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 曹操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 , 逐渐恢复了在赤壁之战中遭受的战争创伤 , 还相继平定了关中及陇右地区 。此时的曹魏集团 , 军事实力恢复到了鼎盛时期的水平 , 大后方也基本稳定 , 曹操随即将目光盯在了长江以南的东吴上 。孙权趁着曹操无暇顾及江东的间歇 , 无论在疆域面积还是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 东吴的迅速发展令曹操非常不安 。于是 , 曹操在经过充足的准备之后 , 亲率十万大军出兵濡须 , 对东吴展开了征伐 。

#马鞍山#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孙权得知曹操举兵南征的消息后 , 亲率七万大军北上迎敌 , 期间还采纳了大将吕蒙的建议修建了濡须坞 , 做足了御敌的准备 。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2年)正月 , 魏、吴双方在江淮地区的濡须口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此战中 , 魏、吴双方互有胜负 , 从最初的激烈交锋 , 慢慢陷入了相互对峙的局面 。曹军陆战所向披靡 , 与吴军在陆上交锋时占据优势;吴军的水战较为犀利 , 与魏军在水中作战时常能取得巨大的战果 。
第一次濡须之战 , 魏、吴双方不分胜负 , 僵持数月未果 , 最终还是在孙权的倡议下 , 双方结束了对峙的局面 , 曹操引军退回 , 结束了战斗 。然而此次战役的结束 , 并不是濡须之战的终结 , 而是拉开了魏、吴双方长达四十余年围绕濡须一带展开数次大战的序幕 。那么 , 濡须有什么特别之处 , 能够让魏、吴对此地都如此关注呢?这跟濡须所在的特殊位置及双方的战略都有很大的关系 。

#马鞍山#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长江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天然河流 , 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及地势险峻的巴蜀之地 , 中下游河宽水深且支流密集 , 是南北之间的一道天然阻隔 。在汉末三国这样的特殊年代 , 曹魏与东吴自然而然形成了以长江为界 , 相互对峙的局面 。而作为实力相对较弱的东吴来说 , 依托长江之险 , 水网之密 , 构筑沿江防线 , 就成了阻止曹魏南下、确保自身利益的一种重要防御手段 。东吴的长江防线就是在那种特殊年代所形成的必然产物 。

#马鞍山#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东吴构筑的长江防线大致分为三个区域 , 即武昌防区、江陵防区和建业防区 。而建业防区中的重中之重 , 就是与曹魏的战略中心合肥相对应的濡须 。濡须一词来源于汉末三国时期的濡须水 , 该水系是连通巢湖与长江的唯一一条水道 , 是当时江淮地区的一条主要交通要道 , 也是魏、吴在江淮地区用兵的主要水道之一 , 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及军事价值 。

#马鞍山#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据《舆地纪胜》载 , 濡须山与七宝山隔水对峙 , 山势险峻挺拔 , 濡须水从两山脚下湍流穿过 , 是历来兵家重兵争夺的险要之地 。濡须山在如今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境内 , 七宝山在如今的安徽省芜湖市代管的无为市境内 , 两座山所在的位置 , 至今是含山与无为两地与安徽省合肥市代管的巢湖市三地之间的结合部 。正是因为濡须水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特点 , 历来也是兵家在江淮地区重兵争夺的焦点 。关于这一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所彰显 。公元前585年吴国开始攻伐楚国 , 一直到公元前506年吴国占据了楚国的国都 , 在这近八十余年的时间里面 , 吴楚两国的军队在濡须及巢湖一带展开了数十次大规模的军事交锋 。分页标题

#马鞍山#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濡须地区在汉末三国时期的战略地位及军事价值 , 则更为明显和突出 。据《无为州志》载 , 曹魏在江淮地区的军事重镇是合肥 , 东吴在江淮地区的军区防御重地是濡须 。曹魏占领濡须之后 , 可以将东吴的政治经济中心建业府纳入进攻范围 , 进而拓展至东吴全境 。同样 , 东吴占据濡须则可以北击曹魏的军事重镇合肥 , 从而进兵曹魏全境 。纵观整个汉末三国时期 , 东吴始终无法克定合肥 , 而曹魏也始终无法得手濡须 , 均说明两国的防御严密程度 。

#马鞍山#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 , 以濡须水为防御中心 , 依托濡须山修建了濡须坞 , 又名东关 , 屯守重兵防止曹军南下 。曹操在第一次濡须之战时 , 也在七宝山一带修建了军营及水师营寨 , 又名西关 。两关对应 , 使得魏、吴两军从最初的激战演变为相互对峙 。至吴建兴元年(公元252年) , 诸葛恪更是在此地大兴土木 , 在濡须坞的基础上扩建了防御规模 , 于濡须口一侧修筑了东兴堤 , 并在大堤两边修筑了永久性的防御城池 。以上史料中的记载 , 都彰显了濡须地区在当时的战略地位及军事价值 。
在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一个地方 , 就是濡须口 。在诸多史料当中 , 对濡须口的记载出现了两处 , 一处为濡须水中游的濡须口 , 即在部分史料中所称的“古濡须口” , 是魏、吴第一次濡须之战时 , 曹军与吴军激战的濡须口 。在这一次濡须口之战中 , 东吴名将董袭在此地迎战曹军 , 夜里又恰好赶上的风暴袭击 , 董袭未能听从部将劝谏撤离 , 最终船毁人亡 。这一处濡须口的所在地 , 隶属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管辖 。

#马鞍山#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二处濡须口 , 是濡须水汇入长江的入水口 。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 魏、吴双方进行第三次濡须大战时 , 东吴名将朱桓与曹魏名将曹仁激战的濡须口 。此处濡须口的所在地 , 隶属于如今的安徽省芜湖市代管的无为市管辖 。总体而言 , 汉末三国时期魏、吴两大集团展开的数次濡须之战 , 就以濡须水为中心 , 包含濡须口、濡须坞、东兴堤等军事据点在内的所有战役的总称 。
【#马鞍山#无为市、含山县、巢湖市交界处的濡须,为何会成魏吴争夺的焦点?】参考书籍:《三国志》、《舆地纪胜》、《无为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