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小干部模样”频现是官本位意识的表象

孟然
“一看你就是个小干部的模样 , 实际上我们不就是来自于土地、来自农村吗?为什么当了干部没几天 , 我们就染上了一些不好的习气?说话腆个肚子、背着手、哼啊哈的 , 群众看着就烦 。 ”
4月11日 , 湖北鄂州召开全市作风建设大会 , 鄂州市委书记王立在直播中的一番话 , 冲上微博热搜 。 不少网友给王立书记“打电话” , 称赞这番大白话接地气、直抵要害 。
也确实 , 听惯了“一重视二强调三贯彻四落实”等一些官话套话 , 在干部大会上直言不讳、不留情面地批评 , 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 这种生动形象的描述 , 也和公众心中的官僚做派对上了号 , 听到这儿 , 台下不少干部恐怕已经“红了脸”“出了汗” 。
作为国家公职人员 , 一言一行都牵涉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 这也要求为官要有为官的样子 , 坐立行走要大方得体、说话办事需实事求是 , 但举止得体并不意味着要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
环顾现实 ,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 , 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老虎少了 , 可群众身边“小干部模样”的官员仍不时出现 。 不管能力有没有到位 , 起码派头要做到位;问题还没有摆平 , 先把人摆平——要的就是这种一言九鼎的官威排场 。 并且往往越是缺少真才实学的 , 越是喜欢装腔作势 。 这就是老百姓(603883,股吧)说的:“整瓶水不响 , 半瓶水晃荡 。 ”
王立书记说得实在:“鄂州就没有什么多大的官 , 都是服务员 。 哪儿那么大的味?大家回家看望家人的时候 , 是不是我们的父母都难以容忍我们身上的味道?”
不消说鄂州大多是基层干部 , 就是再大的官 , 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 生活靠的是全体纳税人的供养 。 手中的权力不是用来摆谱的道具 , 而是人民赋予的沉甸甸的责任 。 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是最基本的执政伦理 。 但很遗憾 , 现实中有一些官员“仕途还没走多远 , 就忘了来时的路” 。
官僚做派的危害 , 还不只是“味道难闻” , 更重要的是 , 这种官本位意识会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 背离为民众服务的初心 。
以引发争议的鄂州“派出所乱发捐赠物资事件”为例 , 这种“领导干部先发多发 , 基层职工晚发少发;管分配的先挑先选 , 残缺不全的留给一线”的现象 , 在不少地方本就是常规操作 。 只不过 ,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 , 民众的权利意识尤为敏感 , 对这类现象的容忍度也大大降低 , 这种错位的分配格局就凸显出了其不公的本色 。
恰如王立书记所质问的:“六只鸡 , 水果一弄就是4箱 , 你拿回去吃得了吗?”在一些时刻 , 以权谋私的目的不全然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所需 , 更是为了彰显权力带来的优越感 , 这与贵州省原副省长王晓光往下水道里倒茅台(600519)其实有着类似的道理 。 说到底 , 都是一种虚妄的权力幻觉 。
官僚做派的种种表现也提示我们 , 扭转这类官场歪风 , 既要触动利益 , 也要触动灵魂 。
从触动利益的角度看 , 组织内部要练就选人识人的火眼金睛 , 不能让这些“腆肚背手”的小干部得势 。 行政系统有着严密的组织性 , 当中的官僚做派也极易引发破窗效应 。 如果那些装腔作势的“小干部”如鱼得水 , 那些勤勤恳恳的老实人升迁无望 , 就会形成逆向淘汰 , 污染政治生态 。
这也提示各部门在选人用人上 , 少听表态、多看实绩;少看他对上的态度 , 多听听他在群众中的口碑 。 同时 , 畅通群众和舆论监督渠道 , 加大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开力度 , 让这种对上唯唯诺诺、对下“哼哼哈哈”的“两面人”现出原形 。 只有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官僚做派 , 让干事创业者脱颖而出 , 才能够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从触动灵魂的角度看 , 要进一步树牢各级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 。 要深刻认识到权力来自人民 , 并将这种为民服务的意识贯穿到工作的流程当中 , 从民众的视角来优化各项工作 , 并时刻对权力的任性保持警觉 。 分页标题
说到底 , 我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彻底告别这种“官老爷”作风 ,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那种指望靠着装腔作势来欺上瞒下的“小干部” , 装得了一时 , 装不了一世 , 随着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 , 总会自食其果 。
(作者系媒体人)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