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商洛
仙鹅湖 , 是上世纪修建堤坝拦截丹江水形成的人工湖 , 两岸怪石嶙峋、林木葱郁 , 有一种幽清明净的美 。 摄影
/李海
-风物君语-
商洛 , 可以终结“南北之争”吗?
翻开中国地图 , 在两条浩荡东流的母亲河之间 , 绵延
1300多千米的秦岭

1000千米的淮河
, 合纵连横、“软硬兼施” , 将中国东部分成南北两半 。 天然的分界线一旦成立 , 大到物产习俗 , 小到衣食住行之间的差异 , 便促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南北之争”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商州的熊耳山 , 因两峰竖立 , 恰似一对熊耳而得名
。 摄影
/郭国庆
难道就没有一座“兼容南北”的城市吗?
当然有 , 她就是——商洛 , 一个深藏秦岭腹地 , 既有北方飒爽风姿 , 又有南方碧玉神情的“双面女郎”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商洛到底有多美?
距今约3.75亿年前 , 秦岭南段开始缓慢隆起 , 约8000万年前 ,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运动 , 秦岭 , 这条界分中国南北的重要山脉 , 终于形成了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从空中俯瞰 , 商洛的地形简直“支离破碎”
。 摄影
/李杰
秦岭北麓 , 七十二峪如群龙出水 , 携泥带沙冲入关中盆地 , 日积月累 , 沉积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 西安在这里成为著名的古都;秦岭南麓 , 莽岭、流岭、鹘岭、郧岭、新开岭如五根手指 , 由西北像东南延伸开来;五大山岭之间 , 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等7.25万条大大小小的河流 , 将地貌切割得千沟万壑 。
商洛 , 就在这里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商洛地形概览图
。 制图/Paprika
千山逶迤、万河环绕 , 使得商洛六县一区尽享得天独厚的自然造化:分页标题
从地质构造奇异的金丝峡 , 到牛背梁、天竺山、木王三座国家级森林公园;从奇秀险绝的道教名山塔云山、老君山 , 到瑶琳仙境般的柞水溶洞;从身姿清丽的上苍坊 , 到刺激的丹江漂流……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商洛金丝峡 。 摄影/张文华
如梦似幻的山水 , 赐予商洛以姓名——商洛之名 , 来自其境内的商山、洛河 , 还将距省会西安130余千米的商洛 , 变成“西安的后花园” 。 别的地方 , 也许会反感这样的称呼 , 但是商洛人相信 , 后花园才是让人安放灵魂、休憩养神的理想之处 。 闯天下的事 , 都放心交给西安 , 商洛愿意在这个匆忙的时代里 , 默默充当西安的“贤内助”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丹江湿地 。 摄影/张德君
但若因此粗暴断定“商洛是依附西安的” , 则有失偏颇 。 不可否认 , 在陕南三市中 , 商洛是知名度最低的那一个 , 但将视线从陕西一省挪出 , 扩大到整个中国 , 则不难发现:商洛 , 真的很不一般 。
东接“天下之中”河南 , 南连“荆楚大地”湖北 , 渭河在北 , 汉江在南 , 在每个以长安为都城的朝代里 , 商洛作为京畿之地 , 其战略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 天下大乱时 , 商洛是南北政权的必争之地;天下太平时 , 商洛则是南方各地去往长安的必经之地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向左
滑动
▲ 图1:山阳县月亮洞晨雾 。 图2:如仙境一般的天蓬山寨景区 , 在云海中若隐若现 。 图1-2摄影/李杰;图3:商洛境内云遮雾罩的秦岭 。 图/视觉中国
治世乱世的更替里 , 南来北往的交汇中 , 文化便在“秦岭最美”的商洛城里生根发芽 , 将这座地形复杂、山水交错的城市 , 变成了一座兼容南北的城市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后花园”里 , 南北和谐、星光璀璨
最能体现商洛“兼容南北”的证据 , 便是她的方言 。
只要到过商洛 , 你就会发现:在这块面积19851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 美景与方言成“反比关系”——景色有多让人心旷神怡 , 方言就有多让人迷茫失措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商洛方言分布
。 制图/
Paprika
对商洛的本地人来说 , 商洛方言无外乎北方语系的“本地话”和南方语系的“客户话”两种 , 他们世居于此 , 听惯了南北兼容的方言 , 觉得并没那么复杂 。
但对外地人来说 , 却没有这么容易——“本地话”关中方言因属于北方方言 , 与普通话较为接近 , 纵使个别字词听不清楚 , 略加猜测也能明白 , 可是“客户话”
(也叫下湖话 , 讲下湖话的人被称为下湖人)
却可以分为镇柞话、江南话、通山话、枪仓话四种 , 更别提到了商州区和柞水县 , 个别乡镇的村子还讲独立于“本地话”和“客户话”之外的过渡方言——广东话
(客家话中的一种 , 而非粤语)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商洛棣花镇荷花
。 摄影
/一佳One
按说多山之地 , 古时交通闭塞、方言单一 , 何以商洛的方言竟如此复杂?
答案很简单:移民 。
讲“客户话”的商洛人 , 一部分是因为自然灾害与战乱 , 由江南地区迁至此处 , 另一部分则是因清初颁布迁海令 , 不得已由东南沿海迁至商洛的 。 “先入为主 , 后入为客” , 自然而然 , 这些人就成了“客户”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柞水县凤凰镇 , 始建于唐代
。 摄影
/一佳One
在商洛 , 很容易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 , 比如本地人的房屋 , 是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 , 而“下湖人”的房屋 , 则是典型的南方建筑风格;本地人的堂屋里 , 挂的是祖宗画像、供的是祖宗牌位 , 而“下湖人”的祠堂里 , 则是“天地君亲师”……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丹凤古城出土的战国“商”字半瓦当 。 摄影/张文华

如果说商洛的山水 , 是盛纳包容南北方不同民风和习俗的容器 , 那么商於古道 , 则是直接沟通南北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通道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向左
滑动
▲图1:镶嵌在悬崖峭壁上的13层“楼房”——崖居;图2: 这个洞穴里曾经开过一家药铺;图3:崖居之间的立体结构 。 摄影/李杰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向左
滑动
▲丹凤县棣花镇和山阳漫川镇的古建筑 , 带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色 。 图1摄影/康辉;图2摄影/李杰
商於古道起于商洛 , 通达南阳乃至江南、岭南“六百余里” , 从秦汉到唐末 , 一直扮演着“商山名利路”的角色 , 无数文士沿着这条路进入长安、往返南北 。 单是有唐一代 , 往来奔波于这条路上的诗人约200余人 , 其中不乏李白、杜甫、白居易、贾岛、张九龄、元稹、韩愈之流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武关古寨 。 武关素有“三秦要塞、秦楚咽喉”之称 。
摄影/张钉民
一批又一批诗人沿着这条路 , 且行且吟、踏歌来去 , 为商洛留下1000余首诗歌 。 他们密密麻麻、熠熠生辉的脚印 , 硬是将这条“中国最早的国道”之一 , 变成了一条诗人、文士的“星光大道”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商洛棣花镇的荷花 ,
棣花镇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 。 摄影
/一佳One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纵在秦岭深处 , 亦可“商通南北”
当然 , 一条沟通南北的古道 , 其抱负绝不仅仅在“沟通文化” , 于是 , 到了明朝 , 她的另一个重要功用更加显现出来——商贸 , 从前的“商山名利路” , 开启了“夜亦有行人”的繁盛模式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商州山路
。 摄影
/郭国庆
其实明代之前 , 商於古道也是一条“商通南北”的通道 , 但明代南北交流的日益频繁 , 以及丹江航运的开通 , 为商於古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繁华 。
东南地区生产的丝、茶、糖、米、瓷器、香皂等生活日用品 , 经由商於古道 , 一部分运进商洛、关中 , 另一部分沿水路进入丹江 , 再由骡马驮运至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 同时 , 甘肃的烟丝、山西的食盐等又驮运到商洛 , 连同商洛的油桐、药材、核桃、牛皮等 , 分别经由水陆两条道路 , 运往东南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商洛洛南县全景
。 摄影
/一佳One
陆路水陆并驾齐驱、交相辉映 , 无论走哪条路 , 必得在丹凤县城龙驹寨完成货物的中转 , 于是“百艇千蹄 , 商贾如云”、“鸡鸣有未寝之人 , 午夜有可求之市” , 成了龙驹寨水旱码头的常态 。 一时之间 , 这里十里长街上店铺鳞次栉比 , 十大商帮会馆独霸一方 , 18 座庙宇昼夜香烟缭绕 , 各种杂耍说唱不绝于耳 , 说不尽的繁华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龙驹寨水旱码头盛景图
。 摄影
/李杰
龙驹寨只是商洛“因商而兴”的一个缩影 , 昔日商业的繁荣 , 在商洛各地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 从东边丹凤县的竹林关 , 到南边山阳县的漫川关 , 从西南方镇安县的云盖寺 , 到西北方商州区的黑龙口……正是这些深藏秦岭南麓的乡镇 , 为商洛一度成为“北通秦晋 , 南接吴楚”的物资集散中心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向左
滑动
▲ 图1:漫川古镇 。 摄影/杨志胜;图2:陕西漫川关 , 曾是秦楚边界
。 摄影
/李杰
2008年 , 国家高速公路网18条东西横线之一沪陕高速陕西段秦岭山区线建成通车 , 商洛再一次扮演了沟通东西的重要角色 , 西北地区经由这条路路 , 可以便捷地到达华东、华中、东南和长三角地区 。 2012年 , 沪陕线西安到商洛的西商二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 成为穿越秦岭山脉的第一条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 进一步加强商洛与西安的关系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西坪镇镇区 , 宁西铁路、浩吉铁路、呼北高速与312国道、209国道穿插交错 。
摄影
/李杰
宁西铁路、宁西铁路二线、武西高铁也在2004年到2019年间陆续建成通车 , 将商洛与西安、南京、武汉等城市连成一片 。 虽如是 , 但相较于西安、榆林等市 , 商洛的交通依然略显落后 , 这也是商洛在今日陕西经济落后、知名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秦风楚韵 , “南北通吃”分页标题
特殊的地理位置 , 和曾属楚地后归秦汉的历史 , 共同赋予了商洛“秦风楚韵”的性格 , 既有关中色彩 , 又有楚地风韵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南谷雨祭祀仓颉活动 。 摄影/吴菲
商州、洛南
两地 , 盛产小麦、玉米等作物 , 于是面便成了他们的主食 。 包饺子、烙锅盔、炸油饼 , 面条擀好后 , 可炒、可拌、可油泼 , 做法不同 , 风味各异 。 朋友之间聚会 , 下酒菜也不备 , 大盅盛了仰头便喝 , 美之曰“干喝” 。 兴之所至 , 扯开嗓子吼两声秦腔 , 甚是豪情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向左
滑动
▲ 商洛花圈馍 。 摄影/康辉
而商南、镇安、柞水三县 , 则带有明显的楚韵 。 在这里 , 米饭却是主食 , 镇安的米 , 还曾是慈禧逃至西安后食用的贡米 。 在这三县的人看来 , 大米才是“好饭” , 也是接待宾客、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 。 最好的下饭菜 , 莫过于腊肉 , 猪是自己养的 , 肉是自己熏制的 , 连喝的酒 , 也是当地人用甘蔗、苞谷自酿的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 山阳县江米腊肉糕 , 是当地的一种传统美食 。 图
/图虫·创意
在“秦风”与“楚韵”之间扮演过渡角色的 , 则是丹凤、山阳二县 , 这两县以鹘岭为界 , 岭北是本地人 , 岭南是下湖人 。 “岭北人裹以白毛井 , 岭南人以青蓝布盘带头上”;岭北人喜欢吃酸菜 , 岭南人喜欢吃腌菜;岭北人听秦腔 , 岭南人听花鼓戏……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 被地理和气候完美“统一”了——适宜生长于北方的小麦、玉米和适宜南方生长的稻米 , 以饮食习俗 , 逐渐在这里不动声色地融合了南北特色 。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向左
滑动
▲ 图1: 商州皮影 。 摄影/张文华;图2:棣花古镇
飘香的老街 。 摄影/康辉
既有北方雄风 , 雄而有韵;又有南方灵秀 , 秀中有骨 。 大概 , 这才是商洛的魅力所在吧 。
分页标题
- END -
文丨十四
图编丨陶子
地图编缉丨Paprika
封图摄影 | 李海
参考资料
商洛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商洛地区志》方志出版社2006
黄元英《商洛民俗文化述论》三秦出版社2006
孟庆任《秦岭的由来》
孟万春《商洛方言语音研究》
徐卫民裴蓓《商於古道历史文化及其开发利用》
特别鸣谢:张文华老师

点击下方图片 , 跟风物君一起逛吃陕西吧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

陕西商洛,为什么可以“南北通吃”?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