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联盟」辅导员说丨 在你按下“发送”键前,你应该知道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_本文原题:辅导员说丨 在你按下“发送”键前 , 你应该知道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 , 我们先回顾两个生活中的场景:
(1)学期末学校邀请你与其他多名学生代表为食堂打分 , 因为你平时基本都在食堂用餐而且感受不错 , 心里想着给食堂打80分 , 当学生代表聚集在一起商讨打分时 , 你发现周围人对食堂的打分都不到50分 , 你一言我一语地吐槽着食堂 , 这时的你会打多少分 。
(2)班级同学一起看完一部电影 , 你觉得电影和自己之前看过的另外一部电影很像 , 觉得又被迫看了部烂片 。 突然听到后面有同学议论说 , 这片子真不错 , 节奏紧凑 , 演员演技到位 , 网站评分也不错 , 称得上好片 , 大家一言一语地附和着 , 这时的你只能选择闭嘴 。
第一个你最后给食堂打了30分 , 第二个你最后给了影片好评 , 虽然食堂没那么糟、影片没那么好, 但是你为了和群体保持一致不得不改变了自己最初的观点 , 这就叫做从众——社会心理学典型的心理效应 。 进化心理学讲到从众是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 是个体在信息缺乏的环境中学习到的适应性策略 , 信息匮乏时通过个体自身的努力很难获得所有相关的信息 , 从众则是获取信息、归属到群体继而获得安全感的行为方式 。

「高校辅导员联盟」辅导员说丨 在你按下“发送”键前,你应该知道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本文插图
但从众带来的后果之一 , 群体的观点比讨论之前变得更极端 , 或者变得更冒险或者变得更保守 , 这个变得极端的过程就叫做群体极化 。 群体极化有利有弊 , 就积极一面而言可以促进群体信息一致 , 提高群体内部的同质化 , 提高群体行为的一致性;但我们常见的是群体极化的消极一面 , 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加趋向极端 。
网络“个人时代”跟随互联网时代席卷而来 , 网络新闻话题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即时性 , 使群体极化在网络上更为突出 , 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认为网络群体极化发生的比例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 , 互联网为群体极化提供了温床 , 而且在互联网上用户更容易获得的是自己喜欢的信息 , 而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 。 截止2019年6月 , 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6.86亿(CNNIC, 2019) , 近一半的网络新闻用户喜欢在网上发表评论 , 网络为给网民提供了平等表达自己意见的“新公共领域” , 网络不再具有地域限制 , 即便身处不同空间 , 用户也能于同一时间段集中在一起 , 针对某个事件共同进行自发讨论 , 由此形成的网络舆论 , 往往会影响事件的后续发展 。
回想你经历过的互联网社会事件 , 你会发现这些网络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分界明显 ,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敌我阵营”对立明显 。 事件发酵 , 随着加入讨论的网民越来越多 , 经过网络讨论后 , 他们的平均观点和反应出现越来越极端的倾向 , 即产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 甚至引发亿万人参与的网络暴力 , 造成不可忽视的网络公共群体事件 。
【「高校辅导员联盟」辅导员说丨 在你按下“发送”键前,你应该知道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高校辅导员联盟」辅导员说丨 在你按下“发送”键前,你应该知道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本文插图
网络群体极化为何如此严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进行解释:
(1)去个性化的社会认同模型认为 , 网络环境下匿名性等操作使个性消失 , 容易引发个体的社会认同 , 容易把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知觉为一个规则严密的群体 , 无意间群体形成了自己的目标和阵营 , 加强了群体内的吸引力和群体间的边界效应 , 群体内的差异和不一致暂时被淹没 , 加剧了网络群体极化 。
(2)说服性论据理论认为 , 论据的说服力是影响群体极化的重要因素 , 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 , 论据被少数人(大V、营销号等)掌握 , 常带有片面性、诱导性和模糊性 , 所提供的论据和观点往往符合了大多数人的猜测、符合先验经验和刻板印象(如同情弱势群体、仇富仇官) , 网民感性、受暗示性强 , 少有认知资源和精力对论据进行分析和辨别 , 倾向于认同这类感染性强的观点 , 群体讨论更加剧了对观点的承诺和认可 。分页标题
(3)社会比较理论认为 , 个体通过与他人比较来对自己的观点作出评价 , 力求与群体保持一致、避免负面评价 , 同时为了彰显个人价值会提出更“胜人一筹”的观点 , 进而导致了群体极化 。 网络中个体自发组成群体 , 群体内成员的观点较现实更为简要和易得 , 网民简单知晓群体内成员观点后 , 倾向于参照和模仿和自己相一致的、能强化他们观点的观点 , 并试图渲染自己的观点在群体平均水平之上 , 获取被他人赞赏的心理期待 , 助推了群体观点的极化倾向 。
(4)责任分散理论认为 , 因他人在场而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或任务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会相应地减少 。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 , 完全匿名的网络环境下责任分散 , 网民通常认为对事件后果“无须担责” , 责任意识急剧减弱 , 不计后果地表达个人观点 。
作为网民的我们 , 如何避免参与消极的网络群体极化事件?
(1)思维训练:有意识地保持思维逻辑性 , 多问为什么是什么 , 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 探究社会事件背后的复杂性 , 避免陷入是非对错的二元思维和感性的情绪化思维;互联网提供了多种信息观点 , 个体倾向于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 , 本质上强化了自己原有的观点 , 尝试接纳不同的观点 , 培养辩证的、批判性的思维模式 。
(2)互联网信息筛选:互联网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 , 但多数是碎片化的 , 长时间接受碎片化的信息容易造成认知范围狭窄和思维惰性 , 忽略信息观点的内在逻辑 , 要有意识地屏蔽碎片化的信息 , 尝试花费时间进行深入阅读和加工 , 拓展认知边界;信息过剩时代要根据自己的目标主动管理自己接触到的信息 , 警惕沉迷数据时代经过筛选的“私人订制”信息 , 养成工具性的浏览信息习惯 , 用主动的信息搜索代替漫无目的、被动的信息浏览;通过官方认证的渠道了解社会热点事件 , 有辨别地扬弃“领袖”的观点 , 警惕被营销号或大V暗示 。
(3)观点表达:在相应准备后进行观点表达时 , 切勿盲目宣扬自己的主张 , 要在关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观点表达 , 提出论点的同时给出论据;主动管理情绪 , 避免将表达观点视同为情绪宣泄 , 避免感性表达淹没理性观点 。
所以当你按下“发送”键时 , 要三思而行 。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9,08,30).
[2]凯斯·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 黄维明,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兰玉娟, 佐斌. 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2): 467-472.
[4]Vinokur A, Burnstein E. Novel argumentation and attitude change: The case of polarization following group discuss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78, 8: 335-348.
[5]Michela Del Vicario, Gianna Vivaldo, Alessandro Bessi. et al. Echo Chambers: Emotional Contagion and Group Polarization on Facebook[J]. Scientific Report, 2016, 01: 1-12.
[6]刘晓丹. 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分析[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3, 26(3): 43-45.
[7]钭娅, 金一波, 史美林. 网络群体极化的现象分析与启示[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40(1): 24-28
作者简介
浙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薛鹏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平台立场 , 欢迎大家联系文章原作者或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