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恒定F2.8光圈的超广角、中焦段、长焦变焦镜头被摄影爱好者称之为“大三元”镜头 , 那么各大厂商的大三元镜头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我们影像新势力决定用一个系列的文章来进行一个简单的科普 , 顺便对这些类产品进行一个展望 。
一、从无到有
福伦达于1959(1960)年推出了第一支35mm变焦镜头 , 用户显然希望专业级的变焦镜头能够有定焦镜头一样的使用体验 , 也就是各焦段光圈值恒定 。 佳能在1963年12月推出了一支R口单反镜头R55-135mm F3.5 , 这也是佳能第一支35mm画幅的变焦镜头 。 虽然它并不是一支恒定F2.8光圈的镜头 , 但它可以被看作是长焦大三元镜头的始祖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当然 , 在那个还是手动对焦的时代里 , 不仅仅是佳能 , 尼康和美能达也先后推出了诸如75-150mmF3.5 , 50-135mm F3.5的恒定光圈变焦镜头 。 80年代蔡司和腾龙也推出了Vairo-Sonnar 3.5/70-210 T*和SP MF 70-210mm F3.5这样焦段更加现代化的镜头 。
二、从F3.5到F2.8
1985年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对焦单反相机美能达AF7000诞生 , 从此各大日系厂商纷纷开始研发自家的自动对焦机身和镜头 。 而在这个历史变革时期 , 第一支F2.8光圈的长焦大三元诞生了——尼康 Ai-S 80-200mm F2.8 ED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这支尼康不惜成本设计制造的手动对焦镜头 , 重量达到了1900g , 放在当今在产的长焦大三元镜头之中 , 都可以称得上是“比健身更健身”的存在了 。 不过由于各大厂商都在努力推进自动对焦镜头的设计和制造 , 所以日系厂商中也仅有尼康在手动对焦时代推出过F2.8的长焦大三元 。
而到了1995年 , 徕卡在他们家的单反R口系统中 , 推出了一款称得上是“丧心病狂”的镜皇——Vario-Apo-Elmarit R 70-180mm F2.8 。 这支镜头据说在R卡口系统中 , 锐度能超过大部分徕卡自家定焦镜头 , 曾有一度日系品牌推出长焦大三元镜头时 , 总是有粉丝吹嘘能够战胜Vario-Apo-Elmarit R 70-180mm F2.8 , 但我真的没见到过有人和它真刀真枪比过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当然 , 这么厉害的镜头 , 价格也是相当吓人 , 目前我能查到的二手价格基本上都在3万5到4万之间 。
三、80-200mm时代
经过了足够多的光学积累 , 进入自动对焦时代后 , 各个品牌先后推出了长焦大三元产品 , 最初的产品 , 绝大部分都是80-200mm 。 1987年 , 尼康就推出了AF-S Nikkor 80-200mm F2.8 , 并且在之后的岁月里多次迭代 , 于是就有了各代“小钢炮”和“大钢炮”之名 , 几乎每个尼康老用户都多少用过某个版本的“小钢炮”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而由FD换到EF卡口的佳能则仅仅在1989年推出了一款EF 80-200mm F2.8L后 , 就开始把重心投入到研发70-200mm焦段了 。 并且EF 80-200mm F2.8L的外形也不是现在深入人心的红圈白炮外形 , 而是红圈黑炮 。 当时最早推出白色长焦镜头是美能达 , 美能达在先推出了AF 80-200mm F2.8 APO后不久 , 就推出了白色外观 , 金色铭牌的AF80-200mm F2.8 APO G , 外形上真可谓是同类型中的“巅峰颜值”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当然除了黑色和白色外 , 还有使用银色外形的 , 那就是宾得家的“小金” SMC FA*80-200mm F2.8 ED-IF 。 可惜宾得因为豪雅的收购 , 蹉跎了不少发展时机 , 导致“小金”的迭代产品PENTAX-DFA 70-200mm F2.8 ED DC AW直到2015年才面世 。分页标题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四、70-200mm时代
在自动对焦开始崛起的时代中 , 副厂三巨头腾龙适马图丽也悄然加入了战局 。 除了图丽在老老实实跟在各大品牌身后主推80-200mm F2.8以外 , 腾龙与适马的第一款长焦大三元镜头都没有选择跟随潮流 , 而是不约而同的在1992年推出了70-210mm F2.8规格的长焦大三元镜头 , 共同开启了70-200mm的时代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1995年 , 佳能发布了“小白”EF70-200mm F2.8L , 是第一支正儿八经的70-200mm F2.8长焦大三元镜头 。 之后又再接再厉 , 于2001年推出了“爱死小白” EF 70-200mm F2.8L IS , 为长焦变焦镜头提供了光学防抖 。 2010年发布的“爱死小白兔” EF 70-200mm F2.8L IS II更是添加了萤石镜片 , 画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 这支镜头也奠定了佳能在长焦大三元镜头领域中的话语权 , 从此绝大部分发烧友都以“小白”系列视为长焦大三元的标杆 。 时至今日 , “小白”系列已经迭代到了第三代 ,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 , “小白”EF 70-200mm F2.8L至今仍在生产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2002年 , 尼康和美能达在焦段上终于做出了妥协 , 先后推出了70-200mm焦段大三元镜头 , “小竹炮”尼康AF-S 70-200mm F2.8 GIF-ED VR和唯一的“西平变焦满分头”美能达AF 70-200mm F2.8 APO G D SSM 。 尼康经历了“小竹炮” , “大竹炮”后 , 推出了同样具备萤石镜片的“电磁炮” 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 , 是单反长焦大三元镜头中口碑最好的一款产品 。 至于美能达 , 在2006年被索尼收购后 , 索尼推出了两代70-200mm F2.8 G SSM , 之后就正式开始微单之旅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腾龙和适马也先后推出了70-200mm镜头 , 腾龙则为“小龙炮” , 适马则为“小黑” 。 腾龙迭代了三代产品 , 目前已经更新到了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 而适马于2018年发布的DG 70-200mm F2.8 OS HSM | Sports则应该算是第五代了 , 也是目前最新的一款单反用70-200mm F2.8镜头 。 至于图丽 , 由于产品力确实不足且迭代速度低下 , 慢慢被时代所抛弃 , 副厂也慢慢从三巨头变成了龙马相争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四、无反时代
2013年索尼发布了首款全画幅微单机身Alpha7 , 揭开了无反时代的大幕 。 并且流媒体的时兴 , 使得各大品牌对于视频拍摄更加的重视 。 2016年 , 索尼推出了首支微单长焦大三元镜头FE 70-200mm F2.8 GM OSS , 运用了双浮动对焦设计并比较少见的加入了非球面镜片矫正像差 。 这也使得索尼这支镜头在近摄性能、呼吸效应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 , 相对更适合视频制作的需求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随后尼康佳能松下等厂商先后进入全画幅无反市场 , 在2019年先后推出了各家的无反长焦大三元镜头 , 除了和索尼一样采用了双浮动对焦设计+非球面镜片外 , 每家都有每家的特色 。 尼康在“电磁炮”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FL镜片 , 锐度再次得到了提升 , 超进化成了“超电磁炮”;佳能选择了外变焦来缩小体积 , 代价则是无法使用增距镜;松下提供了复古的推拉式AF/MF切换设计 , 7档的镜头+机身双重防抖同类型中最强 。分页标题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同样进军全画幅无反领域的腾龙则剑走偏锋 , 舍弃了镜头防抖和内变焦 , 用小三元的价格和体积做出了70-180mm F/2.8 Di III VXD , 但无论是画质、近摄性能还是呼吸效应控制 , 都是旗舰级的水平 。 而之前从来没有推出过双浮动对焦镜头的老冤家适马 , 早晚也会在无反系统的长焦大三元上与腾龙一较高下 , 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 值得期待 。

「」【科普】大三元镜头发展史——70-200mm篇
本文插图
总的来说 , 作为各家镜皇产品的70-200mm F2.8 , 这个规格能够体现各大厂商光学设计能力的水平 , 产品的快速迭代和竞争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各大厂商的激烈竞争 。 以上就是我们这一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了 ,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