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洋言史@积贫积弱的宋朝,实际国力却让人大吃一惊


历朝历代的更替都是时间的沉淀 , 每个朝代的开端都是一段佳话 。 由赵匡胤开辟的大宋 , 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巅峰与跌落 。 说到繁荣昌盛的国家 , 大家可能都是不约而同的回答是唐朝 , 唐朝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自然是强大的 , 在当时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排前列的国家 。 但纵观历史 , 多少个强盛朝代由盛转衰的不断更替 , 以及多少个繁荣不已而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看似积贫积弱的宋朝 , 实则上却是比唐朝还要略胜一筹 , 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 , 这些方面都很直观的看得出此时宋朝的昌盛 。

洪洋言史@积贫积弱的宋朝,实际国力却让人大吃一惊
本文插图
灯火通明 , 经济达到高峰
后世眼中如此软弱的宋朝 , 其实也只是后期内战的南北朝时期 。 这个时候的大宋早已经面临着国家内战 , 百姓身处于战乱中 , 外镜还有辽国来犯 。 这样的处境十分不利 , 在这三百多年的统治下 , 大宋渐渐的由盛转衰 , 可曾经那繁荣不已的大宋王朝早已埋没在了尘河之中 。 实际上宋朝经济实力十分强大 , 不管是国家贸易还是国内经济发展 , 宋朝的经济水平是古代经济最高水平 , 没有之一 。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 已经达到了高水平阶段 , 为了能够控制中央的力量以及加强力度 , 宋朝开始进行了一场改革 , 甚至涉及到了军事上、财政上都向中央靠拢 。 这些措施正是考虑到了国情需要 , 已经没有了集权和成为地方割据的势力扩散 , 宋朝此时面临的危机成为了巨大考验 , 所以宋朝此时只好进行各方面的革新 。

洪洋言史@积贫积弱的宋朝,实际国力却让人大吃一惊
本文插图
经济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 "都城左近,皆是园圃" , 宋朝的整个社会水平提高的特别快 , 富庶的市井生活景象 , 商品经济发展达到了高峰 , 街道繁华昌盛灯火通明 。 家喻户晓的《清明上河图》由我国著名的画家张择端所执笔 , 他的这幅画将宋朝的经济描绘着活灵活现 。 这画的是一幅古代的街景 , 画里面人口稠密 , 十分人脑 , 来来往往的人群似是不曾停止 。 有挑着担的、闲逛的额、推车的、吆喝着的特别的有趣 。 车水马龙的人群熙熙攘攘 , 大街小巷里面各种小商铺都在经营着自家门面 , 且河中还有许多往来的船只 。
看到他如此娴熟且精湛的画法 , 世人真是忍不住长叹 , 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跃然于纸上 。 这就是北宋时期街道上一处实景 , 为表达对皇帝的祝贺被张择端所作 。 这幅画被皇宫所收藏 , 宋徽宗当时极为激动 , 十分高兴 。 看到此画仿佛看到了在他的统治之下这繁荣的大宋 。

洪洋言史@积贫积弱的宋朝,实际国力却让人大吃一惊
本文插图
开明的科举制度 , 前强后弱的军事力量
北宋时期战火平息 , 这个时候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范 。 宋太祖赵匡胤给继承者们立下三条禁令 , 第二条是:"不得杀士大夫 , 及上书言事人 。 "故而对军队的培养比较散漫 , 这也是世人眼中军事实力软弱的原因之一 。 宋朝的士大夫们都不害怕自己被诛杀 , 他们应该感到极其幸运 。 不仅如此 , 对全国上下的军队进行整顿 , 才有了后来中央权力极其分散的结果 。
为了能够采纳百姓意见 , 中央特地为天下百姓提供了一条宽敞而又便捷的道路 。 都说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 , 唐朝将其推上了顶峰 , 事实上宋朝的科举制度更为开明 。 "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士族" , 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极为不合理 , 是科举制度打开了广纳贤才、让寒门子弟有了为国报效的机会 。 为了加强考试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 宋朝将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对待 , 而是对考试程序进行了大大的改革 。 首先要保证考官绝对的公正 , 然后将考生的每一份卷子都要经过专门的红笔抄录 , 这样就很有效保证了绝对公平 。分页标题

洪洋言史@积贫积弱的宋朝,实际国力却让人大吃一惊
本文插图
贤才不可错过 , 更不可埋没 。 宋朝对科举制度的改善 , 扩大了官僚人才来源 , 更是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 使得宋朝的文官勤勤恳恳、为官清廉 。 这项举措实施以来 , 世家大族的势力得到了压迫 , 不敢轻举妄动 , 大大加强了中央的力量 。 大家恐怕都没有想到 , 看似柔弱的宋朝只是被重文轻武的观念所影响 , 军事才会形成前强后弱的局面 。
素来就有着"弱宋"之称 , 这指的都是宋朝的军队力量薄弱 。 "承嗣举管内户口 , 壮者皆籍为兵 , 惟使老弱耕稼 , 数年间有众十万" , 唐朝的军队整顿有力 , 但其实宋朝的军事力量毫不逊色 , 开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平定四方 , 并且硕果累累 , 为国家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 只是面对强大的辽国、金国来犯 , 宋朝还是占了下风 , 长时期的防御状态和重文轻武的影响 , 终究还是被欺压 , 曾经光环无比的大宋此时的国力早已不复从前 。
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 文化诗人各领风骚
宋朝的科技实力尤为领先 , 特别是当时的发明轰动一时 。 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 , 这对中国乃至后来的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后 , 大量的文化书籍开始被印刷 , 文化迅速被普及 , 这样的方式极大的促进了大宋文化的发展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造纸术的提升 , 更是关键 。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农业大国 ,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给自足为生产需要 。 宋朝在农业技术上有了深刻的改变 , 当时出现了新的农具 , 被改良过后用处更广 , 更又专人人士攥写了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 。 加上宋朝时期的冶铁技术和造瓷技术 , 那更是极为精妙 , 采用先内后外的方式 , 这不仅可以提高冶铜技术 ,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冶铁的效率 。

洪洋言史@积贫积弱的宋朝,实际国力却让人大吃一惊
本文插图
都说人口是衡量国力的指标之一 , 人口过多过少影响都挺大的 。 毕竟若国家没有那么强大 , 怎么可以有足够大的人口容量呢?历史上宋朝的人口虽不及明清两朝 , 却也让人吃惊 。 当时的宋朝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亿多 ,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 。 这意味着宋朝可以凭借国力养活一亿多人 。 正是因为经济上富庶繁荣、政治上如此开明、军事上重文轻武 , 才涌现出一大批的文人 , 令世人忍不住感叹 。
宋朝政治制度的开明 , 同时也提高了文化气息 。 宋朝的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 , 多少文人墨客各领风骚 , 涌现了一大批的诗词之人 , 这些文化名人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 并且至今我们都在学习 。 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轼、苏澈、苏洵"等等 , 各个都是佼佼者 , 让我们难以忘怀文人们带给我们多少不朽的篇章 , 道出大宋传奇的色彩 , 不敢忘却 。

洪洋言史@积贫积弱的宋朝,实际国力却让人大吃一惊
本文插图
宋朝三百多年历史风云 , 给我们的有惊喜、有遗憾 , 有不舍 。 当初如此繁花华似锦的国度 , 如今埋没在历史的风云之中渐渐的运去 。 它赠予我们的不仅是不可估量的财富 , 更是那人民智慧的结晶 , 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知识 , 这些都不能忽视 。 只是历史都在不断地更替 , 如此繁荣富强的国家最终还是被视为积贫积弱 , 如果我们客观地去分析宋朝的国力 , 那是不容小觑的 。 其中有着令人羡慕的科技实力;亦有着开明的政治制度;或是"百家争鸣"的文人墨客 。 虽然不过短短三百多年 , 宋朝却永远活在了世人心中 , 挥之不去 。
参考文献:
《东京梦华录》
《资治通鉴》
【洪洋言史@积贫积弱的宋朝,实际国力却让人大吃一惊】《中国历史》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