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周末不知去哪里打卡?厦门人才知道的市井口碑店,好吃又大碗!打卡攻略在这里→
_本文原题:周末不知去哪里打卡?厦门人才知道的市井口碑店 , 好吃又大碗!打卡攻略在这里→
转眼又到周末
还不知道去哪打卡、哪里觅食?
快来按榜索骥
神口味、神技艺、神体验
总有一款适合你
芋包、沙茶面、水饺、炒饭……看似普通的小吃 , 其实内有乾坤 。 采访人员前去探访了一番 , 深挖这些市井美味的制作秘籍 , 请老板讲讲过去的故事 , 为你们整理了一份厦门老店图鉴 。
【芋包王闽南茶楼】点一份芋包、泡一壶清茶 , 重回老厦门的下午茶时光
本文插图
菜市场周边便宜又接地气的美食 , 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性格和味道 。 厦门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 “八市”周围 , 不少“古早味”美食深藏其中 , 此次“口碑江湖封神榜”也有几家榜上有名 。 芋包王就是其中之一 。
芋包是厦门传统小吃 , 松软粘口的芋皮 , 包着笋干、豆干 , 再淋上自制沙茶酱 , 配点酸萝卜和香菜 , 软糯口感中带着清爽 。 这是价格7块的传统芋包 , 老厦门人最爱 。 每天都有家住附近的老人结伴而来 , 点一壶茶、几个芋包 , 谈天说地 , 度过他们的下午茶时光 。 曾经还有老太太带着儿女、孙辈 , 一家四代驱车前来 , 因为老人家念念不忘新鲜出炉的芋包滋味 。 “老一辈人喜欢点 , 因为味道和做法保留地非常完整 , 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 ”老板王志杰说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想要享受更丰富多样的口感 , 可以选择老板自创的招牌芋包大王 , 从芋皮到馅料都做了升级:芋头先切块蒸、再手工磨成芋泥不断搅拌 , 芋皮芋香更浓、口感更绵;馅料则升级加入鲍鱼、鲜虾以及干贝、叉烧肉、白灵菇等 。 成品装在精致的小笼里 , 再配上三种不同的蘸酱 , 价格也更“豪华” , 一只要29元 。
到芋包王除了品尝一口地道芋包外 , 还有王志杰各处学艺整合升级的老厦门三十多种地道小吃可供选择 , 甚至可以单点一壶清香好茶 , 坐着聊天 。 店内每张桌子都配有一个颇有年代感的保温水壶 , 和一个茶壶 , 提供现泡茶叶 , 可以选择桌上的整壶来泡 , 也可以选择传统的功夫茶茶具 。
本文插图
店里还有一幅王家四代人的卡通肖像画作 , 画中是王志杰以及他的爷爷、父亲和儿子 。 “别看儿子还小 , 他已经会做芋包了 , 店里承接的儿童DIY活动 , 都是他在旁帮忙 。 ”王志杰说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从1940年爷爷王朝基在大元路32号开起了好清香 , 一家人靠卖肉粽、芋包、春卷养家糊口;到1980年 , 父亲王新福又在原店址对面推着小车摆起了芋包摊子;再到2010年 , 他自己重拾芋包王小摊生意 , 并在3年后扩大经营 , 有了芋包王闽南茶楼 。 “我们一家人的生意就在这条并不宽阔的大元路上起步、壮大 , 店址相隔不超过30米 。 ”王志杰说 。
注重手艺的传承 , 也更乐于追赶年轻人的潮流 。 “传统小吃要想流传下去 , 必须赢得年轻人的市场 。 ”王志杰从2011年开始用微博宣传自己的小店 , 还在2015年参加过美拍的美食直播 , 拿下了当时全网播放量前五的成绩 , 抖音出现后 , 他马上嗅到短视频的风口 , 在两年前就开通了抖音企业号 。
【月华沙茶面】老街里几十年不变的传统味道 , “打卡”也要挑个时间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与芋包王相隔不过几百米的镇邦路上 , 是另一家有年头的老字号美食月华沙茶面 , 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争相来“打卡” 。 店招上写着“傅陈月华沙茶面店” , 但开店35年来 , 本地人更习惯称它“月华沙茶面” 。
几平米大小的店铺从来不缺人气 。 上午10点不到 , 月华沙茶面店门口就排起了队 。 其中 , 既有老厦门的街坊邻居 , 也有附近的上班族年轻人 , 还有少数游客 。 想尝一口地道沙茶面 , 午饭和晚饭的饭点来是一定要排队等一等的 。
“清汤还是沙茶?”“加什么料?”“要尝一下肉粽吗?”店里的阿姨们总是用最饱满的热情招呼每一个食客 。
本文插图
门店掌勺人之一林惠芳是创始人陈月华的儿媳 。 她说 , 这么多年来 , 店里从汤头配方到配料选项基本没变过 。 “现在已经形成较固定的配方 , 每种材料几斤几两、怎么搭配调和都形成了标准 , 每天来煮汤的人都严格执行 , 所以几十年来味道都没变过 。 ”她说 。
月华沙茶面的汤头颜色偏淡 , 没有厚重的红油 , 口感比较清爽 。 林惠芳介绍 , 汤头一直按照婆婆的老配方配比 , 直接用清水来煮调配好的沙茶酱等原料 , 油色是芝麻酱、花生酱中的油分析出 , 不另外加油 , 因此整体色泽不会太油亮 , 口感也更清爽 。 “我们希望汤头和配料能平衡地展现各自的风味 。 ”她说 。
本文插图
月华沙茶面能够成为老店的另一大保证 , 是新鲜的原材料 。 每天早上6点多 , 当班的掌勺人会先到八市采购最新鲜的猪杂等配料 。 “材料新鲜是保证东西好吃的第一步 。 ”林惠芳说 。
“很多客人是附近的居民和民立小学的‘新老’学生 , ‘老’学生又带着孩子过来吃 。 ”林惠芳说 , 作为一个老品牌 , 留住顾客的最重要原因是坚持高品质和实在的价格 。
本文插图
与市面上日渐丰富配料的沙茶面店不同 , 月华一直坚持老厦门沙茶面的传统配料 , 不用海鲜 , 大多是猪肝、猪腰、猪肝沿等猪内脏 , 所以加料的选择比较受限 。 并且 , 这些加料都是点单后现烫 , 点好后 , 店员们将切成薄片的猪腰、猪肝等放入漏勺中汆烫 , 数秒取出火候正好 , 一口咬下不仅脆嫩还带着汁水;大肠头、猪肝沿这些耐煮的食材则控制火候 , 达到软而不散、仍有Q弹的口感 。
【荔玲菠萝炒饭】店里有个炒饭机器 , 可以比比老板和它的手艺谁更好
本文插图
离开老厦门城区 , 在跨海隔山的同安区 , 也有一条热闹、悠久的中山路 , 荔玲家的小吃店就开在中山路的街巷里 , 二十年来 , 每天这里的顾客都络绎不绝 , 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纯手工水饺和菠萝炒饭 。
小吃店有两层 , 一楼用来堂食 , 二楼则是加工间 , 水饺和其他需要手工制作的小吃都是从这里出品 。 一张张用来包饺子的皮 , 都是手工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薄而有弹性的饺子皮 , 包上新鲜制作的馅料 , 个个饱满 。 食客也可以从餐厅买到包装好的手工水饺带回家 。 店里最为热销的就是手工水饺了 , 皮薄馅多 , 肉馅汁水丰盈 , 有已经在岛内工作的“95后” , 每次回家都会去吃一顿荔玲手工水饺 。 品质更是公认的放心 , 老板会定期做食品安全检测 , 她家的手工水饺还直供厦门30多家公立学校 。
本文插图
分页标题
人气第二的美味要数菠萝炒饭了 , 能够日销三五百份 。 新鲜出炉的菠萝炒饭自带一丝“烟火气” , 配料有手工香肠、鸡蛋、玉米粒、胡萝卜、菠萝、青葱等 , 炒制后米饭粒粒分明 , 且将肉香和果蔬的清香融合 , 看着就忍不住流口水 。 据介绍 , 这道菠萝炒饭最初是为了给挑食的儿子均衡营养而研发的 , 用的配料都相当讲究 , 后来店里也做 , 一炒就是十多年 。
本文插图
老板叶丽玲说 , 自己的手艺传承自她的父亲 , 因为曾是乡厨 , 父亲做出的菜肴深受村民喜欢 。 她从小耳濡目染 , 时常为父亲打打下手 , 也练就了一身厨艺 。
本文插图
虽然手艺是传统手艺 , 但叶丽玲从来不局限于老一辈人的经营思路 。 在高峰期忙不过来时 , 她想到了找人制作一台菠萝炒饭机 , 以备不时之需 。 三年前 , 叶丽玲带着原材料找到厂家 , 对不同的温度、炒制频率、炒锅材质等变量进行测试 , 才制作出了能够确保口感和味道基本与厨师一致的机器 , 花了她2万多元 。 不过 , 现在只有在她实在忙不过来时才会启用 , 一般叶丽玲还是会坚持自己来翻炒 。
除了水饺、炒饭 , 店里还有很多美味 。 不仅品种丰富 , 而且价格大多都在10元~20元左右 。 相比岛内的人均水平 , 可以说是很良心了 。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 , 叶丽玲还做起了同安小吃手工制作系列礼盒 , 用保温袋做外包装 , 五香条、水饺、扁食等小吃用保鲜盒分装 , 顾客可以自选搭配 , 凑成一礼盒 。 “这样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 , 保温几个小时没问题 , 到家后再放进冰箱冷冻 。 ”她说 。
来源:厦门日报
编辑:连芊、赖旭华
昵称昵称厦门日报 xiamenribao xiamenzhaokaoxmwb597 chengshijiebaohaixichenbao taihaizazhi【厦门网:周末不知去哪里打卡?厦门人才知道的市井口碑店,好吃又大碗!打卡攻略在这里→】yujianw520
- 『小葱详谈搞笑』只知道章子怡两次错过豪门,却不知道她的初恋,仅仅活了34年
- 『星座』“最让女人头疼的”4生肖男,经常把老婆气上天,还不知哪错了!
- 『这里是厦门』日本街头出现“中文标语”,看清上面后内容,让中国游客无言以对!
- 「爱情」一个被小三者的亲身经历:不知男友有家室,被原配找上门!
- 野花:1种野花,人称“鬼针草”,很烦人,殊不知价值珍贵
- 『濮哥读美文』周末特别栏目|第7期 《回眸一笑》外国篇
- :小伙卖“开口虾”,80元一斤,不知贵在哪里,掰开后:咋有蟹黄?
- 『火星』苏珊米勒 周末运势解析4.18-4.19
- #趣头条#周末清洗大白,简单养护
- [厦门玩乐]被评最丑建筑远看是雕塑近看是酒店,形象雷人,内部却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