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跟随媒体视角走近援鄂“青岛二队”:“青岛奇迹”是怎样产生的


『青岛』跟随媒体视角走近援鄂“青岛二队”:“青岛奇迹”是怎样产生的
文章图片

『青岛』跟随媒体视角走近援鄂“青岛二队”:“青岛奇迹”是怎样产生的
文章图片
央视新闻镜头下领队李永春副院长与病人的双向鞠躬 。
半岛采访人员 王鑫鑫
3月31日,青岛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班师凯旋,武汉会战50天,青岛市市立医院率队的5家医院、132名队员组成的“青岛二队”共接诊病人104名,其中重症和危重症96名,轻症8名 。其中3名病人转院,其他病人全部治愈出院 。医疗队创造了五个“零”的青岛奇迹:患者零死亡、零插管,零事故、零复发,队员零感染,“青岛二队”也成为光谷院区17支国家援鄂医疗队中收治病人过百且零死亡的唯一医疗战队 。临时组队,仓促迎战,青岛市市立医院率队的“青岛二队”克服了应急状态、客场作战等战时困难,以强大的精神信念、深厚的管理底蕴,扎实的基本功底,展示出强大的战斗力,迅速融入武汉会战的国家队序列,以鲜明的市立特色和青岛经验,受到当地医院好评和各级媒体的关注 。《央视新闻》、《人民网》、《人民日报》、《湖北卫视》等多家权威媒体进行报道 。奇迹的背后是怎样产生的?跟随媒体的视角走近“青岛二队” 。
“标杆病房”引央视关注
“青岛二队”在武汉的抗疫工作,最早引起关注的是接管病房初期短时间内打造的“标杆病房” 。“青岛二队”2月9日抵达武汉,11日正式接管E1-9楼病区 。2月16日,刚刚接管病区不到一周,“青岛二队”前线的医疗队员发来消息,病房的管理受到院方主管领导及光谷院区同行点赞,吸引驻扎在此的各地市医疗队前来参观 。队员们自豪地说:我们成为光谷院区的标杆病房了 。“6S”是青岛市市立医院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管理的标准和理念 。为了做病房的感控和环境管理,强化医护人员的行为管理 。护理主管位兰玲带领团队,将“6S”标准化管理理念带到战“疫”一线管理中来,对病房进行标准化、军事化管理,形成了严密的管理体系、严格的清洁区标准,教科书一般的行为遵循,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标杆病房”也引起了一些权威媒体的关注,人民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报道网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 。3月20日,《中央电视台》对标杆病房的打造进行了专访 。
【『青岛』跟随媒体视角走近援鄂“青岛二队”:“青岛奇迹”是怎样产生的】央视镜头下的医患双向鞠躬
3月29日,光谷院区清零之前,《中央电视台》对光谷院区最后一周的工作进行报道 。其中医院李永春副院长与一名转运患者的双向鞠躬,给人留下温暖和感动的力量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整体部署,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所有的重症患者集中到中法新城院区 。“青岛二队”接管的E1-9病区病人陈文先生是最后一个转运的病人 。领队李永春副院长、护理主管位兰玲亲自为病人送行 。张明泳医生随车护送 。陈先生深情鞠躬:“感谢你们的救治,希望你们早点回家” 。李副院长鞠躬:“希望您早日康复” 。央视镜头下医患双方的双向鞠躬,成为“青岛二队”在武汉的美好注脚,温暖的力量通过央视的传播,为全国人民勠力同心战胜疫情注入点滴动力 。
零插管零死亡的制胜法宝
4月3日,“湖北卫视”百度客户端账号推送题为“0插管、0病亡,‘青岛奇迹’是这样产生的……”的文章,对青岛二队在武汉的医疗援助进行报道 。“以新冠肺炎救治为例,直到万不得已我们才选择为患者进行插管 。而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前期治疗尽量避免这种万不得已 。”青岛二队领队、青岛市市立医院李永春副院长告诉采访人员,这支战队是怎样跟病魔“斗智斗勇”,不断地在避免“万不得已” 。
李永春副院长介绍,关于要不要插管的讨论,几乎每天都会在病区展开,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科每个专业的判断都有各自的诊疗依据和标准 。3月9日,62岁的马婆婆的转来让这种多学科讨论更加激烈 。马婆婆在外院ICU救治了50天,转来时高流量给氧、呼吸维护不好,合并脑梗和一侧肢体偏瘫,肺部还有75%的白肺,情况非常危险 。重症专业医生建议插管,呼吸专业医生建议观察 。对病人病情的讨论从晚上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看,大家都没有错 。危急关头,同济“插管小分队”已经随时待命,做好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准备,但李永春副院长还是在艰难地权衡,最终没有下达插管的命令:“我们不能盲目地给患者进行插管治疗,可能插上了,医护人员反而可以省心点 。但是过度医疗对于患者本身是不好的 。没插管前,综合诊断和治疗很难,我们的呼吸机一直都准备着 。我们最后选择不插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如何让患者减少痛苦,是他们最在意的事情 。最终决定对病人再次复查CT,仔细对比肺部变化情况,抗生素加强,中医跟上 。在医护人员的全力以赴之下,马婆婆的治疗效果很好,十天后,病情明显好转,肺部病灶慢慢吸收,后转入轻症病区 。马婆婆的女儿对医疗队的精心救治深深感动,先后两次给医疗队长写信致谢 。分页标题
“早”当先,关口前移,多学科协作
3月31日上午,在“青岛二队”即将离开武汉驻地前一小时,《湖北卫视》对领队李永春副院长进行了专访 。
救治病人过百,患者零死亡、零插管,队员零感染 。主持人问起:“面对科学、没有运气,是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管理手段、技术储备让医疗队有了这样的战绩?”李永春副院长说:“疫情变化的早期识别、关口前移、为病人的救治赢得时间窗” 。
元宵节当天,青岛二队连夜抵达武汉,24小时之内接诊了近50位病人,132位医护人员在10天内,对患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整理,对病区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密切关注患者的新冠肺炎病情及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同时注意这些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早期识别了病区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请求或组织多学科会诊,及时处置,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为的就是确保治疗关口前移 。医护协作,对危重病人病情变化进行早期识别与早期干预,使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实现了病区无死亡病例 。
3月22日,央视新闻频道《重症ICU纪实-战时联合医院,吹响生命集结号》采访青岛二队领队李永春副院长,分享了医疗队多学科协作、团队作战、提升医疗队战斗力的管理经验 。
标准化管理,青岛特色经验
湖北卫视的采访,特别对医疗队的小黑板和交班手册给予了特写和报道 。战时医疗队,小黑板临时制作,简单朴素,却发挥了极大的功能,红色和黑色的不同标记,每天都整齐地记录着每一个病人的详细信息 。这个不起眼的小黑板和人手一册的交班手册中,是医疗队标准化高效管理的有力见证 。接管病区48小时内,医疗队迅速成立医疗管理团队,建章立制、排兵布阵,对病区实行标准化管理,形成了三级医生负责制、医疗组长负责制和危急值管理制度等医疗管理制度和流程 。创新性实施“纵横网格化管理”、评估病情的“三个3”原则、核酸和CT的“目视化管理” 。
“三个3”原则让医护人员掌握所有病人的整体病情,及时早期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而及时调整激素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等治疗方案 。该经验得到了光谷院区领导及17个医疗队的一致认可 。
“三个3”病人管理原则:每位医生掌握病人的3个基本情况 。包括CT检查时间和表现,核酸检测阳性或阴性以及是否应该复查,病人临床分型或危重程度;每位医生掌握病人的3方面变化趋势 。包括病人体温、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每位医生掌握3方面基本治疗措施 。包括激素使用情况(剂量与疗程),抗菌药物治疗情况(种类与时间),抗病毒药物(品规) 。
“纵横网格化”管理机制:在每位医生主管2个病人的基础上,横向每个值班医生负责12-13个患者病情变化,纵向向下一组医生“点对点”交接所管12-13位病人 。
“送君送到江水边,满腹的话儿说不完”“感谢你们为湖北拼过的命”青岛二队的努力和付出,武汉人民都看在眼里,主持人在节目中反复表达着感激与不舍 。“标准化管理、精准施策,‘0’病死率”同时被武汉交通广播播报,今日头条,中国青年网纷纷报道 。
权威媒体视角下的人物和故事
2月19日,《人民日报》以一篇《与时间赛跑的人》,目光聚焦青岛二队护理主管、医院东院急症科护士长位兰玲——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用近乎半版的版幅真实呈现了援鄂队员奋不顾身,争分夺秒地在一线奋战的坚韧形象 。3月25日,《健康报》用1/3的版幅,报道了青岛二队医疗主管、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辛永宁主任的战疫感悟——《武汉之行让我看到何为“义无反顾”》,对职业和医患关系的思考、抗疫期间被同行的感动和共鸣,奔赴一线的义无反顾,尽显医者的情怀和担当 。4月7日,《健康报》又对“青岛二队”休整期间的积极状态进行报道 。此外,“战役日记:隐约闻到了春天的味道”被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纸短情长,诉不尽感激之情”87岁爷爷出院,家属送锦旗,“医德高尚,仁心仁术,医术精湛,情暖人心”被中国文明网、齐鲁网等多家国家级及省级媒体报道转载 。《疫情过后,去山东‘走亲戚’》、《病区“定海神针”位妈妈》、《特派采访人员赵丰:一句简单的话让患者家属放下担忧》《“想抢回每一个重症患者的生命”》《中考生能在病房上网课了》等多个人物和救治故事被《大众日报》、《青岛日报》等省市级媒体报道 。媒体视角下的青岛二队用实实在在的战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树立了团结一心、训练有素、有情怀、有担当的专业医疗队形象 。截至目前,“青岛二队”青岛市市立医院队员援鄂相关媒体报道达1200余条,包括省级媒体305条,国家级媒体109条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