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疫情下的Vlog: 是真实的记录,更是温暖的社交
新冠肺炎疫情将人们“隔离”在家中 , 但生活中的互动交流并没有因此止步 。 很多年轻人选择了用Vlog记录自己的生活 , 不少武汉的年轻网民 , 把自己居家隔离的生活场景拍成Vlog , 放在网上与网友分享 。 还有当地医务工作者、志愿者记录战“疫”的Vlog、记录集中隔离点生活的Vlog、记录复工复产的Vlog等 。 这些视频都得到了大量关注 , 关心武汉疫情发展的人们通过Vlog为武汉网友打气加油 。
90后和00后已经沉浸在Vlog创造的世界与新型社交方式中 。 Vlog是“视频播客”(Video blog)的简称 , 其构成要素可以总结为 , 用第一人称叙述、有完整的故事、由个人创作剪辑、非虚构等 , 形式类似移动微视频与电视纪录片的结合 , 是网友记录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 , 也被官方媒体、商业媒体所借鉴 。
从传媒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看 , 媒体从文字、图片发展到声音与视频 , 一直走在不断追求画面感 , 不断趋近身临其境现场感的路上 。 试想曾写下“溪柴火软蛮毡暖 , 我与狸奴不出门”的诗人陆游 , 如果穿越到今天成为Vlog博主 , 很可能对着镜头打招呼:“哈喽!大家好 , 今天实在太冷 , 我在家裹着毯子烤着火吸着猫……”看 , Vlog比一般短视频更真实 , 更有纪实与记录感 , 更多是生活的日常表达 。
不可否认 , 日常生活议题也有它的传播价值 。 许多人把自己旅游、逛街、吃饭事无巨细都记录下来 , 虽然流于大众、繁琐、平庸 , 但是内容精华稍加提炼 , 表现形式略加修饰 , 再加上自我表演与自娱自乐 , 就体现出博主对普通生活和人性的洞察视角 , 能够给日常生活赋以打动观众的趣味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 更进一步 , 这种自带光环的“自我中心主义社交”已不囿于看与被看的情境 , 更获得“陪伴”与“分享”的相互需求 。
当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蔓延为全球疫情时 , 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 因此每一个人都成为利益相关方 , 无论身处疫情中心与否 , 人们都会本能地密切观察疫情发展 , 渴望以一己之力为战“疫”做些什么 。 那些内心善良热情的草根大众拿起简单的摄录设备 , 用真实粗粝的镜头拍摄居家日常隔离、外出采购、探访疫情一线等方方面面 。 这是带有个人化色彩的宏大主题 , 当然具有传播价值 。
从社会心理角度看 , 越是近乎原生态、未经滤镜修饰的真实生活 , 越能激发人们的窥探心理 。 如果这一理论成立 , 把私人空间置于公共视野的聚光灯下 , 就能够收获观众的认同与分享的满足 。 在这里 , 真实感是第一位的 。 Vlog拍摄者用第一视角生产内容 , 蒙太奇式画面剪接 , 情节设计自然流畅 , 忽略繁复后期包装 , 更像是绘画中素描和速写的手法 , 这种真实的镜头更具有感染力 。
社交媒体打破了地理限制与社交圈层 , 既是信息集散交换平台 , 又是情绪酝酿和释放的场所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Vlog呼应了媒体发展传播高速化、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潮流 , 让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疫情信息 。 在战“疫”中 , 社交媒体上的真实信息 , 特别是Vlog带来的现场感 , 有助于缓解谣言给公众带来的困扰 。 比如武汉“封城”后 , 有Vlog博主对于公共场所的实地探访 , 就加深了人们对疫情防控的认知 , 某种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的恐惧心理 。
瑕不掩瑜 , Vlog内容缺乏深度、过度表演、叙事流水账等天生缺陷 , 并不妨碍Vlog在疫情中表现出来的现实意义 。 普通民众担任Vlog传播者和讲述者 , 以真实性的呈现对抗谣言和恐惧 , 起到了重要的社会心理调适作用;“围观者”通过点赞、转发和评论参与 , 也传播了防疫知识 , 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 可以说 , Vlog呼应了时代发出的信号 , 时代也赋予了Vlog特殊意义 。
(责任编辑: HN666)
- 疫情■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组织』美政府“欲问责”世卫组织 外媒质问:为什么有的国家能更好应对疫情?
- #疫情#IMF为何预估中国经济仍将是全球最好之一?分析来了
- #长江日报#卓尔西班牙籍主帅何塞:疫情打乱了备战,但这段经历让我们更团结
- 美国土安全部:疫情下,恐怖分子或对杂货店、病毒检测点下手
- [帅不过三秒]最绝的明星生图:王一博像漫画,肖战皮肤太真实,看到王俊凯酸了
- 鲜闻联播@女星真实身材如何?穿球衣就知道真相了,谁敢相信莫文蔚50岁!
- 『央广网』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把脉世界经济|疫情重挫世界经济
- 4月9日以来哈尔滨新冠肺炎疫情已致51人感染,含多名医护
- 中美高级官员召开视频对话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