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网』多位市县主要负责人连声叹息,疫情冲击下的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少数地方财政薄弱的地区 , 目前的财政收支矛盾已经比较突出 , 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比较吃力;有些地方虽然“三保”能够支撑 , 但经济建设、改善民生支出已显力不从心 。导读
“唉……近两年经济结构性调整 , 市县财政保障能力本来就在走弱 。 疫情一来 , 收支矛盾更是雪上加霜!”采访中 , 多位市县主要负责人连声叹息 。 有人说 , 自己是当地近10多年来“最难当的财政局长” 。
半月谈采访人员调研发现 ,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 不少地方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锐减 。 有的市县“收支之弦”紧绷 , 连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都要靠拆墙补墙、变卖家当苦苦支撑 。

『半月谈网』多位市县主要负责人连声叹息,疫情冲击下的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文章图片
受疫情影响 , 部分经济活动临时“停摆” , 一些地方财政吃紧 。 图为3月21日 , 位于长沙市闹市区的“茶颜悦色”太平街一家连锁店的工作人员 , 在向过路市民介绍线上购买奶茶的方法陈思汗摄
疫情冲击地方财政
时下 , 由于疫情防控 ,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甚至停滞 , 对财政负面影响较大 。 以湖南长沙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为例 , 本来从2018年车市下滑开始 , 长沙汽车产业相关税收已经减少40%;疫情发生后 , 因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下滑 , 长沙的“汽车财政”难免很受伤 。
长沙上述情况 , 具有一定典型性 。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 受疫情冲击 , 2月中部某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为35.8% , 比1月份大幅回落14.2个百分点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高耗能行业、消费品行业等四大重点行业受冲击明显 。 2020年1至2月 , 该省工业用电量下降8.7% , 第三产业用电量下降9.1% 。
财源不景气 , 地方财税收入随之减少 。 半月谈采访人员在中部某县级市了解到 , 当地财政部门预测一季度税收或将减少2亿元 , 占去年全年税收的比重近10% 。 有些偏远地方 , 税收下降幅度更大 , 达到两三成 。 一位县级市的财政局长说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 , 税收占大头 。 税收减少 , 直接导致地方财政收支处于“一环套一环”的紧平衡状态 , 压力很大 。
此外 , 疫情对土地财政影响严重 。 以中部某县为例 , 2019年其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0多亿元 , 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近50% 。 疫情对房屋、土地交易存在较大影响 , 直接导致其土地出让金、契税等难有着落 。
收入锐减的同时 , 财政刚性支出“三保”不能减 , 与抗疫相关的应急性支出大幅增加 , 进一步加剧了短期内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 截至2月25日 , 中部某省通过动用预备费、盘活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 ,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0亿元 。 一位县长介绍 , 当地抗疫支出已达到2000万元左右 , 再加上脱贫攻坚等其他刚性支出 , 预计一季度将有几千万元亏空 。
救急手段藏隐忧
疫情发生以来 , 中央、省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 通过采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等一系列措施 , 着力保障基层政府“三保”支出 。
半月谈采访人员了解到 , 少数地方财政薄弱的地区 , 目前的财政收支矛盾已经比较突出 , 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比较吃力;有些地方虽然“三保”能够支撑 , 但经济建设、改善民生支出已显力不从心 。 一些地方一边要“三保” , 一边要投钱稳项目、稳增长 , 偿还到期债务 , 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救急 , 其中暗藏一定风险 。
拆墙补墙 。 某地级市财政部门负责人表示 , 在保障疫情防控资金后 , 预计除卫生系统以外的其他单位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将难以按时达到预期目标 。 对于防控疫情的支出 , 甚至有的县级财政无法完全覆盖 , 需要靠社会捐款和第三方垫资 。
“还有一种情况 , 就是把未来的钱先用了 。 ”中部某县主要负责人说 , 春节前他就请求省里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 , 用于保运转、支付工程款等 。 现在受疫情影响 , 在同一年度做调整 , 3月的转移支付资金在2月就已经用完了……
变卖家当 。 为了弥补收支缺口 , 一些地方采取卖地、卖资产等见效快的办法 。 有基层干部透露 , 由于整个市场环境低迷 , 土地、房产卖不起价甚至流拍 , 而且可卖的土地和资产也不多 , 这些举措能够救急 , 但不可持续 , 腾挪空间越来越小 。 一些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大的地方可能出现“违约”“断链”风险 。
长短结合防控风险
疫情带来的地方现金流、资金链等风险不容轻视 。 各界期盼从当前和长远两个维度入手解决钱荒问题 。
——善用资金控疫情 。 中央、地方财政抗疫资金善管善用 , 是舒缓财政紧张状况的着力点之一 。 半月谈采访人员从财政监管部门了解到 , 通过建立完善转移支付资金台账、密切跟踪财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认真听取基层一线资金使用意见建议和切实保障前线医疗机构资金需求 , 是推动各地抗疫财政资金“花对钱”“不花冤枉钱”的关键 。
——精准投资促产业 。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谭光荣等专家认为 , 县市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产业、缺少财源 。 疫情后 , 各地会兴起新一轮投资 。 要避免无效投资 , 应围绕产业项目进行“精准投资”“精准扶持” , 破除土地、电力、劳动力等要素瓶颈 , 培植优质财源 , 让地方发展有后劲 。 分页标题
——重点保障补要害 。 当前 , 应密切关注追踪县级财政“三保”情况、摸清收支矛盾突出的“重点关注县”底数 , 协调省市财政为困难市县提供支持和指导 。 湖南桂阳县委书记彭生智建议 , 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短板 , 特别是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预防、卫生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 今后这块需要重点投入、重点保障 。 此外还须建立公共财政应急机制 。
——转变方式增效率 。 过去不少项目资金的使用依据“部门意图” , 不一定是市场的真正需求 。 多位财政部门干部建议 , 推动专项资金的设立由部门职能为主转向重点领域为主、资金的使用由无偿变为有偿、资金的分配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配置等 。 针对在疫情冲击下风险上升的地方债务 , 要做好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开展债务本息集中到期兑付提醒等工作 。
——优化机制增活力 。 不少市县负责人表示 , 基层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 常出现“上面出政策 , 下面来买单” , 这种情况对地方财政造成额外的压力 , 亟须改变 。 比如 , 疫情防控期间省里发文要求对社区防疫人员及时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 , 但有的基层政府拿不出这笔钱 , 政策难以落地 。
专家建议 , 对于疫情防控支出 , 国家财政可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同时完善财税体制 , 通过进一步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 加快债券发行节奏 , 国省两级提前下达重点项目资金 , 允许适当增加举债等措施 , 充实地方现金流 。
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7期
半月谈采访人员:苏晓洲白田田|编辑:李力
责编:杨建楠
【『半月谈网』多位市县主要负责人连声叹息,疫情冲击下的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校对:尤立(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