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游说TB@精官简政、节衣缩食:唐朝救灾仅凭皇帝一个人能抗住多少难?


在大自然面前 , 人类是那么渺小 。 即使在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 , 我们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来预测、防范灾难 , 但还是抵不过自然的大手 , 一次地震、一场火灾、一次瘟疫就可以夺走数千万人的生命 。 灾难面前 , 人如蝼蚁 。
回到唐朝 , 即使作为一个富庶之至的神话王朝 , 也没办法抵御天灾 , 只能任生命白白流失 。 在唐朝二百八十九年间 , 发生大小灾害不计其数 , 对于这些威胁国家政权 , 掠夺人民生命的灾害 , 全国上下都是十分重视的 , 皇帝本人也不例外 。

故人游说TB@精官简政、节衣缩食:唐朝救灾仅凭皇帝一个人能抗住多少难?
本文插图
每当灾害发生时 , 皇帝都会通过大赦犯人、精官简政、甚至个人节衣缩食的方式来对抗灾难 。 那么 , 这些个人救灾措施成效如何呢?它们真的能起到作用吗?
一、赈济救灾 , 一国之主率先行动
1、节衣缩食 , 为灾区省下下钱粮
一般自然灾害发生后 , 都要朝廷拨款赈灾 , 这里的钱款 , 除了来自国库之前储存的钱粮之外 , 还要从皇家和各级官员里节省出来 , 于是便有了皇帝先起头缩减钱粮 , 节省吃穿用度的个人救灾行为 。
其实对皇帝来讲 , 节省吃穿用度本来就不算什么 。 因为即使在平时最平常的时候 , 皇帝及宫里贵族的吃喝本来就是特别浪费钱的事儿 , 唐朝时皇帝的标准御膳仅一餐就包括
“单笼金乳酥、曼陀様夹饼、巨胜奴、婆罗门轻高面、贵妃红、七返膏、金铃炙、御黄王母饭、盖饭、通花软牛肠、光明虾炙、生进二十四气馄饨、生进鸭花汤饼、同心生结脯、见风消、金银夹花、火焰盏口、冷蟾儿羹、唐安餤、水晶龙凤糕、双拌方破饼、玉露团、汉宫棋、长生粥、天花 、赐绯含香、甜雪……”
等数百种食物 , 省一点钱不会对他们本人造成多大影响 , 但分担到百姓身上却可以起到大作用 。 无怪乎会有一种说法:皇帝一餐的花销 , 够一个普通六口之家一整年的用度 , 还是宽裕的那种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皇帝当然要率先表率 , 做好榜样了 。
皇帝节衣缩食 , 不仅仅在他自身 , 而是在整个皇室 , 整个朝廷里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 上行下效 , 按照这样每人都节省一点 , 就能省下一大笔钱用于赈灾 。

故人游说TB@精官简政、节衣缩食:唐朝救灾仅凭皇帝一个人能抗住多少难?
本文插图
唐宣宗时 , 黄河频发旱灾 , 国库空虚 , 百姓生活越来越难 , 宣宗就首先行动 , 命令从自己开始 , 每年宫里的用度不能超过二十万两 。 这一番措施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缺少钱粮的现实 , 却也给人们以缓冲 , 减轻了赈灾的负担 。
《资治通鉴》这样评价宣宗:“用法无私 , 恭谨节俭 , 惠爱民物 , 故大中之政 , 讫于唐亡 , 人思咏之 , 谓之小太宗 。 ”宣宗以节俭著称 , 让日渐衰弱的晚唐乍现一寸光明 , 所以才被称为“小唐太宗” 。
2、精简官员 , 提高行政效率
在灾难来临时 , 精官简政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做法 。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灭亡原因之一在于冗官冗政 , 官员太多是一个坏事 , 同样的一件事交给三四个官员负责 , 就会造成互相推卸责任 , 谁也不干实事的后果 。
特别是在赈灾这样的关键时期 , 每分每秒都很重要 , 冗杂的官员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 , 不利于救灾 。 其次 , 像今天一样 , 赈灾的钱都是由朝廷统一分发 , 一层层传递下去的 , 这就有一个隐患:即每传一级官员 , 他就克扣一点钱粮 , 几层盘剥下去 , 实际上到百姓手上的钱少之又少 。
而且 , 官员也要钱养 , 除了平时的俸禄 , 朝廷还要给官员提供土地、住宅、奴婢、封赏等等 , 折换成白银 , 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

故人游说TB@精官简政、节衣缩食:唐朝救灾仅凭皇帝一个人能抗住多少难?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所以唐朝皇帝从唐太宗开始 , 到武则天 , 都在精简官员 。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第五编·隋唐五代部》中考据称:太宗省内、外官 , 定制七百三十员 。 也就是说 , 唐太宗将官员精简到了七百人 , 虽然在后期增添到了一千多人 , 但在总体上相比之前还是有所减少 。
唐朝在公元808到公元900年间 , 自然灾害频繁 ,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 各朝皇帝都十分重视裁员 。 精简吏制是唐贞观时期一项措施 , 贞观官员人数是武则天时期的1/3 , 这即降低了百姓的负担 , 也避免像隋朝一样过度搜刮百姓 。
唐一朝“隐户”现象严重 , 唐《通典》作者估计唐朝各期至少有1/3隐户没被统计 , 这样唐初民间整体赋税不高 。 整个贞观时期 , 没上任何大工程 , 相比隋朝建立大兴城(长安)、新都洛阳 , 开大运河来说 , 对民生的损耗算是比较小的 , 不会给百姓带来多余的负担 。
3、大赦天下 , 凝聚民心
归纳灾难 , 大体分为天灾人祸两大类 。 古时候若发生了天灾 , 人们都会和上天的旨意联系起来 , 古代人们认为这是上天给的启示 , 多半是因为皇帝治理国家的时候出毛病了 , 惹得上天不高兴 , 所以就降下灾难来惩罚皇帝的子民 。
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 , 发生了自然灾难 , 皇帝本人肯定要率先做出行为 , 比如旱灾发生时皇帝会到泰山祈雨;瘟疫发生时要大赦天下 , 表现皇帝仁政爱民;发生地震时则要设坛祭祀 , 祈求上天不要发怒 。 唐朝皇帝也是这样 , 希望通过个人的行为来拯救整个国家 。
唐中宗时发生了一场超级地震 , “声如雷 , 山崩地裂” , 弄得人心惶惶 , 百姓议论纷纷 。 唐中宗为了抚慰民心 , 也基于心理原因想要平复地震 , 马上下令大赦天下 , 借助这种方法来表明自己是个人君 , 祈求上天垂怜 。

故人游说TB@精官简政、节衣缩食:唐朝救灾仅凭皇帝一个人能抗住多少难?
本文插图
此外 , 皇帝为了安慰民心 , 吓退灾难 , 也会做出令今人乍舌的行为 。 比如唐太宗时期 , 发生了一次特大蝗灾 , 蝗虫飞过的地方 , 颗粒不留 , 那场面甚是吓人 。 许多老百姓都被活活饿死 , 人们生活的十分艰难 。 因为蝗虫怎么都灭不尽 , 许多人失去了对朝廷的信任 。
唐太宗知道此事后大怒 , 他心里恨透了这些抢了百姓食物的虫子 , 随手就抓了几只生吞了 , 说道:“即若有蝗虫之神 , 请噬我心 , 勿食我民之粮(你如果有灵 , 就吃了我的心 , 别再吃我百姓的粮食) 。 ”
唐太宗贵为九五之尊 , 不惜以千金之躯来试炼蝗虫 , 虽然这个举动没有实际效果 , 但足以凝聚民心 , 让人们团结起来 , 合力赈灾 , 可谓是利国利民之举 。
二、皇帝带头救灾 , 能凝聚民心
中国有句古话叫上行下效 , 面对灾难 , 皇帝能从自己开始做起 , 对后宫妃嫔和满朝官员无疑有带头作用 。 皇帝的行为就是下面官员的信号弹 , 当皇帝本人都为救灾节俭的时候 , 底下文武百官岂能不这么做?
唐太宗时期发生蝗灾 , 太宗从自己开始缩减用度 , 长孙皇后首先响应 , 捐出了很多平时的私藏珠宝 , 其他妃嫔为得皇上宠爱 , 纷纷效尤 。 所以说 , 皇帝这种个人的节衣缩食对整个国家都是由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

故人游说TB@精官简政、节衣缩食:唐朝救灾仅凭皇帝一个人能抗住多少难?
本文插图
再说到裁员 , 其实贪官在中国一直都是统治者的心腹大患 , 即使在今天 , 政治制度逐渐完善稳固了 , 还是有大批的贪官污吏 。
唐朝精官简政的措施虽然没有起到长久的作用 , 不过平心而论 , 在唐太宗时期 , 算是最大程度的精简了官吏 , 也最大限度地做好了监督工作 , 这一时期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一等一的忠臣 , 对唐朝成为盛世有重大的奉献 。分页标题
这些名臣 , 都是当时较为完善的官员制度培养出来的 , 所以说唐朝的裁员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
三、个人救灾虽好 , 却不能从根本处解决问题
前面说到皇帝以大赦天下 , 生吃蝗虫这样的行为来对抗灾难 , 以今天的人的眼光来看 , 未免有点好笑 。 这些措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安稳人心 , 但却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 。 实际上 , 每一次皇帝大赦 , 都要举行各种繁缛的仪式 , 不仅浪费人力物力 , 还会耗损金钱 , 最关键的是浪费时间 , 有可能就耽误了救灾 。
至于裁员 , 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 要想改善民生 , 提高抗灾效率 , 挽救唐朝统治 , 最根本是要变革官员体制 , 而不仅仅是削减人数 。 唐代后期的宦官专权 , 正是唐朝官员体系的巨大漏洞 。
从鱼朝恩开始 , 宦官可以掌握禁军 , 决定皇帝废立 , 甚至把持朝政 , 简直是唐朝中后期的一大毒瘤 , 加速唐朝内耗和灭亡 。

故人游说TB@精官简政、节衣缩食:唐朝救灾仅凭皇帝一个人能抗住多少难?
本文插图
唐朝三大害 , 一是外面的弄权之臣 , 二是内部的有权宦官 , 三是边境强势的藩王 。 三者都和唐朝官员制度有关 , 这些弊端在平时大唐盛世的遮掩下 , 不会被人发现 。 可一旦到了荒年 , 国家大乱的时候 , 这些漏洞就逐一显露出来 。
唐朝后期经济衰退 , 又接连有旱灾、水患、虫灾 , 大唐的丧钟已经隐隐敲响 , 这时皇帝的裁员措施显得那么单薄 , 不能从根本上反转唐朝的局面 。
四、总结
大国泱泱 , 皇帝作为一国之主 , 是百姓的太阳 。 灾难发生时 , 其个人救灾行为固然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 但让一个国家强盛 , 从来都不是靠个人行为 , 只有积极整顿吏治 , 建立完善合理的政治经济体系 , 才能保证国运恒昌 。
参考文献: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旧唐书》
【故人游说TB@精官简政、节衣缩食:唐朝救灾仅凭皇帝一个人能抗住多少难?】《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