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电视剧《清平乐》的故事情节围绕着宋真宗赵恒的驾崩 , 宋仁宗赵祯即位 , 刘太后临朝摄政所展开 。
《清平乐》的开篇就将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了宋仁宗赵祯与刘太后的身上 。 既然说到由王凯主演的宋仁宗 , 这位在两宋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 自然就要说一说两宋时期临朝摄政最久的刘太后 。
纵观我国古代历史时期 , 频频发生太后临朝摄政 , 但是 , 没有哪一个朝代能超过西汉、东汉和北宋、南宋时期 。
忽略两汉的这段历史不说 , 单说两宋统治时期就有九位太后曾临朝摄政 , 其中在这9位临朝太后当中 , 以宋真宗的皇后(公元969—1103年)而位列第一 , 而且刘皇后还是临御朝廷时间最长的一位 。
这位章献皇后在宋仁宗赵祯承袭帝位的初期阶段 , 临朝摄政的时间跨越了11年(公元1022年2月到公元1033年3月) , 其死时谥号为"章献明肃皇后"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谥号修改为"章献明" , 但史籍上通常称呼其为章献太后 。
说起这位刘皇后 , 其不仅是两宋统治时期 , 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 更是我国古代女性历史上也理所当然占据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
关于这位刘皇后的其人其事 , 历来是人们争长论短、人言啧啧的焦点 。
如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于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家王夫之就对她大加口诛笔伐:
"仁宗立 , 刘后以小有才而垂帘听政 , 乃至服衮冕以庙见 , 乱男女之别 , 而辱宗庙 。 方其始 , 仁宗已十有四岁 , 迄刘后之殂 , 又十年矣 。 " 《宋论.卷4.仁宗》
又如:明朝时期的文献学、史学、诗学、批评家胡应麟曾对两宋时期的诸位后妃给出了一段评价:
"宋之创业、中兴其君皆弗汉、唐若也 , 而母后之贤独盛焉 。 "《史书占毕》
一望而知 , 胡应麟对刘皇后的看法与王夫之是相似的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但是 , 也有人替刘皇后忿忿不平、大鸣冤屈 , 并赞扬其是一位好太后 。
"人几以汉之吕、唐之武并之 , 则冤矣 。 "《史纲评要.卷28》
还有 , 明朝晚期的学者张溥 , 对刘皇后也给出了极高的赞誉 。
"明智英断 , 亦宋一贤后……帝王大度 , 邈乎唐德、宪以上" 。 《历代史论》
再有 , 蔡东藩在宋史演义中对刘太后的评价提出了全新的看法:
"刘太后生平 , 有功有过 , 据理立说 , 实属过浮于功 。 垂帘听政 , 本非宋制 , 而彼独创之 。 " 《蔡东藩宋史演义. 第27回》
蔡东藩的评论既反对全盘肯定 , 又反对一概否定:
"幸刘氏有吕武之才 , 无吕武之恶 , 其事郭后也以谨 , 其待杨妃也以和;即宫中侍儿 , 得幸生子 , 饰为己有 , 迹近诡秘 , 但上未敢欺罔真宗 , 下未忍害死李侍 , 第不过借此以攫后位 , 希图尊宠 , 狡则有之 , 而恶尚未也 。 "《蔡东藩宋史演义. 第24回》
也就是说 , 蔡东藩认为刘皇后是"有功有过 , 过浮于功"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古人对刘太后的评论虽然有以上三种不同的观点 , 但是 , 这些评论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封建政权统治时期的思想下 。
以当下的角度来看 , 古人的这些看法从小处来看 , 并非一无可取;但从大处着眼 , 也可以说是不足为法 。
所以 , 关于王夫之对刘太后"恶有牝鸡 , 始知晨幕…..虽有庸主 , 犹贤哲妇"的种种恶语相加 , 更是荒谬绝伦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因而 , 对于刘皇后的其人其事 , 显然应给予重新的评说 。 可是 , 在各种历史古籍记载中 , 关于刘太后正面价值的一面却被省略了 , 即便是在断代史中也仅仅是片言只语 。分页标题
可是 , 与史籍记载截然不同的是 , 刘皇后的名望在古今民间中的影响甚大 ,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 这源自于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则故事《狸猫换太子》的缘故 。 所以 , 其形象被大肆扭曲 , 故甚感可惜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有鉴于此 , 果儿将以民间孤女到当朝皇后的经过 , 对刘皇后的经历略加评叙 。
依据唐朝时期衡量事务的准则来说 , 女皇武则天是:
"伪临朝武氏者 , 性非和顺 , 地实寒微 。 昔充太宗下陈 , 曾以更衣入侍 。 洎乎晚节 , 秽乱春宫 。 "《资治通鉴.卷230》
但是 , 这种事情在宋朝时期人言而论 , 武则天的出身并不算低:
"武后乃是武功臣之女 , 合下便有无君之心 。 自为昭仪 , 便鸩杀其子 , 以倾王后 。 "《朱子语类.卷132》
相反 , 宋真宗的这位刘皇后的确是孤苦出身 。
为何如此说呢?
刘皇后的出身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
第一点、刘皇后出自于一个单亲家庭 , 自小就是一个孤女 。 其于公元969年(开宝二年)出生于益州华阳(四川成都) , 从其不懂事时起就没有了父亲 。 【还有一说 , 其生于公元970年(开宝三年)】
第二点、刘皇后年幼之时就嫁人了 。 也就是说 , 她在十余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本地的银匠龚美 , 后随着龚美到了京都开封去发展 。
第三点、刘皇后家境中道衰落 。 其本是太原刘氏一族之后 , 祖父是刘延庆、父亲是刘通 , 祖辈都步入仕途 , 身居高位 , 后家道破落 。
综上所述的这三点之中 , 第一、第二点基本属实 。 但是 , 关于最后一点 , 虽说史籍中略记载 , 不过尚没有确凿的凭据证明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口说无凭 , 果儿引以史籍为证:
其一、根据史籍记载:
"以其无宗族 , 乃更以美为兄弟 , 改姓刘 。 "《宋史列传.卷1.后妃上》
首先、通过这段古籍来看 , 就是说刘皇后并不是出自于宗族世家 。
其次、其使出浑身解数来拉拢当朝高官为同宗 。 在她坐上皇后宝座之后 , 又以高官厚禄为诱饵 , 为自己漂白身份 。
关于这一点 , 我们可以通过宋真宗赵恒亲自找开封府权知刘综之间的一段对话来一窥究竟 。
"卿与后宫近属 , 已拟卿差遣 , 当知否?"《宋人轶事汇编.卷1》
刘综听闻真宗此言 , 一脸懵逼的说道:
"臣本是河中府人 , 出于孤寒 , 不曾有亲戚在宫内 。 "《宋人轶事汇编.卷1》
还有 , 略知宋朝这段历史的人都清楚 , 刘皇后和洛阳的刘氏宗族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 但其为了编造出身 , 竟不惜以后宫之权主动和开封府刘烨攀亲戚 。
"知卿名族 , 欲一见卿家谱 , 恐与吾同宗也 。 "《续资治通鉴.卷36》
刘烨答:"不敢" 。 数日之后 , 又"数问之" , 刘烨还是"无以对" 。
刘皇后这么做的目的 , 很明显 , 就是为了隐瞒自己的真实出身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其二、刘皇后位居后宫正位 , 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 , 部分朝官以"家世寒微"为理由加以阻挠 。
如:时任宋朝参知政事、兵部尚书赵安仁说道:
"安仁谓刘德妃家世寒微 , 不如沈才人出于相门 。 上虽不乐 , 察其守正 , 不罪也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27》
虽说 , 沈才人是宋朝初年时任宰相沈伦的孙女 , 但是 , 此时的沈氏家道早已衰落 。
所以 , 刘皇后的身世若真的出自于太原刘氏与沈氏伯仲之间的话 。
那么 , 赵安仁为何会有此一说呢? 分页标题
不仅如此 , 就在宋真宗赵恒准备册立章献皇后时 , 时任翰林学士的李迪就以刘皇后身世寒微为托词 , 屡上谏言:
"章献起于寒微 , 不可母天下 。 章献深衔之 。 "《宋史列传.卷69》
对刘皇后爱之极深的宋真宗赵恒 , 面对朝官的种种非议是漠然置之、也漠不关心 , 同时也不加以辩驳 。 此举 , 等于是以静默的态度承认了刘皇后并非是世族刘氏之女 。
因而 , 时任宋朝翰林学士的杨亿拒不执行草拟册立刘氏为正宫皇后的诏书 , 故宋真宗赵恒对其是甚有怨言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关于这一段的历史 , 并不是果儿凭空捏造 , 因为有史为证 。
"杨亿真有气性 , 不通商量 。 及议册皇后 , 帝欲得亿草制 , 使丁谓谕旨 , 亿难之 。 … …乃命它学士草制 。 " 《续资治通鉴.卷30》
这就是说 , 宋真宗通过参知政事丁谓传话给杨亿 。
"谓曰:勉为此 , 不忧不富贵 。 "《续资治通鉴.卷30》
杨亿则说:
"如此富贵 , 亦非所愿也 。 "《续资治通鉴.卷30》
若是非要他来执笔制诏 , 就必须要查清其祖宗三代 , 杨亿此举等于就是说刘皇后身世履历是伪造的 。
显而易见 , 宋真宗的这位刘皇后并不是出自于家道衰落的太原刘氏一族 , 则是太原刘氏宗族的冒牌货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不得不说 , 宋真宗赵恒的这位出身于孤苦大众阶层的有夫之妇 , 其之所以能在日后位居中宫正位 , 除了她本人具有聪明智慧之外 , 则还与如下这些偶然性因素有一定的关联 。
第一、赵恒在做襄王的时候 , 就想娶一位川妹子为妻 。 这时 , 恰逢蜀人龚美入京发展 , 因业务需要 , 经人介绍与襄王府管事张耆相识 , 张耆便让其为赵恒物色一川籍美女 。
"蜀妇人多才慧 , 吾欲求之 。 "《续资治通鉴.卷24》
龚美因家境贫寒 , 遂准备将刘氏嫁给赵恒 。 后经襄王府管事张耆牵线做媒 , 刘氏得以入府 。
"时给事王宫 , 言于王 , 得召入 , 遂有宠 。 "《续资治通鉴.卷24》
岂知 , 这桩秘密的婚事被赵光义知道了 , 太宗勃然大怒 , 就下令将刘氏赶出襄王府 。 一面是父命难违 , 一面是娇妻难舍 。 赵恒迫于压力只有将刘氏暂居它处 。
"王不得已 , 出置旻家 , 旻亦避嫌 , 不敢下直 , 乃以银五百两与旻 , 使别筑馆而居之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27》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第二、公元997年(至道三年)三月间 , 宋太宗赵光义病逝 。 独自生活在外十余年的刘氏得以回到宋真宗的身边 , 地位是青云直上 。
公元1004(景德元年)元月 , 刘氏册封为美人 , 公元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元月 , 又册封为修仪;三年之后 , 正式册封其为德妃 。
公元1007年(景德四年)4月间 , 宋真宗的郭皇后病故 , 后宫正位虚席以待 。
此时 , 宋真宗以临近四十岁 , 但苦于膝下无子 。 这时 , 若是刘氏能生个儿子 , 就可以凭借"母以子贵"而名正言顺坐上中宫正位 。
第三、后宫女官李氏是刘氏的贴身婢女 , 其肤色滑腻、冰肌玉肤、稳重少言 , 宋真宗对其甚是倾心 , 所以 , 刘氏就让她去侍寝 。
公元1010年(大中祥符三年)4月间 , 侍寝的李氏为宋真宗赵恒诞下了龙种 , 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
刘氏偷梁换柱 , 遂将赵祯据为己有 , 并交由杨淑妃替其抚育 , 李氏势力单薄 , 故不敢声张 , 所以很多人并不知情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宋仁宗自小就称刘氏为大娘娘、杨淑妃为小娘娘 , 也就是说 , 在刘氏称为皇后至临朝摄政的这个阶段 , 宋仁宗赵祯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婢女李氏 。
所以 , 刘氏本来就深受宋真宗的万分宠爱 , 此时又添一子 , 于是有了仁宗的铺垫 , 其母仪天下的时机以趋于成熟 。
虽说 , 遭到了以朝官赵安仁、李迪、杨亿等为代表的一些大臣极力反对 , 但宋真宗顶住各方的舆论和压力 , 意志坚决地册立刘氏为皇后 。
可是 , 刘氏身世有水分 , 所以她并非毫无自知之明 , 难免会心神不定 。 就在这个时候 , 北宋时期的一代名相 , 兵部侍郎王祜的儿子 , 更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王旦因病告假 。 刘氏就借以首相王旦的反对为由头 , 急忙辞谢 。
实际上 , 首相王旦并无此意 , 听闻刘氏以他做借口 , 遂立即上疏 , 奏请刘氏正位中宫 , 母仪天下 。
公元1012年(大中祥符五年)12月间 , 孤女刘氏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文述至此 , 果儿认为还有如下两个观点需要加以阐明 。
第一点、刘氏之所以能坐上皇后 , 一是源于某些偶然性因素所促成的 , 二是与当时的历史大环境有直接的关联 。
因为 , 刘皇后这个出身贫苦的孤女竟然能位居中宫正位 , 这就与当时的统治政权并没有格外强调后妃之位 , 则必需出自于名门望族有关 。
所以 , 在宋朝时期诸多后妃之中 , 类似像刘皇后这样家世寒微的人实在是不乏其例 。 刘皇后这位曾经出嫁的妇女竞被册立为皇后 , 则与当时历史时期贞节意识不甚强烈有一定的关系 。
因此 , 纵观整个宋朝 , 在后宫嫔妃当中 , 像刘皇后这种属于是二婚的女人 , 可以说是寥若晨星、空前绝后的 。
但是 , 若以某些意义加以形容的话 , 等于是当时的历史条件、社会风气为刘皇后创造了一种母仪天下的机遇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第二点、刘皇后能登上中宫正位 , 其所走过的道路则与一代女皇武则天如出一辙 , 同样是艰难曲折 。 所不同的是 , 其没有武则天那股子狠劲 , 更没有为成就千秋霸业 , 而枉杀无辜之举 。
世人都知道 , 女皇帝武则天为了争宠 , 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 以此来诬陷她的后宫情敌 , 乃至将一干情敌砍断手足、置入瓮中 , 可以说手段是极其残忍 。
相反 , 宋朝的刘皇后仅仅是将李氏的儿子据为己有而已 , 说其心狠则可以理解 , 但说其手段毒辣 , 完全是一种诬蔑 。
比如说:侍女李氏被其罪入冷宫 , 之后又漂泊流离于民间等传说 , 就是出自于民间的凭空杜撰 。 因为 , 这种扑风捉影的情节 , 完全不合情理 , 纯属是荒唐离奇的传言 。
因为 , 现实的情况则恰恰与传说相反 , 刘皇后对李氏还是或多或少有些关照的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TB』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本文插图
比如说 , 刘皇后就安排人手为李氏寻找到了失散于民间多年的亲弟弟李用和 , 随后授予官职并为其安家置地 。
侍女李氏本人虽因"畏惧太后 , 亦无敢言" , 而默默隐于宫中 , 但是李氏在后宫的地位也渐渐有所改善 , 先是由才人之位升为婉仪 , 后又封为顺容 , 乃至在其临死前又正式册封为妃位 , 因此 , 史书称其为李宸妃 。
就在李宸妃死去的时候 , 刘皇后还接纳了一些朝官的谏言 , 采用皇室一品之礼遇 , 为其办理了较高规格的丧葬事宜 。
结束语:结合历史古籍的记载来看 , 民间人尽皆知的传说 , 也就是流传至今《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 将刘皇后功大于过的形象 , 成功地塑造成了一位心狠毒辣、刻薄寡思的反面典型 , 公正的说 , 这完全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