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深入基层调研要求真务实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 。《通知》明确,调研工作要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过场,不能给基层增加负担 。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不作秀,不走“经典路线” 。
调查研究是促进工作进步、推进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当务之急就是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用好调查研究这根“指挥棒”,深入基层见真事、听真话、认真理、取真经,有助于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实践来看,各级领导干部对调查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也存在沉不下去、慢不下来、虚无飘浮等形式主义,阻碍了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影响基层干群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此,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就是要大兴务实之风,不走过场、不玩虚功,自觉抵制形式主义 。
调研路线不能止于“白名单” 。地域条件不同,资源优势各异,导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是当前基层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 。允许让有条件、有优势的地方先行发展起来,带动、引领落后地方跟进发展,最终达成优势互补,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 。但仍有少数基层干部不认这个“理”,不愿揭短亮丑,根据发展优劣开出“白名单”与“黑名单” 。遇到上级领导查访或调研时,对发展较好的点位夸夸其谈,对发展滞后的点位“片言不留” 。一味放大优点,回避缺点,报喜不报忧,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容易隐藏调研实情、误判发展形势 。故而,调查研究要善于“不走寻常路”,确定调研路线时不能仅仅关注“白名单”,还要重视“黑名单”,既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又要了解掌握短板弱项,便于制定科学严谨的工作计划,做出切合实际的决策部署 。
调研过程需要摆脱“花架子” 。形式主义被群众深恶痛绝,在工作中摆“花架子”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为给基层工作减负松绑,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轻车简从成为常态,层层陪同没有了,规模接待更少了,社会反响较好,群众普遍赞誉 。但不排除,一些较为隐秘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 。比如,有些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急急忙忙赶时间,半天之内可奔走多个点位,上一处走访还未深入,心思已跑到下一处 。同时,为了展示调研所获,也有少数领导干部把基层单位的总结汇报占为己有,作为调研成果,对实地查访情况却懒于梳理、轻于研究 。领导干部事务繁忙在所难免,但调查研究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需要沉下心去细细查访、认真思考、慢慢研究,万万急不得、快不得,否则很容易形成“夹生饭”,对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成效造成不利影响 。
调研对象更应关注“老实人” 。群众当中也“老实人”和“聪明人”,“老实人”遵从本心,喜欢讲真话、说真事,不会无中生有;“聪明人”多为干部“请托”,专说漂亮话,讲起成绩来头头是道、夸大其词 。上级领导到基层调研,查看民情、了解民意,与群众交心谈心、听取意见建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些基层干部因为平常工作未能尽心尽力,造成疏漏和失误者多,不敢面对上级领导,害怕群众说实话,于是,在安排谈话对象时,习惯性把“聪明人”请进来,把“老实人”拒之门外 。这种对下糊弄、对上应付的“障眼法”,很大程度能够混淆视听,影响调查研究实效 。为此,作为调研领导,与群众见面谈心时,不能仅靠基层推荐“点将”,而要多一些自主式“点餐”,多多关注那些敢说真话的“老实人”,为长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
调查研究不深、不细、不实,既有基层工作“以假乱真”的客观存在,也有领导干部作风不实的主观因素,到头来,破坏的是干部形象,损害的是群众利益 。提高调查研究实效,是确保工作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推进的关键,领导干部务必端正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用“解剖麻雀”的精神严肃以待 。分页标题
【『』【地评线】江右时评:深入基层调研要求真务实】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