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论历史」获得元朝统治者支持的佛教,对元朝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怎样的隐患?
本文插图
元代佛教建筑
在历史上中国人民虽然没有共同的宗教信仰 , 但是宗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依然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 其中以本土诞生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影响最大 。 而不同朝代的统治者对于不同宗教流派的态度也是十分不同的 , 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 中国的宗教事业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
本文插图
元太祖成吉思汗像
在元朝时蒙古政府对于宗教的态度是十分包容的 , 无论什么样的宗教在国内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 , 而这样的态度也是一个疆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政府所必须具备的特质 。 而在这些宗教中 , 元朝政府对于佛教最为推崇 。 在成吉思汗在位的时候他们就确立了佛教作为国教 , 而到了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期更是将藏传佛教的高僧奉为国师 , 在其之后的元朝历任统治者也贯彻了他对于佛教的尊崇态度 。
这样的政治环境让佛教在元朝时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 然而令元朝统治者没有想到的是 , 他们大力推广的佛教不但没有帮助他们稳定自己的统治 , 反而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 他们兼并了大量的土地 , 并对其治下的佃户进行了严酷的剥削 , 而他们的这一行为也激起了民众的反抗 , 终于将元朝政府彻底推翻 。
本文插图
元末的红巾军起义元朝政府的崇佛态度和佛教寺庙的第一桶金
建立起元朝的蒙古帝国的发展轨迹是短暂而热烈的 , 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到他们基本征服这个亚洲大陆只用了极短的时间 。 而帮助他们战胜敌人的除了蒙古草原上生长的骏马和强健的勇士之外 , 就是出色的领导者了 。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 在出色的军事能力之外 , 他还有着超人的智慧 。 他知道蒙古政权缺少真正的精神内核 , 在部落之间缺乏应有的凝聚力 。 之前蒙古各个部落信奉的宗教并不相同 , 大多数部落信奉的萨满教并不能成为政治纲领 , 也无法将各个部落联合到一起 。 于是他便选择了来自中国地区的禅宗作为国教 , 对其学说大为推崇 。 这是因为禅宗在其宗教精神内核之下还有着儒家思想的内涵 , 而儒家思想在经过长期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了最适合君主集权制国家的政治理念了 。
本文插图
征服四方的成吉思汗
除此之外 , 成吉思汗为了联合尽可能多的力量 , 对于其他教派也采取了包容的态度 , 凡是前来亲附蒙古政权的宗教领袖 , 其教派在当时都会受到成吉思汗的热烈欢迎 , 并且得到丰厚的赏赐 , 这也让蒙古政权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扩张 , 其民族的宗教精神内核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
而随着蒙古统治范围的扩大 , 蒙古人管理下的民族也越来越多 , 民族冲突成为了蒙古统治者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 而且在蒙古人征服的过程中 , 经常伴随着劫掠和屠杀 , 这让其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 如何尽量减轻这种矛盾成为了当时蒙古统治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
由于佛教倡导的是轻视今生的痛苦 , 将希望寄托于来世 , 这显然是一种十分优秀的麻痹民众的工具 。 因此蒙古领导者将佛教作为了蒙古的国教 , 并且对于其他宗教流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打压 。
本文插图
中国禅宗高僧
这样的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这也让蒙古统治者更加坚定了支持佛教发展的决定 。 在这个时候虽然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高层开始倒向藏传佛教 , 对禅宗等中国本土佛教教派不再那么尊崇 , 但是他们的发展依然没有受到限制 , 还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忽必烈的国师八思巴
当时的元朝统治者为了表明自己对于佛教发展的支持 , 除了将佛教大师尊为国师之外 , 还在国内兴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 , 并且赐予了他们大量的土地以维持其日常的运行 。 除此之外 , 一些必需的劳动人手也是赏赐的一部分 。
像忽必烈在位的时候 , 就兴建了大圣寿万安寺 , 并赐予了万亩良田 , 和数千耕夫 , 耕牛 , 农具等事物更是一应俱全 。 而之后的元朝各位统治者也纷纷效仿自己的先祖对寺庙进行了丰厚的赏赐 。 元仁宗当时赐予大普庆寺良田八万亩 , 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 , 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
而整个元朝年间 , 对于僧寺最大规模的赐田是元文宗发起的 , 他将益都 , 般阳 , 宁海地区的十六万余亩良田赐给了大承天护圣寺 , 这样的大手笔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 元文宗赐地的事情在《元史·文宗纪》中有如下记载:"壬寅 , 括益都、般阳、宁海闲田十六万二千九十顷 , 赐大承天护圣寺为永业 。 "
本文插图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而这些土地也成为了元朝寺庙的第一桶金 , 他们利用这些田地来进行生产 , 创造了不菲的财富 。 本来这是一件没有什么问题的事情 , 但是元朝的寺庙利用自己的得到的赏赐和积累的财富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 这让元朝政府的直接管辖的土地大量减少 , 对元朝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 元朝时期寺庙的大规模土地兼并
前面提到在元朝时各任君主为了表达自己对于佛教的崇敬态度 , 他们都会对国内的寺庙进行赏赐 , 而且这种赏赐的额度越来越丰厚 , 这让元朝时的寺庙都获得了大量的私有土地 。 在元朝建立初期 , 中国境内的人口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出现了明显的减少 , 而且元朝又控制着十分广袤的土地 , 这让当时的百姓还能获得足够的土地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 。
本文插图
元朝疆域图
但是随着元朝政府征收税率的提高 , 农民的百姓越来越困难 , 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能通过借贷来换取必要的生活资本 。 但是高利贷高额的利息是这些贫苦的农民所不能承受的 , 因此后面他们只能通过变卖自己的土地来偿还这些借贷 , 最后成为了地主的佃户 。
这样的土地兼并对于元朝政府是十分不利的 , 这会导致他们征收的税金出现大幅的减少 , 也会让从事劳役的人口出现缺口 。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 , 元朝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缓解土地兼并问题 。 他们对于民间的高利贷行为进行了一定的管理 , 并且对地主的农田加征税赋 , 这样就可以让土地兼并的成本变高 , 以此来减少地主们持有的土地 。
本文插图
元朝农民生活困苦
但是元朝政府推行的政策却遭遇了一个盲点 , 那就是寺庙拥有的土地 。 本来寺庙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僧人的日常需求 , 而且元朝政府又十分推崇佛教 , 因此他们并不会向寺庙收税 。 而这就给地主阶级指明了一条偷税的好途径 。 当时元朝政府允许私人向寺庙进行捐赠 , 捐赠的形式可以是捐钱捐物 , 也可以捐献土地 。
因此在当时有不少地主富商将自己兼并来的土地捐献给寺庙 , 这样以来这些土地就不需要向国家缴纳税款了 。 而寺庙自然也从这些地主那里得到了价值不菲的好处 。 随着这个方法在国内逐渐流行开来 , 寺庙实际掌握的土地数量越来越多 , 而元朝政府的税收也越来越少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现存的元代寺庙
当然在这些捐献土地的富户中也不乏想用这些土地来换取前往天堂门票的人 , 但无论他们出于什么目的 , 最终的结果都是寺庙占据了大量的优质耕地 。 在元朝中后期的时候 , 寺院占据的土地"大者田至万亿 , 少者犹数百千" 。
这样的形势自然引起了元朝政府的重视 , 他们在经过调查之后发现了佛教僧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 为了抑制这一现象 , 元朝后期的领导者推翻了之前的规定 , 在元朝初年制定的寺庙土地一律免税的政策被废止 , 改为除了宋代之前就保有的土地和皇家赏赐的土地之外 , 其余的土地都要缴纳田税 。 这样的政策引起了佛教高层人士的不满 , 他们展开了长期的抗议活动 。 不过迫于严峻的经济压力 , 元朝统治者并没有理会他们的抗议 , 反而不断重申让地方政府加快对于寺庙土地的审核工作 。
本文插图
中国古时僧人
在这个时候寺庙中的僧人又搬出了另外一条律令 , 他们声称元朝初年为了扶持佛教的发展 , 曾经出台了一项规定 , 那就是寺院僧人常住的田土不许民争 , 他们坚称部分农民的土地是寺庙所固有的财产 , 要将其收归己有 , 并且不会缴纳相应的税款 。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了屡见不鲜 , 让各地开展的统计寺庙土地的工作进展十分缓慢 , 这让元朝统治者十分焦急 , 只得下令废除那条祖制 。 当时新出台的政策在《元典章》中有如下记载:"不教争呵 , 不中;似这般相争的 , 教廉访司官归断者!"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除了影响税收之外 , 还会让国家可以调用的民户减少 。 元朝统治者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 , 为了减少寺庙相关人口 , 元代废除了其初期制定的由寺庙住持发放度牒的制度 , 改由政府发放 , 并且这些度牒数量有限 , 需要用不菲的金额购得 ,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元朝中后期佛教经济的发展对于元朝政府的税收造成了多大的压力 。
本文插图
元代佛寺元朝寺庙僧人对于平民的剥削和人民的反抗
元朝的寺庙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 , 与当时实行的僧人管理政策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 在元朝时政府会授予部分僧人一定的官职 , 让他们管理下面的普通僧人并负责寺院的运行 。 而这些僧官的挑选标准并不是根据佛法的高低 , 也不是根据修业时间的长短 , 而是要看他们的敛财能力 , 谁能为寺庙带来更多的财富 , 谁就能成为地位更高的僧官 。
在这样的价值倡导下 , 元朝的寺庙领导者变得和其余地主一样 , 除了通过压迫自己的佃户取得更多的财富之外没有其他的追求 。 他们也会向外发放高利贷 , 并借此吞并附近农民的土地 , 在地主的兼并行为受到政府的约束之后 , 寺庙的土地兼并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
【「清论历史」获得元朝统治者支持的佛教,对元朝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怎样的隐患?】
本文插图
元代兴建的圆通寺
在得到这些土地之后 , 寺庙的管理者也不会有一丝丝仁慈之心 , 他们不会减免佃户的田租 , 有些寺庙收取的田税甚至比元朝政府还要高昂 。 而且在遇到荒年的时候 , 政府还会推出减税的相关政策 , 而寺庙的住持则是照收不误 , 由此可见当时寺庙中的僧官对于下层僧人和佃户的剥削有多么严重 。 此事在《刘彦明墓志铭》上有所记载:"比岁浙西被水 , 有司按实当检放 , 而院犹责偿未已 。 " 分页标题
而这种剥削自然也激起了这些人的不满 , 开始的时候佛教宣扬的精神还能暂时麻痹这些人的反抗神经 。 但是随着怨气的积累和剥削的加重 , 这些人终于认清了事实 , 走上了反抗元朝政府和寺庙的起义之路 。
像在元朝末年造成极大影响力的义军领袖彭莹玉 , 其年轻的时候就做过和尚 , 在寺庙中也受到了残酷的压迫 。 他深知当时寺庙的佃户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因此他揭竿而起 , 呼吁天下的穷苦百姓和他一起举兵与元朝政府和剥削他们的人作战 。
在他的呼吁下 , 起义军的规模不断壮大 , 他们在和政府军作战的同时 , 对于路经的寺庙也进行了攻击 , 他们解放了其中的下层僧人和佃户 , 并夺取了其中的钱财 。 在此之后 , 他们还会放火烧掉这些寺庙 , 这样的行为无一不体现出这些底层人民对于寺庙的怨恨之情 。
本文插图
寺庙中的佛像被起义军摧毁
我们知道寺庙是佛教最庄严的宗教场所 , 这里本来应该是与世无争的 , 但是元朝的僧官们为了敛财无所不用其极 , 对附近的百姓进行了的剥削 , 这终于引发了人们的反抗 , 在人民战争中这些寺庙大多被焚毁 , 而这也是这些僧官咎由自取吧 。
本文插图
文学作品中的彭莹玉造型结语
元朝作为一个快速兴起的政权 , 他们的文化相对贫瘠 , 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 , 他们必须借助宗教的力量 。 而以武力夺取领地的蒙古政权最需要的是减弱各地人民的反抗情绪 , 因此有一定麻痹作用的佛教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 从成吉思汗开始每任蒙古领导者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显示自己对于佛教的推崇 。
而得到政府支持的佛教僧人在这种优越的发展条件下不想着如何钻研佛法 , 安抚百姓 , 反而和地方上的地主联合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运动 。 这样的行为不仅让当地的百姓失去了自由民的身份 , 生活条件急转直下 , 也对元朝政府的税收以及力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 为了缓解这一现象 , 元朝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抑制寺庙经济的发展 , 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是很好 。
而寺庙中的僧官们在当时对于自己寺庙内的下层僧人和佃户展开了无情的剥削 , 他们丝毫没有怜悯之心 , 剥削的手段甚至比元朝统治者更为残酷 。 这样的行为让底层人民的不满情绪持续积累 , 终于演化成了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 , 而这些盛极一时的寺庙也纷纷毁于战火 。 背离了其初衷的元朝佛教盛世也终于迎来了其衰亡的命运 。
参考文献
1《元史·文宗纪》
2《元典章》
3《刘彦明墓志铭》
文章内容来自****:清论历史 独家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如存在疑义 , 请联系删除 。 )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 , 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
- [掌上社会]李沁黑历史被扒,原来对这些男明星她都是来者不拒好开放啊
- 「搜狐新闻」历史的细节,崇祯皇帝下的这个决定,最终使得明王朝走向了灭亡
- 『历史』文学大家苏轼善心“退房”
- #历史大爆炸了#黄埔往事:他是顶替老蒋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唯一一人,后加入我军
- 【小天说历史】此人乃东吴最后名将,凭己之谋退魏晋强兵,其一世风采不可不领略
- 孤寡老人讲历史:己巳之变时,袁崇焕不去救崇祯,而是率部去攻打沈阳,是否可行?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明明学会了八卦阵,却为何很少用呢?和蜀汉国力密切相关
- 「历史神秘事」此人堪称吴国砥柱,曾战夷陵守石亭最终却忧愤而亡,你知道他吗?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真传,为什么还斗不过邓艾?廖化说出了原因!
- 「历史神秘事」原创 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为何最终还是把江山还给李家?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