出自有品牌 MUA , 宣称要做“中国 ZARA”;耗资千万推出蘑菇街买手集市 , 为了吸引 25~35 岁的年轻女性公司人 。
还有就是在2016年 , 蘑菇街成为最早上线直播业务的主流电商平台 , 早于如今的淘宝直播 。 还尝试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用户穿搭建议 。 去年年初 , 蘑菇街发内部信称今年上半年的工作将着力于建立达人社区 。 而在外界看来 , 这被认作对标“她经济”的另一家知名企业小红书 。 除了与“她经济”有关的业务之外 , 蘑菇街还布局了金融 。
这些业务布局 , 比如社交电商、内容社区、直播电商 , 哪一步看起来都像是不错的选择 , 在战术上的确够勤奋 , 而且也不算晚 , 尤其是直播带货 。
【蘑菇街回应裁员怎么回事?蘑菇街回应裁员时间过程详解】然而 , 现在我们谈到这些领域的代表企业时好像很少会提到蘑菇街 , 这或许容易给人一种“起大早赶晚集”的感觉 。 尤其是最近发力的直播电商业务 , 明明最早布局的 , 可似乎没有自己的李佳琦、薇娅 , 红利还是让淘宝们赚走了 。
【蘑菇街回应裁员怎么回事?蘑菇街回应裁员时间过程详解】对于蘑菇街而言 , 很多时候选择做的不错 , 那问题可能在战略执行上 , 未来在这一方面或许需要更仔细一些了 。 没有人想看到它步聚美的后尘 , 只不过这需要自己去争取去改变才行 。
- 故宫博物院院长回应故宫何时能开门:大家再等一下
- 【推荐】故宫何时恢复开放?最新回应来了
- 「中新网」故宫博物院院长回应故宫何时能开门:大家再等一下
- 最新热文■朱之文回应踹门事件前后矛盾,原来微博账号是假的被他人操纵
- 辽沈晚报:大白天墨镜男一脚踹开“大衣哥”家门!朱之文微博最新回应
- 『朱之文』朱之文两度回应态度大变,被踹门选择不计较,是亲情还是有隐情?
- 【春秋八卦】朱之文回应家门被踹被媒体证实账号并非本人,此前朱之文早已辟谣
- ■原创 郑恺曾6次请辞《跑男》:我对节目没帮助,导演的回应被赞高情商
- :总裁夫人一夜涨粉近20万获力挺,疑张大奕小号回应:过阵子会交代
- 【推荐】烤肉店把竟自助存取款厅变客人吃饭的“包间”?银行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