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可是到了岔路口 , 她实在无法继续往前开了 。
她给我打电话说:我怕!
我说:怕什么?
她说:我怕这么美好的感情 , 最后是一场空!
我怕一旦发生 , 就死无葬身之地 。
文章图片
我说:所以 , 没发生 , 要比发生更安全?
她说:对啊 , 可是我如果再拒绝 , 我就永远失去他了!
为什么 , 在感情中 , 别人对我们越好 , 我们越想逃避?
1、害怕失去一部分自我
与他人结合 , 意味着与人产生连接 。
我们渴望着被爱 , 但太强烈的爱恋会让自己感到压迫 。
害怕回应不了对方的期待 , 害怕对方的迷恋只是浮于表面 , 更害怕爱会带来伤害 。
当我们陷入爱河里 , 必然会受到对方情绪的感染 , 不知道对方可以把自己带往何处 。
而我们习惯了的过去的生活模式 , 因为他人的介入 , 会给我们带来未知感 。
这一部分很新奇 , 也很陌生 , 但也充满着恐惧和不安 , 不知道如何去应对 。
毕竟 , 熟悉的才是最安全的 。
当我们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时 , 就需要牺牲一部分的个性或自我 , 去融入到关系里 。
有些人会用一种警觉的态度 , 来保护着自己岌岌可危的安全感和自我的完整感 , 用拒绝的方式逃避和掩饰内心的恐惧和向往 。
2、回避型的依恋模式
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遭遇过虐待或忽视 , 那么ta有可能会对伴侣进行情感忽视 。
因为我们在互动相处中 , 会以过去熟悉的模式来揣测对方的需求 , 并作出相应的回应 。
当我们还是婴幼儿时 , 没有能力独自生存 , 必须依靠照料者 。
如果照料者(一般都是父母)总是表现得很冷漠 , 不能及时回应我们的需求 , 我们习惯了这样的互动模式 , 长大后就难以信任和依赖别人 , 会对亲密关系感到不适和压迫 。
好像不需要别人也可以独自生活 , 甚至生活得更好 。
电影《在云端》中男主Ryan , 就是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人格的人 。 他不婚 , 不要孩子 , 也不会建立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
文章图片
为了逃避家人 , 他一年到头出差 , 连工作都是“中断员工和雇主的关系” 。 他认为每个人都会孤独中死去 , 而人际关系是一种负担 。
即使年过40 , 也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 , 没有一个亲密的爱人 , 辗转于各个城市 , 艳遇不同的女人 , 发生完关系后就各奔东西 。
回避型恋人存在着很强的警惕感 , 与他人太过亲密会不知所措 , 甚至会有本能的排斥 。
他们更愿意呆在自己的空间里 , 不希望被侵入 。
这种距离感 , 让他们难以与别人深层卷入 , 建立深刻的关系 。
3、不习惯被爱
人的习惯性思维 , 决定了你能看到什么世界 。
《凪的新生活》中 , 女主大岛凪一直都在满足母亲和男友的期待 。
因为男友喜欢清爽的直发 , 所以她早起1个钟头把天然卷弄成黑长直;
明明已经很累 , 却为了迎合男友的心意 , 也会硬着头皮亲密接触;
为了融入同事的圈子 , 同事晒出合照中是她拍的丑的照片 , 她也会点赞;
……
她习惯了讨好别人 , 把自己放在卑微的地位 。
文章图片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享受过正常健康的爱 , 他可能就不习惯被好好地爱着 。
潜意识里总认为 , 自己不配得到爱 。 只有讨好别人 , 弯腰屈膝 , 他们才会喜欢自己 。
“不配得到爱”是一种思维习惯 。
因为从小不被父母重视 , 活得很卑微 , 会把父母的看法无意识地 , 内化成自己的观念:
稿源:(心之助卢悦)
【】网址:/a/2020/0402/010news248042.html
标题:「心之助卢悦」看了17岁毛舜筠,才懂为什么张国荣闪电求婚,后离婚2次终获幸福( 二 )